积分基本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本积分公式表
(1)∫0d x=C
(2)=ln|x|+C
(3)(m≠-1,x>0)
(4)(a>0,a≠1)
(5)
(6)∫cos x d x=sin x+C
(7)∫sin x d x=-cos x+C
(8)∫sec2x d x=tan x+C
(9)∫csc2x d x=-cot x+C
(10)∫sec x tan x d x=sec x+C
(11)∫csc x cot x d x=-csc x+C
(12)=arcsin x+C
(13)=arctan x+C
注.(1)不是在m=-1的特例.
(2)=ln|x|+C,ln后面真数x要加绝对值,原因是(ln|x|)' =1/x.
事实上,对x>0,(ln|x|)' =1/x;若x<0,则
(ln|x|)' =(ln(-x))' =.
(3)要特别注意与的区别:前者是幂函数的积分,后者是指数函数的积分.
下面我们要学习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首先是四则运算.
6. 复合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大量初等函数含有复合函数的成分,它们的导数与微分计算法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定理.(链锁法则)设z=f(y),y=ϕ(x)分别在点y0=ϕ(x0)与x0可导,则复合函数z=f[ϕ(x)]在x0可导,且
或(f oϕ)' (x0)=f '(y0)⋅ϕ'(x0).
证.对应于自变量x0处的改变量∆x,有中间变量y在y0=ϕ(x0)处的改变量∆y及因变量z在z0=f(y0)处的改变量∆z,(注意∆y可能为0).现
∆z=f'(y0)∆⋅y+v,∆y='ϕ(x0)∆x+u,
且令,则v=∆αy,(注意,当∆y=0时,v=∆αy仍成立).y在x 0可导又蕴含y在x0连续,即∆y=0.于是
=f '(y0)⋅ϕ '(x0)+0⋅ϕ'(x0)=f'(y0)⋅ϕ'(x0)
为理解与记忆链锁法则,我们作几点说明:
(1) 略去法则中的x=x0与y=y0,法则成为公式
,
其右端似乎约去d y后即得左端,事实上,由前面定理的证明可知,这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约分过程.
(2) 计算复合函数的过程:x→−y →−z
复合函数求导的过程:z→−y →−x
:各导数相乘
例2.3.15求y=sin5x的导数.
解.令u=5x,则y=sin u.于是
y' ==cos u⋅5=5cos5x.
例2.3.16求y=lncos x的导数.
解.令u=cos x,则y=ln u.于是
.
y'
=
例2.3.17求幂函数y=x m的导数,m为任意实数.
解.因y=,令u=m ln x,则y=e u.
y' ==e u⋅m⋅
m是正整数n时,即例2.3.2.
(3) 链锁法则可以推广到多层次中间变量的复合函数:
复合函数的求值:x→−y→−z→−u…v→−w
复合函数的求导:w→−v…u→−z→−y→−x
:各导数相乘
(4) 在熟练掌握链锁法则以后,为简便写法,中间变量v,u,z,y等可不必写出,只要做到心中有数.
例2.3.18求的导数
解.
=.
(5) 链锁法则的微分形式是:d f(ϕ(x))=f'(ϕ(x))dϕ(x)
例2.3.19求函数y=的微分
解.d y =dsin2x=⋅2sin x dsin x
=⋅2sin x cos x d x=⋅sin2x d x.
思考题.请你仔细研究例2.3.18的解题过程,函数的构成除由基本初等函数复合之外还包含四则运算,因此求导的过程也应遵循四则运算与链锁法则,两个方面必须同时考虑.
5. 导数与微分的四则运算
设u=u(x),v=v(x)为可导函数,c是常数,则有
公式(1) (u±v)' = u'±v',d(u±v) = d u±d v.
公式(2) (uv)' = u' v+uv',d(uv) = v d u+u d v.
公式(3) (cu)' = cu',d(cu) = c d u.
公式(4),(v≠0).
点击此处看公式(1)-(4)的证明.
例2.3.11求y=tan x的导数
解.(tan x)' =
==sec2x.
同理可得(cot x)' =-csc2x.
例2.3.12求y=sec x的导数.
解.(sec x)' =
=sec x tan x.
同理可得(csc x)' =-csc x cot x.
例2.3.13求y=(1+4x)(2x2-3x3)的导数.
解一.y' =(1+4x)'(2x2-3x3)+(1+4x)(2x2-3x3)'
=4(2x2-3x3)+(1+4x)(2⋅2x-3⋅3x2)
=8x2-12x3+4x-9x2+16x2-36x3=4x+15x2-48x3
解二.因y =2x2+5x3-12x4,故
y' =2⋅2x+5⋅3x2-12⋅4x3=4x+15x2-48x3.
例2.3.14求函数y=(x+sin x)ln x的微分.
解.d y=ln x d(x+sin x)+(x+sin x)dln x
=ln x(d x+dsin x)+(x+sin x)d x
=ln x⋅(d x+cos x d x)+d x
=d x.
2. 导数的定义
从曲线的切线斜率以及其他有关函数变化速度问题,我们抽象出函数的导数概念.
定义.设函数y=f(x)在包含点x0的一个开区间X(这样的开区间称为x0的邻域)内有定义,y0=f(x0).如果x∈X-x0,我们称∆x=x-x00(∆读作delta)为自变量的改变量,
∆y=f(x)-f(x0)为函数的(对应)改变量,比值为函数的差商或平均变化率.
如果极限
存在,则称函数y=f(x)在点x0可导(或可微),该极限称为函数y=f(x)在x0点关于自变量x的导数(或微商).记作
.
因∆x=x-x0,x=x0+∆x,故还有
.
此时,曲线y=f(x)在点(x0,f(x0))的切线方程是
.
注意.∆x可正可负,依x大于或小于x0而定.
根据定义求已知函数y=f(x)在给定点x0的导数的步骤是:
(1)计算函数在自变量x0+∆x处的函数值f(x0+∆x);
(2)计算函数的改变量∆y=f(x0+∆x)-f(x0);
(3)写出函数的差商;
(4)计算极限,即导数值
.
例2.3.1求常数函数y=c的导数.
解.因∆y=y(x+∆x)-y(x)=c-c=0,差商=0,
故=0.此处x可为任意实数,即常数函数y=c在任意点x处的导数为0.
例2.3.2设n是正整数,求幂函数y=x n在点x处的导数.
解.因
y(x+∆x)=(x+∆x)n=x n+,
∆y=y(x+∆x)-y(x)=,
故=.特别,当n=1时,函数y=x在任意点x处的导数为1.
例2.3.3求曲线y=x3在点(2,8) 处的切线方程.
解.在上例中取n=3可知函数y=x3在点x处的导数为3x2,于是在点(2,8)处的切线斜率是:y'(2)=3⋅22=12,故曲线y=x3在(2,8)处的切线方程是
y-8=12⋅(x-2) ⇔ 12x-y-16=0.
注.
(1)从上述例子我们看到,一般情况下,给定函数y=f(x)在某个区间X内每一点都可导,这样可求出X内每一点的导数y'(x),x∈X .于是y'(x)成为X内有定义的一个新函数,我们称它为给定函数y=f(x)的导函数,且常常省略定义中的字样“在x点处关于自变量的”,甚至简称f(x)的导数.例如我们说常数函数y=c的导数是0,y=x的导数是1,y=x n的导数是等等,分别记作c' =0,x' =1,(x n)' =等等.
(2)关于改变量的记号∆,应把它与其后面的变量x或y看作一个整体量,就象sin x 中的sin一样,绝不能把∆x看成∆与x的乘积,特别,为避免误解,我们用(∆x)2来表示∆x的平方而不写∆x2 .
从导数的定义我们还可以导出其它一些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点击此处看例2.3.4,例2.3.5,例2.3.6证明)
例2.3.4y=sin x的导数是(sin x)' =cos x,
y=cos x的导数是(cos x)' =-sin x .
例2.3.5 y=log a x(0<a≠1)的导数是(log a x)' =.
特别,(ln x)' =1/x.
例2.3.6指数函数y=a x(0<a≠1)的导数是(a x)' =a x ln a .
特别,(e x)' =e x.
8. 导数的导数--二阶导数
一般来说,函数y=f(x)的导数还是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y' =f '(x),如果它还可导,我们又可得f '(x)的导数:(y' )' =[f '(x)]' ,称为y=f(x)的二阶导数,记作
y'' =f '' (x),或=.
如果它还可导,我们就可继续逐次求三阶,四阶,…的导数,对任意正整数n,n阶导数被定义为
y(n)=(y(n-1))' ,n=2,3,…
统称为函数y的高阶导数.
例2.3.22求y=sin x的n阶导数.
解.y' =cos x =sin,用归纳法不难求出
y(n)=sin.
例2.3.23若s =s(t)为质点运动的路程函数,则s' (t)=v(t)是运动速度.又,二阶导数s''(t)=v' (t)=a(t)则是运动的加速度.
例2.3.24求y =arc tan x的二阶导数y'' .
解.y' =,y'' =-(1+x2)-2(1+x2)' =.
思考题.对于可导函数y=f(x)来说,导数f ' (x)表示曲线的切线斜率,请你考虑,如果f ' (x)还可导,那么f '' (x)的正或负,反映函数y=f(x)的图像的什么性态.
实验题.选择不同的函数,使二阶导数取正或负值,然后作出函数的图像,观察二阶导数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7.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与微分公式
=
' =
-' =
-x=
x=
x=
例2.3.20 求y=arcsin 的微分.
解.
.
例2.3.21求y=+arctan e x的导数.
解..
12.二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选学)
设z=f(x,y)是两个自变量x与y的函数,x与y的变化都会引起函数z的变化,实际问题中有时需考虑单个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函数变化,即将另一自变量固定不变,看作常数,此时函数就像一元函数了.函数z关于一个变量x的导数就称为z关于x的偏导数.记作,事实上,按导数定义,应该是
=,
同理,z关于变量y的偏导数是
=.
我们也记
.
若z=f(x,y)有连续的偏导数f'x(x,y),f'y(x,y),则自变量x与y的改变量∆x与∆y 的线性表达式
f'x(x,y)∆x+f'y(x,y)∆y
称为z=f(x,y)在(x,y)处对应于∆x,∆y的全微分,记作
d z=f'x(x,y)∆x+f'y(x,y)∆y.
由于自变量的微分等于自变量的改变量:d x=∆x,d y=∆y,于是二元函数的微分公式是
d z=.
例2.3.30设f(x,y)=xy+x2-2 y3,求.
解.=y+2x (把y看作常数,对x求导数).
=x-6y2(把x看作常数,对y求导数).例2.3.31求z=e x sin y的全微分.
解.d z=sin y d e x+e x dsin y
=sin y e x d x+e x cos y d y
=e x(sin y d x+cos y d y).
例2.3.32设x+2y+2z-2=0确定二元函数z=z(x,y),求.
解.对方程x+2y+2z-2=0两边求微分,则左端得
d x+2d y+2d z-2d
右端的微分是0,于是解得
d z =,
由此得,.
13.分段函数的导数(选学)
我们通过分段函数在衔接点处导数的研究,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函数y=f(x)在点x0的导数被定义为极限
,
这等价于=0 ,
记,则=0,由此
f(x0+∆x)-f(x0)=[u(∆x)+f’(x0)]∆x,
于是[f(x0+∆x)-f(x0)]=[u(∆x)+f’(x0)]∆x=0 ,
即f(x0+∆x) = f(x0).如果记x=x0+∆x,则得
f(x)= f(x0) .
这表明函数f(x)在x0连续.因此有
定理.若函数y=f(x)在x0可导,则f(x)在x0连续.
因此,连续性是函数可导性的必要条件.但上述命题的逆是不正确的.请看下例.例2.3.33 讨论函数
在点x=0的连续性与可导性.
解.因,,
故,且f(0)=e0=1.由此可见f(x)在x=0连续.
其次,为讨论f '(0),我们需计算极限
.为方便计,用x代替 x,为此我们研究极限
.现在,
,
.
由此可见,极限不存在,即f(x)在x=0不可导.
你能看到,在函数y =f(x)的图像上点(1,0)处没有切线,因为在其左边有一条“半切线”,斜率是1,但在其右边有一条“半切线”,斜率是0
定义.设函数y =f(x)定义在区间(a,b)内,x0(a,b),如果极限
存在,则称此极限为f(x)在点x0处的右导数,记作
f+'(x0)=.
类似地,f(x)在点x0的左导数是
f-'(x0)=.
只有f+'(x0)与f-'(x0)都存在且相等时,f(x)在点x0才可导,且f '(x0)=f+'(x0)=f-'(x0).即有
定理.设函数f(x)在区间(a,b)内有定义,x0(a,b).则
f '( x
)存在f-'( x0)与f+'( x0)都存在且相等.
左导数与右导数统称为单侧导数.
例2.3.34讨论函数
在x=0的可导性.
解.首先讨论f(x)在x=0 的连续性.因
,
,
f(0)=0,
故f(x)在x=0连续.
其次,因
,
,
故f(x)在x=0可导,且f'(0)=-1.
注.上例中求左右导数或讨论分段函数衔接点处可导性的方法,必须首先研究函数在该点的连续性,在连续的前提下才可使用此方法,否则会出现错误.例如考虑函数
此时g(x)在x=0不连续,更不可导.如果你用上例方法求左右导数:g'+(0)=-1,g'-(0)=-1,得出g'(0)=-1,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 上图中的原点并不属于函数g(x)的图像,因此,原点右侧的“半切线”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原点处的右导数是不存在的.
1. 曲线的切线斜率
我们知道,圆的切线定义为与圆相交于唯一点的直线.但对于一般曲线,切线是不能这样定义的.例如右下图中曲线在P点处的切线, 除P点外还交曲线于Q点.
为确切表达切线的含义,需应用极限的思想.请看下面的动画.
说明:点P(x0,f(x0))=P(x0,y0)是曲线y=f(x)上的给定点.
点Q(x,y)=Q(x,f(x))是曲线上的动点, 可在P的两侧:在右侧时x>x0;在左侧时x<x0.动直线PQ是曲线的割线.
如果动点Q无限地逼近定点P时, 动直线PQ有一个极限位置T, 即极限
则称PT为曲线在P点的切线.
为确定切线PT的位置, 或建立PT的方程, 只需确定
其斜率.由于PT是PQ的极限, 从而PT的斜率是PQ斜率
的极限, 极限过程是由Q→P产生的.而
Q→P即x→x0.
设PT对于x轴的倾角(即x轴正向逆时针旋转至PT经过的角)为α, PT的斜率为k=tanα.
现在割线PQ的斜率为:
.
而切线PT的斜率为:
(PQ的斜率)
=,
由此得切线PT的方程是:y-f(x0)=k( x-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