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农村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方法
【摘要】分析研究影响住宅设计的各种因素,从绿色化、节约化、资源化等多方面探讨我国新农村绿色生态住宅设计的方法,以实现小城镇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住宅;设计方法
新农村绿色生态住宅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设计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例如设计中强调能源使用的集约化,运用热工原理使用能源,利用高技术创造低能耗的环境;结合气候设计,充分考虑住宅如何有利于通风,而不是滥用空调;强调节约资源,减少各种资源和材料的消耗,如所谓的3R原则:减少使用(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循环使用(Recycle)等。

具体的设计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绿色化
绿化是改善城镇小气候的最有效生态因子。

例如,一个夏季的晴天,每公顷草地每天可以蒸发水分达225立方米,即吸收热量234000多千焦,相当于10间普通房间的空调机每天开动6小时所产生的冷却能量。

此外,绿化还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作用。

另一方面,实体建筑材料有很强的蓄热能力,可使城区的热量长时间保持不散,在夏季感觉尤为明显,一般要到很晚人才会感到凉爽些。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绿化这一有利的生态因子,为居民创造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1)建筑四周广泛绿化。

在夏季,地面受到的辐射热约两倍于东、西两墙面所受到的辐射热。

因此从室外地面反射到外墙和窗户的热量非常大(约占总热量的一半)。

为了降低这部分从地面来的反射热,必须选择好挨近房屋四周室外地面的用材,尽量降低对阳光的反射率。

应当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材料本身的吸热性能。

如沥青地面的热反射率虽比较低,但这种材料吸收的热量多,因此总体上反射的热量还是超过草地或其他材料所反射的热量。

所以,宜在建筑物室外种植灌木和草皮,尽量减少反射到房间中的热量。

如果有的地方冬季较寒冷,兼顾冬季采暖,可种植一些落叶性植物。

(2)墙面绿化。

常春藤、野葡萄和绣球花可以用于大面积墙面绿化,这两种植物都属于自行攀缘植物。

常春藤攀援得最高,可以一直生长到30米高的墙面上沿。

这类植物冬季不落叶,对日照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种在背阳光的墙面上也会生长繁茂,它的叶子能把建筑物附近的风速控制到很小,不致引起大风沙,同时也减少热量消耗。

野葡萄可以长到15米高左右,适合于5~6层的建筑立面。

野葡萄喜碱性和含腐殖质较高的土壤,喜阳光,适于绿化西墙,炎热的夏季可以遮住强烈的阳光,而冬季由于落光了叶子,使墙面又可以吸收较多热量。

紫藤、铁线莲等可用于绿化局部墙面。

它们一般只生长到10米以内。

绿叶茂密,花色鲜艳,在灰色墙面衬托下更是艳丽动人,装饰味极浓。

而且紫藤、铁线莲的形态十分特别,利用繁茂的植物点缀建筑物的入口、窗口,便于识别家门,还可以使
高大的建筑物更具有特色。

(3)屋顶绿化。

绿化屋顶上的大部分太阳辐射热量消耗在水分蒸发上,因此这部分热量就不会使屋顶结构表面的温度继续升高,室内的温度也不会上升很高。

屋顶绿化是防止夏季屋顶温度升高的一项有效措施。

在冬季,由于屋顶覆土绿化,大大提高了屋面的热阻,尤其常绿的地被植物,好似给屋顶盖上一层绿毯,起到保温作用。

另外,绿化屋顶可以蓄水,减少废水排放。

资料表明,一般在未经绿化的屋顶,约80%的雨水通过檐沟和落水排入下水道,而绿化的屋顶只有30%的雨水入下水道,因此雨水管网可以适当缩小,节约防雨设施的投资。

此外,屋顶绿化还具有隔声、创造经济效益等作用。

2.节约化
(1)结合气候的建筑设计。

气候和地域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对建筑与气候、建筑与地域关系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的不断深入,建筑节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63年,V·奥戈雅所著的《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概括了60年代以前的建筑设计与气候、地域关系研究的各种成果,提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将满足人体的生物舒适感觉(冷、热、干、湿等)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注重研究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物感觉之间的关系,认为建筑设计应遵循气候→生物→技术→建筑的过程。

(2)建筑热工的改进。

除了结合气候进行设计之外,节约化原则还涉及到诸如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保温和气密性等一系列建筑热工的改进问题。

由于建筑物内部的热量是通过围护结构散发出去的,因此,传热量就与外表传热面积相关。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建筑物的采暖热量随体型系数的增大而呈正比例升高。

按照我国的研究,住宅建筑体型系数每增长1%,耗热量指标即增长约0.0054%。

我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议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宜控制在0.3以下。

当体型系数达到0.32时,耗热量指标将上升5%左右;当体型系数达到0.34时,耗热量指标将上升10%左右;当体型系数达到0.36 时,耗热量指标将上升20%左右。

如果体型系数进一步增大,则耗热量指标将增加得更快。

由此可见,为了节约能源,应当合理控制建筑的体型系数。

(3)利用太阳能: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且没有污染。

《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中,明确提出在村镇住宅中应大力推广太阳能建筑。

太阳能建筑无须建造锅炉房,不需铺设室外管网和室内管道,更不必安装散热器,且没有燃料供应、垃圾烟尘排放、空气污染、设备维修和劳务支出等问题的困扰。

利用太阳能采暖室内清洁卫生,贮热体以辐射形式散热,舒适宜人,经济价值更为可观。

调查显示,我省村镇住宅中使用太阳能技术的比例达呈明显增长趋势,但目前村镇住宅中太阳能技术几乎仅限于太阳能热水器。

当务之急的任务是:研制、开发和设计经济适用、配套完整的被动式太阳能村镇住宅,对太阳能进行综合利用,真正实现其价值。

(4)节约水资源:目前,我国多数村镇尚未出现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水是村镇居民最为滥用的资源之一。

调查中发现,村镇居民的节水意识不强,高质量的饮用水常被用来冲洗厕所和浇灌,节水设备应用不普及。

在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对生活污水的现场处理,并将其再次利用作为低级别用水,循环水的使用不仅减少了家庭用水量,还为从生活污水中提取有用成分(如有机肥料)并再次利用创造了条件。

这方面的一个创新技术”太阳能生物污水处理”效果显著。

该技术模拟淡水湿地中的生态过程,以生物方式处理污水,装置密闭、无味且占地面积小,可在村镇中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