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考试试卷
阅卷人
一、积累运用。
(共11题;共58分)
得分
1.(8分)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zhēng rán shāo zhùhèxìnì
kǒng jùzhàn fàng guān yāxīshēng
2.(3分)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欲”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欲”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
给下列词语中的“欲”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随心所欲求知欲震耳欲聋
3.(6分)把词语补充完整。
惊动欣喜不时
垂丧无济焉知
4.(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及词语的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燃.放(rán)开凿.(záo)书籍亲吻
B.王侯.(hóu)避.静(bì)严竣过度
C.躲藏.(cáng)徘徊.(huái)除非兴旺
D.压迫.(pò)批.评(pī)元宵剥削
5.(2分)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男孩儿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_________。
②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山坡上,心里感到很_________。
③_________的晚风吹走了白天的酷热。
④深秋了,小河里的水已变得_________了。
A.凄凉荒凉冰凉清凉B.凄凉荒凉清凉冰凉
C.荒凉凄凉清凉冰凉D.荒凉凄凉冰凉清凉
6.(2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
....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B.同学们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都在为进球而欢呼。
C.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终于将老师交代的任务完成了!
D.春天来了,大地到处呈现出万象更新
....的景象。
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的《腊八粥》主要讲述了腊八粥的来历。
B.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使用了详略结合的写作手法。
C.《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朱自清,里面的“我”不是作者自己。
D.《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马克·吐温。
8.(5分)读句子,看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1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2)(1分)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3)(1分)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4)(1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1分)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9.(4分)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1分)《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写的一篇记叙文。
(2)(1分)《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了倒叙的写作顺序。
(3)(1分)“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4)(1分)《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10.(10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2分)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
(改为夸张句)
(2)(2分)鱼钩上闪烁着光芒!(扩句)
(3)(2分)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将要被敌人杀害了。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2分)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
”(改为转述句)
(5)(2分)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改为把字句)
11.(14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3.5分)听君一席话,。
路遥知马力,。
(2)(3.5分)春城无处不飞花,。
,。
“春城”指的是。
(3)(3.5分),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的“等闲”的意思是,“清白”是指。
这首诗是明朝的于谦所写,题目叫《》(4)(3.5分)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阅卷人
二、阅读理解。
(共7题;共17分)
得分
课外阅读。
梅香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展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发抖。
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公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他转身走出去。
富人愣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
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不知道的。
另一件震惊的事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生怕惊动梅花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淡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的眼睛濡湿了,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了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
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闻不到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的,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
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之内的人格香气。
最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的内心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感受从我们内心中流露出的梅香吧!12.(2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衣衫褴褛:
13.(2.5分)写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布施濡湿遮蔽缠缚
14.(2.5分)默读文章,仿照例子完成内容梳理。
(赏梅花)快慰→(赞梅花)→感动一(悟梅品)
15.(2.5分)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原因有二:其一,,其
二,。
16.(2.5分)文中说“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富有”的理解。
17.(2.5分)读了文章,你想到了哪些赞美梅花的诗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18.(2.5分)文章题目“梅香”指的是()(填序号)
A.梅花那含蓄的、清淡的、澄明无比的芬芳。
B.一个人精神的清明和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C.既指梅花自身的芳香,也指一个人隐藏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魅力。
D.一个人身,上无形的香气。
阅卷人
三、习作。
(共1题;共25分)
得分
19.(25分)习作。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一个恰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选择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③字数在450字以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风筝;燃烧;祝贺;细腻;恐惧;绽放;关押;牺牲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书写时可以先多拼读几遍。
注意“烧、腻、惧、绽、牺、牲”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风筝;燃烧;祝贺;细腻;恐惧;绽放;关押;牺牲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
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答案】Y;欠(谷);7;②;①;④
【解析】【分析】“欲”读音是“yù”,部首是欠。
用音序查字法时,先查音序,即读音第一个字母的大写“Y”,再查音节yu。
用部首查字法时,先查部首“欠”,再查除部首外剩下的“7”画。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欲,想要。
故选②。
求知欲:强烈要求得到满足的欲望。
欲,欲望。
故选①。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欲,将要。
故选④。
故答案为:Y;欠;7;②;①;④。
【点评】本题考查了查字典的方法和字义,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先查部首,再查除了部首还剩几画;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3.【答案】天;地;若狂;之需;头;气;于事;非福
【解析】【分析】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欣喜若狂:形容非常高兴。
不时之需:形容随时可能产生的需要。
垂头丧气:形容非常伤心。
无济于事:对事情起不到帮助作用。
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书写时注意“需、垂、丧、焉”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天;地;若狂;之需;头;气;于事;非福
【点评】本题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
4.【答案】B
【解析】【分析】A、C、D均正确。
B.“严竣”应改为“严峻”,指严厉;不宽松。
有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
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5.【答案】C
【解析】【分析】荒凉:形容人烟少;冷清。
凄凉:形容(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寂寞冷落。
清凉:指的是凉而使人感到爽快,冰凉:形容物体很凉。
结合语境依次选择“荒凉”“凄凉”“清凉”“冰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6.【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
B.“乌合之众”意思是像乌鸦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
结合语境“都为进球而欢呼”可知运用不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理解与运用,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及所给词语的意思进行判断选择。
7.【答案】B
【解析】【分析】A.沈从文的《腊八粥》主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展示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表现出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家庭亲情的眷念。
说法错误。
B.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使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说法正确。
C.《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里面的“我”是作者自己。
说法错误。
D.《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笛福。
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课文理解和文化及文学常识,对课文的理解,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8.【答案】(1)比喻
(2)拟人
(3)反问
(4)排比
(5)设问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理解。
通读句子可知,该句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2)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理解。
通读句子可知,该句“挪移”是人格化的语言,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3)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理解。
通读句子可知,该句“何曾……呢?”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
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
(4)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理解。
通读句子可知,通过“有……的时候”,“有……的时候”,“有……的时候”,几个句子的句式相同,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
(5)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理解。
通读句子可知,该句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
故答案为:(1)比喻;(2)拟人;(3)反问;(4)排比;(5)设问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9.【答案】(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写的一篇演讲稿。
故题干说法错误。
(2)本题考查了文章的写作顺序。
写作顺序是作者在行文时用什么顺序来描写内容的。
表达顺序有很多种,如:总分总、总分、分总,还可以是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倒叙等等。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
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忆”作统领,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的情形。
故答案正确。
(3)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全文阐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论述。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精兵简政”是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来的。
故说法错误。
(4)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
《马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竹石》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多么猛烈,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顽强的精神。
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因此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故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文体知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诗歌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10.【答案】(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鱼钩上不停地闪烁着金黄的光芒。
(3)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被敌人杀害了。
(4)爸爸说,他正为那件事操心。
(5)一种伟大的力量把他的心占据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改为夸张句,把“喜得很”改为“喜得要发疯”。
(2)本题考查扩句。
在原来的句子加上修饰词,根据名词和动词的特点来合理搭配。
可以添加修饰语
“金色的”“不停地”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将要”和“已经”矛盾,去掉“将要”。
(4)本题考查句子改写。
直接引语改为转述句。
把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我”改为“他”“这”改为“那”。
(5)本题考查了“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的形式为:主动者(一种伟大的力量)+把+施动者(他的心)+其他成分。
被字句的形式为:施动者(他的心)+被+主动者(一种伟大的力量)+其他成分。
故答案为:(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2)鱼钩上不停地闪烁着金黄的光芒;(3)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被敌人杀害了;(4)爸爸说,他正为那件事操心;(5)一种伟大的力量把他的心占据着。
【点评】本题考查了语句改写、扩句、修改病句。
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11.【答案】(1)胜读十年书;日久见人心
(2)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春天的京城
(3)千锤万凿出深山;粉骨碎身浑不怕;平常;高尚的节操;石灰吟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就比泰山还重
【解析】【分析】(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出自《增广贤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2)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根据“春城无处不飞花”可知该诗句出自韩翃的《寒食》,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意思是: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
“春城”指的是春天的京城。
(3)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根据“烈火焚烧若等闲”可知该诗句出自于谦的《石灰吟》,全诗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是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等闲”的意思是平常。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是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清白”是指高尚的节操。
(4)本题考查现代诗文默写。
根据“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等语句可知该选段出自课文《为人民服
务》。
原文为: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故答案为:(1)胜读十年书;日久见人心;(2)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春天的京城;(3)千锤万凿出深山;粉骨碎身浑不怕;平常;高尚的节操;石灰吟;(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就比泰山还重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谚语、诗歌词句理解。
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答案】12.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文中指那位乞丐的衣服破破烂烂。
13.施舍;湿润;遮盖;束缚
14.震惊;闻梅香;庄严
15.穷人怎么也会赏梅花;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香味
16.“富有”应该是精神上所拥有的一切,懂得自己的价值,做到有品位,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
17.不要夸人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8.C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记叙文阅读,要想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才回顾整体的感知,答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
12.本题考查了词语解释。
联系上下文可知,“衣衫褴褛”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
结合文中语句“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发抖。
”可知,文中指那位乞丐的衣服破破烂烂。
故答案为: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文中指那位乞丐的衣服破破烂烂。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布施”的意思是将金钱、实物布散分享给别人。
故近义词为“施舍”。
“濡湿”的意思是用水或其它液体浸透或弄湿。
故近义词为“浸湿”。
“遮蔽”的意思是遮挡掩护。
故近义词为“遮盖”。
“缠缚”的意思是缠绕束缚。
故近义词为“束缚”。
故答案为:施舍;湿润;遮盖;束缚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四、五自然段内容可知,富豪听到穷人赞美梅花,感到很震惊。
根据第六自然段内容可知,富豪终于闻到了梅香,很感动。
根据最后一自然段内容可知,是作者赏梅而产生的感悟,是庄严的。
故答案为:震惊;闻梅香;庄严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五自然段内容可知,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原因有二:其一,穷人也会赏梅花;其二,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自己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
故答案为:穷人怎么也会赏梅花;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香味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作者之所以说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是因为一位乞丐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说明乞丐的精神是清明的,心灵内部有着幽微的芳香。
所以我认为“富有”应该是精神上的,懂得自己的价值,做到有品位,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
故答案为:“富有”应该是精神上所拥有的一切,懂得自己的价值,做到有品位,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
17.本题考查学生的课内外知识积累。
学生结合课下积累回答即可。
如:不要夸人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故答案为:不要夸人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8.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文章题目“梅香”既指梅花自身的芳香,也指一个人隐藏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魅力。
故答案为:C
19.【答案】我得到了温暖“哦,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小到中雪,你注意点,别弄感冒了。
在学校不比在家,感冒了,也只有自己照顾着自己。
”妈妈放下手中的东西叮嘱我道。
我忙点点头,不耐烦地看着母亲,嗔怪她的啰嗦。
妈妈显然意识到了,笑着摸摸我的脑袋,转过身,走下车去。
车子正欲启动,妈妈忽然转过身来,慌慌张张地丢过一袋东西,便跌跌撞撞地走下车去。
车开了,我回头一看,妈妈还站在原处,不停地朝我挥着手。
外面的风非常大,妈妈那好看的发型此时已不成样子,头发随着狂风恣意地翻腾。
我的心不禁猛地抽搐了一下。
我忙转过脸,默默地打开妈妈刚刚放下的东西。
噢,是一条围巾,我翻了翻,还有一副手套。
我拿起手套,竟从里面滑落出一张小纸条,妈妈那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天冷了,注意身体。
妈妈的这句话如那春日里的一道阳光,使我全身温暖无比。
我捧着那手套,心中满是感动。
我抬起头,视线早已模糊,眼前又浮现出了与妈妈相处时的那一个场景:我坐在台灯下,写着作业,妈妈突然走过来,坐在我身边,抬起头,发现妈妈正满眼慈爱地望着我。
沉默了一会儿,妈妈突然说:“你冷不冷,我给你拿个电暖器来吧!”我忙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妈妈来了,手中拿着个红色包裹,右手提个电暖器。
我正欲脱掉鞋子,母亲却抢先了一步,小心翼翼地帮我脱下鞋子,又将它放到电暖器上,然后又将那包裹递给我:“拿着吧!为了你做作业拿着方便,我将热水袋缝在了里面。
应该不冷了。
”然后妈妈才满心欢喜地走开。
想起那一个场景,此时我已是热泪盈眶。
望着窗外,寒风疯狂地席卷着大地,路上的行人步履艰难。
我戴上母亲编织的手套,全身暖洋洋的。
因为有了母亲的爱,这个冬天我不再寒冷。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
要求以“我得到了”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
“得到”表明了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得到了什么”上。
横线上补充的内容,结合提示语可以发现:可
以补充“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
写作此文,要写出自我最真切的情感体验。
写出因一件事情而得到的收获。
【立意角度】写作时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
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
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叙述了妈妈的一条围巾和一副手套给“我”带来阳光般的温暖,文章叙述清楚,语言流畅,对妈妈的描写很到位,一位关心孩子的母亲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