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20年以来新高考1卷信息类阅读试题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20年以来新高考1卷信息类阅读试题
探究
摘要: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湖北省高考从2021年起,
对高考试卷的使用情况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全国1卷变为新高考1卷,湖北省2022年高考,语文会怎么命题?语文新高考卷可供研究
的共有6套题,框架大体一致,说明考试中心认为这就是新高考模式,在全国没有统为一套题的情况下,我们应当以新高考I卷来构建复习
体系。因为2022届高三仍然是旧教材新高考,上届刚变模式,本届
再变就不合情理,命题人必须考虑稳定性、考生适应性,现对新高考
1卷现代文阅读I作一些探究。
关键词:高考信息类阅读探究
一、命题形式
新高考1卷现代文阅读I,是在原来的全国1卷论述类文本和实
用类文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常称之为信息类阅读。全国1卷论述类
文本9分,以3道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实用类文本共12分,以两道
选择题和一道6分的主观题形式考查。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1卷改变了这种命题形式,将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糅合在一起考查,3道
选择题共9分,两个主观题共10分,合计19分。2021年新高考1卷继续延用了这种模式,预测2022年高考现代文阅读1在命题形式上
不会有太大变化。
二、文本选择
2020年和2021年新高考1卷现代文阅读1都是两则论题相同的
论述类文本,以学术性论文为主,2020年涉及历史地理学,2021年
涉及美学,文本字数均为1800多字。
新高考I卷现代文阅读选取朱光潜和钱锺书讨论美学领域中“诗
画异质”问题的两段材料,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过程中得到审美熏陶和
浸润。《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主要谈的德智体美劳
的评价,20、21年现代文阅读1在命题素材、文本选择上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深切合。2022年的备考,同样要认真研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选取学术性较强又比较
典范的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文本让学生多阅读,也有助于我们信
息类阅读的复习备考。
三、命题角度:
1、三道单选题考查点基本稳定。
第1题20年21年题干表述无任何变化,均为“下列对材料相关
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对文内信息的理解分析,
4个选项内容是对文中基本信息的加工、转换表述,突出对原文内容
的概括分析,选项的相关表述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相应的信息点,且原文
对应信息点相对集中。4个选项基本都是通过概括式转述、同义变式
转述对原文进行信息加工和转换表述的。
第2题20年与21年稍稍不同,20年题干表述为“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1年题干表述为“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区别仅仅在于一个选正确的一个选不正确的,
但很显然都是考查文内信息推理判断。选项内容概括性较强,观点较
隐蔽,并且暗含逻辑关系,属于在原文信息概括、理解、分析基础上的
逻辑推断性信息,选项在原文中往往不能找到直接对应语句,能找到
部分相关信息,而且原文中的信息也较分散,往往跨段落或跨材料。
第3题20年题干表述为“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
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21年题干表述为“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两道题都是对文外
信息印证分析(论证关系)的考查,选项内容均为文外信息,要么考
查能否作为论据来支撑相关材料观点,要么考查是否属于文中某一概
念的内涵或外延,考查本质依然是信息的推断。选择题3,文本外对文本内推断,论据与观点高度契合,相较于2020年以前的论述类文本
和实用类文本的选择题,它是创新题。解题时,要教会要读懂材料并
牢牢抓住材料的核心观点,这是解题的准入点;要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对选项所给的文本外内容进行分析理解;要学会运用对比分析法,找第一感觉,选取最合适的一项。
2、主观题有变数,议论文特征明显。
20年21年现代文阅读1主观题分别考查了下定义,梳理行文脉络,论证思路及情景化设题。《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提到要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反套路、)。预测2022年高考现代文阅读1主
观题题型会有变化。教学中应关注各种题型并作有针对性的训练,总
结常见主观题答题技巧。以下是我在现代文阅读1主观题复习时作的
常见题型归纳:
(1)、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的定义。(2020年新高考1卷)
(辨析重要概念)
(2)、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2021年新高考1卷)
(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2021年新高考2卷)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2020年新高考1卷)(梳理文章行文脉络)
(5)、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2021年八省联考)
(分析论证特点)
(6)、在促进粮食增长方面,临朐县山区和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2021年全国乙卷)
(信息概括分析)
(7)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021年八省联考)(观点评价探究)
(8)、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2021年新高考1卷)
(9). 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
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2021年新高
考2卷)
(观点迁移运用)
观点评价探究和观点迁移运用是全新的反套路题。其特点是情境化,反套路,花样多。从2021年高考来看,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的
模式基本固定,大部分题型基本不变,但主观题5的变数最大,难度
也最高,在备考过程中,抓常规考点复习的同时,这一创新题型值得
重点专项突破。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和Ⅱ卷都不约而同的考查到对文本某一内
容的理解,考查学生结合材料观点、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所以,考
查的深度和难度有所增加,考生不仅要读,还要“悟”。
四、备考策略
1、研究学生,了解学情,关注学生易错点,给予学生阅读心理上的辅导与支持,让他们能做到静心细心。不专注静心选择题是做不对的。
2、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普遍对信息类阅读心存畏惧,一是读不懂文本,把握不住文章的核心观点,二是不会读文本,不能在紧
张的时间内,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现代文阅读1本质上是信息性阅读,它考查了学生最基本的两种能力,即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加工信息
的能力。在平时授课时,就教会学生快速通读文章,学会圈点勾画,
理清结构思路,透彻地读懂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