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米直尺法检测平整度

合集下载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T0931-2008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用三米直尺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

定义三米直尺基准面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和材料:(1)三米直尺:测量基准面长度为3m基准面应平直,用硬木或铝合金钢制成。

(2)最大间隙测量器具:①楔形塞尺:硬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读数分辨率小于或等于。

②深度尺:金属制的深度测量尺,有手柄。

深度尺测量杆端头直径不小于10mm刻度读数分辨率小于或等于。

(3)其他:皮尺或钢尺、粉笔等。

3方法及步骤准备工作(1 )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

(2)测试路段的测试地点选择:当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时,测试地点应选在接缝处,以单杆测定评定;除高速公路以外,可用于其他等级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每200m测2处, 每处连续测量10尺。

除特殊需要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轨迹(距车道线〜i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做好标记。

(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测试步骤(1)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三米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2)目测三米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最大间隙位置。

(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测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或者用深度尺在最大间隙位置量测直尺上顶面距底面的深度,该深度减去尺高即为测试点的最大间隙的高度,准确至。

4 计算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三米直尺与路面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

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3m直尺平整度合格标准

3m直尺平整度合格标准

3m直尺平整度合格标准
中央财政部通用
3m直尺平整度合格标准
1、定义
3m直尺平整度指3m直尺的边缘对垂直面的一个垂直度要求,以确定用改直尺夹取物件是否具有适当的垂直度要求,也就是直尺边缘的合格要求。

2、合格标准
对于3m直尺,总体上要求其边缘平整,允许每3m的边缘最大偏离为6mm(采用垂线法测量)。

3、具体检查方法
(1)取出每个3m米直尺,以直尺的一侧作为检测面,把直尺放在横线上,以直尺的另一侧向下,把尺子的水平边缘放在横线上,然后用垂线器测量直尺的边缘,以直尺边缘为0垂线,测量1m至2m处的垂线偏差.
(2)以2m-3m处的垂线偏差作为直尺的平整度评定标准,其中3m处的垂线偏差不得超过6mm,如果满足此要求,直尺即视为合格。

(3)如果3m处的垂线偏差超过6mm,则直尺不合格,应退回厂家,重新调整后再进行检验。

- 1 -。

3m直尺测平整度的方法和步骤

3m直尺测平整度的方法和步骤

3m直尺测平整度的方法和步骤嘿,咱今儿就来唠唠 3m 直尺测平整度这档子事儿哈!你可别小瞧这 3m 直尺,它就像是建筑界的小侦探,能帮咱找出那些不平整的地方呢!先来说说准备工作吧,就好比你要出门得先把鞋穿好不是?咱得先把要测的路面啥的清理干净,可不能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挡道。

然后呢,把 3m 直尺稳稳地放在要测的地方。

这时候你就得瞪大眼睛啦,看看直尺和地面之间有没有缝隙。

哎呀,这就跟找宝藏似的,缝隙就是咱要找的“宝藏”呢!要是有缝隙,那可得好好量量这缝隙有多大。

咱测的时候啊,不能只测一个地方就完事了,得像巡逻的警察一样,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多测几个地方,这样才能全面了解这平整度的情况呀!你想想,要是只测了一个小角落就说这地儿平不平,那不是太草率了嘛!就像你说一个人好不好,不能只看他的一个小举动呀,得综合考虑好多方面呢。

测的时候还得注意,要把直尺放得直直的,不能歪歪扭扭的,不然测出来的结果能准吗?这就好比你走路,要是东倒西歪的,能走得稳当吗?有时候啊,你可能会觉得这测平整度也太麻烦了吧,但你想想,要是路修得坑坑洼洼的,你走在上面得多难受啊!这可关系到大家的出行安全和舒适度呢。

而且啊,这3m 直尺测平整度的方法可是经过好多人实践验证过的,是很靠谱的哟!咱可不能小瞧了它。

等你测完了所有该测的地方,就把数据整理整理,看看哪些地方不平整,不平整到啥程度。

这就跟老师批改作业一样,得把每个同学的情况都了解清楚。

最后啊,根据这些数据,咱就能知道这地面到底平不平啦!要是有问题,那就赶紧想办法解决,让它变得平平整整的。

你说,这 3m 直尺测平整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虽然过程可能有点小繁琐,但为了能有个好的路面,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呀!咱可不能偷懒,得认真对待每一次测量,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呢!怎么样,你学会了吗?。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是用于评价建筑物或工程结构表面平整度的一种试验方法。

这种试验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墙面、地面、天花板等建筑物表面的平整度,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结构安全。

下面将从试验器材准备、试验步骤、试验结果分析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试验器材准备:1.三米直尺:长度为3米的直尺,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平整度;2.量具:用于测量直尺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差,常用的量具有卷尺、尺子等;3.垫块:用于调整直尺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差,常用的垫块有胶垫、塑料垫等;4.记录表格:用于记录直尺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差。

试验步骤:1.准备被测对象:将被测对象的表面清理干净,确保无尘、无杂物并且水平,以便进行后续的试验;2.安装直尺:将直尺竖直地尽量靠近被测对象,确保直尺与被测对象的接触面尽可能多;3.调整直尺:使用垫块调整直尺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使直尺与被测对象的表面紧密接触;4.测量直尺与被测对象的距离差:使用量具测量直尺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差,在直尺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5.移动直尺:将直尺从被测对象上移动到另一个位置,重复步骤4,直至对被测对象的整个表面都进行测量;6.分析试验结果:将测得的距离差记录整理,计算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与规定的平整度要求进行对比。

试验结果分析:1.平均值分析:将所有的测量结果求平均值,用于表示整个被测对象的平整度水平;2.最大值分析:找出所有测量结果中最大的距离差,用于表示整个被测对象中最不平整的位置,这个位置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以提高平整度;3.最小值分析:找出所有测量结果中最小的距离差,这个位置可能是被测对象中最平整的位置;4.与要求对比:将计算得到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与规定的平整度要求进行对比,以评估被测对象是否符合要求。

1.《中国建筑工程范例》;2.《建筑工程验收规范》。

以上是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的详细介绍,该试验方法可以帮助评估建筑物或工程结构表面的平整度,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结构安全。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聊一个听上去有点枯燥的话题,但实际上,嘿,这可是个很有趣的事儿!你有没有想过,咱们的地面、墙面或者家具,究竟有多平整呢?对,没错!这就是平整度的问题。

尤其是当你在家里装饰的时候,没准就会发现那些小小的高低不平,真是让人抓狂。

于是,咱们今天要介绍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法——用三米直尺来测定平整度,听起来是不是就很酷?2. 三米直尺的准备工作2.1 工具准备首先,咱们得有一个三米的直尺,没错,就是那种长长的、笔直的尺子。

建议大家选用铝合金材质的,这样不仅轻巧,还不容易弯曲,特别适合咱们这种“精准党”。

另外,最好准备一个水平仪,这样可以帮我们更准确地判断平整度,哎,要是没有,也别担心,咱们也能凭感觉来!2.2 测试环境再说说测试环境。

尽量找个光线明亮的地方,光线好的时候,咱们能更清楚地看到那些不平整的地方。

如果是在室外,记得避开风大的日子,不然直尺可能会被风吹得飞起,那可真是丢人现眼了。

3. 测试步骤3.1 进行测试好了,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现在就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首先,把直尺放在你想要测量的地方,确保它紧贴着地面或墙面。

接下来,看看直尺的两头是否平稳。

如果其中一头翘起了,那就说明这地方有问题!这就像你在爬山,遇到的陡坡一样,简直让人心累。

然后,慢慢地在不同的地方移动直尺,重复这个过程。

你会发现,测量的时候最好按“Z”字形走动,这样能更全面地检查每一个角落。

就像在大海里游泳,你得每个方向都转转,才能发现更美的风景。

3.2 记录结果测量完后,别忘了把结果记录下来。

你可以用手机拍照,或者干脆拿个笔记本记上,确保不遗漏任何信息。

毕竟,数据才是王道!当你把这些结果整理好,就像在做一道数学题,最后得到一个清晰的结论。

4. 数据分析与应用4.1 分析结果现在来到了分析结果的环节。

看到记录的数字,如果有很多地方都不平整,别着急,这可不是什么世界末日。

其实很多时候,咱们的家居环境都会存在一些不平整,这正常得很。

简述3m直尺测定平整度的方法

简述3m直尺测定平整度的方法

简述3m直尺测定平整度的方法
1 3m直尺测定平整度的方法
3m直尺测定平整度是一种量测表面平整度的方法。

它可以用来测
量地面是否具有较好的水平性能,从而处理表面差面的低等级控制问题。

3m直尺测定平整度是在平坦的表面上使用两个或多个3m型号的滑动直尺来测量楼面凹凸度、坡度及最高点,最低点距离。

此方法用来判
断地面是否具有良好的水平性能,有利于诊断表面差面的低等级控制
问题。

测量方法如下:
在表面有平整度要求的地方,放置3m直尺,以测试两点间平坦度;
把3m直尺测量长度调节到某两点之间的抬离高度;
调节到某两点之间的抬起距离;
在表面的其他部位测量,当测量结果与预先设定的高度差异超过
了设定值,即可判定为表面不平整。

3m直尺能快速随机测量多个点之间的距离,有效缩短测量时间,
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高,且不存在误差,它为后期材料施工提供了重
要的数据支持。

总之,采用3m直尺测定的平整度方式虽然简便,但是测量效果却十分出色。

它可以有效测量出地面的凹凸度、坡度及最高点,最低点距离,能为后期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3米直尺测定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方法

3米直尺测定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方法

3米直尺测定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方法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是为了评估道路的平整程度,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和舒适性。

三米直尺法是一种常用的平整度试验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步骤和要点。

1.试验工具准备:-3米长的直尺:直尺的精确度和质量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应选择精确度较高的直尺,并检查其是否有明显的变形或损坏。

-量具:选择适量的刻度尺或游标卡尺等量具,用以测量直尺与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试验前准备:-清理路面:确保路面表面干净,没有积水、杂草、碎石等对试验结果干扰的因素。

-提升车辆:为了便于测量,可以将车辆提升至适当的高度,使直尺能够完全放置在路面上。

3.试验步骤:-将直尺放置在路面上:将直尺的一端放在路面上,确保其与路面保持垂直接触,并不可晃动。

-记录高低点:使用量具从直尺的另一端测量直尺与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需要从直尺的一端开始逐段测量,直到直尺的另一端。

-记录数据:将每个测量点的距离记录下来,并与每个距离对应的位置一起标记到图纸上。

-重复试验: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在同一路段进行多次试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将测得的距离数据分析整理,可以计算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标准差等统计参数,用以评估路面平整度。

-制作图表:将测得的距离数据与位置对应,可以使用统计软件或手工制作线图、散点图等,以直观地展示路面的平整度情况。

5.试验注意事项:-试验时应避免直尺与路面之间有空隙或出现晃动,否则会导致测量误差。

-在记录数据时最好采用连续的编号和位置标记,以确保数据的整齐和方便后续分析。

-测量时要保持尽量均匀的步伐,并避免走得过慢或过快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在同一路段进行多次试验,以验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三米直尺法是一种快速、简单且常用的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但其结果受到实施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试验方法和仪器,如激光测量、地面测量车等,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平整度评价数据,以指导道路的设计和维护。

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
(一)回弹仪检定与保养 1、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校验。检




验合格的回弹仪应具有检定合格证,其有效期为一年。 ①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 000次; ②弹击拉簧座、弹击杆、缓冲压簧、中心导杆、导向 法兰、弹击锤、指针轴、指针片、指针块、挂钩及调 零螺丝等主零件之—经更换后; ③弹击拉簧前端不在拉簧座原孔位或调零螺丝松动; ④遭受严重撞击或其它损害。 2、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钢砧上进行率定试 验: ①进行构件测试前后如连续数天测试,可在每天测试 完毕后率定一次;
平 整 度
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一、 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方法规定用3m直尺测定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


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 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 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二、仪具与材料 (1)3m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底面平直,长3m。 (2)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塞 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 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0.2mm,也可使用其他 类型的量尺。
摩擦系数测定
(6)重复以上步骤测5次。并读记每次测定的摆值,
即 BPN5 次 数 值 中 最 大 值 与 最 小 值 的 差 值 不 得 大 于 3BPN。如差数大于3BPN时,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并 再次重复上述各项操作,至符合规定为止。取5次测定 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测点路面的抗滑值(即摆值FB),取 整数,以BPN表示。 (7)在测点位置上用路表温度计测记潮湿路面的温度, 准确至1℃。 (8)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 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 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每一处均取3次测定结果的平 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1BPN。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检测方案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检测方案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平整度是指其中一表面与一个完美平面之间的最大偏差。

在建筑、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平整度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用于检验产品或设备表面的平整度,以保证其性能和外观质量。

二、检测方案设计1.实验目的:测量三米直尺表面的平整度,检验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所需材料和设备:-三米直尺-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测量千分尺等)-摄像设备(如摄像机、手机等)-计算机或监测软件3.检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将三米直尺放置在一个平整的水平面上。

-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步骤二:选取测量点-选取三米直尺表面的若干个测量点,通常选择三个或以上的离散点。

-在测量点上进行标记,以便后续测量。

步骤三:测量-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记录每个测量点的具体数值。

-注意测量时的精度和准确性,避免人为误差。

步骤四:数据分析-将所测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监测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三米直尺的平整度指标。

步骤五:结果和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三米直尺的平整度指标。

-根据规定的质量标准,判断三米直尺的质量是否合格。

4.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测量前,确保工作区域安全无障碍。

-使用测量工具时,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伤害和设备损坏。

三、实验优化和可行性考虑1.精度提升:使用更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如激光测距仪,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数据处理:使用专业的监测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更精细的处理和分析,减小误差。

3.多次重复测量:为了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进行多次测量,然后求平均值。

4.结果评价标准:制定可行的平整度标准,可根据行业标准或产品要求进行评价。

5.设备维护: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四、实验应用和前景展望本方案适用于对三米直尺的平整度进行测量和检验,也可推广到其他产品或设备的平整度检测中。

三米直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在建筑、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因此对其平整度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
误差。
读数不准确
在读数时,由于视线不垂直或尺面 不清洁等原因,可能导致读数不准 确。
放置不稳定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三米直尺放置 不稳定,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 差。
设备因素误差
直尺精度不高
如果使用的三米直尺精度不高,其本身就存在一 定的误差。
直尺变形
长时间使用或保管不善可能导致直尺变形,从而 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01
施工质量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三米直尺定期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测量,及时发现并
处理施工中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
02
养护管理决策
根据路面平整度测量结果,制定合理的养护管理方案,对路面进行及时
维修和养护,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03
工程验收评估
在工程验收阶段,利用三米直尺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测量和评估,为工程
验收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以将平整度数据作为工程质量评价的重
06 实验结果展示与应用
实验结果图表展示
平整度数据表
通过三米直尺测量得到的路面平整度数据,可以整理成表格形式, 包括测量位置、平整度数值等信息。
平整度变化曲线图
将平整度数据表中的数据以曲线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直观地看 出路面平整度的变化趋势。
路面状况分布图
根据平整度数据,可以将路面状况分为优、良、中、差等级别,并 绘制出路面状况分布图,用于评估路面的整体状况。
零点漂移
仪器设备的零点可能会发生漂移,导致测量结果 的偏差。
环境因素误差
温度变化
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三米直尺的材质和尺寸,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的准确性。
湿度变化
湿度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直尺的尺寸和形状,从而对测量结果产生 影响。
光线干扰

三米直尺平整度

三米直尺平整度

三米直尺法平整度测量实验报告一目的和适用范围及标准1.1 本方法规定用三米直尺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

定义三米直尺基准面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

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二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3m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底面平直,长3m。

(2)最大间隙测量器具: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或等于0.2mm,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量尺。

深度尺:金属制的深度测量尺,有手柄。

深度尺测量杆端头直径不小于10mm,刻度精度小于或等于0.2mm。

(3)其它:皮尺或钢尺、粉笔等。

三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1)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

(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连续测量10尺。

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做好标记。

(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3.2 测试步骤(1)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2)目测3rn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最大的位置。

(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测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或者用深度尺在最大间隙位置量测直尺上顶面距地面的深度,该深度减去尺高即为测试点的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0.2mm 。

四 计算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 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

连续测定10次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三米直尺法检测平整度典型报告

三米直尺法检测平整度典型报告

三米直尺法检测平整度典型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三米直尺法,对建筑物的平整度进行测量,并从中评估建筑物的平整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三米直尺:用于测量建筑物表面的平整度。

2.打尺:用于准确测量三米直尺与建筑物之间的间隙。

三、实验步骤1.选择一个建筑物表面,将三米直尺紧贴于表面,保持水平。

2.使用打尺逐段测量三米直尺与建筑物之间的间隙,并记录每个点的数据。

3.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三米直尺与建筑物之间的平均间隙。

四、实验数据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测量,得到以下数据:测量点1:0.2mm测量点2:0.3mm测量点3:0.3mm测量点4:0.2mm测量点5:0.4mm测量点6:0.3mm五、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平均间隙:平均间隙 = (0.2+0.3+0.3+0.2+0.4+0.3)/6 = 0.3mm六、平整度评估根据相关标准,建筑物的平整度应满足平均间隙小于等于0.5mm的要求。

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和计算结果,本建筑物的平整度良好,符合标准要求。

七、实验结论通过使用三米直尺法对建筑物平整度的测量与评估本建筑物的平整度良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测量结果显示,建筑物表面与三米直尺之间的平均间隙为0.3mm,远小于标准要求的0.5mm。

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三米直尺与建筑物表面接触可能不是完全紧贴,导致测量误差。

为减小误差,建议使用更精确的测量仪器,并使用多个测量点进行平均。

九、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三米直尺法对建筑物平整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也认识到测量工具和精确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会更加严谨和准确地进行测量,以得到更可靠的数据和结论。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报告,通过三米直尺法对建筑物的平整度进行了测量和评估,并得出了符合标准要求的结论。

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并对实验心得进行了总结。

希望这次实验能对建筑物平整度的检测有所帮助。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检测方案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检测方案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检测方案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方法规定用三米直尺测定基准面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

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2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2.1 三米直尺:硬木或铝合金型钢制成,基准面(底面)平直,长3m。

2.2楔形塞尺:硬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差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小于或等于0.2mm。

2.3深度尺:金属制的深度测量尺,有手柄。

深度尺测量杆端头直径不小于10mm,刻度精度小于或等于0.2mm。

2.4其他:皮尺或钢卷尺、粉笔等。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3.1.1 按有关规定选择测试路段3.1.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时,测试地点应选在接缝处,以单杆测定评定;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时,每200m测2处,每处应连续测量10尺。

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

3.1.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的污物。

3.2 测试步骤3.2.1 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三米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3.2.2 目测三米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最大间隙的位置。

注:目测三米直尺地面与路面较大间隙时,需要用粉笔将其位置标出,以便确定最大间隙位置。

3.2.3 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测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或者用深度尺在最大间隙位置量测直尺上顶面距地面的深度,该深度减去尺高即为测试点的最大间隙的高度,准确至0.2mm。

注:使用楔形塞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线,保证读数精确。

4 计算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三米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

28.1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试验

28.1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试验

28.1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试验28.1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实施细则1、项目名称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3、主要标准依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4、主要设备(1)三米直尺、(2)楔形塞尺。

5、试验步骤5.1委托检测试验前委托单位应携带检测方案到总工办办理检测委托手续,检测委托书应明确: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数量等。

5.2资料收集检测前应收集下列资料:设计图纸、工程概况。

5.3测试准备市政道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中《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实验方法》进行检测。

检测频率为路面设计宽度<9m时,每20m为一点;路面设计宽度为9~15m时,每20m为两点;路面设计宽度>15m时,每20m 为三点。

每一点连续检测2尺,取较大值。

5.4测试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己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在路面作好标记。

3、选好测试点后,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杂物。

4、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三米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目测三米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准确至0.2mm。

5、每一处连续检测2尺,取较大值,按上述步骤测量并记录好原始数据。

5.4.1 所使用的仪器,必须按有关标准、规程校验合格。

仪器必须由保管人经手,未经许可其他人不允许携带不是自己保管的仪器到现场测试。

5.4.2 外出测试,本室至少有两人或以上人员参加。

3m直尺测定路基及路面平整度.doc

3m直尺测定路基及路面平整度.doc

3m直尺测定路基及路面平整度.doc
3m直尺测定路基及路面平整度
网络配图
(1)3,m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可折叠。

底面平直,打开后长3,m
(2)楔形塞尺:硬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小于等于0.2mm。

(3)其他:皮尺、粉笔等。

准备工作(1)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

(2)测试路段的测试地点选择:当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时,测试地点应选在接缝处,以单杆测定评定;除高速公路以外,可用于其他等级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每200m测2处,每处连续测量十尺。

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据车道线0.8~1.0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做好标记。

(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测试步骤
配图
(1)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根据测试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三米直尺法测定平整度ppt课件

三米直尺法测定平整度ppt课件

二、测试步骤: 1.确定测试方向后,将3米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 面上。 2.目测3米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
3.用塞尺塞进间隙处,量测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 或者用深度尺在最大间隙位置量测直尺上顶面距地面的深 度,用该深度减去尺高即为测试点的最大间隙的高度,准 确至0.2mm。
结果计算
(2〕本方法适用于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平整度,以评定 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 度检测。
试验步骤
一、准备工作: 1.按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和测试地点,除特殊 需要外,一般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 0.8-1.0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对旧路已 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 用粉笔做好标记;测量间隔一般为每200米测2处, 每处连续测量10尺。 2.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1.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时,以3米直尺与路面的最大 间隙为测定结果。 2.连续10尺测定时,首先判定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 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测定值的平均值。
本卷须知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各层施工过程中 的接缝及构造物连接处的平整度,以评定公路路基路面 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路况评定。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检测
JTG E60-2019
主要试验仪器
(1〕三米直尺:测量基准面长为3米,基准面应平直, 用硬木或铝合金钢等制成。
(2〕楔形塞尺或深度尺:读数刻度分辨率小于或等于 0.2mm。
(3〕其他:钢尺或皮尺、粉笔等。
目的与适用范围
(1〕用3米直尺测定路面平整度,定义3米直尺基准面距 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

[说明]3m直尺

[说明]3m直尺

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一、目的和要求1.本方法规定用3m直尺测定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二、实验装置1.3m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底面子直,长3m。

图2-1 3m直尺2.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0.2mm,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量尺。

3.其它:皮尺或钢尺、粉笔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

b.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连续测量10尺。

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

c.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2.测试步骤a.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b.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

c.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准确至0.2mm。

d.施工结束后检测时,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的规定,每1处连续检测10尺,按上述(1)~(3)的步骤测记10个最大间隙。

四、实验结果与计算单杆检测路面的干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

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单杆检测的结果应随时记录测试位置及检测结果。

连续测定10尺时,应报告平均值、不合格尺数、合格率。

用3米直尺测定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用3米直尺测定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用3米直尺测定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方法规定用3米直尺测定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

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2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2.1 3米直尺:硬木或铝合金型钢制,底面平直,长3m。

2.2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差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0.2mm,也呆使用其他类型的量尺。

2.3其他:皮尺或钢卷尺、粉笔。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3.1.1 按有关规定选择测试路段3.1.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连续测量10尺。

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

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

3.1.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的污物。

3.2 测试步骤3.2.1 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三米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3.2.2 目测三米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最大间隙的位置。

3.2.3 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测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或者用深度尺在最大间隙位置量测直尺上顶面距地面的深度,该深度减去尺高即为测试点的最大间隙的高度,准确至0.2mm。

4 计算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三米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

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5 报告单杆检测的结果应随时记录测试位置及检测结果。

连续测定10尺时,应报告平均值、不合格数、合格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米直尺操作方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及标准
1.1 本方法规定用三米直尺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

定义三米直尺基准面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

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3m直尺:硬木或铝合
二仪具与材料金钢制,底面平直,长3m。

(2)最大间隙测量器具: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或等于0.2mm,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量尺。

深度尺:金属制的深度测量尺,有手柄。

深度尺测量杆端头直径不小于10mm,刻度精度小于或等于0.2mm。

(3)其它:皮尺或钢尺、粉笔等。

三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1)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

(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
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连续测量10尺。

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做好标记。

(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3.2 测试步骤
(1)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2)目测3rn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最大的位置。

(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测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或者用深度尺在最大间隙位置量测直尺上顶面距地面的深度,该深度减去尺高即为测试点的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0.2mm。

四计算
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

连续测定10次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五报告
单杆检测的结果应随时记录测试位置及检测结果。

连续测定10尺时,应报告平均值、不合格尺数、合格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