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全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备课(学年度第 1 学期)
执教教师:
执教班级:六年级
课程表
第一学期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新学期的工作已经开始了。
为进一步做好本学期工作,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重点,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使他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教材的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
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出适当关注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通过持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促使他们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
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二、学期目标
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家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呼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并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
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5、以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6、重视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对于点点滴滴进步时时给予关注。
教给学生各种学习的方法,如课堂内各种形式的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
在成人指导下,进行多种渠道的资料调查。
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讲故事,用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感染、教育他人。
教学进度表
单元进度计划
单元进度计划
单元进度计划
单元进度计划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
学会用科学思想认识、分析事物,树立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的意识,培养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的科学品质。
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姜黄汁、碱水、布块了解生生活中感到困惑的问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⒈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⒉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⒊小组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
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举例说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
其次,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
表格展示式。
将“科技成果名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我们的理由”等栏目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然后在每个栏目中填写内容。
图文并茂式。
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拟人表演式。
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
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⒋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
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⒌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那些收获?
正是有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了我们今天方便的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逗你不开科学技术,科技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其中出现的问题。
板书设计: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丰富生活
科技造改善质量造福人类
减轻劳动
抵御疾病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活动三崇尚科学不迷信
⒈师:什么是迷信?在我们生活有哪些迷信现象?
⒉播放课件:
(一些迷信活动、练习“法轮功”的事例)展开讨论:你认为迷信的做法
能战胜病魔吗?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对刘思颖的悲惨结局你的感想是什么?
⒊专题声讨:封建迷信、邪教害人。
⒋你还知道哪些迷信、邪教以及伪科学欺骗人、愚弄人、害人的把戏?
(师生列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关事例,进一步揭穿。
如:算命、伪科学宣传的“特异功能”、“气功大师”等。
)
⒌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认清迷信、邪教以及伪科学真实的丑恶的面目,为牢固树立相信科学不迷信的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
⒍探究活动。
⑴师:怎样破除迷信?怎样抵制邪教、伪科学?
⑵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寻找多种方法。
如:科学实验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法;事实破除法等。
⑶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⑷师:是呀,科学是破除迷信反对邪教的有力武器。
我们应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我们破除迷信,抵抗污染的能力。
⒎宣传实践活动。
崇尚科学,抵制迷信。
课堂小结:同学们,科学史破除迷信、邪教的有力武器,让我们走进社区,走进家庭,用我们制作的宣传小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抵制迷信、邪教思想,做一个有科学一时的学生。
板书设计: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
迷信邪教科学
反对崇尚
劝阻宣传
教学反思:
2、社会文明大家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
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文明形象。
教学准备:课件社会文明照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
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
师: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
如果大
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二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学生汇报
师:你对哪些不文明行为感到厌恶。
生:对自己所做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对破坏文明氛围的人感到气愤;对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等。
……
2.师生谈话。
师:“……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谈体会。
一个人的一言一行虽然很平常,但却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文明社会上多麽的重要啊!
4、总结: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同学们让我们背个人都从小事做起。
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幸福、愉快、健康地生活吧!
板书设计: 2、社会文明大家谈
文明素养面面观
文明意识,文明行为
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活动三“一米线”告诉我
1.师:你知道“一米线”吗?有什么作用
2.模拟体验。
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3.学生表演。
4.讨论交流。
“一米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5、小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注意保
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6.探讨反思。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自己跨越过“
米线”吗?
今后应怎样注意给别人保留一定的空间。
7.活动:“给自己提个醒”。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
生活中的一米线。
可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
学生先自己设计,然后再交流。
活动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走进了望台。
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2、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
现出来的。
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3.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
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
4.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只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没有看得见的“一米线”,更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心中有一条看不见的“一米线”。
相信同学们能把握好这条道德线,造一个讲文明、有道德的人。
板书设计:
看得见
生活中的一米线道德线
看不见
教学反思:
3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过程与方法: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教学重点: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教学难点: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我看休闲活动
⒈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
"
⒉交流: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
⑴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
⑵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
(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
)
⑶班级交流。
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⒊讨论: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⑴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
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
么?
⑵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
如: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
⑶讨论总结: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放松休闲一下,本无可厚非,担任何休闲活动都要有意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文明和安定。
如果因为休闲活动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生活,得不偿失,玩麻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锻炼智力,但也相当有一部分人以赌博为目的,导致了犯罪。
因此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
活动二
休闲活动树新风
导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追求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逐步成为更多的人的共识。
闲暇之余,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五彩缤的生活的照片,请同学们和我是一起来看看。
1、课件演示:我们社区的新风尚
⑴师:各地人们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的信息,
看看这些新风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⑵利用课前调查自己社区的人们有关休闲活动的情况,
组织交流:在社区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哪些是新风尚?这些新风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⑶体验讨论。
什么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的休闲活动?
⒉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休闲方式也融入了新的内容,人们在不丹的追求新的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
但我们的休闲社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让我们组织一个小小的智囊团,用我们的智慧为社区服务提提建议。
⑴交流。
在我们的社区休闲活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满意的?
⑵小组讨论。
选择大家认为好的的办法给社区提建议。
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建议,可以是唱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等。
⑶交流建议。
一边交流,一边评价,这些建议怎样?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
全课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都有了那些收获?
板书设计: 3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休闲生活内容多
文明新风进社区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活动三
走进流行文
导语:每个时期,都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流行文化。
让我们走进文化生活,看看我们的流行文化中,那些有益于我们身体健康,那些不宜与我们的身心健康。
如:看一张吐着绿舌头的玩偶照片,教材15页的报道等这样的游戏你觉得好玩吗?流行,时髦一定就好吗?
⒈师: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我们经历过哪些流行文化?
⒉班级交流。
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有什么感受?
⒊读读教材中提供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⒋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⒌讨论。
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1)坚决抵制,不但自己不予理睬,也劝告同学不要参加这些活动。
(2)用一些健康而有意义的流行文化替代影响身体健康的低级文化。
(3)重新组织创编,融入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
…
⒍学生寻找多种办法。
如:不参加;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⒎师: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这健康的休闲方式。
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谈谈你的感想?
⒏小组活动。
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
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⒐交流创编成果。
全课总结:生活中处处充满着阳光和健康文明的休闲活动,社区新风尚是我们的休闲更高雅,时尚的流行文化经过净化,更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请不要让那些不健康的东西流入我们的生活,遮挡住灿烂的阳光,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板书设计:走进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需净化
适度把握是关键
教学反思:
4 学会拒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2、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⑵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2、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拒绝毒品、烟酒。
教学难点:网络的诱惑。
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生活中的陷阱
⒈师: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会拒绝”。
(出示图片)
⒉在生活中都有那些陷阱?许多时候人们明知道它们的危害,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
⒊小组讨论,先请每小组组长代表发言
⒋指明回答(举例说明)
活动二
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⒈师: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有哪些?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的插图故事并思考)
⒉小组讨论
⑴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⑵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一是严重摧残身体;
二是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生产、工作;
三是使人道德沦丧,六亲不认;
四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⑶诱发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
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
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全课小结:由于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不要因为“免费”而吸毒,不要因为“快乐”而吸毒,不要因为“刺激”而吸毒,不要因为“朋友
吸毒”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解乏提神”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治病”而吸毒,不要因为“追求时髦”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减肥”而吸毒,在吸毒的种种诱惑面前,我们要敢于说“不”。
板书设计: 4 学会拒绝
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拒毁灭自己珍
绝家破人亡爱
毒生
品危害社会命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不和烟酒交朋友
⒈师:老师布置的“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
⒉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⒊听到这些报道和看到这些现象时自己的说说想法和感受。
⒋结合材料,思考:
⑴好玩、猎奇会造成什么后果?
⑵如果总想“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是靠什么使人“提神”的?
⑶能吸烟、能喝酒,这种豪爽该不该要?
⑷大人们这样做是不是就应该?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
⒌让学生在探讨中找答案
活动四
小心网络陷阱
⒈师: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板书)
⒉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应如何面对它?(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从开始借钱,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