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C

谈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教师应当加强自身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字:解题能力 陈明远

按照波利亚的观点,“数学技能就是解题能力——不仅能解决一般的问题,而且能解决需要某种程度的独立思考、判断力、独创性和想象力的问题。所以,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数学的发现》第一卷序言)。

要想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数学教师首先自己要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

要提高解题能力必须多做题。笔者认为,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培养在多做题的同时,还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第一, 理解题意。

解题的第一步当然是审题。教师要教会学生审题,首先自己要会审题。

例如已知ABC 是锐角三角形,外心为O ,P 在BC 上,AP 是高,若30BCA ABC ∠≥∠+︒,证明90CAB COP ∠+∠<︒

图1 图2

几何问题应当先画一个草图来帮助理解,ABC 应当如图1,而不是如图2。理由是BCA ABC ∠>∠,所以A 点偏在右边(确切地说,A 在BC 的中垂线的右方) 再把外接圆画出来,其中直径EF 是BC 的中垂线,过BC 的中点D 。

A 在EF 右侧表明BCA ABC ∠>∠,但这仅是一个粗糙的不等式。 已知条件30BCA ABC ∠≥∠+︒ ○1体现呢?

对已知条件○1的理解,就是解决本题的第一个关键。

现在有外接圆,BCA ∠的度数就是BA 的一半,ABC ∠ 的度数就是CA 的一半,图是关于EF 对称的,所以2BA CA EA -=

从而○1即EA 的度数30≥︒,转换成角,也就是30EOA ∠≥︒。 ○2

至此,对已知条件○1,我们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应当再看一看题目所要证明的结论

90CAB COP ∠+∠<︒ ○

3其中CAB ∠是一个基本的角(即ABC 的角),而COP ∠则较难把握。CAB ∠与什么角的和恰好是90︒呢?稍想一下就知道

12

DOC BOC CAB ∠=∠=∠。所以OCD ∠与CAB ∠的和恰好是90︒,这样要证明的○3

就化为COP OCD ∠<∠ ○4

这可以说我们又走过了第二个关键步骤。要证明的○4与已有的○2似乎相距很远,如何将它们挂上钩?这是最后的关键。我们将一切“关系”集中到CD 上。

DP 即A 到OE 的距离,由于○2,111222

DP OA OC CD ≥=>,所以 CP DP OP << ○

5,由○5立即得出○4。 本题是2001年第42届IMO 的第一道试题。有一定难度,但理解题意是最重要的,它至少可以帮助我们走过两个关键步骤(只剩下最后一步)。

第二,一题多解。对每一题尽量考虑用多种方法求解,不局限于书上的常规方法。 例如:如果边长顺次为25,39,52与60的四边形内接于一圆,那么此圆的周长为多少?(1995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

解法一:设ABCD 为圆内接四边形,且AB=25,

BC=39,CD=52,DA=60.由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如图3)

180A C ∠=︒-∠,连接BD ,由余弦定理

2222cos BD AB AD AB AD A =+-••∠

22

2cos CB CD CB CD C =+-••∠ 图3

即2222256022560cos 395223952cos A A +-⨯⨯⨯∠=++⨯⨯∠ 解得222225603952625360015212704cos 02(25603952)2(25603952)

A +--+--∠===⨯⨯+⨯⨯⨯+⨯ 90A ∴∠=︒,BD 为圆的直径。22256065BD =+=

故圆周长为65π

解法二:四边形的长分解因数如下:BC=39313=⨯,CD=52413=⨯

AB=2555=⨯,DA=60125=⨯

由此看出BAD 、BCD 均为222222

(345,51213Rt +=+=,因而,A C ∠∠均为直角)。此时222256065BD R =+=,故圆周长为65π

解法一把平面几何和余弦定理结合起来获得思路;而解法二通过观察与分析题目给的四边形的边长数,运用分解因数法和勾股定理从而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判断出BD 是外接圆的直径,思路巧妙,方法简洁,可以说是奇思妙解。

第三,变化题目。变化题目就是变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从而更深刻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例如:P 为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AB 上的任意一点,PE ⊥AC 于点E ,PF ⊥BC 于点F ,AD ⊥BC 于点D ,如图4,求证:PE+PF=AD

证明:连结CP APC BPC ABC S S S +=

B

111

222

AC EP BC PE BC AD

•+•=•

而AC=BC,PE PF AD

∴+=

图4

下面,对上题进行变式探究:

如果让点P运动到AB的延长线上,结论如何?再进一步,若点P是正三角形内的任意一点或者是正三角形外的一点,关于高线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变式1 如图5,点P为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A的延长线上的一点,PE CA

⊥的延长线于点E,PF BC

⊥于点F,AD BC

⊥于点D。PE、PF、AD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解:连结CP,由CPB CPA CAB

S S S

-=得:

111

222

BC PF AC PE BC AD

•-•=•

又AC BC

=,PF PE AD

∴-=

变式2 如图6,点P为正三角形ABC

PE AC

⊥于点E,PF BC

⊥于点F,PG AB

⊥PF、PG、AD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解:连结CP、AP、BP

APC PBC APB ABC

S S S S

∴++=

1111

2222

AC EP BC PF AB PG BC AD ∴•+•+•=•

而AC=BC=AB 图6

EP FP GP AD

∴++=

变式3 点P为正三角形ABC外的一点,且PE AC

⊥于点E,PF BC

⊥于点F,PG AB

于点G,AD BC

⊥于点D,此时PE、PF、PG、AD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发现符合条件的图形不止一个,经过测量和分析会发现,在图7中有PE+PF-PG=AD的结论,在图8中有PF-PE-PG=AD的结论,证明方法与上述问题类似,具体证明略)

图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