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核电厂安保问题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核电厂安保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核能技术的发展,和平利用核能的安全性大幅提高。
然而,近年来
国内及周边地区安全环境迅速恶化,恐怖事件频出,核设施和核材料的安保问题,已成为各核大国关注的焦点。
核电厂作为国家一级风险防范级别单位,应采取切
实有效的安保防范措施,保障核电厂的安全可靠。
关键词:核恐怖主义、核安保、核电、实物保护、安全保卫
前言
美国“9. 11”事件后,国际核安保形势发生重大转变,核电大国如美国、法国
等纷纷提升核安保等级,制定了最为严格的核安保规定,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
章以确保核安保工作的行之有效,并全面梳理核电安保的特性,与军队、警察、
情报等部门密切合作,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核安保体系。
连续三届核安保峰会的召开,促使核安保工作的重要性再一次引起全球有核
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做出核安保工作的有效承诺,确保本国核设施、核材料的安
全可靠,有效防止、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
三届峰会的召开标志着核安保工作进
入到全球合作共建阶段。
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核电站面临的外部威胁形式也更加复杂,传统的以
防范暴力袭击、武装冲突为主旨的设计理念,已无法满足当前应对外部威胁的需要。
各种高科技入侵已成为安保行业不得不关注的要点,如计算机网络安全、电
站涉密信息安全、核电站工业信息系统安全、人员信息安全、国外进口设备安全、内部人员的可靠性、海域安全、空域安全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核恐怖主义
分子已将核设施、核材料当作制造社会恐慌、扩大自身影响、实现政治目的一种
手段,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新形势下的核安保管理任务,企业作为安保责任的承担主体,需主动思变、积极应对。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探讨目前国内核电厂安保管理的几个问题。
一、安防系统的多平台融合
按照国家的法规要求及核电厂运行管理的需要,商运核电厂通常存在三套安
防系统。
三套系统由于监管单位不同、管理要求不同,彼此独立,互不相通。
其
一为生产区的实物保护系统,具有高安全等级、高防范级别特点,包括门禁、监控、探测、延迟等主要功能;其二为武警部队的综合信息化作战勤务系统,具有
涉密等级高、作战应用等特点,包括报警、监控、通讯、枪弹控制等功能;其三
为厂前区的综合安防系统,主要从治安防范角度进行建设,包括监控、门禁、报警、道路测速等功能。
近年来,暴力砍人事件、车辆爆炸事件、车辆冲闯事件等恐怖事件频发。
这
也对核电厂的安保反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照安保管理的三要素:探测、延迟、响应的特点,多平台的巧妙融合,将有效提升三要素的水平。
探测主要依赖于探测报警设备、安保人员的检查预警,对危险的探知时间越早,有效阻止的概率越高。
因此,为保证探测的及时性、有效性,在保证原有三
套系统网络独立的同时,可考虑将部队综合信息化作战系统和厂前区综合安防系
统的报警信号、视频监控信号引入生产区域安保控制中心。
如此,一旦在生产区
外围发现报警或异常,生产区域可及时得到预警,并实时查看视频画面,启动应
急预案,指挥调动响应部队,有效缩短响应时间,并将本需要各岗位间电话沟通
的报警时间直接省略。
在不改变原有各系统安全性的同时,可有效将探测预警外
延至核电征地边界。
同时,可建立三大控制中心互联的广播系统、报警系统,做
到互联互通。
延迟主要依赖于报警发现后的目标距离、中间的物防手段。
若能如前文所述,将探测报警的范围外延,则延迟的距离可大大加长。
同时,可在厂区进场道路的
咽喉路段,设置高安全等级的路障设施,如:阻车钉、液压路障机、可移动路障等,并配置安保人员24小时值守。
在延迟距离加大的同时,通过物防设施,将
敌手有效的控制在生产区域之外。
探测预警的提前,延迟时间的延长,为响应部队留出了更多事件处置时间。
使其能在敌手将核心目标破坏前控制事态的发展。
通过建立基地大安防的理念,多平台的配合应用,对敌手的制止概率将进一
步提升。
二、响应力量与预警时间的关系
2002年之前,电站核安保队伍主要由经警、武警两支力量组成。
2002年以后,公安系统改革,取消经警的设置,核电厂原来由经警承担的职责全部转为由保安
承担,但核电厂的实物保护系统、延迟的路线距离、武警部队的设置却未做相应
的改变。
在真实的入侵事件发生时,保安由于没有执法权和武器,将会错失控制
并制止敌手的最佳时机,只能等待响应部队的到来,而较难采取有效措施延迟敌
手接近目标的时间。
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多项缓解措施。
其一,响应力量的优化布防。
根据中国核安保体系的设置要求,核电厂通常
存在三支安保力量,包括:武警、公安、保安。
为适应新形势下,核电厂安保反
恐的特点,可采取警力前移、多点布防、联动响应、统一指挥的有效措施。
首先,在响应力量布防方面,根据基地地形特点和保卫目标,可在不同区域设置多个安
保力量备勤点,有效缩短第一批响应力量到达目标点的时间,并能弥补武警营房
距离生产区域较远的问题,达到纵深防御的效果。
其次,在各响应力量的协调配
合方面,根据电站突发事件响应预案,可做到“一点报警、多点同步响应”的能力,根据预案行动要求,立即采取相关的响应行动,可有效缩短各响应力量间的协调
沟通时间。
突发事件发生后,可由电站反恐指挥部,对各响应力量进行统一调度、指挥。
最后,为有效避免各安保执勤点、备勤点、营区、指挥控制中心等遭到劫
持或胁迫,无法将报警及时发出的情况,电站将对上述各区域进行重点管理,装
设24小时监控视频,该监控视频实时投放至各重要安保执勤点,达到“互防互控;一处失效,多处预警”的目的。
其二,突发事件分级响应。
根据电站设计基准威胁及当前安保反恐的新要求、新特点,可在突发事件响应流程上进一步优化,根据事件类型、报警方式、严重
程度等,按类别进行分级报警、逐级启动响应力量,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缩短报警
时间,提高事件响应速度的目的。
同时,为保证在任何时间条件下,各响应力量
均能由合格的管理骨干进行调度指挥,基地专设保卫骨干24小时应急值班体系,可有效保证在应急处突中,各安保力量均能快速有效的执行相关指令。
其三,处突装备的合理配置。
在武警中队的装备配置方面,除常规的装备外,为适应当前日益复杂的反恐形势,增配1个反恐应急班的装备配置,包括:网枪、网弹、夜视仪、防毒面具、强光搜索灯、催泪弹、激光扩束指示器、单兵作战装具、战术软梯等。
在保安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警用器械方面,加大资源投入,配置
防弹头盔、防弹背心、防刺背心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高压电击警棍、钢叉、盾
牌等警用器械,使队员在遭遇入侵时,增添一份敢于与敌手进行搏斗的勇气。
然而,上述措施只能从局部加强事件响应的能力,未从根本上解决主要的矛盾。
从长远来看,核电行业已成规模化发展,核电安保队伍已形成一种特殊的行
业并初具规模,参照机场、金融、远洋运输行业安保队伍的模式,在核电领域建
立起一支区别于常规保安、具有核电厂安保特色、满足核电一级安保需求的专业
化队伍,已迫在眉睫。
三、生物识别技术在门禁系统中的应用
门禁系统是核电厂安防技术系统中的重要系统,其功能根据人员和车辆的授
权等级不同,来控制人员及车辆出入不同区域,防止未授权人员进入。
门禁行业在经历了独立型门禁系统、一卡通门禁系统、联网型门禁系统、平
台整合性门禁系统等几个重要阶段后,针对卡和人的唯一绑定问题始终未得到本
质性解决。
系统各项功能的完善,从本质上讲仍是针对门禁卡的有效性的识别,
而无法验证人卡合一的有效性。
近年来,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技术方式有指
纹识别、掌型识别、人脸识别、指静脉识别、瞳孔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方式。
根
据核电厂门禁系统的特点:门禁数量多、人流量大、使用环境恶劣、分区域管理、24小时运行等特点,各核电厂仍处于试点各种技术方式的阶段。
考虑到核电厂的高安全性,卡片加密码加生物识别混合使用应是门禁系统后
续改进的重点方向。
四、人员可靠性的资质审查
人员可靠性的审查机制是防止内外部敌手进入核电厂的有效手段。
审查的方
法决定了人员可靠性的程度。
当前国内对人员可靠性的审查方法,一般为通过公
安系统数据库查询该人是否有犯罪前科,如无则认定此人可靠,可进入核电厂工作;如有犯罪前科,可按照核电厂相关规定,禁止进入相关区域从事工作。
而对
于境外人员,可通过国家安全局的数据库,对境外人员开展可靠性审查工作。
上述两种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屏蔽了一部分可能对核电带来潜在影响的人员。
众所周知,核电厂的工作人员包括管理层、安保人员、维修运行人员、服务人员等,来自于上百家公司,多达近万人。
仅从是否有犯罪前科来判定该人是否具有
破坏核设施的潜在动机,显然不足。
当前,在美国、法国等核电站,已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人员可靠性的方
法论。
从心理学、社会信用体系、社会关系学、宗教信仰等多维度、多层次构建
起的评价体系。
按照当前国内对核电站安保的设计理念和要求,主要是防范外部敌手。
针对
内部威胁的防范,尚属空白。
一旦由有授权级别的员工实施破坏,或与外部人员
勾结实施,核电厂当前的安保设计将很难防御。
五、总结
随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连续三届核安保峰会的召开,核恐怖
主义的威胁已成为现实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当前,中国核电已步入安全高效
发展的阶段,核电在运机组不断增多,核安保专业在体系建设、组织建设、人才
培养、技术应用、法规制定、核安保文化培育、评价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仍有
较大的提升空间。
建立完善的核安保体系、培育优良的核安保文化,需要国家、企业、每个人
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作者简介:姓名: 袁成出生年月: 1985/10/06 性别: 男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 黑龙江省鹤岗市当前职务:保卫科长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安防应用及发展趋势作者单位: 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