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尺子(教学案例)一等奖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神奇的尺子》拓展课的思考
心动点燃,行动助推
——基于《神奇的尺子》拓展课的思考【主题阐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长度单位》、《量一量,比一比》,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测量的知识和测量的技能。

但是笔者在上完二上的内容后,对学生进行练习巩固,但从中发现: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测量,但是当遇到断尺或者刻度不全的尺子时,就会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正确的测量。

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学生已经学过了使用尺子,但是他们真的会用尺子吗?
遇到断尺或者刻度不全的尺子,他们真的会用吗?
基于教材知识,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拓展课程,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下文便是笔者的实践和思考。

【课例描述】
一、巧编绘本,引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微课出示:
国王:我的朋友,我想让你帮我设计一把天下独一无二的尺子来测量布的长度。

赛格:什么样的尺子?
国王:一把用纯金打造的,用4颗无价的红宝石做刻度,能测量1米,2米,3米长度的尺子。

[评析]巧妙地编撰绘本,将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绘本任务驱动,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又激起学生探究的强烈兴趣。

二、尺子初探,孕伏解决问题的意识
1.明确测量与减法的关系
师:用这把尺子,能量出哪些长度的布呢?是怎么量的呢?
生1:1米,2米,3米,4米,5米。

1米是0到1。

(1)记录:是的,你把0看做起点量到1,我们用数学的方法记作:1-0。

除了这样,还有怎么样可以得到1米?
生1:2-1,3-2。

(2)引导:那2米、3米是怎么测量的呢?4米、5米怎么得到呢?
师:像上面这样的1米、2米、3米,都是一次性测量出来的。

而你这样的4米、5米都是两次或更多次测量出来的。

后面我们的研究都是要求像这样一次性测量出来的。

[评析]沟通了测量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复习了课本上测量的知识,并明确了什么是一次性测量,为后续探究作了铺垫。

2.探究拿走一颗宝石
微课出示:这没什么难度,我改变主意了,我要拿
走一颗宝石,你得让这把尺子还能一次性测量出
这些长度才行。

师:国王要求赛格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1)方法讨论:那么拿走哪一颗可以呢?你打算怎么来研究?
生1:试试看。

不行我再换一颗。

生2:我可以先拿走1,这样是可行的……再拿走2……
[评析]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打算怎么研究,通过微课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

(2)独立研究: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帮帮赛格想想办法,究竟去掉的是哪颗宝石,下面是金老师给大家的研究小建议。

明确要求:先想一想,我要去掉的是哪颗宝石;再摆一摆,用上A信封里老师给你的学具,摆一摆拿走一颗宝石后新的尺子;然后填一填表格,看看是怎么量出1、2、3米的长度的,并记录下来;同桌两人都完成的可以交流一下,准备介绍给大家听。

对于探究表,你有什么疑问?
[出示研究建议]
·想一想·摆一摆·填一填·说一说
[评析]提供学习的素材,把探究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行动。

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助推解决问题,
(3)反馈发布:
生1 生2
生1(上台介绍,边介绍边摆,师记录在黑板上):我想去掉2,如果2这颗宝石去掉,那1米可以用1-0,2米可以用3-1,3米可以用3-0。

生评价:不止这一个,还有别的。

师:是啊,万一还有呢?所以还得再试一试。

师:小朋友们都很善于思考,你看他们的探究成果,(放3张),他们都是怎么样思考的啊?
生:都是去掉0、1、2、3,一个一个试过去的。

师:这样在思考的过程中有什么优点?
生:这样就不会重复遗漏了。

(4)首尾规则
师:只有这两种吗?到底还有没有了呢?为什么你们试过0和3都不行呢?
生1:0和3去掉,3米测量一定要用到0和3,如果去掉肯定不行。

生2:如果这个0或者3去掉,就测不出3米了。

(学生们恍然大悟)
小结:看来去掉1、2两颗宝石都可以,首尾是不能去掉的,如果去掉,最长的长度就测量不出来了。

小朋友们用了尝试法,而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找到了2种正确的结果,可真厉害。

[评析]学生借助学具,用尝试的方法,有的想出了一种方法,有的能有序思考尝试出不同方法,有理有据,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为解决问题目标意识、方法意识的培养作出了孕伏。

三、再设悬疑,激发主动解决的能力
1.微课出示:国王觉得赛格很聪明,想继续考验他,又拿出了一把尺子,瞧,更长
了。

长到了多少?现在能量出哪些长度?刻度5这颗宝石这里没有,那5米怎么量呢?
生:6-1。

师:看来没有刻度5这颗宝石,也能通过6和1这两个刻度量出来。

这把尺子能量出1-6米。

课件出示:赛格,你很聪明,我来继续考考你。

再同时去掉两颗宝石还得能量出所有的长度吗?
2.激发推理
师:除了刚才首尾两颗不能去掉,还有哪一颗也一定不能去掉?
生:1这颗宝石不能去掉,刚才说5要用6-1量的,如果1去掉了,还怎么量5呢?
师:看来只能从哪里拿啦?
生:2、3、4里面去掉2颗。

[评析]在解决问题动手尝试前,先动脑思考,明确有一些宝石是肯定不能去掉的,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提升思维含量,学生在思考中提升推理的能力。

3.合作探究
明确要求:究竟赛格去掉的是哪两颗宝石,下面就要请大家合作探究。

请谁来讲,你觉得合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①一人摆,一人写,分工明确。

②交流时声音轻轻的,不影响别人。

③你也可以借助B信封里的学具摆一摆再填。

④接着同桌两人交流你们是怎么拿去的?最后我们将开一个小小发布会请你来介绍哦。

4.反馈发布
师:你们成功找到了吗?哪个小组上来讲?每一桌对照一下,有不一样的请举手。

生(同桌一人摆,一人记录):我们先去掉2和3:发现都是可以测量出来的,1米可以用1-0测量,2米可以用6-4测量……,接着我们研究了2和4,:发现4米没法测量。

最后我们研究了去掉3和4,发现3米测量不出来。

师:有不同的结果吗?这把尺子我们去掉了3颗宝石:2、3、5,还可以测量出1-6的所有长度。

[评析]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对去掉两颗还能测量出所有长度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有了方法指导,有了策略引导,学生在这个环节自然而然实现了从方法技能到解决意识的升华。

四、主题升华,培养解决问题的眼光
师:你们帮助赛格完成了任务,创造出了一把这么神奇的尺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把尺子的奥秘吧!
[微课介绍哥隆尺]
[评析]微课把这节课的知识与哥隆尺这个知识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引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培养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眼光去看待所遇到的问题。

【课后再思考】
基于测量这节课,我们精选了神奇的尺子进一步提升测量的方法,拓展了新的知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引导学生去主动寻求方法,动手实践,行动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定准目标,培养解决问题意识
《神奇的尺子》这节拓展性课中,学生从一开始的发现问题,产生思考,到后面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步步解决问题。

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正是有了问题,学生才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学生的思维才会有一定的方向,才会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问题的意识就如航天飞机的助燃气,有了这个助力,我们的问题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我们这里引导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不仅要有一一尝试的能力,也引发学生有策略地去思考:先可以通过推理帮助解决问题,再尝试可以更有针对性。

其实我们在数学课上需要完成很多知识点的传授,但是除此之外,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策略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

由于课时原因无法在课堂上大篇幅的呈现,所以学生很少有机会去体验和感受,因此,开展这个拓展性课程可以弥补数学基础课程的缺失。

在解决问题的任务驱动中,培养学生去主动解决问题的探究力,持续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凸显趣味,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拓展性课程是建立在我们基础课程之上的,在选择拓展性课程的内容上,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神奇的尺子》这节拓展性课程不仅与我们课本内容《长度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还非常体现趣味性,只有学生觉得有趣并产生了学习兴趣,那么他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让学生们经历由初见有趣故事的好奇,到发现问题的迷惘,经历探究过程的激情,最后享受探索成功的喜悦。

《神奇的尺子》就很好的抓住了这个趣味点。

绘本故事微课导入,用有趣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一下子就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住了,孩子也就更愿意主动的去学习和探究思考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更多的小朋友爱上数学,并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关注本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神奇的尺子》这节课中,既有学生个人的探究,也有小组合作的探究,学生在独立探究、合作探究中掌握了一些探究的方法,合作的能力。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试一试,不断的推理、搭配,培养学生尝试解决的探究能力。

在充满着智慧和挑战的问题中,每位学生在本节课中通过不断的尝试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学生在本节课的活动中不断地去学习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操作去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动引发学生的持续性探究,行动助推学生的解决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拓展课中悄然地发生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