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快乐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生”为“本”快乐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以单纯地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
教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即教学过程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沟通与辅导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
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
只有靠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才能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良好的心理沟通与辅导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我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心理沟通与辅导的一些尝试。
一、在教学中精心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氛围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受尊重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正常学习所必备的前提条件。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创设和谐氛围、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和谐宽松的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信任、民主、主动的学习环境,以使学生体验自由、轻松,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心向指向于学习活动的环境气氛。
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一进入课堂,即为学习活动或学习内容所吸引,产生强烈的学习意向,从而获得成功而愉快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上课之前,我常和学生交流与学习无关而学生又很感兴趣的话题(如娱乐资
讯、网络技巧、时事新闻等),让学生带着轻松和愉快进入课堂。
这样能引导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利用物理学科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或崇拜时,师生关系融洽时,以及以下几种情况都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某些物理现象,用旧知识解释不了,急于想弄懂这些现象时;在学习、观察中发现了问题,急于想得出正确答案时;对一些完全陌生或新鲜的事物,经过教师的诱导,急于要了解这些事物的本质时;对某一物理知识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时。
针对上述情形,我采用了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力求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在讲解时间、时刻及速度概念时,我播放了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
秒91的成绩夺金的视频,学生对此兴趣极大。
再如学电磁波谱时,介绍电视信号的传输原理,微波炉的加热原理,红外线的遥感技术和热作用,紫外线的化学作用(杀菌),x射线的穿透作用(检查身体);学光学时,介绍立体电影原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调节,光纤通信原理;学电磁学时,介绍静电复印机原理,电饭锅原理,磁带录音机原理,日光灯原理,电话机原理等等。
这些具体例子,都可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
学生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知识,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
三、降低要求,分散难点,让学生体验成功
自信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是人类产生自信心的基础。
学生在过去的学习情境中,愈能成功愈有成就,自我感觉就愈良好,情绪也就愈佳,持续学习的动机也就愈强烈,自信心也就愈强。
相反,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则会伤害自我形象,削弱动机,继而使学生丧失信心。
在高一年级物理新课教学中,我不求“一步到位”,即严格按照教材要求,不随意拓宽加深,使新生尽快适应高中教学,防止过早分化。
例如在学习动量守恒时,只要求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计算,进度也适当放慢,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练习暂时不作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应用的增多再慢慢提高要求。
四、洞察心理,善用暗示,体验信任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众所周知。
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对学生树立自信心有较好效果。
即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
如尽量提问学生能回答正确的问题,答不上来时,作适当提示,使正确结论还是从他口中答出。
再如某学生作业错误时,通过面谈,先让他分析错误原因,教师略作引导,让其得出正确结论,再给予适当赞许。
又如某生某次测验成绩不佳,抽时间让他重做一遍,重新批改(成绩自然提高了),让其觉得有实力考出好成绩。
在课堂上(或在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目光等向学生传递信任和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
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会变得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强。
五、以“生”为“本”,分组合作,有效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刺激的接受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今年以来,我校也在“生本”教学理念下大力推行“生本”课堂。
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使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电热器》一节时,我让学生课前分组去收集有关电热器的资料(内部结构、铭牌、说明书、发热功率)。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请同学分组去收集其他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如燃气灶、太阳灶等)的相关资料。
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谁去上网,谁去商店,谁最后汇总等等,各司其职。
收集的结果拿到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并以小组辩论的形式,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几年来的实践初步证明,物理教学中积极进行心理沟通与心理辅导,及时矫正消极心理因素,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毅力、意志等方面心理素
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