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翠红《乌鸦喝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手试一试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4课
【学案】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综合性学案
〖目标诠释〗——我来认识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习重难点: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困惑扫描〗——我来质疑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教案】
教案背景: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太集中,所以在设计本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做实验、表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动脑筋想办法的能力。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进步。从而理解重点词“渐渐”,明白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课题: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过学习本文,明白乌鸦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低年级学生动手试一试”的课题正在实施中。引导学生动手试一试,进行实践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研究,较好放飞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内容,这篇课文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乌鸦想喝瓶子里水,却喝不着。第二自然段讲乌鸦想办法喝到了瓶子里水。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读书领悟。教学方法:
教学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画面,进行情境渲染,引导学生合乎情理地想象;通过演一演,激发学生阅读
兴趣;利用分组合作实验,对难点问题进行探究;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乌鸦的心情,达到绘声绘色地朗读,充分体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学理念: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在教学中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画面,适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理解“渐渐”一词,学习抓住重点词进行分析。
过程和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重难点:
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装少许水的小口瓶子,碎石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题质疑
1、课件认读词语:
乌鸦口渴到处看见瓶子怎么办终于办法叼起渐渐(开火车读、指名读)
2、对课题进行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对“乌鸦喝到水了吗?”,“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的质疑,激发学生探究语文文本的兴趣,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二、朗读感悟,
1、结合课件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
提问:哪个自然段写这幅图?找出来认真读读,你知道了什么?
2、乌鸦虽然找到了水,可是却喝不着水。
(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请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指名读。(2)这时乌鸦的心情会怎样?你认为该怎样读?
3、乌鸦着急了,该怎么办?
4、乌鸦想出什么办法来了?朗读第二个自然段,分小组讨论:
(1)看见许多小石子,怎么就想出办法来了?
(2)少许石子行吗?许多石块行吗?
(3)理解“口渴”,读中体会“到处”的意思。
(乌鸦多想马上喝到水呀,可它为什么不把小石子子一下子都放进瓶子里呢?)(课件出示问题)
5、朗读第三自然段,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画面的感悟,学生开始为乌鸦想办法,能主动去探究,去思考什么样的办法是有用的,可行的,明白必须要善于观察,思考。)
三、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我们按照乌鸦的办法做实验,请仔细观察:
1、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完成小实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读一读,说一说,体会“渐渐”的含义。
(1)读一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天气渐渐热起来”。“小朋友渐渐长大”。
(2)说一说:渐渐。
3、乌鸦用这个办法解决了困难,它喝到水了!心里多高兴啊!让我们也来分享乌鸦的快乐。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朗读感悟课文。)
四、背诵积累
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多有意思,让我们把它背下来。
提示方法:
(1)想想乌鸦先遇到什么困难?接着想出什么办法?最后怎么样?(2)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边做动作边背诵。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4)到讲台前演一演。
(5)引导学生小结
明白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帮住学生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五、启发想象,拓展思维
1、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呢?看谁想的办法最好。
2、引导学生对想出的各种办法进行评议。
(1)插个吸管喝水。
(2)把瓶子推倒喝水。
(3)请小熊、小猪等小伙伴帮忙。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热心关爱、帮助别人。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探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也为体会乌鸦的善于观察与聪明作了铺垫。)
六、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
渴看办终于法起渐
(2)重点指导“渴”、“起”字。
(3教师示范写,学生临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写字是一年级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采用示范讲解,引导孩子倾听、比较、观察、模仿、练习这样一个过程。孩子从中感悟方法,学习写好生字,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七、课外拓展
改编故事:在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的情况下,乌鸦喝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