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北师大下6.1透镜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通过实验,学会如何简单的、粗略地测出透镜的焦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理解焦点、焦距和主光轴及光的概念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透镜组:光源(手电筒、激光笔)、老花镜、透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打火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潜望镜→平面镜

汽车后视镜→凸面镜

太阳灶→凹面镜

2、观看课件的展示的图片

(1)、眼睛

(2)、望远镜

(3)、照相机

(4)、显微镜

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使用了什么光学元件吗?

[板书]:6.1透镜

推进新课:

一、透镜

1、透镜的种类

话动一: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两个透镜看他们形状上有何不同。(教师拿着凸透镜在课堂中走动、让学生观察)学生回答后,老师分析总结。

[板书]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练习:请同学们辨别下列透镜的种类(观看幻灯片)

问题: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后如何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呢?(教师通过幻灯片向同学们展示如何画出凸透镜后凹透镜,并同时向学生介绍两个概念:主光轴,光心O)。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因间断线表示)

光心(O):透镜的中心(这是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用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

活动二:

用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

(教师将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透镜拿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后老师请学生说出结果)

[板书]

凸透镜正立放大的像

凹透镜正立缩小的像

3、用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活动三:用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教师将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透镜拿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后老师请学生说出结果)

[板书]

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像

凸透镜正立缩小的像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幻灯片,猜想平行光经过透镜后将分别会发生什么现象?

演示:

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请学生观察看到的现象。

教师:通过刚才的演示,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同时让学生观看幻灯片

[板书]

凸透镜会聚作用

凹透镜发散作用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凸透镜对光线会聚后相交的点在哪里。

学生:主光轴上

教师:总结焦点(F)与焦距(f)的概念

[板书]

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注意: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焦点)

焦距(f):焦点到透镜光的距离。

讨论与交流: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有几种简易的方法可以辨别某一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方法:摸、看、照、望

三、估测凸透镜的焦距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焦点到光的距离叫做焦距,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估测出凸透镜的焦战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图

2、实验器材

3、实验步骤

教师:总结时,请同学们看幻灯片,解释“冰向日取火”的故事中蕴藏的物理原理

课堂小结(见幻灯片)

1、透镜

种类看近处的物体看远处的物体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正立、放大倒立、缩小会聚

凹透镜正立、缩小正立、缩小发散

2、关于透镜的几个名词

(1)、光心

(2)、主光轴

(3)、焦点(F)

(4)、焦距(F)

3、用平行光可以估测凸镜的焦距

板书设计:与上面的课堂小结的结构一样。

作业设计:

1、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课后练习 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