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件 第十八章 位移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杆件都变成单超梁,求得两端的转角 位移和垂直于杆轴的相对线位移,则各 杆的内力均可根据公式(18-1)~(186)确定。由于超静定结构中的杆件是 在结点处相互连接的,汇交于某刚结点 处的各杆杆端位移相等,且等于结点位 移。因此,在位移法中,基本未知量应 是刚结点的转角位移和结点线位移。在 计算时,应首先确定刚结点转角位移和 独立的结点线位移的数目。
18.3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
2.独立的结点线位移
在超静定梁及刚架的计算中,为了减少基 本未知量的个数,使计算得到简化,通 常忽略各杆的轴向变形对位移的影响, 并假设结点转角θ和各杆弦转角φ都是微 小的。因而认为受弯直杆两端之间的距 离在变形后仍保持不变,这样,每一根 受弯直杆就相当于一个约束,从而减少 了独立的结点线位移数目。
其MB中A弧弯线矩的M箭AB弧尾线在的上箭面尾为在上下侧面受为拉下。侧受拉,弯矩 (3)将弯矩的竖标值画在杆端的受拉侧,并连虚线; (4)用区段叠加法作出该杆的最后弯矩图(由于AB杆
段无荷载,所以可以将虚线直接变成实线),如图 18-7(b)所示。
18.2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归纳上面位移法的思路,其过程如下:
1.位移法是以结点位移(刚结点转角为其中之一)作为 基本未知量,通过添加附加约束限制结点位移(附加 刚臂限制刚结点的转动,其他形式的结点位移用其他 约束限制),使原超静定结构变成若干单超梁的组合 体,即位移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结构;
2.在添加附加约束处列出平衡条件。例如附加刚臂限制 了刚结点的转动,所以建立的平衡条件为力矩平衡条 件;
M AB
3i A
3i
l
M
F AB
M BA 0
(18-3)
FsAB
3i l
A
3i l2
FF sAB
FsBA
3i l
A
3i l2
FF sBA
(18-4)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3.一端固定另端定向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如图18-
5(c)所示,一端固定另端定向单超梁受到支座移动 与各种荷载同时作用,其中杆端A的角位移为θA,梁 上还作用有外荷载,则其杆端弯矩和剪力分别为:
BC
18
14
而M
ql 2 2iZ
AB
1 28
18.2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求得各杆的杆端弯矩以后,就可以应用区段叠加法作出 连续梁的最后弯矩图,如图18-6(d)所示。
18.2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将其中作AB杆作弯矩图的步骤,介绍如下: (1)根据杆端弯矩的正负确定弯矩弧线的转向,由于
M方A向B和的M;B如A都图为18正-7,(所a)以所弯示矩。弧线绕杆端都是顺时针 (2)根据弯矩弧线的箭尾确定杆端的哪一侧为受拉侧,
弦转角产生顺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如图18-2(b
)所示。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2.荷载:作用在单超梁上的荷载,一般有均布 荷载、集中力、集中力偶三种,如图18-3(a )、(b)、(c)所示,其中均布荷载和集 中力经常以向下为正,集中力偶以顺时针形 式出现。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表18-1 单超梁的杆端内力(1)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表18-1 单超梁的杆端内力(2)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表18-2 单超梁的固端内力(1)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表18-2 单超梁的固端内力(2)
18.2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结构原来已受荷载作用,再使B点处的附加刚臂转过
与实际变形相同的转角Z1=B(Z1是刚结点的转角,为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由于Z1又是单超梁的支座位移, 所以先假定为正,即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就可使基本 结构的受力和变形与原结构相同[图18-6 (c)],因此可 以用基本结构代替原结构进行计算。
18.2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如图18-6(a)所示等截面连续梁,设各杆的抗 弯刚度都等于EI,线刚度都为 i EI(i=EI/l)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产生如图中虚l 线所示的 变形。其中杆AB和杆BC在B点处刚性连接,
在B端两杆产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的角位移B。
18.2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位移法研究时,设想将该连续梁的两根杆件经过处理, 变成如图18-6(b)所示的单超梁,其中杆AB为两端
。其中固端弯矩与上面杆端弯矩一样,也规定绕杆端
以顺时针为正,绕支座(或结点)以逆时针为正;固
端剪力仍然规定绕杆端或绕支座(结点)以顺时针为
正。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为了计算方便,将三种单超梁受支座位 移作用引起的杆端内力全部用力法 求得,并列于表18-1中,其中 i EI 称为单超梁的线刚度;将单超梁l 受 荷载作用引起的固端内力也全部用 力法求得,并列于表18-2中。
三、单超梁在外因作用下的杆端内力
1.单超梁受支座位移作用引起的杆件两端的内力——杆 端内力
单超梁在支座位移作用下,梁的支座反力及内力都可以 用上一章介绍的力法求得。在位移法中,将单超梁由 于支座位移作用引起的杆件两端的内力,称为杆端内 力表示,。分其为中杆杆端端弯弯矩矩与规杆定端绕剪杆力端,以分别顺用时M针A为B、正F,SA绕B等支 座(或结点)以逆时针为正;杆端剪力仍然规定绕杆 端或绕支座(结点)以顺时针为正,如图18-4(a) 、(b)所示。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一、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概念
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常需要把杆件看作等截面 单跨超静定梁,而各杆两端的位移视为单跨梁的支座 位移。所谓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顾名思义就是杆件 的横截面都相同、只有一跨的超静定梁(以下简称为 单超梁),这样的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两端固定的 单跨超静定梁、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单跨超静定梁和 一端固定一端定向(滑动)的单跨超静定梁,如图 18-1(a)、(b)、(c)所示。
3.根据公式(18-1)~(18-6)分别列出各单超梁在原 荷载以及支座位移共同作用下的杆端内力表达式;
4.将表达式代入到平衡条件中,求出结点位移值; 5.将求得的结点位移值再代回到杆端内力表达式中,求
出各杆端最后内力,作出最后内力图。
18.3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 一、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由上节内容可知,如果将超静定结构上每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表18-2 单超梁的固端内力(3)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四、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如果单超梁受到支座移动(包括支座 转角和支座杆端相对线位移)与各 种荷载同时作用,则根据叠加原理 ,其杆端内力可以由表18-1和表182中的相应栏目相叠加后得到。
建筑力学 第十八章 位移法
第十八章 位移法
【引言】 与力法相应,位移法是分析超静定结构的另一
种基本方法。力法是以结构中的多余未知力 作为基本未知量,通过结构的变形条件建立 力法方程求出多余未知力后,再求出结构的 其它未知力。然而,在一定的外因作用下, 对于线弹性结构,结构的内力和位移之间恒 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结构计算时,也 可以将结构中的某些未知位移作为基本未知 量,先根据结构的平衡条件求出这些基本未 知量,然后利用位移与内力之间的关系求出 相应的内力。这个方法是以未知的结点位移 作为基本未知量,故称为位移法。
2i B
6i
l
M
F AB
M
BA
2i A
4i B
6i
l
M
F BA
(18-1)
FsAB
6i l
A
6i l
B
12i l2
FF sAB
FsBA
6i l
A
6i l
B
12i l2
FF sBA
(18-2)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2.一端固定另端铰支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如图18-5 (b)所示,一端固定另端铰支单超梁受到支座移动 与各种荷载同时作用,其中杆端A的角位移为θA,A、 B两端在垂直于杆轴AB方向的相对线位移为Δ,梁上 还作用有外荷载,则其杆端弯矩和剪力分别为:
18.3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
如图18-8(a)所示刚架,A、B、C均为固定支座,它们的 转角为零;结点E为铰结点;D、F都是刚结点,分别 产生结点角位移D和F,在位移法中,未知量都用Z 表示,结点角位移D和F分别用Z1和Z2表示。因此,
该刚架有两个刚结点转角位移。为了限制刚结点的转 角位移,需要在刚结点上施加附加刚臂“ ” 。
18.2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研究基本结构上B点的平衡[图18-6 (c)],根据∑MB=0 ,可 得:
MBA+ MBC=0
(a)
其中MBA和MBC都为单超梁的杆端弯矩,对图18-6 (b)可 以按公式(18-1)~(18-6)计算,即:
M BA
4iZ 1

ql 2
M 3iZ
BC
18
(b)
18.2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固定梁在B端发生角位移B;杆BC为B端固定、C端铰
支的梁,在梁上受均布荷载作用,并在B端发生角位
移B。则如果能求得单超梁的支座转角B,单超梁即
可以按照公式(18-1)~(18-6)计算杆端内力,作
最后内力图。下面介绍如何计算角位移B。
18.2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为了将图18-6 (a)转化为图18-6 (b)进行计算,我们假设在 连续梁结点B处加入一附加刚臂,其符号为“ ”, 如图18-6 (c)所示,附加刚臂的作用是约束B点的转动 ,而不能约束移动。由于结点B原来无线位移,所以 加入此附加刚臂后,B点就不能产生任何位移了,即 相当于固定端。于是原结构变成了AB和BC两个单超 梁的组合体,我们称该组合体为位移法的基本结构。
(a)
(b)
(c)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二、作用在单超梁上的外因 作用在单超梁上的外因,分为有两种:一种是支座位移
,另一种是荷载。 1.支座位移:又可以分为支座转角和支座杆端相对线位
移两种。
(1负),支如座图转1角8-:2(Aa、)所B,示规。定以顺时针转为正,反之为 (2)支座杆端相对线位移:,规定使杆端A、B连线的
18.3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
由此,图18-8 (a)所示刚架,A、B、C是固定端,由于AD 、BE、CF两端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在微小位移的情况 下,结点D、E、F都没有竖向位移。结点D、E、F虽 然有水平线位移,但由于杆DE、EF长度不变,故三结 点D、E、F均有相同的水平位移,用Z3表示。所以,该
将M式BA中和,M可BC得的:表达式(b)代入到上ql面2 的平衡方程(a)
ql 2
4iZ 3iZ 0
1
18
解得:Z1 56i ( )
求得Z1为正,说明转角Z1(B)与假设方向一致,为顺
时针方向转动。将其代入到式(b)中,可得
ql 2
M 4iZ
BA
1 14
ql2 ql2
M 3iZ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2.单超梁受荷载作用引起的杆件两端的内力——固端内 力
单超梁在荷载作用下,梁的支座反力及内力仍然都可以
用上一章介绍的力法求得。在位移法中,将单超梁由
于荷载作用引起的杆件两端的内力,称为固端内力,
分为固端弯矩与固端剪力,分别用
MF AB
、FSFAB
等表示
,其中上角标F表示固端内力是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1.两端固定单超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如图18-5(a)所 示,两端固定单超梁受到支座移动与各种荷载同时作 用,其中杆端A和B的角位移分别为θA和θB,A、B两 端在垂直于杆轴AB方向的相对线位移为Δ,梁上还作 用有外荷载,则其杆端弯矩和剪力分别为:
M
AB
4i A
18.3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 1.刚结点的转角位移 由于变形协调,汇交于同一刚结点处各杆
端的转角相等且等于刚结点的转角。所 以,每一个刚结点只有一个独立的转角 位移。在结构的固定支座处,其转角为 零或是已知的支座位移;铰结点或铰支 座处的杆端转角不是独立的位移,确定 杆件内力时并不需要知道它们的数值, 可不作为基本未知量。因此,刚结点转 角位移未知量的数目就等于刚结点的数 目。
M AB
i A
M
F AB
M BA
i A
M
F BA
(18-5)
FsAB
FF sAB
FsBA 0
(18-6)
18.1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上面的公式(18-1)~(18-6) 称为等截面单超梁的转角位移 方程。它反映了杆端内力与杆 端位移及所作用荷载之间的关 系。
该6个公式今后可以直接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