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一般不直接论述对事实的观点,而是叙述和再现事实,运用事实本身的逻辑反映现实,采取“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办法。

西方新闻学形容用事实说话为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头的,新闻写作是藏舌头的艺术。

人们的认识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某个事物,懂得某个道理,总是从具体事实开始的,你要想读者接受你的观点,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带他们回到具体和感性中去,也就是回到事实中去。

另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新闻这个东西是快餐文化的一部分,只有鲜活生动具体多彩的事实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观众的眼球,才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一、典型事实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事物事件是多层次,多纬度的,关于一个事件事物的事实会有好多,选择什么样的事实才能更好的达到传播效果呢?典型事实什么是典型事实呢?大家下面看材料三,四,同样是关于北京城市规划的新闻,由于所选择事实的性质不同,传播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三)本报讯 3月2日下午,北京市政府在国际俱乐部举行情况介绍会.向驻华使馆官员、外国记者等介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

——说的是要召开会议。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城肃总体规划为中外人士所关注。

各国驻华使馆新闻、经济官员和驻华记者等90多人,出席了情况介绍会。

——说的参会人员介绍会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丁维峻主持,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宣样经、首都规划办公室主任赵知敬、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平永泉、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柯焕章分别就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制订和主要内容、实施总体规划、投资环境等作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说的是出席领导
大家看一下,整篇新闻对北京具体的城市规划到底如何基本上是只字未提,主要交代了参会的领导,这样的新闻是没有任何传播学价值的,也是读者所讨厌的官样文章。


(四)中新社北京(1994年)3月2日电北京市在严格控制老市区建筑高度以维护古都风貌的同时.准备网开一面,在东北部的望京小区内,兴建一批超高层建筑,其中包括—座H8层、300来高的巨厦。

——第一段,导语部分就把读者最感兴趣、最有冲击力的内容摆了出来。

先声夺人,引起读者兴趣。

北京币规划部门的主要官员,今天向外国驻华使馆经济、新闻官员以及驻京记者介绍国务院新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消息来源,增加可信度
望京小区是北京市近期重点发展的一座新的卫星城镇。

城里规划了占地21[公顷的商务中心区‘,
按照新修订的北京城市规划,在未来的20年里,北京将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改变过去“有城无市”的不方便状况。

除在望京小区开辟商务中心区外,在城市中心的建国门一带还将新建占地约70公顷的商务中心区.在二环路沿线也将建设相当规模的金融、商务、信息等公共建筑,满足第三产业的发展。

据主管北京市规划的这些官员们介绍,望京小区里还预留了第四使馆区的建设用地。

现在北京已建成第一、第二使馆区,正在建设第三使馆区‘——关于望京小区的一些具体情况
他们在回答外国记者提出的申办奥运未果,总体规划是否作了调整的问题时,明确地表示:对奥运会的体育设施在规划用地上仍然给予了充分的保留,如果说有调整的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体育设施的建设将推后进行.而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方面的规划不仅没有改变,而又将加快实施。

——再勾起读者的兴趣,把有关奥运会的情况摆了出来
据悉,在今后的七年里,北京市以平均每年90()个亿人民币的资金投入.重点建设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大型骨干工程,包括电力基地、南水北调、陕北天然气进京、地铁和高速路、立交桥等。

这些工程将采用建设一经营一转让(搬)T)方式.鼓励外商参与。

——把整个北京的近年城市规划摆了出来,使大家对这次会议的宏观北京有所了解。

这两则新闻,大家扫一眼就可以分出优劣来。

面对大量的新闻事实,第一篇的作者所选择的事实主要是会议的程序,会议的主办者和参加者。

读这样的新闻,观众除了知道些人名外,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也容易让人厌烦,其传播效果就大打折扣。

后一篇有所不同,记者透过对七八个新闻事实的报道,回答乐读者关心的北京城建设前景问题,没有任何一句自己的议论或倾向性的话语,就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说清楚了。

那么典型事实有什么特点呢?一,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二,它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三,它必须是针对受众,也就是读者群的需要而精心选择的事实。

二、用事实说话的二种方法就是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的描述出来。

场景再现常用的方法是第一人称再现法,也就是记者目击记,由记者直接把读者带入现场,随着记者的活动看清新闻事实的全貌。

下面大家看第五段文字:
(五)京城公款钓鱼暗访记
新华社北京(1998年)10月27日电记者最近到京城一些垂钓园暗访,发现不少地方有公款钓鱼的现象。

10月18日是星期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房山区的某垂钓园。

这里有2D多个露天垂钓池和近千平方米的垂钓宫。

垂钓部一位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们这个垂钓园开放几年来一直很‘火’,每天末的不是公款,就是大款。

记者问:“怎样才能知道钓鱼的是公款?”
她说:“自己花钱末的人少,一般是两三个人款钓鱼常常成帮结伙,一钓就是几十斤,数百斤。


记者与一位带着小孩的女士攀谈。

她说:“我是和丈夫一起来的,他们机关一共来了14个人。


垂钓官厅堂的墙上贴着12种鱼的价格表.每斤8元至30元不等。

在收款台,记者与工作人员聊天,他说:“垂钓宫有12个垂钓地,这里能容纳上千人,最多时一天钓走上万斤鱼。

u
记者问:“结账时开什么票7”
他说:“写餐费、食品、礼品都可以
一戴休闲帽的中年人拎着鱼前来结账,记者看到他从工作人员手中取回的发票上写着“礼品”二字。

9月5日下午记者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看到,收获甚丰的垂钓者们正拎着鱼过秤结账。

有一个一行10余人的团体,共钓200多斤鱼,交了3000多元钱。


者问其中一位中年女士:“花这么多钱钓鱼,承受得了吗?”她回答说:“反正回去报销。


10月18日下午1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亚运村的一家垂钓俱乐部c记者问收银台的一个工作人员:“钓鱼给发票吗?”她回答:“给。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会议费也可以:您能报销,可以多写点。


全文没有记者一句话的议论,只是通过记者与有关人员一问一答,记者想说,要说的话窦通过当事人的嘴说出来,没有一句议论或倾向性的话,但大家都会感到揭露和批评的很有分量,这个分量就是来自用事实说话,通过场景再现来达到的。

三、事实说话的第三种方法是:用背景材料说话
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

新闻界所说的藏舌头的艺术,很大程度上是把舌头藏在背景材料的,越是写的好的新闻,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通过背景材料的运用,可以很巧妙的表达作者自己的倾向。

运用背景材料的方法有如下几种:联想法,大家看材料例子。

例如在一篇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进攻莫斯科的消息中,记者加了这样小段背景材料:
(六)希特勒军队进攻莫斯科的路线与季节同1812年拿破仑进功莫斯科的路线与季节几乎一模一样。

这样把希特勒军队的作战行动与100年前的拿破仑军队联系在一起,引导读者回忆那次战役的结果:拿破仑的军队大败于俄国。

现在沿着同样的路线,在同样的季节理进攻莫斯科的希特勒军队,将会得到什么下场?记者把自己的观点“希特勒必败”,就这样不动声色的藏在了背景材料中。

用背景材料说话的另一方法是对比法。

例如一篇关于赫鲁晓夫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七)赫鲁晓夫昨日深夜派人把斯大林的遗体从红场水晶棺中抬出,烧成灰烬。

赫鲁晓夫在任乌克兰第—书记的时候,在党的会议上高呼:斯大林是他的父亲。

第二段是背景材料,记者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也没有作任何褒贬的表态,但背景材料却可以使读者完全明白记者的意图。

这显然比记者直接站出来下结论更有力,更有效。

用背景材料的第三种方法就是综合立体利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

下面大家看一下下面三篇新闻,大家会进一步明白使用与否背景材料,传播效果会截然不同。

都是关于珠海机场通航的。

(八)新华社珠海(1994年)5月30 B电华南广东省珠海市的第一个机场建设今天竣工并通航。

正在珠海视察的李鹏总理出席了机场的通航仪式并为第一个航班剪了彩。

机场建设历时两年半,耗资20亿元人民币。

机场的4000米长的跑道使全国第二长跑道,仅次于西藏的拉萨机场。

这一新机场的导航和地面设备均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

——仅就事论事,但事实比较笼统,读者所得信息有限。

(九)人民日报稿。

本报珠海5月30日讯珠海机场通过国家验收后,今天上午正式通航。

国务院总理李鹏为机场通航剪彩,宣告珠海向国内各省市敞开了空中大门。

珠海机场场名是李鹏总理题写的。

第一期建设规模可保证年起降各类飞机10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0万吨c起步营运就有10多个航空公司开辟了18条航线,每周始发76个航班。

珠海机场所在地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修建的三灶岛军事机场,日本投降时进行了销毁性的破坏,留下l 246个弹坑。

为了适应珠海经济特区蓬勃发展的需要,市政府决策改建这个日机场o 1991年5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1992年2月动工,仅28个月就抹掉了三灶岛昔日的荒凉和战争的创伤,一座面积为52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大型航空港巍然屹立在珠江口。

规划中的这个航空港占地3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已建成长4000米、宽60米的跑道一条;长4000米、宽45米的平行滑道一条;可供目前世界最大型飞机起降,高峰小时起降能力为37架次。

候机楼面积9.16万平方米,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5000人次。

机场通信、导航、气象等主要部位和关健设备都是当今世界民航机场采用的先进设备。

——增加了些事实,关于机场本身的情况,更详细;也增加了背景材料,但仅仅是有限的历史材料,缺乏宏观的视野和大历史的理念,仍没有
(十)美联社稿。

美联社中国珠海(1994年)5月31日电李鹏总理星期二在中国最富的一个南方省,正式开通了一个大型国内机场。

李在民航高级官员和地方负责人的陪同下参加了珠海机场的通航仪式,并为通航剪了彩。

珠海是位于广东省的一个经济特区。

珠海机场是由一个日军用机场改建而成的,距葡属澳门33公里,是繁荣兴旺的珠江三角洲四大新机场之一’其他三大机场均为国际机场,它们是:澳门机场,预期今秋晚些时候通航;香港的赤腊角机场,预期1997年或1998年通航。

深圳新机场,已经通航。

中国将最终掌管所有的这四大机场,因为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将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中国。

珠海机场的年吞吐量为1凹(3万旅客和奶万吨货物。

旅客候机大楼的面积达9.16万平方米,是目前个国最大的候机楼。

机场将开始部分投入使用,1996年旅客吞吐量将达150万,1997年达280万、珠海市市长梁广大说,珠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早就需要有一个这样的机场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随着70年代后期的经济改革,坐飞机旅游的需求剧增。

从]98()年到1994年,国内航线客运量年均增长近20%,达4000万人次,是这一时期世界客运量年均增长的3.5倍。

而美联社的报道,运用了大量的背景材料,清楚交代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机场建设格局,和经济发展形势,视野更开阔,历史感更强,甚至涉及到了百年中国崛起发展的历史,所以,这篇消息,已经不是一条机场通航的简讯了,也不是一条普通的地方经济新闻,而是记者对中国发展一个方面的观察。

用事实说话的另一方法就是直接引语。

也就是直接引用新闻当事人的讲话。

这个大家见得多了,就不多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