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
之所以源远流长,相传千百年不绝,是因为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家训”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
如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仁爱孝悌,等等,这些美德经过一代又一代
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
了全民共识。
家风是什么?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
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
值观和人生观等。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价值准则,是一
个家庭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家庭的道德品质,这些建
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它会不自觉地影响
家里的每一个人。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而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宗库中最具特色的文
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事的智慧结品。
先贤向来重视家教,运用家训告诫家人,教导子孙后代。
在泱泱数千年的华
夏文明之中,随时可现,处处可寻“家风”的传承。
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许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彭显出家风、家
教和家训的精神…
早在战国时期,便有了《孟母三迁》《子不学,断机杼》和《曾子杀彘zhi》的优秀家教故事:
“子不学,断机杼zhu”
与“孟母三迁”齐名的孟母断机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孟子小时候很
贪玩,有一天因为厌烦学习,便从学堂逃课回了家。
这时候的孟母正在家中纺布,见到提前回家的孟子后,一句话都没有说,便当着孟子的面将纺织用的梭子弄断,并且剪断了织机上的布。
每天都能看到孟母织布的孟子心里顿时明白,那辛辛苦
苦即将要纺织完成的布匹就这样全毁了。
因为孟子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寒,孟母为
了让孟子能够去学堂学习,辛苦地织布换钱,每天都要织到很晚,织好一匹布要
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心神。
孝顺的孟子立刻就跪了下来,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孟母回答他,学习就如同织布一样,织布是需要从一根线、一根线的开始纺织的,即便即将要完成一匹布,只要中途断掉了,那之前所做的努力也会全功尽弃。
学
习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如果半途而废,那是永远也无法成才的。
听完母亲的一席话,孟子顿时如梦初醒,从此以后每天勤学苦读,后来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见孟母教育艺术之高超,这个典故给我们以很深的启迪。
“孟母断机杼“告诉我们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要有决断性,一旦认为是错的就要当
机立断改正错误,同时告诉孩子只有好好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成才。
可以说,自古以来,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是家庭教育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棘
手的问题。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
然而,良好的主观愿望并
不一定都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其中就有一个教育方法的问题。
孟母断机的
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并为人们所称颂,我认为其根原因就在于孟母的循循善
诱面对孟子的逃学,孟母既没有骂,也没有打,而是用“断机”一事使孟子明白
不学习很可惜,从而勤学不止。
这种善于借助事物的道理来教育孩子的方法确实
令今人为之击节赞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空洞的说教,只能让孩子
似懂非懂,左耳进右耳出:严厉的“惩罚”,更让孩子逆声反之,甚至铤而走险。
孩子尚小,其形象思维能力极为薄弱,还无法与成人的思维同步。
因此,在教育
孩子的时候,应当向孟母学习,少一些大而空的说教,多通过具体的事例对孩子
进行启发引导。
这种以事说理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真正而深刻理解事物的内
在道理和父母的良苦用心。
如今在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对这一群体家庭教育问题备受
社会关注,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个性特点,如果凡事都要遵照父母的意志去做,孩子只有服从的份儿,甚至强求孩子学习名
列前茅,那么势必会导致揠苗助长,扼杀孩子个性,其后果可想而知。
由此,我
们希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多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能多用孩子看
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说话,让孩子领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真正做到“教子成才”,而不是“逼子成龙”、“逼女成凤”。
好的家教熏陶必须如影随行,通
过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人格。
在成长过
程中,家教烙在孩子身上的印记,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
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
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二、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
重要的、无可替代的精神财富。
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
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
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
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
我
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而家是孩子成
长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空间,有了好
的家风家教孩子才能更好地健康成长。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孩子前行。
传承家风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社会环境“一家仁、一国兴仁”,
一个文明向上的社会,离不开民众良好的道德素养,家庭是培育个体思想品德、
塑造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家风有着无形的力量,能
够以接地气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鲜活、具体、生动,利用言传
身教的方式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良好的家风蕴含着人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道
德意愿,家风需要培育,也要传承,通过家风的传承能够将其转移为行动指南,
以家风传承作为切入点,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
家庭都应构建业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
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件,形成家
庭的凝聚合力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
力量。
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人的“中国梦
我的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