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之五输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定穴之五输穴
五输穴
五输穴属于特定穴中的一类,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总称五输穴。

五输穴最早出现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灵枢·本输第二》记载有十一条经络的五输穴,缺了手少阴经的五输穴,后面《针灸甲乙经》中补充完善了十二经的五输穴。

五输穴的解释
1、井荥输经合
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比喻各经脉气自四肢末端向上,像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这是根据出、溜、注、行、入的流注次序,用井、荥、输、经、合的名称来形容其特点的。

①“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②“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
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③“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④“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⑤“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2、五输穴与五行
五输穴与五行的配属最早发现于《灵枢·本输第二》:“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

”,《灵枢经》里指出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

在之后,《难经》将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补全了。

《难经·六十四难》:
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
然:是刚柔之事也。

阴井乙木,阳井庚金。

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

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

余皆仿此。

即阴经的井、荥、输、经、合分属木、火、土、金、水,阳经的井、荥、输、经、合分属金、水、木、火、土。

五输穴的在临床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此之前首先要熟悉五输穴有哪些,建议熟记此歌诀:
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以上歌诀中阴经“以输代原”,输穴即是原穴,为阴经五腧穴歌诀的第三个;阳经的原穴则排在输穴之后,为阳经五腧穴歌诀的第四个。

如肺经输穴、原穴为太渊,大肠经原穴为合谷。

在熟记歌诀以后,五输穴的五行属性是可以推出来的,在这里牢记一句话“阴井木,阳井金”,也就是说阴经的井穴一定是属于木,阳经的井穴一定属于金,而井荥输经合在阴经与阳经的五行属性中,都是相生的,记住,是相生的。

比如:“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这是手太阴肺经,为阴经,阴井木,这个时候我们心里就可以想了,井荥输经合,对应五行,井穴为木,它们的关系是相生,那么就是木火土金水,把木火土金水放到穴位上,那么就是少商(井木)、鱼际(荥火)、太渊(输土)、经渠(经金)、尺泽(合水)。

再举一个阳经的例子,比如:“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这是手阳明大肠经,为阳经,阳井金,从井穴开始属金,五行关系相生,金水木火土,那么商阳(井金)、二间(荥水)、三间(输木)、合谷(原穴、火)、阳溪(经火)、曲池(合土)。

五输穴的应用
一、现在五输穴的应用:
1、井穴用于各种急救,比如、高热、昏迷、休克等刺手足十二井穴放血;或根据某经有病,在相应的井穴上刺针,比如咽喉肿痛取少商、商阳穴放血;血崩刺大敦、隐白。

2、荥穴用于各种热病,比如肾阴虚所致的脚心发热,取然谷。

3、输穴用于肢节酸痛。

4、经穴用于气喘咳嗽。

5、合穴用于腑病。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黄帝曰:荥俞与合,各有名乎?岐伯曰: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二、第二种应用: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

1、比如经常吃上火的东西导致胃火过旺,满面通红,病变于色,取之荥,那么取胃经的荥穴——内庭;
2、或者像有一些疾病,它在某个时间点会加重,比如咳嗽,白天不咳,但是到了凌晨1-3点的时候咳嗽加重,那么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按照这个时间,1-3点刚好是主肝经的,那么就取肝经的输穴——太冲。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

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黄帝曰:何谓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

愿闻其故。

岐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

是谓五变也。


三、子母补泻
这个根据《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补母泻子法理论,即五输穴按五行属性以“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
原则进行选穴,虚证选用母穴,实证选用子穴,在具体运用时,分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方法。

1、本经子母补泻取穴法:
比如手太阴肺经属金,实证则咳嗽、胸满、喘息、咽痛,治疗当用泻法,实则泻其子,取本经的尺泽穴。

尺泽属水,肺属金,金能生水,刺尺泽即为实则泻其子。

虚证则多汗、咳嗽,少气不足以息,治疗当用补法,补则补其母,取本经的太渊穴。

太渊属土,土能生金,刺太渊即为虚则补其母。

2、他经子母补泻取穴法:同样以肺经实证为例,在五行配属中肺属“金”,肾属“水”,肾经为肺经的“子经”,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应在其子经(肾经)上选取“金”之“子”即属“水”的五输穴,为肾经合穴阴谷。

此为他经子母补泻取穴法。

《难经·六十九难》: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何谓也?
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

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

四、按时选用
1、《难经·七十四难》云:“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比如由于春夏阳气在上,人体之气行于浅表,宜刺浅;秋冬阳气在下,人体之气潜伏于里,刺宜较深。

2、子午流注取穴法,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附】:五输穴的用法还是挺多的,建议自己多看经典多临床多悟,因为有些书上的说法跟经典、临床有冲突,具体就不提了,反正看个人缘法吧。

【附图】
阴经井荥输经合配属
阳经井荥输经合配属
五输穴补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