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味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宵节的味道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要来临了,首先祝愿大家元宵节快乐幸福。

元宵节一过,代表着从进入农历腊月开始热闹的春节正式结束,学生开始正式开学,员工上班真正收心。

所以元宵节算是农历过年狂欢的最后一次派对,也是中国人非常看重的一个传统文化节日。

很多人感叹,现在过年除了岁月提醒人又老了一岁,实在说也没有什么意思,起码很多过年的文化传统习俗没有了——这过年也就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有这种感受的一定是大人,现在的大人们经历过过去过年时物资紧缺的年代,过苦日子的时候偏偏年龄还小,只记得小时候慌着拾炮的快乐时光,并不清楚每个时代都有当时那个时代的痛点。

不过,过年味道的变化,也确实有实实在在的流变。

写这篇小文时,我还记得十年前,那时候城市里还允许燃放鞭炮烟花,连政府每年还要组织盛大的焰火晚会。

元宵节当天,我有幸和几个南阳文化界的大伽一起,在某电视台当嘉宾。

几个嘉宾说到过年的传统习俗时,就一致认为年味变了,传统没了,想复兴传统文化,那可真是任重道远。

如今我并不这么认为,首先这种习俗的流变,自有其运行的逻辑和规则,失去的谁也挡不住,该来的或早或晚,一定会来,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比如现在的孩子,过年的时候,才可以暂时放下沉重的课业,不再争先恐后的去上各种学习班,除了可以看看电视,最重要的还可以玩着手机,打着游戏——那是一个多么缤纷多彩的世界呀——所以小孩子没有对比,就未必觉得过年,失去了某些醇厚的味道。

比如,过去我们习惯了看电视春晚,现在当然还看,但是心态变了。

也许我们在形式上还坚持着习惯,心态上虽不冷漠,但也绝不会褒有过去的激情,最多也就是看看这帮人怎么来糊弄“吃瓜”群众吧。

这既是年龄的原因,也因春晚实在只是一场装逼的表演。

所谓盛世与
歌舞升平,全没有了前些年接地气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劲法。

电台越和谐,世道则越可怕。

电视越美好,生活则越难过。

电影越高尚,真实则越虚伪。

一个正常的社会,越是掩饰粉饰则会越阴暗虚伪。

所以,春晚的收视率一定会一年不如一年,到最后,不撒红包都招揽不来看客。

如今,只许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可以放各式烟花,过年过节的时候,会因为雾霾和清洁环境的借口,连小百姓的烟花炮仗也一律取消,各小区悄无声息中,形势依然一片大好。

小百姓省钱、安全、清洁,那些妄图燃放孔明灯的主儿,也早N多天前被各个微信群中的积极分子谆谆警告——燃放孔明灯,会影响电力供应,百姓菜棚的安全等等。

那么,谁还好意思逆州官放火百姓偏要点灯的不自在?横竖都是过个节嘛,真不叫你高兴,那咱就憋着,心里的事儿,其实谁也管不着谁。

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也从来是分两块来说的,官家的传统是不管哄还是横,从来都是带着权力的傲慢来审视普罗大众,小百姓的传统则是不管憋着还是装傻,总归绝不轻易去拂官家的各种“美意”。

话说这元宵节的习俗,汉代至今两千多年以来,就有正月十五闹元夜一说。

道教中《岁时杂记》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节。

如此推理,元宵张灯,既是宗教礼仪,又成民间习俗。

起源于汉,兴盛于唐宋,形成全国性规模习俗并固定下来。

元宵节来临前后几天,不仅家家户户挂彩,还要闹,文艺踩街,工艺灯展,耍龙灯,踩高跷,舞旱船,猜灯谜异彩纷呈。

如今除了街面上一律红通通的灯笼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彩标,也实在是乏味可陈。

好在普罗大众尚能统一的流俗保存完好如初的,就是吃汤圆。

宋代元宵开始称为“汤圆”。

诗人姜白石《吃元宵》诗中写到:“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来”,这“市中珍品”指的就是汤圆。

因为汤圆只在元宵节供应吃食,老百姓久而久之就直呼汤圆为“元宵”。

不过据说。

民国初年当了大总统的袁世凯,有心想当皇帝,所以有点不高兴,“元宵”有“袁——消”的谐音,听着就不吉利,所以在1913年元宵节前,运用傲慢的权力,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
或“粉果”,老百姓谁也不把此禁令当回事,一时成为笑话。

权力毕竟是任性的,就像网络中,想叫哪个词成为可屏蔽的敏感词,诸君就会口不能言,想说也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如果有一天,上头以改革或改革改革的名义,或者发扬光大创新传统文化的噱头,结果把这“吃汤圆”的习俗也给整没了,我既不会惊诧,更不会觉得不可理解。

作者简介:二水崔,70后,民主党派,爱好文字,对历史、文学、经济多有涉猎,有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发表。

代理策划出版过《地震来了》、《反思河南人》、《较量》、《古村妖物志》、《纸糊的民国》、《行者文集》等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