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抛物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物线
一 定义和性质
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抛物线.点F 叫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
图 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
程
px
y 22=(p
>0)
)0,2
(p
2
p x -
=
px
y 22-=(p >0)
)0,2
(p -
2
p x =
py
x 22=(p >0)
)2
,0(p
2
p y -
=
py
x 22-=(p >0)
)
2
,0(p -
2
p y =
3.性质: (1)
的几何意义p :定点F 到定直线l
的距离记为P ;
(2)范围、顶点坐标、对称轴、焦点、离心率、准线、焦半径等。
4.抛物线焦点弦的性质:设直线过焦点F 与抛物线
()022
>=p px
y 相交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则:
(1)4
2
21p x x =;
(2)2
21p y y -=; (3)通径长为2p ; (4)焦半径公式
|AF|=2
0p
x +
(5)焦点弦长|AB|=x1+x2+p 。
二应用
类型一.抛物线的定义的应用
例1(1).点M与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l:x+5=0的距离小1,求点M的轨迹方程
***一动点到定直线x=3的距离是它到定点F(4,0)的距离的一半,求这个动点的轨迹方程。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x轴,抛物线上的点M(-3,m)到焦点的距离等于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m的值。
(3).在抛物线y2=2x上求一点P,使P到
焦点F与到点A(3,2)的距离之和最小.
(4).设PQ为过抛物线的焦点F的弦,则以PQ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相切
C.相离D.以上答案均有可能
类型二。
求抛物线标准方程
例1.试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求对应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1)过点P(-3,2);
(2)焦点在直线x-2y-4=0
例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其通径的两个端点与顶点的连线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4,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定量”和“定位”
(1) “定位”是指判断焦点在哪条坐标轴的哪条半轴上
(2)“定量”要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就要求出P
类型三.抛物线的性质的应用 例1.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 轴,抛物线上一点(-5,25)到焦点距离是6,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A .y 2=-2x
B .y 2=-4x
C .y 2=2x
D .y 2=-4x 或y 2=-36x
例2、已知抛物线
()022
>=p px
y ,
过动点M (a ,0)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
p AB 2≤。
(1)求a 的取值范围; (2) 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x 轴于点N ,求△NAB 的面积的最大值。
例
3、直线x y 21
=与抛物线4812-=x y 交于
A 、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5
-=y
交于点Q 。
(1)求点Q 的坐标; (2)当P 为抛物线上位于线段AB 下方(含点A 、B )的动点时,求△PQO 面积的最大值。
类型四.抛物线焦点弦的性质的应用: 设直线过焦点F 与抛物线
()022
>=p px
y 相交于A (x 1
,y 1
),B
(x 2,y 2)两点,则:
(1)4
2
21p x x =;
(2)2
21p y y -=; (3)通径长为2p ; (4)焦半径公式
|AF|=2
0p
x +
(5)焦点弦长|AB|=x 1+x 2+p 。
例1、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 2
=4x 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 、B ,求线段
AB 的长。
解: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可知,抛物线焦点的坐标为F (1,0),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y=x -1. ①
将方程①代入抛物线方程y 2=4x,得 (x -1)2=4x 化简得x 2-6x +1=0 设两交点坐标为A (x 1,y 1)、B(x 2,y 2), 于是得|AB|=|AF|+|BF|=x 1+x 2+2=. 6+2=8.
例2.已知过抛物线y 2
=4x 的焦点F 的弦AB 被F 分成长度为m 、n 的两部分,则
m 1+n 1
= .
例3.抛物线y 2=2px 的焦点弦AB 的中点为M ,A 、B 、M 在准线上的射影依次为C 、D 、N .
求证:(1)A 、O 、D 三点共线,B 、O 、C 三点共线;(2)FN ⊥AB(F 为抛物线的焦点).
证明:(1)设A(x 1,y 1)、B(x 2,y 2)、
中点M(x 0,y 0),焦点F 的坐标是(2p
,0).
由
⎪⎩⎪⎨
⎧
=-=px
y p x k y 2)
2(2得ky 2-2py -kp 2=0.
∴A 、B 、M 在准线上的射影依次为C 、D 、
N ,∴C(-2p ,y 1)、D(-2p ,y 2)、N(-2p
,y 0).
∵2,222
1
21111p y k y p
p
y y x y k
OD OA
-====
,
由ky 2-2py -kp 2=0 得y 1y 2=
k
kp 2
-=-p 2,
∴k OA =k OD ,∴A 、O 、D 三点共线. 同理可证B 、O 、C 三点共线. (2)k FN =p y -0
,当x 1=x 2时,显然FN ⊥AB ;
当x 1≠x 2时, k AB =)(212
122121212
y y p
y y x x
y y
--=--0
212y p
y y p =+=,
∴k FN ·k AB =-1.∴FN ⊥AB 综上所述知FN ⊥AB 成立.
评注:注意“设而不求”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例4.过抛物线的焦点F 作不垂直于对称轴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称轴于N ,求证:|AB |=2|NF |.
证明:设抛物线方程为y 2=2px(p >0), A(x 1,y 1),B(x 2,y 2),AB 的中点为M(x 0,y 0).则y 12=2px 1,y 22=2px 2.
两式相减并整理得2
12
1
2
12y y p x
x y
y
+=
--.
∵M 是AB 的中点,
∴0
02
1
2
122y p
y p x
x y y
==
--.
∵MN ⊥AB ,∴k MN =-p y 0
.
∴直线MN 的方程为y -y 0=-p
y 0
(x -x 0),
令y =0得N 点的横坐标x N =x 0+p . ∴2
2||0p x p x
NF N
+=-
=.
又|AB |=|AF |+|BF |=x 1+x 2+p
p).=2(x0+
2
∴|AB|=2|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