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丫口水电站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大丫口水电站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韩爽;杨英;胡晓霖
【摘要】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云南大丫口水电站的设计方案及3个修改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给出了高坝的消能布置及小频率洪水调度区别,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
【期刊名称】《东北水利水电》
【年(卷),期】2014(032)003
【总页数】4页(P53-55,70)
【关键词】高坝消能;宽尾墩;大、小尺度差动坎;挑坎高度;大丫口水电站
【作者】韩爽;杨英;胡晓霖
【作者单位】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1;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北京100053;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31.61
大丫口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汀河流域,是南捧河上的龙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
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长 307.00m、宽5.00m、最大坝高92.00m。
坝中部设 3 个净宽为 10.00m 的溢流表孔(如图),堰面为 WES 曲线,堰顶高程 643.50m;坝身设 1 个冲沙底孔,进口尺寸为2.5m×5.0m,孔底高程
605.00m,出口尺寸为2.5m×4.0m;在拱坝下游布置顶高程为 577.00m 的二道坝,形成长230m 的人工水垫塘。
河床基岩为灰岩,具有较强的抗冲能力。
设计、校核洪水 P=0.5%、Q0.5%=1015m3/s; P= 0.05%、
Q0.05%=1372m3/s。
消能工设计洪水 P=2%、 Q2%=800m3/s。
水库正常高蓄水位 650m。
试验研究在比尺为 50的正态模型并采用整体定床和局部动床相结合的布置方式进行。
2.1 设计方案研究
溢流孔敞泄施放洪水,水流行进方向与闸口布置相对顺畅,溢流孔流速分布较均匀,使下泄水舌落点趋于一条直线,相对集中的下泄能量在水垫塘中得到了有效的削减,对二道坝下河床基本无不利冲刷影响。
但因下泄水舌横向拉深宽度较大,水舌两侧边缘直接砸击在陡峻的山体两岸,并受溢流孔出口与下游河道的相所限,对右岸山体的砸击强度偏大,既不利于山坡的稳定又危及水垫塘的正常运用。
2.2 修改方案研究
鉴于设计方案的试验结果,修改研究试图将溢流孔尾坎挑起的水舌在横向范围内彼此错开、在纵向空间上尽量延展,以增大下泄水流的散落面积,达到减轻对下游河床冲刷的同时又减弱对两岸山体砸击的双重目的。
2.2.1 修改方案一
将左、右溢流孔边墩的左、右一侧各设置了宽为 1.0m 的宽尾墩,意在缩减水舌宽度。
但水流被集中后,势必加大对河床的冲击能力,因此沿溢流孔的尾坎末端增设了高程不同的小尺度差动坎,利用不同的挑射角将水股分层,以其分散水舌的落点。
修改方案一:差动坎的齿高 0.9m,1.4m,槽高保持原高程 634.50m;两侧边孔因齿、槽的设置被分割成四部分,中孔被齿、槽分割成五部分。
此外为使水流在横向范围内可以沿展的更充分,将齿的两侧边缘设置成1∶1 的斜坡形状(如图2)。
泄放 P=0.5%洪水时,差动坎上齿、槽特别是宽尾墩的作用使水舌的横向宽度由
42m 变成 33 m,但差动坎的齿高使水舌分层不明显,有进一步修改的必要。
2.2.2 修改方案二
将溢流坝边孔两侧的宽尾墩宽度由 1.0m 增至 1.5m,齿高设为 1.50m、槽高程634.50m,同时将方案一的小尺度差动改成了大尺度差动,即齿、槽把两侧边孔
分割成两部分,将中孔分割成三部分,如图 3所示。
泄放 P=0.5%洪水时,宽尾墩墩厚的增加再次缩减了下泄水舌的横向宽度,由方案一的 33m 变为 30m,水舌纵向厚度为 13m,加大了对河床的冲刷强度。
2.2.3 修改方案三
由修改方案一、二研究:其一宽尾墩厚取1.5 m 对下泄水舌的缩减作用更加明显;其二大、小尺度差动对下泄水舌的纵向拉伸没有明显区别。
进一步对齿、槽进行调整时,为方便施工选择在大尺度差动上开展。
方案三将右孔边墩上的宽尾墩厚度由 1.5m增加到 2.0m,两侧边孔的齿高分别调整为 1.68m和 2.94m,中孔齿高为 2.5m,如图 4。
泄放 P=0.5%洪水时,从 3 个溢流孔宣泄的水流经差动坎不同的齿高挑射后,水
舌被分层,其水股厚度明显变薄,跌入到下游河道的水舌落点呈分散的状态。
最大和最小的水舌挑距分别为 53 m、63m,水舌横向宽度 27m。
2.2.4 小结
1)各修改方案泄放洪水时,对泄流能力没有影响。
修改方案三水舌的挑距最远,水舌的横向宽度最窄(见表 1)。
2)修改方案三无论从下泄水舌对河床的冲淤(见表 2)还是对山体的砸击均优于
其它方案。
3)二道坝保证了下游河床在水舌下落区域内有足够的水垫厚度,以缓解下泄水流对河床的冲击。
但设计将二道坝堰顶的过流宽度由原 45.0m调整成 30.0m,受右
岸山体走势的限制,即在二道坝的尾坎断面其横向宽度被缩减到仅有 7.0m,增加了下行水流的流速。
为减轻从二道坝宣泄而下的水流对其河床的冲刷:一是降低二道坝的堰顶高程;二是增加尾坎断面的过流宽度。
而增大过流宽度必须对右岸山体进行开挖,增加工程的投资。
由修改方案三的研究结果,将二道坝的堰顶高程由577.0m 降低到 575.0m,此方案作为研究的最终推荐方案。
2.3 推荐方案运用
大丫口水电站泄洪为敞泄、控泄两种,即小频率洪水保证正常高水位 650.00m 调度运用。
试验研究给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组合:1)均匀调度 3 个溢流孔开启,该组合是下泄水舌在横向沿展宽度最大的运行方式,便于观察水舌的两侧边缘对山体的砸击;2)是采用两孔敞泄,余下的泄量附加第三孔的小开度联合调度,该组合是下泄流量比较集中,对河床的冲击力度相对较大。
运用成果如下:
1)推荐方案满足泄量要求,且堰面没有负压产生。
2)左、右孔两侧宽尾墩顶高程 643m,施放泄洪时,无淹没弧门铰的现象。
3)施放消能设计频率洪水,拱坝下游至二道坝区域,在动床试验中岸边最大流速为 4.99m/s、在定床试验中岸边最大流速为 7.06m/s。
4)宣泄各级流量时,坝下的冲刷都不危及建筑物的安全运行(见表 3、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