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乐山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D.
鹤立鸡群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孔乙己,你脸上乂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洒,要一 碟茴香豆。
”便
③ 人类发明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
然而,谁
A . 觅 菜 xi d n 调 语 l h n
颓 唐
tu 1
气冲斗牛dou
B .
凫 水
f 0 u
滑 稽j i
蟾 赊
ch u
水波粼粼l in
C .
擒
掇 cu d n
藻 井 za o
踌 躇
ch u
周道如砥di
D .
褶 皱
zh e
告害 U q i n g
黄 晕
y u
n
义愤填膺y i ng
2. 卜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亵 渎
涟漪
迥乎
不
同
广表无垠
B .
诘 难
栈桥
芋芋
细
草
龙吟凤岁
C . 羁 畔
荫庇
人声 鼎
1.
沸 怏怏不乐
、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下歹0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
起来了,水涨
九文大钱。
容空也!代毯
能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A.明朗摸出预言出现
B.明朗排出断言呈现
C.朗润排出断言’呈现
D.朗润摸出预言出现
4.下歹0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以后,这位钢铁汉子也流泪了。
B.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设计者和匠帅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我们必须持之以包,一步一个脚印地勤奋学习,绝不能有半点虚假和骄傲。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B.《杨修之死》选自活代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C.我国著名翻译家傅富先生在《傅富家书》中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
第一部。
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记与欧公语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
之。
”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
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俊
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公遂大
笑。
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丁此,偶记 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选自《东坡志林》)
A. 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
B. 医以意用药多此比
C. 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丁此 寡
D. 医问其得疾之由 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
他们都是北宋文学 家。
B. 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
C. 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 疗贪、已佞、治怯、 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D. 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 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 耳。
第II 卷
三、翻译、鉴赏与默写(18分)9.文言翻译。
(3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
战》)
6. 下歹U 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初似儿戏,然或有验 B. 殆未易致诘也
C. 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D. 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7.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思而不学则殆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力恶其不出丁身也,不必为己
卜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曹操比丁袁绍,则名微而众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歌鉴赏。
(5分)
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启传语报平安。
”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分)
11.在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
(10分)
①永结无情游,。
(李白《月下独酌》)
②山映斜阳天接水, ,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帚遮》)
③部忌修八尺有余,o (《刍6
忌讽
齐王纳谏》)
④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
生,。
(《鱼我所欲也〉〉)
⑤《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
旋的句子是(共10字):----------------------------------------- , ----------------------
容空________ 也!代我
四、议论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人生的意义在丁承担
梁晓声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
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股万种,形形色色。
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
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丁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
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活醒。
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一一责任。
是的,责任即意义。
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白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
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
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届丁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
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
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一一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
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一一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当一个宵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的宵年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
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
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理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
而勇丁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丁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届丁自己的义务。
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文章有改动)
12.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丁承担起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1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2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们这样问的原因是什
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6段列举三位名人事例所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有家无长
高由
请问你的家长是……?
家长是干什么吃的?
面对这两个极简单的问题,如今我们却很难回答。
可能,大多数的城市
家庭已经民主化,不需要“家长”这东西。
只有当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或派出所填写“户主姓名”时,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
丁是,纷争不断,离婚率攀升,家庭教育失衡................
在个人主义时代,最先受到挑战的并不是单位首长,而是家庭的家长。
没有多
少人觉得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角色有多么重要,除非家庭危机出现。
通常,家长就是无限的“支付宝”。
家长就是免费的“家政工”。
家长就是全天候的“出气筒”。
……没有人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更无人乐意接受一个整天板着面孔管束着一家老小吃喝拉撒睡的传统家长。
家,应该是温馨的天堂,是自由的牧场。
可有时家也是冰凉的地狱,刻板的作坊。
天堂与地狱之间,并没有隔着一堵墙。
但是,人在“家”中,并非没有边界。
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翁婿之间,都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家庭规则”。
试问,现代家庭几个有家规的?谁来制定家规?制定了家规谁来遵守?
漫长的小农社会,孔孟之流规则了三纲五常,引启臣臣,父父子子,夫唱歌,妇相随,千人吃饭,主事一人,虽然家庭的人伦悲剧是不少的,总的说来还是稳定的,稳定了几千年。
到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家庭结构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更重
要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过去三代同堂的家庭变为今日的三口之家,老婆当家,小
鬼当家,还是老公当家?反倒成了一个问题了。
一家之中,谁最最重要?父母,岳父母?孩子,老公?妻子?应该说家庭成员中的每个人都重要。
实际上,有人把父母看得最重,因为“我”是父母生的,老人的日子较短。
有人把孩子视为家庭核心,因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是爱情的结晶。
这些都有道理。
然而,往往如此就引发家庭大战。
谁来平衡家庭矛盾?维系家庭的核心力量到底是血脉还是爱?契约?这实在是天下第一难的问题。
有人当得好皇帝,当不了家长;有人擅长处理复杂的国家事务与国际关
系,却处理不好家庭关系
家庭生活中没有“圣人”,没有“伟人”,更没有什么书记、省长,学者、教授。
但家里一定得有一个“长”,此“长”非官长,非年长,非智长,他(她)本来就在“家”里,是一头猪也!
古人造字,《说文》以房下有豚为“家”,意即房子里有猪,因为猪在农耕时代最为宝贵。
这样解释得通吗?牛、马、鸡、狗诸畜,何比猪贱?我以为宜作新解:猪能吃苦耐劳,甘丁寂寞、牺牲,堪为一家之长。
(摘自新浪网上高由的博客)
16.联系文章回答第8段中加点词“这样”指代的具体内容。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说出第13段中加点词语“家庭大战”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16段“家庭生活中没有’圣人’,没有’伟人’,更没有什么书记、省
长,学者、教授”意在说明家庭生活的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4
分)
19.第17段中,把一家之长比喻成一头常人常常讽刺、挖苦并鄙视的猪,其理
由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第9段划横线的句子,仍然以“家”为对象,再写出一组句子,表达出你对“家”的真切感受和认识。
(4分)
例句:家,应该是温馨的天堂,是自由的牧场。
可有时家也是冰凉的地狱,刻板的作坊。
六、综合性学习(12分)
21.病句修改。
(4分)
下面两个句子都是出自中学语文教材,都有问题。
请你选择一个句子作答。
(两个句子都选了的,只评阅前一句)
①“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 有老师认为应该改为:“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你的看法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的眼神即使到美国治好后也还是不大好,走起路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
”这个句子应该做点修改,表达的意思才能活楚。
请写出你修改后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
语文实践活动《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开展后,同学们在网上发现了一个跟金钱话题有关的帖子,不少人都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来跟帖。
现在请你阅读这个帖子后,也写一段跟帖的话。
30-60字之间,跟帖的内容要跟原帖的主题相关,并符合上网跟帖的要求。
小魔魔在2010.4.22发帖(网易新闻论坛/社会万象)
题目:这个国家仅仅给我们捐了4万元,我们应该牢记!
地震发生后,这个国家仅向我们捐了4万元,但我们应该牢记它!这个国家就是莫桑比克。
它的援助虽然只有区区4万元(折合人民币),但它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2美元。
他们领导人到联合国开会,路费都没法解决,4万元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很大的一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笔钱了,可以做很多的事,可现在却拿来支援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让我们记
住莫桑比克,这个贫穷的非洲兄弟。
现在的捐款已经变成了显排场、比富的舞台。
看看
我们的电视媒体,每天都为那些大手笔大书特书。
6000万的沙特
王子被报道了一遍乂一遍。
而莫桑比克呢,甚至都没有人提起他们的名字。
爱心真的可
以用钱来衡量吗?
跟
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探究性学习。
(4分)
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丰子恺《竹影》中有这样一段话: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
这里说的是作者与弟弟及弟弟的同学傍晚时分在自家庭院的水泥地面上用木炭笔勾画的竹影。
后来月亮升高,竹影移动,原先勾画的竹影轮廓与现在的竹影相分离。
你能理解这里所说的“脱了版的印刷”么?探究一下,这个“脱了版的印刷”该怎么解释。
如果你能够用笔描画出来,那你可以采用描画的方式来表现这里所说的“脱了版的印刷”。
(用文字解释或用图画表现或采用两种方法均可,选其最正确的一种评分)答:(1)用文字解释“脱了版的印刷”:
(2)用图画表现“脱了版的印刷”:
七、写作(60分)
24.材料作文。
(6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拟题目作文。
不少丁600字。
山里有个男孩长大了,他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山里到山外没有路,他也没有
钱,有的只是茫茫的大山,茂密的森林。
男孩找来一把斧子,放在石上磨了乂
磨。
母亲问他磨斧子干什么,他说:“砍树,开路。
我要到外面去!”母亲有
些伤心乂有些骄傲。
男孩在林子里砍出了一条路来,乂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
临别时,母亲问他:“你还回来吗?你会记得回家的路吗?”男孩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我就顺着这条我砍出的路回来。
”
男孩就这样走了。
男孩走了以后,山里人照着男孩的样子,从不同的方向砍出不同的路,
到外面闯世界去。
他们都不走前人的路,而是另辟蹊径;他们都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
丁是树都被砍光了。
许多年后,男孩回来了。
当他走到山边时,已经找不到自己当年砍出的路了。
所有的山都是光秃秃的。
他不能辨别回家的方向了。
他失去了家园!
乐山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 A 2 . A 3 . C 4 . B 5 . B
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6. A 7 . B 8 . B
三、翻译、鉴赏与默写(18分)
9.翻译(3分)
译文:位高禄厚的人(1分)目光短浅(1分),不能作长远打算。
(1分)(意思相近即给分)
10.诗歌鉴赏(5分)
①(2分)
答:不正确。
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
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
把表示“没有”的
“无”理解为表小“用不着”的“毋”。
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
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丁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
②(3分)
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
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
(上述3点,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及3点都给3分。
)
11.默写(10分,每填正确一句给2分,凡有错该小题不得分)
①相期邈云汉②芳草无情③而形貌吠丽④弗得则死⑤将军白战死,壮士十年归
四、议论文阅读(16分)
12.(4分)答: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和“义务”分别给2分)
13.(4分)答:弓I起读者的兴趣,(2分)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2分)
14.(4分)答:深感各种压力,经常问问,可以相互获得心理的支持和安慰。
(答出压力2分,答出支持和安慰2分)。
15.(4分)答:“人生的意义”中应包含有“社会和更多一一有时甚至是
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五、散文阅读(20分)
16.(4分)答:无限的“支付宝”、免费的“家政工”、全天候的“出气筒”
等。
(必须答完整才能得4分)
17.(4分)答:确定某个家庭成员为最重要和核心之后而引发的激烈的矛盾冲突。
(答出“最重要和核心” 2分,答出“矛盾冲突” 2分)
18.(4分)答:不能用圣人、伟人的操行标准作为依据来指导家庭生活,不能用书记、省长的行政命令作为要求来组织家庭生活,不能用专家学者的学术理论作为教条来规范家庭生活。
(答到一点给2分,答到两点给3分,答到三点给4分)
19.(4分)
答:理由:他(她)本来就在“家”,《说文》以房下有豚为“家” (1分),猪能吃苦耐劳,甘丁寂寞,堪当此任。
(1分)
好处:恰好突出了家长地位低下、角色尴尬,但乂不可缺少;这个比喻一反常态,新颖独到,不落俗套,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家长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和地位,能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和反思。
(分号前后各得1分,意思相符即可)
20.(4 分)
答案示例:家应该是明媚的春天,是美丽的花园。
可有时家也是阴晦的冬天,荒凉的沙漠。
(符合仿写要求,酌情给分。
)
六、综合性学习(12分)
21.病句修改。
(4分)
①答:原文加了“的”字后,使“漂白了的四壁”变成了偏正短语,与“大开光明之路”动宾短语不一致,并且这个偏正短语不能作主语“它”的谓语。
“漂白了四壁”是动宾短语,能作主语“它”的谓语,即“它大开……它漂白……”。
(注意答案是否能区分偏正短语与动宾短语,酌情给分。
)
②答:这句话本来说的是他有眼疾,后来到美国治疗好了,但视力却没有恢复到正常人的程度,因此,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的。
应该改为:他的眼神虽然到美国治疗过但还是不大好,走起路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
(酌情给分。
改“眼神”为“眼力”的,得2分。
)
22.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
答案略。
答案要围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奉献爱心”这一主题,有较
好的语表达。
评分要求:①符合原帖的主题。
(2分)②符合上网跟帖的要求——文明上网,
反对低俗。
(2分)
③字数不到30字或超过60字,均扣1分。
23.探究性学习。
(4分)
采用两种方法作答的,以最准确的一项的准确程度给分答:“脱了版的印刷”
指印刷中采用几种颜色套印时,不同色块的印版在套版时发生了错位。
(例如
印刷图画时,印图形采用一种颜色,印轮廓线采用另一种颜色,第二次印的轮
廓线不能与第一次印的图形完全重合,而是发生了微小的位移。
)(括号内的
文字是帮助阅卷教师理解用的,不作为学生答案的必须内容)评分意见:答出
“错位” “位置移动”即可。
酌情给分。
图形示例:阅卷教师参阅下列图形,明了“脱了版的印刷”后,再评判学生图画的准确性。
七、写作(60分)
24.材料作文(60分)
【附】文言文翻译
洋文:
欧阳修曾经跟我摆谈过这样的事情:有人生了病,医生问他是怎么得病的,他回答说:“坐船时遇上刮大风,惊恐害怕,然后就病了。
”医生就在使用了多年、被舵工手上出的汗水浸透了的船舵把柄上用刀刮下一些碎屑来,加上丹砂、茯神一类的药,泡水给他喝了,他的病就好了。
现在的《本草注别药性论》上说:“治疗出汗多的毛病,可以用麻黄的根节(麻黄,中药名,以茎枝入药,性温、味辛微苦,功能发汗;根节入药,性平、味甘,功能止汗)和被人用旧了的竹扇(上面浸透了人的手汗)来打成碎末让病人服用。
”欧阳修就说:“医生凭借自己的揣度配药大都像这样,初看好像儿戏,但有时还真有效,恐怕这其中的道理还不容易招致责难吧。
”我就对欧阳修说:“把毛笔、墨锭拿来烧成灰给学生吃,能够治疗愚蠢和懒惰吗?推而广之,那么,喝了伯夷(古代最活廉的人)的洗手水,就可以治疗贪心;吃了比干(古代最忠诚的臣子)吃剩下的饭菜,就可以改掉谄媚的毛病;舔一舔樊哙(古代勇敢的壮士之一)用过的盾牌,就可以医治胆小的毛病;嗅一嗅西施(古代最美的女人)的耳环,就可以治好天生的丑怪残疾啦。
”欧阳修听了我的话,大笑起来。
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润八月十七日,我坐船进入颍州地界,因而想起20年前在这颍州拜见欧阳修的事,偶然回忆起当年跟欧阳修的一番笑谈,姑且把它了记下来。
说明:欧阳修(1007-1072),苏轼写此文时,欧阳修去世已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