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机械制造工程学_第7章S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在周期性的交变载荷作用下,零件表面微观不平与 表面的缺陷一样都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而且表面 粗糙度值越大,即凹陷越深和越尖,应力集中越严 重,越容易形成和扩展疲劳裂纹而造成零件的疲劳 损坏。钢件对应力集中敏感,钢材的强度越高,表 面粗糙度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越大。
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2
影响冷作硬化的主要因素
①刀具: 刀具的切削刃口圆角和后刀面的磨损量对于冷 硬层有很大的影响,此两值增大时,冷硬层深度和 硬度也随之增大。前角减少时,冷硬也增大。 ②切削用量: 切削速度增大时,刀具与工件接触时间 短,塑性变形程度减少,同时会使温度增高,有助 于冷硬的回复,所以硬化层深度和硬度都有所减 少。
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5
由于摩擦产生的高温,使摩擦 面局部熔化(称为热焊)等原 因,使接触表面遭到破坏.初 期磨损量反而急剧增加。 一对摩擦副在一定的工作条件 下通常有一最佳粗糙度值,在 确定机器零件的技术条件时应 该根据零件工作的情况及有关 经验,规定合理的粗糙度。
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6
表面粗糙度对耐磨性能的影响,还与粗糙度的轮 廓形状及纹路方向有关。但轮廓形状不同,其耐 磨性相差可达3-4倍。 图 (a)和(b)为两个不同 零件的表面有相同的粗糙度值;
7.3. 1机械加工后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7.3.2机械加工后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 7.3.3机械加工后表面层的残余应力
机械加工后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7.3.1.1冷作硬化产生的原因
7.3.1.2 影响冷作硬化的主要原因
冷作硬化产生的原因
切削加工时,表面层金属由于塑性变形使晶体间产 生剪切滑移,晶格发生拉长、扭曲和破碎而强化。
物理因素2
韧性越好的材料塑性变形就越大,且容易出现积 屑瘤与鳞刺,使粗糙度严重恶化。 切削用量、冷却润滑液和刀具材料等因素的影 响。
磨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影响磨削后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可归纳为:
与磨削过程和砂轮结构有关的几何因素; 与磨削和加工材料有关的物理因素; 工艺系统的振动因素。 降低表面粗糙度应考虑的因素
几何因素2
理 论 上 的 Rmax 由 刀 具 形 状、进给量f,按几何关系求 得。当不考虑刀尖圆弧半径 时: 当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很小 时,粗糙度主要由刀尖圆弧 构成:
物理因素
切削加工后表面的实际粗糙度与理论粗糙度有比 较大的差别。这主要是与被加工材料的性能及切 削机理有关的物理因素的影响。
切削过程中刀具的刃口圆角及后刀面对工件挤压 与摩擦而产生塑性变形。
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3
不同表面粗糙度对初期磨损量的影响曲线图。 曲线存在着某个最佳点,这 个点所对应的是零件最耐磨 的粗糙度,具有这样粗糙度 的零件的初期磨损量最小。 载荷加重或润滑条件恶化, 磨损曲线将向上向右移动, 最佳粗糙度值随之右移。
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4
在表面粗糙度大于最佳值时,减小表面粗糙度值可 减少初期磨损量。 当表面粗糙度小于最佳值时 零件实际接触面积就增大, 接触表面之间的润滑油被挤 出,金属表面直接接触,因 金属分子间的亲和力而发生 粘结,随着相对运动的进 行,粘结处在剪切力的作用 下发生撕裂破坏。
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7
试验表明,耐磨性决定于轮廓峰顶形状和凹谷形 状。前者决定于摩擦时的实际接触面积,后者决定 润滑摩擦时的容油情况。
摩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两摩擦表面粗糙度纹路方向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表面层的冷硬影响
表面层的冷硬可减少零件的磨损。其原因是: 冷硬提高了表面接触点处的屈服强度,减少了进一 步塑性变形的可能性,并减少了摩擦表面金属的冷 焊现象。 如果表面硬化过度 ,零件心部和表面层硬度并过 大,会发生表面层剥落现象,使磨损加剧。表面层 产生金相组织变化时,由于改变了基体材料原来的 硬度,因而也直接影响其耐磨性。
机械制造工艺
第七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机械加工质量
7. 1 机械加工后的表面质量 7. 2 机械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7. 3 机械加工后的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 7. 4 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 7. 5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问题
机械加工后的表面质量
本章主要讨论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表面质量 对使用性能的影响、表面质量产生的机理等。对生 产现场中发生的表面质量问题,如受力变形、磨削 烧伤、裂纹和振纹等问题从理论上做出解释,提出 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
冷作硬化的特点: 变形抵抗力提高(屈服点提高), 塑性降低(相对延伸率降低)。
冷硬的指标
硬化程度N: N=H/Ho Ho-原来的显微硬度; H-表面层的显微硬度 h-冷硬层的深度,
表面层冷作硬化的程度
表面层冷作硬化的程度决定于产生塑性变形的力、 变形速度及变形时的温度。 力越大,塑性变形越大,则硬化程度越大; 速度越大,塑性变形越不充分,则硬化程度越小; 变形时的温度, 不仅影响塑性变形程度,还会影响 变形后金相组织的恢复程度。
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4
表面层的内应力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很大。 表面层残余的压应力能够部分地抵消工作载荷施 加的拉应力,延缓疲劳裂纹扩展。 残余拉应力容易使已加工表面产生裂纹而降低疲 劳强度。带有不同残余应力表面层的零件,其疲 劳寿命可相差数倍至数十倍
对零件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大,潮湿空气和腐蚀介质越容 易堆积在零件表面凹处而发生化学腐蚀,或在凸峰 间产生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电化学腐蚀,故抗腐蚀性 能越差。 表面冷硬和金相组织变化都会产生内应力。零件在 应力状态下工作时,会产生应力腐蚀,若有裂纹, 则更增加了应力腐蚀的敏感性。因此表面内应力会 降低零件的抗腐蚀性能。
机械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7.2.1 切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7.2.1 磨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切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切削加工时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大致可归纳为三 方面的原因: 几何因素、物理因素和工艺系统的振动。
7.2.1.1几何因素 7.2.1.2物理因素
几何因素
形成粗糙度的几何因素: 刀具相对于工件作进给运动时在加工表面上遗留下 来的切削层残留面积。
影响冷作硬化的主要因素2
②切削用量:进给量增大时,切削力增大,塑性 变形程度也增大,因此硬化现象增大。 但在进给量较小时,由于刀具的刃口圆角在加工 表面单位长度上的挤压次数增多; 因此硬化倾向也会增大。径向进给量增大时,冷 硬层深度也有所增大,但其影响程度不显著。 ③被加工材料:被加工材料硬度愈低、塑性愈 大,切削后的冷硬现象愈严重。
7. 1.1 表面质量的含义 7. 1.2 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表面层的几何形状-表面粗糙度
表面质量是指机器零件加工后表面层的状态。表面 质量的主要内容有下面两部分: 1.表面层的几何形状 表面粗糙度:是指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其波高 与波长的比值在L1/H1<40的范围内。
表面波度
它介于加工精度(宏观几何形状误差L3/H3> 1000)和表面粗糙度之间的一种带有周期性的几何 形状误差,其波高与波长的比值在 40≤L2/H2≤1000的范围。
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2
如车加工后的表面实际接触 面 积 仅 为 名 义 接 触 面 积 15 %~ 20 %;精磨后达到 30 %~50%; 这样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压力就很大; 当压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时,凸峰部分产生塑性变 形;当两个零件作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剪切、凸 峰断裂或塑性滑移,初期磨损速度很快。
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7.1.2.1 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7.1.2.2 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7.1.2.3 对零件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7.1.2.4 对零件的其它影响
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在摩擦副的材料、热处理情况和润滑条件已经确定 的情况下,零件的表面质量对耐磨性能起决定性的 作用。 两个表面粗糙度值很大的零件相互接触,最初接触 的只是一些凸峰顶部,实际 接触面积比名义接触面积小 得多。
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物理因素2
磨削量是经过很多后继磨 粒的多次挤压因疲劳而断 裂、脱落,所以加工表面 的塑性变形很大,表面粗 糙度值就大。
工艺系统的振动因素
引起磨削表面粗糙度增大的主要原因- 工艺系统的 振动所致, 增加工艺系统刚度和阻尼; 做好砂轮的动平衡; 合理地修整砂轮 可显著降低粗糙度。
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
表面层冷作硬化(简称冷硬):零件在机械加工中 表面层金属产生强烈的冷态塑性变形后,引起的强 度和硬度都有所提高的现象。 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由于切削热引起工件表面 温升过高,表面层金属发生金相组织变化的现象。 表面层残余应力: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切削变形和切 削热的影响,工件表面层产生残余应力。
切削加工时表面层的硬化的两种情况2
机械加工时表面层的冷作硬化就是强化作用和回复 作用的综合结果。 切削温度越高、高温持续时间越长、强化程度越 大,则回复作用也就越强。 因此对高温下工作的零件,能保证疲劳强度的最佳 表 面 层 是 没 有 冷 硬 层 或 者 只 有 极 小 ( 10 ~ 20μm)冷作硬化的表面层。
对零件的其它影响
表面质量对零件的配合质量、密封性能及摩擦系数 都有很大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值越大,初期磨损量越大; (1)对动配合来说,使用不久就会使配合性质发生 变化; (2)对静配合来说,压装时会减少过盈量,降低配 合强度。
对零件的其它影响2
零件表面层状态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是因为: 承受载荷应力最大的表面层是金属的边界,机械加 工后破坏了晶粒的完整性,从而降低了表面的某些 机械性能。 表面层有裂纹、加工痕迹等各种缺陷,在动载荷的 作用下,可能引起应力集中而导致破坏。 零件表面经过加工后,表面层的物理、机械、冶金 和化学性能都变得和基体材料不同了。
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几何因素
砂轮上磨粒的微刃形状和分布对于磨削后的表面粗 糙度是有影响的。 磨削表面是由砂轮上大量的 磨粒刻划出无数极细的沟槽 形成的; 每单位面积上刻痕越多,即 通过每单位面积的磨粒数越 多,以及刻痕的等高性越 好,粗糙度也就越低。
磨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表面粗糙度-物理因素
大多数磨粒只有滑擦、耕犁作 用。在滑擦作用下,被加工表 面只有弹性变形,不产生切 屑;在耕犁作用下,磨粒在工 件表面上刻划出一条沟痕,工 件材料被挤向两边产生隆起, 此时产生塑性变形但仍不产生 切屑。
降低表面粗糙度应考虑的因素3
⑤径向进给量: 增大磨削径向进给量将增加塑性变形 的程度从而增大粗糙度。 在磨削过程开始时采用较大的径向进给量,以提高 生产率,而在最后采用小径向进给量或无径向进给 量磨削,以减低粗糙度值。 ⑥轴向进给量:磨削时采用较小的轴向进给量,则磨 削后表面粗糙度较低。
加工后的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
含有石墨的铸铁件相当于存在许多微观裂纹,与有 色金属件一样对应力集中不敏感,表面粗糙度对疲 劳强度的影响就不明显。 加工纹路方向对疲劳强度的影响更大,如果刀痕与 受力方向垂直,则疲劳强度将显著降低。
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3
表面的冷硬层能够阻碍裂纹的扩大和新裂纹的出现 因为由摩擦学可知疲劳源的位置在冷硬层的中部, 因此冷硬可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但冷硬层过深或过硬则容易产生裂纹,反而会降低 疲劳强度。所以冷硬要适当。
降低表面粗糙度应考虑的因素
①砂轮的粒度: 砂轮的粒度愈细,则砂轮单位面积 上的磨粒数愈多,在工件上的刻痕也愈密而细,所 以粗糙度值愈低。 ②砂轮的修整: 砂轮的修整质量越高,砂轮工作表 面上的等高微刃就越多,因而磨出的工件表面粗糙 度值也就愈低。
降低表面粗糙度应考虑的因素2
③砂轮速度: 提高砂轮速度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工件 单位面积上的刻痕数,同时塑性变形造成的隆起量 随着砂轮速度的增大而下降,原因是高速下塑性变 形的传播速度小于磨削速度,材料来不及变形,因 而粗糙度可以显著减低。 ④工件速度 :工件速度越大,单个磨粒的磨削厚度就 越大,单位时间内磨削工件表面的磨粒数减少,表 面粗糙度值增大
切削加工时表面层的硬化的两种情况
(1)完全强化—出现晶格歪扭以及纤维结构和变 形层物理机械性质的改变; (2)不完全强化-若温度超过(0.25-0.30)T熔 (熔化绝对温度),则除了强化现象外,同时还 有回复现象,此时歪扭的晶格局部得到恢复,减 低了冷硬作用;如果温度超过0. 4T熔就会发生 金属再结晶,此时由于强化而改变了的表面层物 理机械性能几乎可以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