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继的基石。
”[1]马克思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
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先存世界的联系产生的。
”[2](P329)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否具有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未来。
在当今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道德缺失、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频频发生,面对跌倒老人冷眼旁观不愿援手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啃老”现象,一些高校曝光的大学生自杀及投毒杀害室友事件相继发生等等,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当今绝大部分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但近年来频频曝光的道德缺失事件,也反映出了大学生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一是个人责任意识淡薄。
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逃学旷课,态度散漫,缺乏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不负责。
二是对家庭缺少责任担当。
青年学生有着家庭责任意识,懂得孝顺父母,但更多的是存在于意识层
面,而很少付诸行动。
三是帮助他人呈现利己性。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愿意和主动帮助他人,但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呈现出个人利己主义的倾向,帮助他人趋向功利性,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往往不会去做。
四是对国家缺乏奉献精神。
大学生们有着强烈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但在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奉献的时候,一部分大学生往往会思前想后,患得患失,最后常常还是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西方一些社会思潮的涌入,使我国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西方国家的一些错误思想观念的传播和渗透,极端个人主义和金钱万能论等错误思想的腐蚀,很容易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影响,人际关系发生扭曲。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社会中的一切都会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些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和理性认识能力,对社会中的不良思想和观念缺乏辨别能力,价值观念易受到扭曲,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养。
(二)学校教育的不足。
目前我国应试教育体制存在明显弊端,大部分学校只注重升
学率,只对学生的分数负责,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人格塑造
和个性发展重视不足,从而导致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在
我国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而在思想政治
教育体系中,明显缺乏具体的责任感教育内容。
此外,大多数高校的政治理论教育方式简单,采取灌输式。
同学们被动接受理论教育,缺乏主动性和主体性。
课堂形式主要采取教
师讲授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易被调动。
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高
校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缺陷有很大关系。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今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溺爱的家庭氛围中,其父母在物质上给予满足,但精神教育缺失。
大学生
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缺乏生活历练,不懂得换位思考,自我个性表现突出,视长辈
的关爱和呵护为理所当然,权利意识强而责任义务意识弱,造成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
(四)自身因素的制约。
大学生认知水平不足是一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乃至缺失的内
在因素。
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与经验,心理发展不成熟,不能全面客观
分析和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容易受社会上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造成价值观念扭曲
和责任意识缺失。
“由于他们资历浅薄、涉世未深,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认知还不足,造成
个人认识的片面性和观念的偏颇性,使不少学生往往从感性方面来认识社会现象和理解社会,从而忽略了一点:人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元素,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因此说大学生受自身因素制约,心理发展不成熟,缺乏对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造成了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淡化。
三、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思考
(一)在社会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对大学生的
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形成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加强宣
传主流意识形态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和观念。
首先要通过媒体宣
传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其次要通
过树立楷模,加强示范引导,用先进事迹和崇高的责任精神感染大学生,强化他们的责任
意识,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
感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意识施加影响,使其增强社会责任感。
首先要完善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增强说服力。
切实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坚
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让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中
认识世界,看清国家的前途命运,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其积极主动地承担
起建设国家社会的重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同时也要创新教育形式。
通过采用现代
多媒体技术使传统课堂形式更加生动,更加有吸引力。
通过听取模范典型的报告和观看爱
国主义电影,
使社会责任意识在同学们心中扎根。
(三)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家庭是我们第一所学校,家长
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家庭对于个人身心的发展,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获得,社会责任感的
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要通过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从具体到抽象的过
程来进行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一是要培养孩子对家人的责任感。
家长要教育孩子关
心自己、亲人和家庭,孝敬关爱父母和家庭成员,养成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让孩子
参与到家庭的事务管理和劳动中,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意识。
二是要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
任感。
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培养孩子的集体责任意识
和社会责任感。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修养。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离不开
各种客观因素,但关键还是要靠大学生自身的修养。
首先要学习好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其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多多参加公益活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助人为乐意识,在与他
人的交往中不断的提升自身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通过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
身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来培养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信在各方面的精诚协
作和努力下,必定能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也会承担起社会
责任,把祖国、民族、社会的未来建设得更加美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