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发展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现代部门对传统部门的影响
• 刘易斯认为,现代部门的扩张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或途径使传 统部门受益,而每一种方式也可能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 第一种方式是就业。现代部门雇佣从传统部门转移出来的劳
动力。这些人在现代部门可获得更高的收入,社会地位有所
提高,其子女也有更好的机会。然而,如果一个国家人口不 足,现代部门对劳动力的吸收可能是掠夺性的,这会对传统 部门造成破坏。
二元结构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一、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
• 现代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这主要表现在: • 一部分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 • 一部分现代化城市与广阔的传统农村并存; • 一部分现代工业与大量的落后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企业 并存; • 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并存。
边际生产力是正数。 • 第四,从理论上说,剩余劳动吸收速度决定于可用于 再投资的剩余。然而,就业不一定会随着这种再投资 而增加。如果再投资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就业可能
不会增加。
刘易斯拐点
•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 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 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 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报道:随着价格上涨,中国的商品 遍布全球,通胀可能出现一个令全球当心的问题,原 因就是中国已经进入到了刘易斯拐点,随着中国劳动 力成本的稳步上升,消费者价格指数会增加4%左右。 • 目前不仅仅是东部,包括内陆的劳动力需求剧增,企 业不增加劳动力,就招不到人
二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二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一般高于传统部门一般高于传统部门30??城市生活费用高于农村房租交通等城市生活费用高于农村房租交通等305050??让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让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让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由自由散漫的工作让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由自由散漫的工作和生活变为高节奏受约束的生活和工作必和生活变为高节奏受约束的生活和工作必须提供足够的引诱经济;
(2)资本主义部门与非资本主义部门都与外部世界有贸易往 来。这样,资本主义部门可以通过从外部世界进口来免受非 资本主义部门的停滞之累。但因此产生过多的进口会使增长 放慢速度,或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资本输出是另一条出路, 但输出资本将减少国内固定资本的形成,并因此减少对国内 劳动力的需求
刘易斯模型
刘易斯模型的假设条件: 劳动力无限供给; 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分为两个部门,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 资本主义部门工资水平不变。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内容: 不发达国家存在两种经济部门,一个是用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高效率、高工资的现代部门; 一个是用传统方法进行生产的低效率、低报酬的传统部门,传统部门最大的特点是存在着无 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 由于两部门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必然向现代部门流动,现 代部门在现行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现代部门由于吸收了剩 余劳动力而扩大生产,取得更多的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下, 积累的利润被转化为资本,从而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再扩大资本,再取得更多的剩余, 积累更多的利润,进一步扩大资本,如此循环,直至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消失,资本主义部 门的劳动力供给不再是无限为止。 在传统农业部门中,伴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劳动边际生产率将逐渐与工业工资 接近,农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部门逐渐进步,从而传统部门得到了改造,二元经济结 构的痕迹慢慢消失。
Thank you~
杨薇
20114967
(二)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
一般高于传统部门30 -50 % • 城市生活费用高于农村(房租、交通等) • 让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由自由、散漫的工作 和生活变为高节奏、受约束的生活和工作,必 须提供足够的引诱; • 工人能够以工会的形式组织起来,要求提高工 资水平; • 人们在工业部门的贡献率高于农业部
二元经济模型
——刘易斯
刘易斯简介
威廉.阿瑟.刘易斯,经济学家,作 家,教授。在经济学发展方面做出了 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 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而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中文名:威廉· 阿瑟· 刘易斯 外文名:William Arthur Lewis 国籍:圣卢西亚共和国 民族:圣卢西亚共和国 出生地:原英属西印度群岛圣卢西亚岛
活动造成的,也可能是由生存部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
• 第二,剩余劳动力不仅仅存在于农业部门,城镇工业和城市 也可能存在剩余劳动力。城市的剩余劳动力只能由工业部门 吸收,这可能会对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产生不利影响。
• 第三,许多人指出,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接近或等
于零的观点很难令人接受。许多经验表明农业劳动的
• (一)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 1、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 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 发展”一文,提出了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在刘易斯看来,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如此 众多的国家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 数的部门,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比如,农业部门中 存在着隐蔽性失业;许多临时性职业的存在;劳动力无限供 给的其他来源是妇女、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效率提高所引起的 失业者。
• 第二个途径是分享物质设施。现代部门为它自身建立了基础设施(铁路。 公路、码头、医院、供水、供电等等),传统部门只需支付边际成本或更 低的费用,也可以使用这些设施。 • 第三种途径是现代部门的发展促进传统部门的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新技 术提高产量,女孩被允许上学,土地耕作制度被改良,农民进入合作社,
• 2、资本主义部门与非资本主义部门 • 刘易斯根据利润的情况把整个经济分为两个部门:资本主义 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 • 资本主义部门是经济中使用可再生产的资本,并由于这种使 用而向资本家支付报酬的那一部分。
• 非资本主义部门,即维持生计部门或称生存部门,是不使用 可再生产资本的那一部分。这个部门的人均产量比资本主义 部门低,因为它的产品不是用资本生产出来的。这个部门的 很大一部分是自我雇佣的,如传统农业的小家庭耕作等等。
• 3、工资水平
• 扩大的资本主义部门所必须支付的工资取决于人们在这一部门以外所能赚得的收 入。古典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工资决定于维持基本生活消费的需要,在以自耕农为 主体的小农经济中,工资水平是由农民的平均产量决定的。如果工资低于人们留 在土地上能达到的消费水平,他们就不会离开家庭农场去找工作。因此,在二元
等等。
• 现代部门的发展对传统部门的最后一种影响是与两个部门之间的贸易有关。 如果现代部门必需品部分依赖于传统部门,那么,现代部门的扩张就依赖
于传统部门的类似扩张,否则,贸易条件就会不利于现代部门。然而,传
统部门生产力的上升对现代部门的影响也可能是反方向的。
• 对刘易斯模型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可能因要素分配份额的变化而突然 中止。例如,在经济进入转折点之前实际工资就可能已经上 升而不是保持不变。这可能是最低工资法、政府干预或工会
• 二、城乡分割的危害
• (1) 城市化滞后,农村经济结构转换和发展、农业现代化进 程受到阻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 (2) 加剧了国有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程度,造成资源浪费和经 济效益下降。 • (3) 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人口的流动。 • (4) 造成农村贫困化,引发社会问题。改革开放前广大农民 被束缚在土地上,人地矛盾激化,农村普遍贫困化。
经济结构下,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决定于生存部门的收入。但生存部门的收入只
是决定资本主义部门工资水平的下限,工资必须高于这一水平。按刘易斯的说法, 通常资本主义工资与生存收入之间的差额为30% 或50%左右。之所以有这个差 额,原因是:一是资本主义部门生活费用比较高;二是劳动力从熟悉的生存部门
转移到资本主义部门这一陌生环境,是有心理费用的;三是工人在资本主义部门
在这种“多重二元结构”中,城乡二元结构是 中 国的根本国情。其特色表现为: (1) 中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城乡

(2) (3) (4) (5) 势。 口结构性矛盾突出。 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 城市和农村形成互相独立的两大经济板块。 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城乡两大工业系统 。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城乡差别有扩大趋
生存部门收入的工资水平就业。资本主义部门将剩余用于再投资——增加资本存
量,吸收更多的人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
• 5、刘易斯模型的其他两种形态
• 刘易斯模型的第二种形态假定:(1)经济是封闭型经济; (2)资本主义部门依赖于与 非资本主义部门的贸易,如换取食物、原料,等等。即使劳 动力蓄水池仍能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张也 可能会由于贸易条件恶化而受到遏制。 • 如果资本主义部门不生产食物,则它的扩大增加了对食物的 需求,并提高了食物价格,因此减少了利润。要想使农产品 价格稳定,农业生产必须与需求同步增长,也就是说农业生 产率要提高。
中的生产力水平可能较高;此外,资本主义部门中工会的力量也是一个原因。
• 4、经济发展的过程
• 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这样一个过程:一个先前储蓄和
投资占国民收入的4%或5%(甚至更少)的社会如何转变为自愿储蓄达到国民收 入的12%或15%或更多的经济。这一问题之所以是中心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的 中心事实是快速的资本积累。”开始,国民收入几乎完全由生存部门的收入组成。 不考虑人口增长,并假定劳动的边际产品量为0,那么,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生存收 入保持不变。因为根据定义,劳动力能够转移到扩张的资本主义部门,而同时不 减少生存部门的产量。既然假定实际工资不变,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全部剩余 都成为资本家的利润。工人在其中得到的全部好处是他们之中有更多的人按高于
William Arthur Lewis
1915~1991
二元结构
•传统的占优势的农业部门 与刚刚起步的现代工业部门 并存 •--前者位于农村 •--后者主要集中在城市
(一)传统农业部门
• 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 • 特征:自给自足; 以土地和劳动为主要投入; 落后的生产技术并长期不变; 受土地数量的限制,边际收益递减 ; 小农经济
• 三、走出二元经济
由传统农业社会到二元结构,再到工业化社会是许多发展 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相对于传统农业社会,二元经 济是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然而,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 段后,城乡的分离、对立及差异过分悬殊,又会不利于社会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二元经济中走出,向工业化社会转变 是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现代部门
• 以现代化的工业为主。 • 特征:以资本和劳动作为主要投入; 一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 使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 产品主要用于销售; 生产组织形式是现代企业; 长期的总产出和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
(一)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
• 农业部门主要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因此可以 视为自我雇佣,农业部门的工资就是其收入。 • 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很低,仅能维持生存,因 此又被称为生存工资。 • 原因:一是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规律; 二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规律,即只要人均 收入水平超过最低生存费用水平,就会 刺激人口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