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部编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A 卷(共10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挚.痛(zhì)殷.红(yīn ) 小楷.(kǎi ) 热泪盈眶.(kuàng )
B .迭.起(dié)吩咐.(fù) 哺.育(bǔ) 万丈狂澜.(lán )
C .气氛.(fèn )丰饶.(ráo ) 召.唤(zhào ) 大庭.广众(tíng )
D .诘.问(jí) 荒僻.(pì) 粗拙.(zhuō) 潜.心贯注(qián ) 2.下列语句中汉字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它荒草凄凄,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B .一处是:“躬行君子,则未有之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侮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 .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茸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D .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容颜全然褪尽了。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两部截然不同....的兵法著作。

B .王班长虽然其貌不扬,举止拘谨,甚至被几个调皮鬼背
地称为“王潇洒”,但是他不仅做事干净利落,而且对于不良行为深恶痛绝....,敢作敢为,因此深受全班同学的拥戴。

C .有些市民对自行车搭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
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D .凭借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了著名的《命运交响曲》。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 .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
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信任。

C .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目标卷,该“阵容”
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D.《朗读者》节目形式非常简单,就是嘉宾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
精美的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木兰诗》,完成下面小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5.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动作之迅速、果敢。

B
矫健雄姿。

C
传,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
风采。

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布。

B.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翻译:征兵的名册有十二卷,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越过一座座山。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D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将军和壮士经过十年的征战,有些人死去了,有些人活着荣归故里。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三段中的排比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并非
实指,渲染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与繁忙,烘托了
木兰整装待发的豪迈气概。

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雄姿。

C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一句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生活的艰辛。

D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8.下列对选文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B .全诗详略得当,详写代父从军的缘由更能突出木兰敢于
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C .征战生活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寥寥数语,可谓简而又简。

D .征途思亲几句话描写细腻,但不符合木兰巾帼英雄形象特点,应当略写。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
(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默写。

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 ②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③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请在岑参的《逢入京使》和韩愈的《晚春》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
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
..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⑦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
....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⑧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⑨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纸张很黄;
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
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
⑪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
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⑫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0
念不忘”的?(3分)
11
分)
(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
..起来。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
了。

12.从人物关系看,文中的“我”是家里的少爷,阿长并不是
家里人,而是“我”的保姆,那么,选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用叙述和抒情的方式表达的内容是不是真实可信的?
为什么?(3分) 五、作文(60分)
13.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

有时,朋
友会给你带来快乐;有时,朋友会给你力量;有时;朋友会给你温暖……因为有了朋友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帮助,我们的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

朋友是我们一生值得托付和信任的人。

请以“朋友,你很重要”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1.叙事具体,描写细致生动;2.写出真情实感,但不得写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字数在600以上。

B 卷
一、诗歌鉴赏(共4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

极盛时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梁孝王曾在梁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到了春天,更见热闹: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士女云集。

这首诗是吊古之作。

1.请写出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景象。

(2分)
2.请说一说诗歌三四两句有什么巧妙之处。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卖蒜老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
而揶揄②
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
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

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
氏。

注释:①睨:斜着眼睛看。

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③纵:放开。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绝:停止
B.叟能如是
..乎如是:像这样C.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成:完成
D.卒.不肯告人姓氏卒:最终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6分)
(1)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5.读了本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4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西游记》里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令人着迷。

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阅读,请简述美猴王炼成“火眼金睛”
的故事情节。

(2分)
7.1945年,《骆驼祥子》被译成英文,英文版一改祥子和小福子的悲剧结局,安排祥子把小福子从白房子中救了出来,二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对此,老舍先生在《我怎样
写“祥子”》一文中感慨道:
“祥子‘好像转了运’”。

度,劝说英文版编者把结局改回来。

(2分)(二)现代文阅读(18分)
壁画
快乐的画廊主人。

轻轻走进大自然的画廊里。

回响出来。

这里,永远有美的传说。

④我仍记得那个午后,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忐忑。

当看到亮丽的阳光透过长型玻璃窗首先迎接我时,哦!
谁说我不是幸运的?瞧窗外翠绿的小草原,微风中不停点头的浓树,用亲切的姿态欢迎我,心里那口憋着的压力,便一下子舒落了。

好美的窗子,仿佛轻轻一推,便能推出凉爽的
夏季。

环视静寂的四周,刚刚那种害怕的感觉已一扫而空,只觉得窗里窗外,夏日的景色让人陶醉。

瞬间,对于美的直
觉便如泉涌一般活泼起来,于是,我爱上文学院。

⑤上了大二,天天在文学院上课,我常常有新的发掘。

二十三教室的壁画,原本不觉得有什么特殊。

可是,有一天清晨,我来得太早了,莫名其妙地去开教室后面那扇窗。

突然心里全然没有准备就被惊倒:楼下那棵漫天盘伸的大树,努力地张着粗枝,像要满天空攫抓什么。

甚至有一枝,几乎要伸进窗里来。

眼睛眨一下,就觉得它们又伸长许多。

一股无法按捺的伸展力,在每根粗枝上凝聚。

好一幅“力”之特写!粗枝后面,是一方池,满晨雾色把背景涂得很暗;池中间,正开着白睡莲,宁谧、安详、有一种淡淡的柔。

池水把树影映成墨黑,只留着莲的雪白和灰白的倒影。

而粗枝虬劲地盘突着……不知怎地,我竟想起梵高。

⑥楼下的长廊,有一幅我特别喜爱。

那是个落雨的下午,我抱着书匆匆走过,不经意的一眼,便把我吸引了。

那幅画不大,因为窗子是半开的。

远处,带着黑的树荫叶影,像泼墨的画法,
三两枝窗前瘦瘦的枝条,不着叶,随意地曲斜,一朵初绽的花在雨中淋成淡淡的粉红。

水珠密密地在画布上渲染着,整幅画有着柔柔的意境,像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刚挥洒的一幅未干的画,看了整个人就像浴过仙泉,觉得超离俗尘了。

⑦无论是楼上的或楼下的画廊,总是一年四季地美。

它们总在悄悄间又换了新画,秋之展过后,便是冬的杰作;现在,就等杜鹃花一画好,便可以开春之画展了。

⑧有时候,我真想把壁画指给别人看,然而我仍旧缄默。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双心灵的眼,如果它们紧闭着,我再怎么描述都是徒然;如果它们已大大地张开,不用我说,便早已醉了。

⑨由于这些壁画,我在课堂上变成一个不很专心的学生,但也由于这些画,我的思路更无止境地扩宽、更加活泼,让我发觉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有时候,我觉得,天天只到文学院打开书本,才真是可惜。

⑩如果,一朵花中有一个世界。

⑪如果,一片叶脉是一个秋天的轨迹。

⑫那么,对我而言,文学院便是一座卢浮宫①。

(注)①卢浮宫: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

8.作者说台大文学院里“永远都有美的传说”。

通观全文,
作者从“壁画”中领略到哪些美?请参照第③句示例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瘦枝雨荷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9.选文第②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1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分)
楼下那棵漫天盘伸的大树,努力地张着粗枝,像要满天空攫抓什么。

11.每个人都有一双“心灵的眼”,只要睁开“心灵的眼”就能发现俯拾不完的美。

结合全文,谈谈怎样才能睁开“心灵的眼”?(6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2分)
(1)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对350名学生
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4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
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

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B (3分) 2.【答案】D (3分)
3.【答案】C (3分) 4.【答案】D (3分) 5.【答案】C (3分) 6.【答案】C (3分) 7.【答案】B (3分) 8.【答案】D (3分) 第II 卷
9.【答案】(1)①士别三日 ②深林人不知 ③散入春风满洛城(每空1分,若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 (2)(4分)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答案】“我”有一系列“念念不忘”的盘算甚至是行动,例如,我特别想看,心里想让他找但嘴里不好意思说出让他寻找的话来;可能多次问过家里人,但没有人能够“真是的回答我”;手中有压岁钱,但卖书的地方离家很远,平时没有机会去买,过年可以去但书店却不开门;玩的时候没什么,只要一坐下,就会想起《山海经》等。

(3分)
11.【答案】(1)“震悚”的原意是指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在这里是表现“我”在屡次失望而已经绝望之时突然获得《山海经》时那种意外的震惊和极度的兴奋。

(2分) (2)用“新的”修饰“敬意”,强调“我”因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而发现“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阿长却能够做成功,从而对她更为佩服。

(2分)
12.【答案】在选文结尾作者表达的是一种深沉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之后的答案不唯一,只要能够说清自己的看法并有合理理由即可。

(3分) 13.略。

B 卷
1.【答案】示例:曾歌舞升平的梁园笼罩着暮色,天空中稀疏地飞着几只乌鸦。

极目望去,萧条冷落中,远远近近地横陈着两三户人家。

(2分)
2.【答案】反衬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用盛开的春花反衬梁园的萧条(或将庭树拟人化,说它不明白梁园已经物是人非,还在尽力绽放),含蓄地表达诗人沉痛(痛惜等)的心情。

(2分)
3.【答案】C(2分)
4.【答案】(1)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我是一个快死了的老头子),如果用我的性命能成全您的名声,我死而无憾。

(3分)
(2)老人慢慢地背着他的蒜回家去了,最终也没有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3分)
5.【答案】示例: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技艺无止境,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2分)②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苦心研习,做一个德艺双馨的大家。

(2分)
6.【答案】美猴王因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玉帝便派二郎神等将其擒住,让太上老君将其投入八卦炉中,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烧炼,炼得了“火眼金睛”。

(2分)
7.【答案】示例:骆驼祥子和小福子的悲剧结局是当时吃人的社会的产物,正是他们的悲剧命运极致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

这种结局安排更能体现老舍生先的写作意图,请您把结局改回来。

(2分)8.【答案】从青草绿树中感受到一种静谧之美(2分)
树与白莲中感受到壮美和柔美(2分)
9.【答案】过渡,引出下文关于“壁画”的描写。

(4分)10.【答案】运用拟人,“攫抓”一词把“大树”
象地描写了大树漫天盘伸的生长之势,
(4分)
11
的刚柔并济,在平凡和现实中发现了俯拾不完的美。

(6 12.【答案】(1
计划,随意性比较强。

(2分)
习惯。

(2分)
(2
阅读,就犹如禾苗缺少雨露。

(4分)
(3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氛围;至于遗失和损坏,只要我们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
加强管理,这点是不用担心的。

(4分)
部编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独坐幽篁里, 。

(王维《竹里馆》) ③当窗理云鬓, 。

(《木兰诗》) ④卿今者才略,
!(《孙权劝学》)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逢入京使》中,岑参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诗人东望故园、泪雨滂沱的句子是:
,。

②《晚春》中,韩愈以拟人化的手法从“杨花榆荚”的角
度写对春天的留恋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
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liáng ,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涎的狂风……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嗥.
鸣( )
高liáng (

谰.
语(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3)文中“呻吟”的意思是 。

(2分) (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分)
3.运用课内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 )(2分)
密 封 A .想招祥子为女婿
B .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 .虎妞爱上了祥子
D .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2)“祥子呆呆的立在(茶馆)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
辆破车。

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

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

”选文中的“一老一少”指的是
,他感到“难受”的原因是。

(2分)
4.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以“你好,冬奥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12分)
(1)活动中,李涛同学写了一篇评价这次北京成功申办冬
奥会的短文。

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4分)
国际奥委会再次垂青北京,【A 】既表示了对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的信心,也是对北京举办的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又一次高度肯定。

【B 】中国由此成为第9个既举办夏奥会也举办冬奥会,北京则成为全球首个荣获过冬、夏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

①【A “_________”。

(2分)
②【B 分)
(2)下图是北京申办2022简要解说该标识的组成及寓意。

(4分)
(3请,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4分) 用那方块字,把盛情书写,片片雪花做请帖,请你来滑雪。

编个中国结,_______________ ,请你来联欢。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 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永远不能说话了!
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
数,就打算办回酒席。

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

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

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
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

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

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
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

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

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

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

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又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

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

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
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

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

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⑨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

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又传来了。

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

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

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⑪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

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

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⑫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