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节目主持人平实化的语言风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平实化的语言风格
在各传媒激烈竞争的今天,广播电视多一种新的新闻播出样式无疑就多了一种吸引受众的手段,多了一分竞争力。

目前各城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语言的平民化趋向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电视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语言是主持人节目内容形式的重要载体,虽然在国际上有一种前卫派广播特写节目,是由纯音响组成的,电视节目中也曾经有由画面、音响和配乐组成的艺术探讨片。

但是,毫无疑问,这种节目传达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

对接受者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也有比较高的要求。

而我们大量的节目全都是以语言为主干,电视节目也不例外。

主持人节目的设立更是为了减少大众传播中由于受众只能跟收音机、电视机接触而带来的那种间接化、远距离化的弊病。

通过主持人增加人格化传播的亲近感。

主持人用自己的学识和感受通过语言来介绍、组织、评说、串联节目,或者直接采访报道新闻事件和人物,还要注意调动受众受视的注意力和兴趣。

总之,各类节目所要传播的信息、主持人所要表述的观点见解、主持人与听观众思想感情的沟通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

当然电视节目朋友你好,这一讲的内容是节目主持人的口语表达。

大家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广播电视这两种传播媒介里,语言从来都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主持人节目来说,主持人作为沟通节目与受众的中介,语言表现怎么样,更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不过我们现在的一些从业人员或者渴望成为主持人的朋友,对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

这对于成为一个合格的节目主持人、不断提高主持节目质量是很不利的。

(一)主持人语言的平民化是电视新闻强化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对于大众传播,主持人通过恰当处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尤其是播音的口语化以及适当态势语言的运用,可以使大众传播摆脱媒介机器的冷漠和单调,赋予大众传播在表意形式上灵活性和自然感。

正是主持人语言的这种平民化,使媒介和受众之间产生了融洽感和亲切感。

主持人通俗的语言、亲切的面容无疑有助于缩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电视机前的观众由于和主持人”面对面”,主持人以一个消息灵通的朋友的身份与传播对象说天道地、传递信息、评论是非,为对方排忧、解难、释疑,在语言表达上也改播读式为谈话式,语言口语化、生活化、亲切自然,这样,就使”大众传播”演化为”人际传播”,从而吸引观众注意,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正如”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所说:”在电视中可以有一种人与人之间个别谈话的亲切感”,这种”人际性的回归”使得电视新闻实现了传播效果的强化。

口语表达是实现节目传播目的、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

主持人语言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

这里所说的语言能力和水平,既包括他的谈吐内容,也包括他的表现力。

比如主持音乐节目,有的主持人竟然把属于音乐范畴的快板、慢板说成属于曲艺范畴的“快板儿”和不知所云的“慢板儿”,实在是贻笑大方。

有的主持人音乐素养不错,是音乐院校毕业生,可是说起话来无
精打采,口齿含混不清,把节目弄得十分沉闷,与乐曲的情感衔接不上,破坏听众的收听情绪。

也有的主持人接热线电话,或者和嘉宾共同主持节目的时候,不具备应有的对话资格,不善于归纳听众的见解或者提不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自己更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结果支支呜呜语无伦次,叫人没法听下去。

我们知道,了解节目观赏节目是受众收听收视节目的直接目的。

不过由于主持人穿插其中,观众在节目的进程中听其言、观其行也认识了解评价着主持人,甚至因为喜欢上某位主持人,更觊觎他所主持的节目;相反,如果主持人在节目中语言表达不佳是很令听观众扫兴的。

以至对节目都失去兴趣。

可以肯定的说,主持人语言表现直接关系到节目的优劣成败。

这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都是一样。

如果主持人只是外形漂亮,语言外壳过得去,但是语言内容缺乏深度,或者谈话内容还可以,但是吐字归音很带出一种痞子味,同样会降低主持人在听观众心目中文化修养的档次。

中央电视台环球45分钟节目主持人王雪纯,她不仅谈话内容幽默得体,语言表达也十分生动活泼,她参加主持这个栏目以及主持正大综艺显然都为节目增色不少,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

显而易见,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和水平最终关系着节目的总体质量和效果,影响着收听率和收视率。

换句话说,主持人语言的优劣与主持人有声语言的功力有着异乎寻常的联系。

(二)主持人语言的平民化是电视新闻顺应”受众中心”时代潮流的结果。

从上世纪70年代看电视成为奢侈生活,到如今人们面对几十个频道的无所适从,电视媒体也从一枝独秀发展到百家争鸣。

特别是网络这种具有多种媒体优势的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的出现,对”如日中天”的电视媒体形成最强有力的竞争。

现代传播已进入”受众中心”时代,个人的主观意愿决定了对节目乃至媒体的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媒体都意识到,有观众才有经济效益,只有观众喜欢的节目才能被称为”精品”。

正是如此,新闻成为电视产品中的重中之重,新闻节目所拥有的收视率是衡量一个电视台成功与否的标志。

许多电视台都将新闻节目视作立台之本而加以苦心经营。

这不得不迫使电视媒体和制作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观众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节目?”受众意识”日渐体现在新闻节目中,在对受众口味的揣摩中不断改革发展,电视工作者和受众达成了共识:新闻不该高高在上,要注重人,贴近人,关心人。

新闻节目日益走向平民化。

1.电视新闻播音平民化符合现代受众的接受需求
电视新闻播音从”端坐的播音腔”往”平民化”转变,首先是新闻传播中与受众平等交流理念的体现,符合现代受众的接受需求。

其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新闻内容更具平民化、生活化和趣味性,要求我们的新闻播音从“端起架子”转为与受众亲切平等的沟通,真正做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要做到电视新闻播音平民化,播音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进入一种连续而流动的心理活动状态,保持一种”我讲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强烈愿望。

因此,播音员不仅要深刻理解文字和画面的深刻内涵,而且还要随着内容和画面的变换调整自己的有声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

如央视《本周》的主持人贺红梅,她的语言随情感思维的变化,非常真挚地流露和发挥,向观众娓娓道来,
让观众随着她的语言、语气、语调,甚至于眼神和表情进入画面,理解画面的内容,感受节目的主题。

2.电视新闻播音平民化有利于展现播音员的个性。

新闻播音员的个性主要指个人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思想感情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个性是形象和内涵的结合体,这种个性决定了新闻播音员在对稿件和画面的诠释过程中,逐渐地树立个人化的有别于他人的特色风格。

在今天的电视新闻中,播音员有了很大的自由度。

例如《东方夜新闻》中的两位主持人可以边播边说、边说边议、边议边评,为个性展示扩大了空间。

凤凰卫视的吴小莉,她阳光般的风格魅力来自于她自身的学识和修养,加上讲说风格的播音,节奏鲜明,亲切贴近,令人清新悦目,如沐春风。

3.电视新闻播音平民化必须有扎实的语言表达技巧
新闻播音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熟练的表达技巧,这样才能从容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字和画面的诠释中去。

在新闻播音平民化风格的展现中,现在增加了日常辅助类的语句。

例如口语、儿化语的运用,甚至吸收了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元素。

它区别于”硬播”,而是一种”说播结合”的方式。

这样的语言表达更容易让普通百姓接受,有些地方甚至现出了地方性、区域性的语言特色。

如北京台的刘元,注重加入适量的北京人的语言习惯;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更是用地道的杭州方言来说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新闻,形式和内容都具有非常强的亲和力、感染力。

当然,电视新闻播音平民化并不等于播音员就可以随心所欲,信马由缰。

这种播讲方式仍然要讲究抑扬顿挫、字正腔圆,仍然需要语言的修饰和变化。

只有在掌握了足够充分的语言表达技巧之后,才能使出口的语言自然、流畅、生动。

(三)主持人语言的平民化是电视台竞争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城市台自身的特点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平民化。

城市电视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城市台的定位必须是:立足城市、面向城市、辐射周边。

其核心内涵有两个:一是以特定的城市为依归,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二是以城市受众为基本对象,节目城市化,即以城市生活为基本主题或主要背景。

体现在新闻节目中,内容上以本埠新闻为主,以市民生活为基本主题;而在表现风格上,则要突出平民特色。

因为城市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受众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感,它没有君临天下的”威仪”,少了一些官腔,多了一些平民味儿。

所以说,轻松、自然、亲切的平民化的主持人语言是适应城市电视自身特色的。

另一方面,在与大台的市场竞争中,城市台需要平民化的语言吸引受众。

目前,国内的电视台主要有三种:全国性的电视台、省级的电视台、城市台。

全国性的大台如中央电视台,实力雄厚,掌握了最庞大的采访机构。

它的新闻具备了快速传达的优势,但中央台的新闻节目仍依照传统的播音模式,播音员稳重的语调使中央台的新闻权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城市台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只有在吸引上下功夫。

具体地说,就是在传达方式、主持人的风格、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主持人之间的和谐配合等方面多动脑筋。

(四)主播制的采用为主持人语言的平民化提供了客观基础。

目前,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大多已实行主播中心制。

在香港和台湾地区,也渐成气候。

香港凤凰卫视的《鲁豫说新闻》就以主持人陈鲁豫为整档节目的”向导”,通过她---一个朋友,每天定时娓娓告诉广大观众发生在世界和他们身边的种种人和事。

由于鲁豫表达的平易、真诚,节目很受观众的欢迎,因而,节目收视率极高。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台在新闻节目的改革中也开始尝试采用主播制,如上海卫视、北京电视台等。

节目在机制上赋予主持人更多的权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用平民化、个性化的语言对新闻事件加以阐述、点评,不仅形成了个人的播讲风格,也使受众更易于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收视效果。

(张志岭宋嘉宁,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