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巧用“留白”促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核心素养巧用“留白”促教学
核心素养的培育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
教学中运用“留白”策略不谋而合,课堂“留白”是指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不直接讲述知识点,而是通过提问、言语激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借助课堂“留白”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墨梅》一课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课例描述
前十分钟带领学生整体感知《墨梅》一诗,随后通过精准设问,多处“留白”,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一)第一处“留白”--洗砚池
师:王冕家的梅花种在哪里?生:洗砚池边
师:有问题,一般人种梅花,要么种在花圃里,要么种在庭院里,而王冕家
的梅花种在哪里?生:洗砚池边
师:这是为什么,猜猜看,猜猜看?
生1:我觉得有可能是因为王冕画梅很勤奋,因此在洗砚池旁种了梅花。

师:他猜有这样的可能,有没有这种可能呢,我们待会揭晓。

谁在猜猜看?
生2:有可能原先这个池不是王冕用来洗砚的,原先这里就有一颗梅花树,
觉得这个池很适合洗砚,于是就把它叫做洗砚池。

师:好有意思的猜想,谁在来猜猜?生3:可能是为了用梅花勉励自己。

等所有学生回答完后,老师这才提供“洗砚池”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从典
故中寻求答案。

师:看了老师提供的典故,有人恍然大悟,刚才发言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猜
想正不正确,来,你们来说说看。

生1:和我刚才的猜想有一半是对的,王冕把自己比作王羲之那样勤奋、刻
苦的练字,然后让就在洗砚池那画梅花的画。

生2:由于王羲之也有个洗砚池,所以他觉得自己画梅花也和王羲之练字一样
刻苦,也自称自己有个洗砚池。

生3:用梅花勉励自己,像王羲之那样勤奋刻苦。

抓住第一句诗词的重点“洗砚池”,巧妙设问“留白”,让学生大胆猜测原因,尽量多表达看法,随后提供典故资料,此时老师也未给予任何的解释,让学
生联系刚才的猜想主动探寻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典故的理解和认识。

(二)第二处“留白”--淡墨痕
师:大家都知道王冕是一个绘画高手,为什么一个画梅花高手用淡墨色,不
用红色或白色点缀梅花,你们大胆来猜一猜。

生1:因为他洗砚池也是灰色的,为了表达自己的勤奋,所以把梅花画成了
淡墨色;师:哦,原来把梅花染成淡墨色还有这样深刻的寓意在,表示自己学画
的勤奋,有没有这种可能呢,大家继续猜?
生2:有可能体现了王冕的朴素和节俭;师: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2:因为画成红色就显得没那么朴素
师:这是他的猜想,有没有这种可能呢,我们等会揭晓,其他同学继续猜想,猜猜看;生3:王冕觉得用墨色显得他很清白,没有花里胡哨,就很正气。

此时老师也未直接给出“淡墨痕”背后的意蕴,而是提供史料,再次设问
“留白”,引导学生抓住背景资料的重点,启发学生抓住五件事中的五个“拒绝”,自主发现主人公的态度,了解王冕的为人。

师:五个事件,五个不同的人物,但主人公王冕的态度却没有发生一点变化,这个态度就是(生答:“拒接”),大家想想,王冕这一次次地拒绝意味着他将
失去什么?
生1:他可能失去一次又一次成为达官贵人的机会。

生2:还可能失去把画卖给他们的金钱与权力。

生3:可能失去他人生转折的机会,再也不用是朴素的老百姓了。

师:没错,孩子们,王冕一生穷困潦倒,但这就是王冕,一次又一次地拒绝,让我们想到的那个词是?;生:正气、清白
师:这叫正气,这叫清白,不干不净的钱一分不要,不干不净的官一文不值,孩子们,这是王冕,这样的骨气、这样的正气就写在他的诗中。

此时学生结合刚才的猜想,自然将王冕的人品和“淡墨痕”这一意象相联系,从诗中找到王冕人品的印证,联想到“淡”是淡雅、是淡泊名利。

通过再次“留白”,鼓励学生自由回答,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探寻到“淡”背后的真正含义。

二、案例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交往、互动体验、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课堂
上要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
和教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课堂“留白”策略恰如其分地契合于
新课程理念。

《墨梅》一课中采用了启发性教学留白策略,运用课堂“留白”适
度性、启发性、激励性原则,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让
学生顺利地完成课堂输入输出。

(一)把握“留白”适度性原则
首先要把握“留白”适度性,既教师要考虑“留白”时机是否恰当、“留白”时长是否合适、“留白”难度是否适中等;“留白”次数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教
学效果,过多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学习积极性,“留白”过少则不能很好地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墨梅》一课,在长达五十分钟的教学中,有三分之一的
时间在进行课堂“留白”,抓住四句诗词中的关键“洗砚池”、“淡墨痕”、
“清气”,预设三个关键问题,“王冕家的梅花为何种在洗砚池边”“为什么一
个画梅花高手用淡墨色”“王冕为何写梅花的清气,而不是香气”,大大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几轮问题下来,同学们踊跃表达看法,激发学生浓
厚的学习兴趣,缓解了学生上课的疲劳,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其始终保持着学习
的积极性,紧紧跟随老师的步伐,推进教学高效开展。

(二)把握“留白”启发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若一味“留白”而不注重启发引导,会使教学“留白”无抓手,
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效率较低。

因此教师在运用教学“留白”时,要有针
对性地组织,在“留白”过程中加以指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

《墨梅》一课中,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并未直接对其评价,而是出示“洗砚池”的典故、“淡
墨痕”背后相关背景知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圆其说,学生在教
师引导下,在“留白”的同时受教师启发,不断揣摩,积极参与,进行思考、表达、验证,学生在之前的认知上再次被点醒,加深对文本重点内容的理解,同时
领悟文字背后更深刻含义。

(三)把握“留白”激励性原则
教学“留白”不能因“留白”而“留白”,要在这空白的时间里对学生的表
现进行中肯而带有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敢于表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见
解的欲望,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墨梅》一课中,学
生踊跃发言,答案天马行空,此时教师并未否认或者评价学生答案,而是回答
“有没有这种可能,待会揭晓谜底”、“好有意思的猜想”、“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大家再猜猜”“原来还有这样深刻的寓意,再猜猜看”等等,努力营造出教
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合作的氛围,树立学生信心,使其从静止抽象的文字中尽情
发挥想象,将其转化为立体的、感同身受的画面,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气息,在教师激励中由思考到感悟再到内化,达到加厚文化底蕴、提升学科素养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