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阅并总结:蔡昉、温铁军等人关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据资料和观点
有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影响原因、特征及现状
(一)基本情况
1983年跨乡镇劳动力流动数只有200万,1989年增加到3000万,1993年高达6200万,200年为7550万(蔡昉,2007)。

2000年以后的转移情况,有下表的农民工数量反映:
事实的重新考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大约有1/3的劳动力剩余,绝对数大约为1.5亿到2亿。

90年代人口大规模流动,1992年以后,开始出现了“打工潮”,当时4000多万农民工进城,1993-1994年增加到6000万,1995-1996年达到8000万(温铁军)。

2002年,刘建进估算200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为46.6%,绝对数超过1.7亿①。

在1995年11月1日至普查时点的2000年11月1日期间,在全部迁移人口中,县内迁移占43.7%,地级市和地区内迁移占57.3%,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内迁移占73.6%,如果按三类地区划分,地区内迁移占全部迁移的80%。

在跨省迁移中,74.9%流入东部省份。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2000年以来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大幅度提高,流动半径也相应扩大,2004年外出1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9831亿(蔡昉,2005)。

2004年农村劳动力中有近3亿人口没有实现转移,剩余劳动力人数为1.07
①转引自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
亿。

剩余劳动力的比例是23.5%,不到农村全部劳动力的1/4(蔡昉,2007)。

(二)影响原因
1.影响我过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预期收入差距(李荐、张广文,2010)。

这是托达罗模型已经论述过的。

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通过回归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第一位因素是地区间人均工资水平的差异,第二位的因素是私营企业户数(2002)。

3.人力资本和制度方面的原因。

“在中国,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因素更为直截了当”(蔡昉,2007)②。

阻碍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有自身知识技能不足的束缚;社会中缺乏相应的中介机构,信息不充分,社会保障缺乏,子女上学问题难以解决等(李梦、黄敬宝,2010)。

4.政策及其他因素。

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迁移的政策,政府对劳动力保护的政策等是影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最主要的政策因素。

其他方面主要还包括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机会劳动者权益等诸方面(蔡昉,2007)。

(三)特征
1.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具有明显的回流特征,并且大都流向城市的非正规部门,区域上主要是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流出的农民绝大部分在城市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农民工本人难以通过工作获得知识、技能等的提高,雇用他们的部门也难以走上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的道路,容易形成低素质一低成本,低成本一低素质的恶性循环;农民并非一无所有,再加上我国特殊的土地制度三农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回流性特征。

”(张樨樨,2008)
在城市的非正规就业中,农民工已经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信息网2004的报告表明,跨地区流动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1亿。

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村打工者,已经占据了全部第二产业岗位的57.6%,商业和餐饮业岗位的52.6%,加工制造业岗位的68.2%,以及建筑业岗位的79.8%(蔡昉,2005)
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力迁移规模比比西部地区大得多。

2000年,占全国②蔡昉文选,中国出版集团,P23
农村人口32%的6个省、自治区(湖南、江西、安徽、湖北、河南和广西)构成了全部迁出人口的59%,而这些省份都不属于贫困地区(蔡昉,2002)③。

2.从存量来看剩余劳动力,待转移数量庞大。

根据2008年的统计资料,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仍高达40%多,农业从业劳动力要降低至10%,则仍有数量庞大的劳动力需转移(钟德友,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截至2007年,一些学者使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不同的方法得到的估算结果均不尽相同,但即使是最保守的估算,从农村剩余劳动力静态规模来看,也显示出了巨大规模的数量。

如蔡昉(2007)估算出目前农村只有不到1.2亿剩余劳动力,剩余比例是23.5%,其中一半超过40岁,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5800万,剩余比例只是1 1.7%。

马晓河采用农业所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的估算法估算值为1.14亿。

下面是一些学者的估算:
中国农村剩余劳力估算:估算者年份估算方法估算结果
期,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部分数据根据郭金兴,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1 996—2005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一文的中的表3和表4进行了添加和修改。

③蔡昉《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P132
测算方法和计算口径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测算结果。

也有学者认为农村已经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

刘春岭(2009)从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相适应的角度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我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短缺达427.9万人。

3.从城乡收入差距看,转移潜力巨大
城乡劳均收入差距是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主要驱动力。

钟德友(2010)根据2001—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报的数据,计算得出,城乡从业人员的劳均收入差距由2001年的3.59倍扩大到了2009年的4.38倍。

“如果将农民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2009年占到40%)剔除后进行计算农村的劳动收入,则城乡劳均收入差距更大。

城乡劳均收入的这种巨大差距,即使把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等因素考虑在内,也仍有足够的吸引力促使农村劳动力”。

2001年-2009年城乡劳均收入差距变化
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最终肯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幅度减少,那么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呢?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刘易斯转折点
在200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

随后,这一现象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2009年,我们看到了“返乡潮”,2010年年初,我们又经历“技工荒”,“招工难”的现象。

面对这些情况的出现,我国现阶段,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了呢?不少学者认为中国进入了刘易斯转折点,但也有学者认为在目前阶段上谈论刘易斯转折点为时尚早。

主要存在两种判断类型:一是经验的判断,一是实地考察的判断。

1.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
中国经济进入“刘易斯转折区间”。

他从农村劳动力增长率的变化以及外出转移的速度变化说明农村和城乡劳动力短缺想象已经开始出现。

他利用2005年的数据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测算,得出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为1.07亿。

其中40岁以下的为5800万,剩余比例只是11.7%。

40岁以上的大都不愿在流动,20-30岁的劳动力数量在下降因此,农村能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的剩余劳动力将非常有限。

他认为要持续获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在年龄上放宽,在政策和体制上进行改革(蔡昉,2007、2008)。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逐渐消失”(蔡昉,2007)。

并断定“劳动力短缺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应对好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蔡昉,2008)。

2.刘易斯转折点并没有到来
民工荒现象只能是短期的、结构性的、暂时的,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劳动力总量供给不足(樊纲,2005)④
李梦、黄敬宝认为“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转折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他们通过调研(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进城”而是选择从事非农业劳动或是本地打工,还有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出去;阻碍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有自身知识技能不足的束缚;社会中缺乏相应的中介机构,信息不充分,社会保障缺乏,子女上学问题难以解决等(李梦、黄敬宝,2010)。

Green(2008)在渣打银行所提出的特别报告中指出中国还远没有进入刘易斯转折点。

他利用5年全国统计局的数据进行预测,表明2005年20-30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只暂时的,2010年将达到1.9亿,2015年将达到2.15亿,未来一些年内中国依然为非农部门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为农村还有0.5-0.85亿剩余劳动力,当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逐步达到东部水平,将能转移更多的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在O.48-O.56亿之间,如果按照每年7-9百万吸收速度,也将持续到2013-2016年。

④转引自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
中国劳动力短缺时代已经到来(杨进,2009)。

他在硕士论文-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中用西部贫困地区(甘肃)的农村内部劳动力的短缺现象,来说明农村劳动力短缺由东部发达地区传演变成了全国性的。

他利用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内部用在农忙和农闲时期的实际工资水平的上涨,来证明全国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有效性。

(他的回归分析存在局限,首先样本选择不具有普适性,没有考虑达到国内地域的差距;回归模型没有考虑货币的因素;用时间变量与实际工资的回归关系,作为说明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是实际工资上涨的重要解释变量,说明力似乎不是很充分,尽管劳动力数量随着时间是减少的)
7、Knight(2007)在WIDER vorkshop的论文中从收入的角度也提出还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已经到了劳动力稀缺阶段。

尽管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甚至是相当迅速的,但是整体依然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8.7%)。

在1989-2005年期间,农村人均实际收入每年仅增长5.8%;而与此相对,城市实际工资每年平均增长8%。

另外他还强调,近些年农村人均收入有大幅提高是外生的,主要是国家近年来的三农政策所推动的,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大量农业税的免除。

杨进,2009)。

他在硕士论文-中
结构派
跟总量说相对应的还有一类可以称作结构说。

其中一种是年龄/性别结构说:认为劳动力总量仍有大量剩余,但是25岁以下劳动力、尤其是25岁以下女性劳动力不够了(章铮,2005);
钱文荣(浙江大学CARD中心教授)谢长青(浙江大学CARD中心博士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本文认为我国总体上农民工供给还有大量过剩,但是在制度、历史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民工的结构性短缺仍十分严重。

因此,如果没有制度变革和政府的引导,“刘易斯拐点”在中国不会自动到来,制度创新和加快转型是实现突破的关键。

根据上述估算,我们得到2005年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7465万人,大约相当于现在已就业农民工数的24%。

8、世界银行在2007年季度报告中也从认为中国尚未进入刘易斯转折点。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首先,认为短缺目前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工资的上涨是由于过去的过低逐步调整到合理的水平。

其次,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在籍人员,实际上他们不从事农业活动,而外出打工或进行自我经营的非农业活动,这些很难区分,导致剩余劳动力的估算更加困难。

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地下降,使得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将更大。

最后,官方的数据所公布的两位数工资上涨有很大的不足,他们主要统计了注册
的国有企业和大型私人企业的工资水平,而遗漏了大量小企业中非正式雇佣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而这些非正式的工资水平都比较低,所以利用官方数据将造成重大的缺陷,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陈颐:劳动力是否短缺还取决于经济结构、信息的对称性和制度的完善性。

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认为没有“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的迹象。

“以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来确定劳动力供给与就业状况,并由此作为预测‘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征兆,这未免有点牵强。

”(陈颐,2010年6月)。

她认为,如果从供给上看“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就算没有所谓的1亿,而只有5212万,但是这些人口是与城镇劳动人口一起竞争就业岗位,即使农村廉价劳动力的供给情况正在减少,但是如果市场相对没有如此大的需求,农村廉价劳动力的供给也等于是无限的,另外,从需求上看“我国目前的发展模式是大企业发展战略,强调发展资本密集企业,这样的发展模式和企业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很差。


“据测算,如果未来五年GDP的年均增速保持在7%,未来5年将至少将净增就业岗位3500万个,这个数量还不足以满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预测的到2010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将达到5000万人的就业形势,更何况还有蔡防教授估计的绝对数量达到521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供给。

”(陈颐,2010年6月)⑤
““民工荒”现象的不断膨胀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已经逼近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的突出征兆,而且也昭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生了阶段性转变——由廉价无限供给转变成了议价稀缺性供给。

”(钟德友,2010)他给出了五大理由:1)用工工资在逐渐提高。

根据来自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3~2006年到本村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工,人均月工资由781元增加到953元,增长22.0%。

与上年相比,2004年农民工人均工资增长2.8%,2005年增长6.5%,2006年增长1 1.5%,增速逐年加快。

另一项来自于劳动部的调查资料也显示,2006年被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为1226元,比2005年增加181元,增长17.3%14嗍。

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深圳市企
⑤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09189S)
业普工的平均月薪2007年为1300余元,2008年为1400多元,2009年为1600余元,预计2010年将涨至1700元,每年平均涨幅近10%(肖晓芬,陶斯然,严翠,卢肖红.民工荒溯源调查:劳动力“蓄水池”快见底了M.每日经济新闻。

2010-02-23.)。

2)“民工荒”发生的区域在不断蔓延。

2010年春节之后,当沿海地区的缺工现象加剧时,一些中西部地区也开始面临缺工的压力,例如江西安徽、河南、四川等地都传出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3)“民工荒”发生的工种在不断扩散且并非缺乏技工,而是紧缺普工。

4)企业用工的年龄要求有明显放宽态势。

5)企业用工的附加条件在放松。

刘易斯转折点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幅度下降,二是农业工资率大幅度上升。

目前,对中国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国是否越过了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即劳动力供给从无限剩余转向有限剩余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其实并非意味着中国不存在剩余劳动力。

如果把刘易斯转折点讨论理解为第二转折点,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了认识上的分歧和偏差。

以上学者的争论主要是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造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测度很棘手而引起的。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许多发展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

蔡昉(2005)通过研究认为迁移或劳动力流动并不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甚至可能扩大这种差距。

劳动力流动扩大与收入差距缩小保持理论上同步关系的需要四个条件,即:劳动力转移必须反映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结构变化;必须以接受地的拉力为主;劳动生产率以及每个劳动力拥有的产值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从不均等趋于均等;迁移是不受制度约束的自由流动行为及其长期结果。

林毅夫等通过估计迁移者对收入差距的反应弹性,认为迁移是一种减少收入差距的机制,但他们也注意到户籍制度的存在和沿海地区的过快发展速度,目前的迁移规模不足以缩小收入差距(蔡昉,2009)⑥。

在中国存在一个悖论:在农村劳动力空前流动起来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迅速扩大并达到很高的水平(城乡居民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3,1988年达到0.38,2002年到达0.45(蔡昉,2009))。

目前中国具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李实等,2004)。

蔡昉的研究认为制度变量——我国的户籍制度是造成这种悖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因此,他主张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来创造这些条件,是使劳动力流动发挥缩小城乡差距的功能的基本要求。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
⑥蔡访《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P291
3、杨锦辉:刘易斯,拉尼斯,费尽汉模型忽略了人力资本,考虑人力资本就可以解释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非同步性;
农村劳动力稀缺性供给的形成原因分析:钟德友,2010钟德友,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新阶
第一,劳动力供给总量的边际递减开始显现。

观察中国2000—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和劳动力供给趋势变动(如图2)。

第二,农民工的权利受损削减了劳动力供给。

迄今为
止,15一“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以及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断增加的基本源泉。

然而,根据最新的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将在比预期早得多的时候,即大约2030年前后在14.4亿左右的水平上达到,劳动年龄人口从2013年左右开始上升趋势就十分平缓,2016年达到最高峰后开始绝对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目前已经是逐年降低,并且下降速度趋于加快。

第三,区域发展热点扩散创造出旺盛的劳动力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快。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使一大批西部及中部城市开始快速发展,渝蓉经济圈、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等等中西部城市群的崛起都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农民工心中,珠三角已不是—枝独秀,有时就近的省会城市是更好的选择。

特别是2008年末以来,在中央4万亿刺激计划的带动下,中西部地区更是掀起了一轮热火朝天的项目开工潮。

2009年湖南省GDP增长13.6%,其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十位;安徽省GDP增长12.9%,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上升;内蒙古2009年GDP更是以17%的增速在各省中拔得头筹;其他多数中西部省份的增长势头也十分强劲帅。

这种“高歌猛进式”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给不少区域造成“民工荒”。

【参考文献】
[1] 蔡昉.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2] 张樨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问题初探——结合中国实际对刘易斯模型的
新探索[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 蔡昉.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收入差距[J].《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8

[4] 李荐.张广文,从托达罗模型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解决方案[J].商业经济2010年,第九期
[5] 蔡访.《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6]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 国家行政学
院学报2002年,第2期
[7] 李梦.黄敬宝.刘易斯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消费导刊2010年,第3期
[8] 钟德友. 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
年,第4期
[9] 刘春岭. 中国乡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
[10] 杨进,2009)。

他在硕士论文-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
[11] 陈颐.人口转变视角下的就业与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对“刘易斯拐点”的
反思江西[J].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6月第23卷3期
[12] 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二期
[13] 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
同时扩大的悖论《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14] 沃尔特·罗斯托.《经济成长的过程》.1960
[15] Aimin Chen, 2002,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Industry 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