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折射 透镜
【复习目标】
(1) 会利用折射规律、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作图; (2)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和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前准备】 一、作图 1.(2014•十堰)(1)如图(1),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完成甲乙两图中的光路图。

二、实验
(2014桂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14甲可知,该凸透镜的 是15.00cm 。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 (填“凸透
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如图14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 、b 、
c 、
d 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_位置。

(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
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

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
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课堂学习】 一、“监控课前学习”检测:(另安排,4分钟题量,1分钟评分与评价;不要超过5分钟)
二、交流课前准备情况:(分小组交流,把遇到的问题记录在下面)(5~10分钟)
三、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让我们再来深入研究一些问题。

(约30分钟)
1.光的折射作图:
同学们要先明确这部分的主要考点:①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完成光路;②光的折射成像作图。

例与练1(点①):如图所示,MN 为空气与水的分界面,AO 为入射光线,入射点为O ,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
F F F F
甲 乙
例与练2(点①):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并从玻璃砖AC面射出。

请画出该过程的光路图。

小结:光的折射作图时要先将法线画好,再根据折射规律判断出偏折的方向。

例与练3(点②):(2014•丹东)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
小结
: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是由形成的,所以虚像必然在光
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确定入射点,再完成入射光线。

2、透镜作图:
同学们要先明确这部分的主要考点:①利用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②利用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判断透镜并画出;③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

例与练1(点①):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或折射光线,使光路完整。

例与练2(点②):(2014•菏泽)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小结:正确理解会聚作用与发散作用: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相比于入射光线偏透镜的主光轴;发散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相比于入射光线偏透镜的主光轴。

例与练3(点②):(2014•云南)(2)请在图2中的虚线框内画出能矫正该眼睛视力的透镜.
例与练4(点③):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物体AB、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不要求作光路图)。

A B
C
F F
O
F
F
O
F F
O
空气
N
M
A
3、实验探究:
同学们要先明确这部分的主要考点:①探究光的折射规律;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例与练1(点①):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例与练2(点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 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有_____。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___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____(变大/变小/不变)。

例与练3(点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
4 30.00 10.91 倒立,缩小,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F F
F
F O
55
50
45
40
光具座标尺
cm 60 65
A
B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 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

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当堂巩固】
1.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请画出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3.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4.【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王爷爷的放大镜、白色硬塑料板和三个底座;
(2)如图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
A.香香认为:只需要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
B.王爷爷认为: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水平直线上.
其中说法____正确(填序号).
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 40 13.3
2 30 15
3 20 20
4 1
5 30
5 10 光屏上没有像
6 8 光屏上没有像
【分析与论证】
(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
(2)如图所示,光屏应移至____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3)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通过凸透镜向____观察(填“左”或“右”). (4)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偶然在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____(填
A


B


C


图18
A
O
玻璃
空气
“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5.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如图所示,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后汇聚于点F ,则透镜的焦距为____cm 。

(2)在探究过程中,当蜡烛、透镜、光屏三者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立、____的实像。

(3)当蜡烛向右移向透镜的过程中,像会发生什么变化?____________
【课后巩固】
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__,这样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蜡烛在u >2f 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 ,物距为8cm ,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____像(选填“虚”或“实”),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_;
(4)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位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是_______的(填“完整”或“不完整),且亮度变暗.
2.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当入射角达到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如图,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 ,经过透镜沿OB 方向射出,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 的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41.241.8° 42°
折射角 0° 15.230.948.674.6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右

A O
答案:
【课前准备】
一、作图
1、
2、
二、实验
3、(1)焦距;(2)凸透镜;(3)c ;(4)远离;(5)前;凹.
1.光的折射作图:
例与练1:
例与练2:
例与练3:
2、透镜作图: 例与练1:
例与练2:
A B
C
F
F
O
F
F
O F
F
O O 空气 水 N
M A
γ
B
F F
F F
例与练3:
例与练4:
3、实验探究:
例与练1:(1)BD (2)测量光斑的位置(3)油
例与练2:(1)下(2)缩小照相机(3)靠近变小
例与练3:(1)8(2)大小不变的光斑(3)靠近(4)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当堂巩固】
1、2、3、
4、【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2)B
【分析与论证】(1)减小(2)B (3)左(4)反射
5. (1)10 (2)倒放大(3)像由倒立放大的实像变成正立放大虚像
【课后巩固】
1、(1)同一高度(2)缩小(3)虚放大镜(4)完整
2、(1)增大(或增加) 41.8 (2)小于
3、A
O
F
A
O
玻璃
空气
F
F O
55
50
45
40
光具座标尺
cm 60 65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