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教案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
【教学目标】:
1.能用工具书及课文页下注释读懂课文内容。
2.把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
3.体会文章严谨的结构和美丽的语言。
【课时支配】:两课时
【教学步骤】:
黄鹤楼
阎伯理
【教学目标】:
1、能用工具书及课文页下注释读懂课文内容。
2、把握“名”、“隅”、“尝”等常见文言实词和“于”、“以”、“其”等常见文言虚词。
3、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和美丽的语言。
【教学难重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2、结构严谨,语言美丽的写作方法。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你知道江南三大名楼吗?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腾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腾王阁序》而有名;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唐人阎伯理写的这篇《黄鹤楼》,就是现存最早的一千多年前的一篇关于黄鹤楼的碑记。
二、初读课文,结合《同步导学》积累字音
三、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1、对比书下的注释,小组合作,疏通课文;
2、老师引导突出重点字词句。
四、探究学习分析课文
1、文章写出了黄鹤楼的哪些特征?
2、从原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3.哪一句话写出了黄鹤楼的价值?
五、写作特色
1、本文结构严谨,前后呼应。
2、本文篇幅短小,内涵丰富。
3、本文的语言特色是句式多变,多用对偶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试举例加以赏析。
本文句式整散结合,富有变化。
文中多用四字句,杂以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和八字句,并不时地加上一些虚词,使语意疏密有致,流转自如,感情充分,节奏鲜亮。
如文中一连用了八个四字句,对黄鹤楼的形态,刻画尽致,气概流畅,接着用了一个八字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带着猛烈的主观颜色和赞美的语气,并用虚词“亦……也”来表示推断和陈述的语气,使文气得到了舒缓。
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袅袅,耐人回味。
全文用对偶句或对偶短语有八组之多,有铺陈,有夸张,有比方,对黄鹤楼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如用“事列《神仙》之传。
迹存《述异》之志。
”一组对偶句,强调了黄鹤楼名称由来之证据充分。
又如用“耸构宏伟,高标巃嵸”一组对偶句极力铺陈黄鹤楼高大宏伟之能事。
又如,“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之情态。
六、本文与崔颢的同题诗有何异同?
㈠同:1.两文都写到了和黄鹤楼相关的传奇。
阎文用“费登仙”的传奇来解释黄鹤楼得名的缘由;崔诗前四句从传奇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从神话传奇写到现实感受,似随口说出,颇为自然。
2.两文都写到登楼的所见所感。
阎文从“观其耸构宏伟”至文末,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出了黄鹤楼高大宏伟的总体特征,抒发了登楼如临仙境的感叹。
崔诗第三联描述了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尾联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感。
㈡异:阎文重在介绍说明,表达了作者宠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而崔诗重在抒情,全诗布满了诗人对世事渺茫的愁绪,其中不但含有乡愁,而且通过思乡抒发了仕途失意的忧愤。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巩固本课字词句。
于园
张岱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观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奇、美。
【教学难重点】:
1、疏通文意,能解释、翻译一些难句。
2、观赏黄鹤楼和于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美,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园林景色与一般的自然山水不同,它们在较为有限的空间中,以人工制造出一个可居可游可赏的生活空间环境,其本身也就是一件体现古典人文抱负的艺术小品。
张岱的《于园》,意境悠远,给人以宛如置身山林之感。
2、作者简介: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
出身于仕宦家庭。
明朝灭亡后,他隐居山中,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二十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书,抒发了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
二、初读课文,结合《同步导学》积累字音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对比书下的注释,小组合作,疏通课文;
2、老师引导突出重点字词句。
四、合作探究
1、于园并非人人都能进去,从文中那一句话可以证明?
明确:“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一句告知我们:只有出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子,一般人则不能。
可以看出这座园子不同寻常,仆人不愿轻易示人,给人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
2、重点学习其次节,看看它到底奇在何处?
明确:找出关键句:“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
3、文中从哪几处描绘了磊石呢?找出方位名词“前堂”、“后厅”、“卧房槛外”。
朗读这三句。
它们各自奇在何处?请同学选择自己最感爱好的一处谈感受。
(可抓住文中具体字词,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感受。
)
(磊石)以实奇
(磊石)以空奇
(磊石)以幽阴深邃奇
4、作者除了介绍磊石之奇外,还写了哪一处景致?你宠爱吗?为什么?“再后一水阁”,它让人产生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置身山林之中,回归大自然,满足,心旷神怡。
5、请同学选择自己最宠爱的语句加以背诵。
“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作者在全文的结尾处也写到了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
它们都和于园一样,是凭借巧夺天工的假山而有名。
缘由在哪儿呢?
明确:三个方面的因素:来源于自然之石、能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园林仆人超群的艺术构思。
从于园到扬州众多的园林,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致奇巧,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写作特色
1、本文依据空间挨次极有层次地来写于园。
2、这篇园林小品,抓住于园山石和建筑的特征,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
3、本文的语言特色是雅语、俗语兼用,格外传神,极有表现力。
雅语、俗语兼用,格外传神,极有表现力。
如“四围灌木蒙丛”中“蒙丛”一词,形象地写出灌木丛生掩盖地面的状态。
又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这一通俗的比方,很形象地写出磊石而成的沟壑回旋而下的外形。
六、布置作业:
1、《同步导学》积累字音;
2、《同步导学》力量提升(一)2和力量提升(二)1;
3、《同步导学》力量提升(一)3和力量提升(二)5;
4、《同步导学》学习2;
5、《同步导学》力量提升(二)3。
第三单元诵读观赏
初备者王新祥
【教学目标】:
1、理解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2、学习、积累美丽精确的语言,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重点】:
1、理解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2、精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学习:搜集你认为写得好的写景状物文章
二、朗读
1、布置任务:四人小组内每人负责一篇文章。
(1)把这篇文章读给其他同学听
(2)找出文章中好的词句个人预备朗读分析好词好句
2、布置任务:分析比较这些文章成功在什么地方。
老师巡察指导,了解同学学习状况小组争辩。
3、老师组织评价全班沟通
三、拓展阅读
1、同学们课前已经搜集了很多好的写景状物的文章,现在请你们再读一下这些文章。
看看这些文章是有刚才我们分析的成功之处。
同学重读自己预备的文章,思考
2、你认为一篇好的写景状物的文章还应具有哪些特点?同学思考
3、组织评价全班沟通
四、课后学习
反复诵读《文笔精华(二)》,力求熟读成诵。
观看和描写事物特点
学习目标:学会抓住特点,多角度多方面观看和描写事物
学习时数:两教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学问短文,指导同学写作
学习步骤:
一、导入新课,明确重点。
老师引导同学感悟并总结“观看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1、组织自读《观看和描写事物特点》,同学自读文章,作好圈点勾画
2、组织沟通沟通所得
3、组织沟通回忆本单元所学的关于写景状物文章的特点
二、课堂练习:
1、组织同学观看校内某一建筑物,并口述其特点。
(观看,抓住特点,口述)
2、选择角度,练写片段如“大鸟的衰弱”或“小鸟的弱小可怜”,“山林生活的自由欢快”或“笼中生活的苦痛
乏味”等等,从多角度多方面抓住特点观看。
用格外钟写一百五十字左右。
其次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按肯定的挨次介绍某一建筑物,条理清楚。
课堂学习:
1、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介绍一座建筑物的说明文。
(构思)
2、明确写作要求:认真观看并精确描写出建筑物的特点,条理清楚,挨次井然。
(写作)
3、组织同学自改。
(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自己修改作文,并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