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高安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高安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带解析)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49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2、“恶魔派”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
他们钟情自然山水,采用热情的语言、奇特的幻想和豪放的夸张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重视个性,追求自由,强调表现个人的
内心感受或作者的精神生活。
与他们的创作风格一致的文学艺术作品是( )
3、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伟人毛泽东”的网页。
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 )
A .新三民主义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三个代表”思想
4、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于西方
B .公元10世纪时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
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
5、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6、研究者发现,自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当时思想界在讨论中国的政治问题时,大家都不再使用传统的儒学语言,而改为运用近代西方社会的政治理论语言。
这种现象说明( )
A.传统的君主政体已不再为资产阶级所认同
B.清朝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受到质疑
C.戊戌变法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有学者认为世界近代史上有两次“双元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以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代表的科学革命构成了17世纪“双元革命”的奇观,与18世纪“双元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交相辉映。
下列有关双元革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7世纪的“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是启动了启蒙运动
B.18世纪的“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是启动了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现代化进程
C.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标准价值观的锻造是在17世纪的“双元革命”影响下完成的.D.18世纪“双元革命”中首创民主共和制
8、1916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一文,他认为“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
……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下列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
A.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 B.完全排斥西方文明
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的弊端 D.全面继承洋务思想
9、下图中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
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的宪法,因为它规定()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国民拥有的基本权利
③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④实行责任内阁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么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
这种制度保证指的是( ) 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实行总统制,赋于行政、军事大权
C.实行分权制,通过制衡约束政府权力
D.实行选举制,用人民的选举权制约政府
12、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
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君主 B.议会 C.内阁 D.最高法院
13、书籍和杂志是思想的载体之一。
下列书籍和杂志说明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思考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 .“中国向何处去”
B .“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
C .“民主、共和”
D .“社会主义能否救中国”
14、下列是某市高二学生探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重大成就”所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科技领域完成了“两弹一星”伟大工程 ②教育领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③在外交战线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 ④文艺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双百方针”始终贯彻执行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1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
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16、“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16世纪和18世纪的精神符号。
16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18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
材料所述的两个“精神符号”的内在联系是( )
①都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②都致力于政治蓝图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的幸福 ④都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下二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Array
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18、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致开幕词:“国民党人……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智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指()
A.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B.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C.革命的进程和方式 D.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19、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里的“风骚”是指:
A.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风流
B.屈原与李白的诗歌
C.《诗经》和“楚辞”
D.柳永与李清照的诗词
20、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
这充分反应了
A.封建专制主义 B.天主教教权主义
C.封建神学世界观 D.人文主义
21、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
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22、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23、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个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
B.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C.英语老师穿着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24、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25、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2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美国人的巨大优点,在于他们允许犯错误,而事后又能纠正错误……美国的民主法制,经常是残缺不全的。
美国的法律……认可侵权的危险行为……民主的法制一般趋向于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它来自公民之中的多数。
公民之中的多数虽然可能犯错误,但它没有与自己对立的利益。
贵族的法制与此相反,它趋向于使少数人垄断财富和权力,因为贵族生来总是少数。
材料二在民主国家,不断关心自己的事业和重视自己的权利的人民,可防止他们的代表偏离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为代表规定的总路线。
如果民主国家的行政官员比其他国家的易于滥用权力,则人民一般不会让他们长期留任。
在贵族国家的政府中,官员就受他们的阶级利益支配了。
他们的阶级利益只是有时与多数人的利益一致,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是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反的。
——以上均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的法律认可侵权的危险行为”,并指出美国是如何纠正“错误”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主政治的优越之处。
(9分)
27、对美好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近代志士仁人对“救国之路”进行了不懈探索
新文化初期,李大钊说:“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斗争,而以经久之历验,遂葆有绝美之精神。
”“吾人于此,其当鼓勇奋力,以趋从此时代之精神,而求此适宜之政治也。
”……
1919年春天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对西方的失望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另外的方向。
李大钊宣布“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家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
”
——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的艰苦求索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变化趋势,从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历史经验?
28、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和启蒙运动几乎发生于同一时期,但其影响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
……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
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
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2)据材料二、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
(3)有的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影响很大,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也
想的来源,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C
2、B
3、B
4、D
5、A
6、C
7、C
8、C
9、D
10、A
11、C
12、C
13、A
14、A
15、D
16、C
17、A
18、A
19、C
20、D
21、B
22、B
23、C
24、B
25、C
26、(1)允许奴隶的存在、不承认黑人、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的相等的权利。
纠正错误:宪法修正案方式
(2)民主政治有纠错功能;民主政治照顾大多数人利益;民主政治通过定期选举等手段来控制行政官员为大多数人服务。
27、(1)变化:从主张学习欧美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变化为学习社会主义改造中国。
(2分)原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有名无实;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影响。
(6分)
(2)趋势:目标趋于全面、具体和深入:从单一工业化到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现代化(从单一的工业化到多方面的四个现代化,再到全方位的富强、民主、文明)(4分)经验:既要学习世界的先进经验,又要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言之成理酌情给分)(3分)
28、(1)表现:明清之际出现的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2)含义: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
(3)同意第一种说法。
理由:虽然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在当时并未产生明显的社会作用,但是这种思想发展,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冲击。
延续到中国近代,对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产生深刻影响,是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基础。
同意第一种说法。
理由: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在当时没有产生明显的社会作用,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不是明清之际民主思想的延续,而是伴随西方侵略中国,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吸收西方启蒙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救国图存的产物。
所以西方民主思想才是近代中民主思想的来源。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故A项的表述错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早于出现于东汉时期的“蔡侯纸”,故B项的表述错误;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D项的表述错误;《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时期,故C项的表述正确。
故选C。
考点:科技成就
2、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他们钟情自然山水,采用热情的语言、奇特的幻想和豪放的夸张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重视个性,追求自由,强调表现个人的内心感受或作者的精神生活。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浪漫主义风格,《西风颂》符合这一风格,因此选B。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繁荣·浪漫主义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艺作品的相关知识。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3、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伟人毛泽东”的网页。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因此选B。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
4、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据图可知,15世纪左右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因此选D。
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外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原因的相关知识和认识,属于归纳性较强的题型,是备考重点。
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考查五四运动,重点是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傅斯年认为在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C和B在五四运动前已在中国出现,而D项在材料中未能体现。
“将来是社会的觉悟”只有A符合,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人民群众开始觉悟,到社会的觉悟正是
广大平民经过思想改造的过程。
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6、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自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当时思想界在讨论中国的政治问题时,大家都不再使用传统的儒学语言,而改为运用近代西方社会的政治理论语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说明戊戌变法有思想解放的作用,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因此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维新变法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属于备考重点。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受到威胁,封建传统政治思想也遭遇挑战,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辛亥革命先后上演,维新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他们从洋务派中发展出来,超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由学习西方的“船坚利炮”发展到政治层面,积极主张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但遇到了失败。
最后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之时,退出了历史舞台。
7、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以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代表的科学革命构成了17世纪“双元革命”的奇观,与18世纪“双元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交相辉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标准价值观的锻造是在启蒙运动中形成的,不属于17世纪的“双元革命”影响,因此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影响
8、试题分析:本题关键信息:1916、“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非程度之差、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穷者。
从时间信息入手,可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结合关键信息反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及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的历史现象,其认为是“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穷者”,故C项正确;对东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与肯定是主流观点,A项排除;B项“完全排斥”说法错误,应是完全肯定;洋务思想是中体西用,D项“全面继承”说法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属于高考热点之一。
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
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9、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是探索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建立市场经济,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因此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特点
10、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的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它规定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国民拥有的基本权利③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④实行责任内阁制,因此选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名师点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
它仿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全国的立法权
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员到署;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
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的权利。
在国家机构体制上,规定实行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11、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么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制度保证指的是实行分权制,通过制衡约束政府权力,因此选C。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三权分立
12、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首相是议会大选中获胜政党的党魁,首相提名内阁成员,首相和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内阁要对议会负责,而议会则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
因此内阁是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实际连接点,故选C。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
结合备考应注意。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在这一政治模式下,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代议制政府;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但是,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他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13、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书籍和杂志说明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思考的共同历史主题,《海国图志》、《新青年》、《共产党宣言》,都体现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主题,因此A.“中国向何处去”,正确,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过程·特点
14、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年至1966年,②教育领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正确。
因此选A。
①③④,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及时间范围,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表现;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影响;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成就
15、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
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因此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相关知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对此,尤其是具体年代和事件的记忆是一大难点,经常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