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景物形象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景物描写的角度(方法): ①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②感官——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 ③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④虚实——虚写 、实写、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⑤色彩——色彩鲜明、色彩斑斓、色彩暗淡 ⑥修辞——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 、用典 等
举例说明
中有多处藕花的令人怡然自得的画面。由桥、曲水、浮萍、石 湖、藕花等景物构成,表达了作者喜欢自然、热爱归隐田园生 活与对仕途的讨厌。 答: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 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分别写了小桥、流水、村庄、浮萍、荷花、庭院 等景物。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琅玡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
景物形象的含义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为了抒发 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选择的。 这些景物承载着作者的主观感情。
高考常见题型
1、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写了景物 的什么特点?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请简要分 析。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学习重点: 1、景物描写的角度(方法)。 2、分析意象和意体模式
(1)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 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常见意境术语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闲适恬淡、清新自然、和谐静谧、安宁祥和、 繁华热闹、高远辽阔、雄奇壮美、幽僻冷寂、 苍凉悲壮、生机勃勃、瑰丽雄壮、凄寒萧条
分析意象答题步骤: ①找准意象,结合修饰意象的词语加以描述; ②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 什么是意象?
• 先看一首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 • 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 分析:
先 想 到
• 意象的共性与个性 •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 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 约定俗成性,即意象的共性。如“折柳” 寓 “惜别怀远”之意。 •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约定,即 其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 深入分析诗歌语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诗中的寓 意,即意象的个性。如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 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当中的“柳” 就是一种个性,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远”, 而是表现烂漫的春光。
词的前两句描写了迷离的杨柳、弥漫的晓雾、零落的 杏花、凄凉的钟声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 抒发了凄凉惆怅之情。
高考真题
(2012年· 山东卷)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问: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 这就是意象!
从刚才的诗歌中,可以归纳两点: • 有些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形象是意象 的根。 • 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 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 同完成的。 要由“落花”产生 “让人惋惜” 的联想, 首先,读者要有一定生活体验,其次,作者有 明显的语言暗示(“知多少”)。 最后,给意象下个定义: •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 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 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问: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
答案: 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 通过描写繁花满枝、粉蝶起舞、黄莺啼叫等景色, 描绘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
(一)意象
意象是指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它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练习题
山花子· 春恨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寞景阳宫外月, 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 舞东风。 问题: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什么 意境?
前两句: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 ①词的前两句描写了杨柳、晓雾、杏花、钟声等意象, 营造了一种凄清惨淡的意境。 步骤不全 ②描写了杨柳、晓雾、杏花、五更钟、景阳宫、月等意 象,营造了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因 亡国而产生的寂寞、悲伤、哀愁的心情。 没有认真审题
• 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 啼鸟:欢快的气氛
再 想 到
• 风雨:无情的风雨
• 落花:实让人惋惜 •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 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 春、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
总 结 一 下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 槎横溪、山花随水流出四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 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开头两句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细雨 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 的氛围。(时间、地点、季节)
次石湖①书扇韵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 石湖,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字尧章,号 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 仕。淳熙十四年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 诗约作于此时。
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哪几幅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答案: ① 山中的雪融化溪水涨了 游玩的客人过溪小心地过木桥 小溪中漂着山中花儿向下流 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包裹无望的复但杂情感。 ② 第一幅,空空的山上雪融化了,而溪水开始涨高 第二幅,游客们从简易的木桥上横渡溪流 表现了作者恬静闲适安静的情感 ③诗描绘了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木桥过溪、溪水源头等 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溪水的喜爱之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 人在天涯。
1、分析意象
藤:枯(萎) 树:(衰)老 鸦:(黄)昏 道:古(老) 风:(凄凉)西 马:瘦(弱) 阳:夕
2、概括意象特点
3、体会情感
萧瑟凄凉
抒发了游子 思念家乡之 情。
(二)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生动形象的客观
• 什么是意境? •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 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 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 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 的有机统一,即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 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 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象——境——情
• 常见意境特点举隅 •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 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①江南水乡清幽唯美。 小桥、流水、村庄、浮萍、荷花 伟)
(焦玉
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由桥、水、浮萍、藕花构成。 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平和的村居图景,有桥、曲水、阁楼、 浮萍,藕花、村庄。
④这首诗描绘了小桥流水通往村庄,岸阁上有绿色的浮萍,家
• 常见意象的共性 • 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的 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 的常见意象。 • 熟记这些意象,应从其特性入手,揣摩这一 特性与寓意之间的关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忆。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 涵
• • • • • • • • • 杨柳 大风 梅花 美人 杜鹃 羌笛 青鸟 白雪 …… 长亭 长云 翠竹 神女 磁针 竹笛 鸿雁 玉壶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悲愁 松柏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灵修 国君 坚贞 思乡 羌管 寒蛩 蟋蟀 音信、书信 雁足 尺素 高洁 冰心
步骤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 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步骤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 点和情调。 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事物相结合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 分析意境,包括三方面: 景(描写的意象) 境(营造的境界) 情(抒发的情感) 答题时三者缺一不可。
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生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 机 霜天竞自由。 勃 勃 , 欣 欣 向 乐观向上的革命豪情 荣 。
分析意境答题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