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家张謇探微—儒士志士勇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家张謇探微—儒士志士
勇士
儒士志士勇士――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家张謇探微给先贤张謇一个概略的白描,几根线条不可或缺:一根时代的线,一根实业的线和一根教育的线。

张謇深厚的儒学根基接联着教育线,不惮险境的果敢勇毅牵联着实业线,而救亡图存的高远志向又关联着时代线。

张謇因有志而拓兴实业,因实业而衍生教育,因教育而滋育人才。

张謇实业教育思想实践的丰厚遗存,值得记取与弘扬。

一、大格局拓兴实业1894年,是张謇高中状元的最辉煌之日,也是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坠人灾难深重的最低谷之时。

作为有大担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鸿儒,张謇极度忧戚时势,慨叹国家民族之多艰。

“中国今日国势衰弱极矣,国望亏损极矣。

”张謇洞察列强企图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今天下大势,英之兵舰梭织于长江,德之铁路午贯于山东。

谋蔽长江,则势力必扩而北;谋障山东,则势力必扩而南。

”当美国虐待华工之苛约不肯废除时,众人眼里的谦谦君子张謇振臂一呼,曝身于抗争的最前沿,“言念及此,大堪痛哭。

”张謇的拳拳爱国情怀令人感奋。

“长夜漫漫,将何术以拯此危局?”张謇忧国忧民,徘徊求索。

他有自己的政治主见,作为一颗新星,他在政治舞台上闪耀过,但山河破碎、官场朽烂,令张謇不得舒张志向。

他对那些庸碌无为、尸位素餐的官僚表示了强烈不满。

张謇绝意仕进,决然辞离官场,奋然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

张謇读圣贤而未习实业,但图强中国的理想已然成为他巍然不倒的精神支柱,“下走本是寒素,向于工商实业未尝学问,但以中国国势日弱,外侮日加,寸心不死,投身实业界中,稍尽心力,冀得沟通商学两界,借立中国真实自强之基础。

”所以,张謇兴办实业之路尽管艰辛坎坷,但始终毅然恒定。

张謇规划实业,眼界高阔,思路清晰,一开始就显现出大框架、大格局。

“夫实业之曰农、曰工、曰商者,既为诸君所熟知,而为人类之不可或缺者矣。

人民之生活本此,即教育之目的在此。

请举一国之大势而筹之:赖农而生者十之五,赖工而生者十之三,赖商而生者十之二。

”张謇所兴实业,肇始于大生纱厂。

从1895年创建,到1926年,形成了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庞大的大生系统。

这一系统,是产业链,是事业圈,是城市带。

农业是产业链中重要一环。

纱厂必需棉花,而且在张謇看来,棉花已然成为国家的命脉。

“农之衣食民者,谷与棉最普,而谷之自外输人,夺我利权而制吾死命者,尚不如棉织物之甚”。

而大量植棉需要开垦土地,于是成立了垦牧公司。

张謇先后在XX、大丰等地围垦沿海滩涂数十万亩,建成了纱厂原棉基地。

有了棉花,因棉籽制油而设油厂;因便利运输原料和产品而设轮船公司等等。

至1905年9月,除大生纱厂外,张謇先后创办的实业公司有:垦牧公司、广生油厂、大兴面厂、阜生桑蚕公司、翰墨林印
书公司、同仁泰盐业公司、大达内河小轮、大隆皂厂、泽生水利公司、懋功生房地公司、颐生罐诘公司、染织考工所、颐生酿造公司、大中公行、资生铁厂、资生冶厂、大达轮步公司、外江三轮、船间公司等。

张謇还十分重视与这条产业链共进退的金融业发展。

他认为,“银行者,农工商实业生计之母,而国民进化之阶梯也。

”“盖银行为百业之枢纽,而百业皆以银行而进行也。

”张謇及其家族,既办有一般商业银行性质的储蓄所、钱庄,也办有专业银行,如投资银行、外汇银行,更办有地方自治性质的中央银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金融体系。

在大生系统事业圈方面,张謇主持成立了地方自治组织,建立了多个新式社团,组建了军警。

事业圈中最辉煌的是教育事业。

张謇先后兴办了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

在慈善和公益事业方面,张謇兴建了孤儿院、养老院、残废院、贫民工场,还建设了图书馆、博物苑、俱乐部、大戏院等。

随着大生事业的发展,XX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一城三镇”的城市带格局。

主城区是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唐闸是工业基地;天生港是港口、码头、物流要地;狼山是休闲旅游风景区。

城镇之间交通便捷、田园相间。

XX城的规划与建设,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中极富典型。

张謇大格局兴办实业,并非仅仅在实业本身,而是以极大的胸襟和胆识,让实业反哺、带动农业、教育及社会公益与城市建设。

他因这一创举而卓立于
中国近代实业家之林。

二、大视野创办教育与“实业救国”一样,“教育救国”也是张謇的最大理想。

他热切的为普及教育鼓与呼,但也深知办学的艰难,“现在上下知识未通,不待愚民不知学校为何事,大概做官的人许多看作兴学是敷衍公事,其尤顽蠢者且看作学校与福音堂一样。

”虽然民智未开,官府敷衍,资金短缺,但张謇不辞焦苦,披荆斩棘,在XX先后创办了370多所学校。

他对各类教育的地位作用都有独到见解,“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

张謇在XX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特殊教育在内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张謇进阶于科举,但对科举戕害荼毒年轻学子有切肤之痛,“日诵千言,终身不尽,人人鹜此,谁与谋生?”他立志砸破科举桎梏,兴办学堂,“今变五百年之科举,而使天下人材,举出于学堂之一途。

”张謇办学从师范开始。

“欲雪其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

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

”1902年,张謇创办XX师范学校,这是全国第一所师范,四年后又创办XX女子师范学校。

张謇不惜重金延聘大师来XX讲学,以扩展学子的眼界。

杜威、王国维、朱东润、欧阳予倩来通任教,梅兰芳来通演出。

1914年聘沈寿为女工传习所所长,后又请沈寿担任XX绣织局局长。

张謇以卓越远见办教育,
更多体现在兴办职业学校方面。

他认识到,“衡以我国之现势与民生所最切要者,莫如农工专门学校。

”热切呼唤“謇之愿望我国民实业世界有一工艺学校,俾累千百寒睃子弟肄业其中,增知识强精神,以新我世界。

”张謇不仅亲自创办了农校、纺校、商校、医校、伶工学社、垦牧初等高等小学校、工人艺徒学校、女工传习所等许多职业学校;还资助创办了江海工程专门学校、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吴县铁路学校;为适应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急需,还办有蚕桑学习班、发网学习班、保姆传习所、镀镍传习所、政法传习所、巡警传习所等职业培训班。

他还创办了特殊教育学校――狼山盲哑学校。

他所办的职业学校,从纵向上有高、中、初的层次;横向上适应社会需要,多门类、多专业;在教育类型上,有正规学校教育也有短期职业培训,有一般职业学校,也有特殊学校;有独立设校的,也有工厂、医院附设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功不可没。

张謇重视农业,兴办农校更是不遗余力。

“我国贫弱至今极矣,然欲挽富转强,惟农业是赖。

诸生既在校研究农业,当孜仡于学,立志于业,重视实验。

将来农业日兴,自然国富而兵强,余实有所厚望焉。

”他身处一县,却具有一国,乃至世界的眼光。

他兴办农校就从借鉴国外的先进办学成果开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五十一岁的张謇东渡日本考察。

在一个
多月的考察中,张謇对农校的兴办和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考察就有八次之多。

他参观东成郡鹤桥村农学校,了解到该校学生有四种去向,认为这些最适宜XX效仿。

他参观北海道新建的农学校和农园试验场及前田牧牛场、植物园等,对农校学生学做结合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謇对日本农校的学生教育颇为推崇,“凡日本教育家之言曰,当使学生知为学不求饱而敏于所事。

不可使饱食而无所用心,可谓知本。

”这对日后张謇重视农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謇在XX兴办农校,既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结合本土实际,探索新的办学模式。

首先是服务产业办农校。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纺纱需要棉花,为增加棉花产地,就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

有棉产地,须讲求改良棉种及种法,又创设农业学校。

张謇兴办农校在当时省立农校之前。

他服务产业办农校的理念在一个多世纪之前独树一帜,其影响及于当代。

其次是技术为先办农校。

张謇兴办的农校不是封闭办学,而是打开校门,走向社会,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己任,广泛服务民众。

1917年春节,XX农校举办了一次露天棉作展览会。

“本校试验棉作于今八年。

本年虽因风雨之灾,然以选种疏种,培土施肥之得当,故收获量一亩多者至二百余斤。

兹特按照历年之经验及本年之方法,编为浅说,于阳历二月六日,即旧历正月十五下午二时,就XX县南门外本校农场,罗列各种棉种、种法图样,开露天展览会讲演及改
良方法,附赠《种棉浅说》。

凡我农友,均可来观。

”此次展览会办得相当成功,参观的乡农有四千多人。

再次是学做结合办农校。

张謇十分重视农业实验场的建设,设有实习农场四处、林场一处、牧畜场一处、苗圃一处。

这既能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又能极大地提升农校学生的技能素质。

第四是广开门路办农校。

张謇聘请老农劝导农事,并起草了《劝农员章程》,以此作为农校教学与技术推广的补充。

三、大心血培育人才张謇对学生寄予厚望,同时对他们的要求也甚为严格。

他提醒学生,学术不可不精,而道德不可不讲。

“诸生将来之地位,必不能无差异,然亦在诸生自为之耳。

如道德优美、学术纯粹者,又何患乎莫之用哉?今在实践室内,当锻炼一种耐烦耐劳之习惯,首重道德,次则学术。

”他经常莅临学校讲演,与师生沟通交流。

他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甚至关注他们的行止、仪貌。

对优秀者予以褒奖,慈爱有加;对乏善者予以警示,训导不怠。

张謇以自己的理想去精心塑造后生学子。

求学爱国。

张謇始终要求XX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孜孜求学,报效国家。

“青年正当求学之时,且爱国一道,尤其于积极方面着想。

意气从事,无裨实际。

与其废学而号召一般人之觉悟为浅近,不如在求学时代,砥砺行学,勉道深就,为将来振兴中国之一办事界强有力之分子为愈。

”“夫爱国当先爱身,爱身当先爱学,爱学当自爱其可宝贵之光阴!辍学弃业,为无济于事之叫嚣,充类至尽,
何异自杀?”“至此次农医二校,一课未停,能明大义,颇堪嘉尚。

”虽然张謇批评学生的罢课行为有时代和思想的局限,但希冀学生学得本领,以振兴中国为己任的拳拳之心天地可鉴。

勤苦俭朴。

张謇给XX农校题写的校训是“勤苦俭朴”,他对这四个字的阐释非常深刻。

“盖勤有在思虑着,有在肢体者。

若农之为业,则兼思虑肢体而为用,而肢体之劳动尤多,是苦为勤之所表示也。

有勤而不必尽苦者,未有苦而不出于勤者也。

俭之表示以朴,乃俭之在一人一家者,于俭之用为狭。

而非朴则不足表示俭之实行,非徒托空言也。

”“诸生听吾言,若能切实做将去,诸生之名誉在此,生计在此,而予之希望诸生以图应用于社会者亦在此。

诸生勉之。

”他要求学生每日清晨须提前十五分钟起身,夜寝须推迟十五分钟。

他曾将1917届农校毕业生分往余东、吕四等地实地开荒,自小工做起。

日出而作,日人而息,与农夫同甘苦,让学理与经验兼各,在社会上不致仰食于人。

忠信笃敬。

张謇办实业兴教育,更深知信用的价值。

他一生以守信为本,腾达时如此,困顿时亦然。

他题写的XX师范学校的校训是“坚苦自立,忠实不欺”。

他谆谆教导学生忠信笃敬,“信用者,即忠信笃敬之意。

我本一穷人,廿年前我之信用,不过一二千圆;更前言之,不过百园而已。

现余各实业机关之资本,几二干万圆,然非一时可以致之,盖有效果使人信从。

非然者,徒自苦而已。

盖天下事不信则民勿从,故余对于农
学生,时时以忠信笃敬为训。

”他到商业学校讲演时,还以生动的故事告诫学生,“余友鲍君之子,曾任银行职务,颇有能力,熟意中途生变,行止不端,竟亏欠万金之巨,身败名裂”。

张謇的一番肺腑之言无不使在座的学生动容。

端正风习。

张謇要求学校严明纪律,对学生中有碍观瞻的行为予以坚决制止。

他曾就个别学生游烟之举进行了训示。

“本校学生有行路之时口衔纸烟,且行且吸者,此乃上海租界无规则之风俗,欧美上等商人即不尔……以后行路吸烟者,无论校内校外均当戒绝,不改则量予惩罚,诸生其自爱以爱校风哉。

”张謇详细规定了学生下课后散步的区域。

“本校诸生下课后散步,既非因事请假,即当在指定范围之内,东止八窑口河,南止易家桥,西南止启秀桥,西北止博物苑角栅门。

若至长桥或进城买物,必须说明请假,否则以私出校论记,扣修身分数,此亦为诸生分明界限之一端也。

”这看似琐屑,却有效提升了学生守纪自律的素质。

对严重违纪学生的处理,张謇从不姑丿急,处理结果公开告示,以儆效尤。

“上半年农学生在校有不规则者数人本应即行斥退,以免害群。

今以恶恶从短之义,姑予留学半年,并属管理人随时察看,若能痛涤前非,仍予终业,否则仍应随时退学。

”张謇端正风习的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办学的美誉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