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检测试题 历史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检测试题历史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

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

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成就辉煌。

下列图片反映的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
3.《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

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A.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 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4.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

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

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

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

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

“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A.摧毁了门阀政治B.扩大了政权基础
C.促进了社会公平D.与人才培养脱节
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

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

作者强调的是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6.下面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
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

据此
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7.近代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

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
量。

……据估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指洋务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B.改变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结构布局
C.代表型企业之一是上海发昌机器厂
D.该浪潮的出现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影响
8.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

”该战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9.“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对该诗认识正确的是
A.“铁壁合围”是指国民党政府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五次反围剿
B.“别红都”是指红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进行战略撤退和转移
C.“舵手一易”是指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上新途”是指中共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10. 1938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指出:“加紧全国军队的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

”这个纲领
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放弃了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C.表明了抗战初期政府积极抗日的决心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1. 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

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

”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12. 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
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下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
人物邓小平。

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
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 2016年9月4日一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G20峰会。

G20峰会作为全球经济合作主要平台,25126945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G20峰会,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与更多国家良性互动,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共赢。

这表明
①当代中国进步深化改革开放②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已经动摇
③第三世界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是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4.亚里士多德说:“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
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

”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
A.司法权被梭伦操纵
B.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
C.德才之人遭到排斥
D.陪审法庭垄断行政权
15.15世纪末西班牙国王和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授予由其亲自发现或占据的一切岛屿和陆地的海军上将头衔;根据卡斯蒂利亚的特权惯例,该头衔是终身的,可继承的和永久的。

……可获得辖区范围内财产或商品的十分之一。

”这位水手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6. 右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
A. 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B. 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17.康德生活在严格实行新闻检查制度的普鲁士的统治之下。

他一再强调,必须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认为,“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这表明A.启蒙的目的就是获得言论自由
B.康德将宣扬理性与反对专制相结合
C.普鲁士人无法进行真正的思考
D.康德为争得自己的自由而倡导启蒙
18.列宁曾经这样概括俄国某一时期的阶段特点:“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
A.二月革命时期
B.《四月提纲》发表前后
C.攻占冬宫之后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前后
19.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

而我国学者方永刚、唐复全则指出:“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

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最能论证方、唐二位学者观点的史实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北约华约对峙
C.尼克松访华
D.东欧剧变
20.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

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

从二战结束到8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60分)
21.(13分)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主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各方面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年春,置《五经》博士。

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

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

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

……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

……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

时遇刘谐。

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

”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纸烛:灯笼)”其人默默而止。

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李贽自称)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

”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

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李贽《焚书》卷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

(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1分)
(3)材料三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

(4分)(4)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其主要原因。

(2分)
22.(13分)有人说“妥协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更有人说“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

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材料二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碍)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三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四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

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

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看法。

(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近代英国、近代中国通过哪些势力的相互妥协保证了新政体的建立。

(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斥的这些矛盾最终各自通过哪种举措实现了妥协?(3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3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妥协的看法。

(1分)
23.(12分)1918年11月底,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怀着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困惑,粱启超在蒋百里等人陪同下前往欧洲考察,后写下《欧游心影录》一书,记录了他在欧洲所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全社会人心都陷人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生是…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走革命之下。

影响自然是厘於别国。

材料二第二件也因为正在做正义人道的外交梦。

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

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伸诉伸诉。

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

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

材料三中国人最喜欢换招牌。

抄几条宪法,算立完。

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

至于政治社会的内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

请回替:
(1)据材料一指出“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的原因。

(1分)
(2)材料二中“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指什么?这次“外交失望”直接引发了什么运动?有何重大影响?(3分)
(3)如何看待材料三中的观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辛变革
命后的中国社会现状作出评述。

(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80字左右)(8分)
24(12分)英国经过全民公投宣布退出欧盟,使得欧盟内部疑欧情绪上扬,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巨大挑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何建构欧洲共有的文化认同,已引起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并成为欧盟今后的工作重点……纵观欧洲历史,共同的文化遗产或所谓的“欧洲文化”是存在的。

——摘编自张旭鹏《文化认同理论与欧洲一体化》
材料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物质层面的需要仍然是基本的生活需要,现实的经济利益仍然是他们感受最直接的因素。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政治上的国家主权,文化上对本民族国家的认同,都受到不断的侵蚀,这使得相当多的民众思想跟不上一体化的步伐。

民众对欧盟的怀疑和抗拒情绪将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更经常的阻碍。

——摘编自李济时《欧洲全民公决的政治传统及其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材料三试图压制各民族和把权利集中到欧洲联合体的做法将会严重损害和威胁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欧洲将会因它使法国仍是法国、西班牙仍是西班牙和英国仍是英国而更加强大,这些国家保持着自己的习俗、传统和认同,试图使它们适应某一种相同的欧洲个性,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撒切尔夫人《民族家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3例“欧洲文化”的表现,并从政治、经济两方面简述欧洲一体化的积极影响。

(7分)
(2)据材料二,概括欧洲民众抗拒欧洲一体化的原因(3分)
(3)综合以上材料,请你为持续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分)
25. (10分)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后初期至60年代末,美国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充分发挥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的机构,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争夺世界霸权,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庞大的军工生产和军事开支成了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的经常化的手段之一。

——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材料二 1980年竞选胜利的里根,身边聚集了一批经济顾问,有弗里德曼、格林斯潘、拉弗、里斯顿、麦克拉肯等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经济学家。

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放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

……
——赫伯特·斯坦《总统经济学》材料三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既有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有所创新,人们称之为新凯恩斯主义或克林顿经济学。

就是把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综合在一起。

——刘绪贻《新凯恩斯主义对美国经济的现实影响》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4分)
(2)据材料三指出克林顿经济学的理论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政策取得的显著成就的时代原因。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发展的关系。

(2分)
高三12月检测历史试卷答题纸(选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6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题)
21.(1)(6分)
(2)(1分)
(3)(4分)
(4)(2分)22. (1)(2分)
(2)(4分)
(3)(3分)
(4)(3分)
(5)(1分)23. (1)(1分) (2)(3分)
24. (1)(7分)
(2)(3分)
(3)(2分)
25. (1)(4分)
(2)(4分)
(3)(2分)
历史试卷答案
1-5 BCDDB 6-10ADCAC 11-15 AACBB16-20 ABBCB
21.(13分)
(1)措施:设五经博士;起用儒学家参政;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

(3分)
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3分)
(2) 理学强调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中华民族的气节,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感。

(1分)(3)观点:李贽认为道学家个个都是借孔孟学说而欺世盗名的伪君子。

(1分)原因:明代晚期吏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理学日益僵化。

(3分)
(4)原因:儒学本身的自我调整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和时代要求(2分)
22(13分)(1)观点:①中国缺乏妥协传统;②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导致矛盾激化;③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

(2分任意两点)
(2)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完成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2分)
中国:革命派和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妥协,促成清帝退位,维护民主共和政体(2分)
(3) 举措:实行联邦制;参众两院议员的分配比例不同;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奴隶按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

(3分)
(4)愿望: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2分)
策略:求同存异。

(1分)
(5)看法:①政治妥协是一门艺术,有利于制度创新;②国家内的政治妥协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③国家间的政治妥协能有利于世界和平。

(任1点)
23(12分)
(1)原因:经历了一战.(1分)
(2)外交失望: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1分)五四运动;(1分)影响: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分)
(3)同意。

辛亥革命后,中国虽然有宪法,共和政体,但整个社会的内容没有变化
论证:政治上虽有民主共和的招牌,依然是独裁统治。

经济上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虽有短暂的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据主体
思想文化方面,虽然民主共和思潮不断涌现,旧的思想文化依旧根深蒂固
社会生活方面,虽然革命带来一定的变化,但旧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依然存在。

(8分)不同意辛亥革命是2 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论证:政治上推翻7帝制,建立7共和政体.
经济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文化,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科学思想进一步传播,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体地位.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新式婚姻、扎仪、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文化。

(8分 )
24(12分)(1)表现: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基督教信仰;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精神;工业文明(1点一分,任意3点得3分)
影响:经济:加速了西欧经济发展;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1点1分,共2分)政治: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到了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点1分,共2分)
(2)原因:经济利益受损;国家主权受到侵害;民族国家认同受损。

(1点1分,共3分)(3)保持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下,构建欧洲文化认同;平衡民族国家利益和欧洲利益。

(1点1分,共2分)
25(10分)(1)变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

(1分)
原因:经济“滞胀”;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凯思斯主义)失灵:“福利国家”制度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分)
(2)特征:多种理论综合基础上的创新.(1分)
原因:“新经济”的出现:两极格局瓦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3分)
(3)关系: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来源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并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