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11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11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11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企稳的迹象显著增强。
伴随着的软着陆的确立,海外资本有回归的趋势,表现为外汇占款的恢复增长。
而在此背景下,货币宽松的窗口也逐渐缩小,逆回购继续成为央行平衡流动性的主要手段。
海外来看,诸多信号显示美国经济仍在温和的复苏当中,但欧元区仍然问题重重,西班牙的申援也一再被搁置。
一、数据传递积极信号经济企稳态势越发强烈
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9月为49.8%,创四个月新高,三个月来首次重回50荣枯线上方,结合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都显示了中国经济已经有回升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较二季度7.6%的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政府年初设定的全年增长7.5%目标。
早在今年一季度,一些乐观的市场预期认为,中国在去年末开始的去库存结束后能在二季度出现V形反弹,但欧洲经济的恶化以及国内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拖累了中国经济反弹的脚步。
虽然主要指标仍表现一般,但其中蕴含不少亮点,而一些指标的增长还在加快。
中国经济筑底回升完成U形反转已然可期。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比上季度回落了0.2个百分点,但回落的幅度已经比上个季度收窄了0.3个百分点。
值得xx的是,自20xx年4月统计局推出GDP环比统计以来,今年三季度的增幅已经达到近四个季度来的新高。
从20xx年一季度以来的七个季度,这项指标的增幅分别是 2.2%、2.4%、2.3%、1.9%、1.6%、1.9%、2.2%。
相比于连续七个季度的同比增速下滑,环比数据更能精确反映国民经济的企稳态势。
在实体经济上,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是9.1%,比二季度增长速度回落了0.4个百分点,但回落的幅度比二季度收窄了1.7个百分点。
具体到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是9.2%,比上个月增速回升了0.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速是2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8%),比上半年还上升了0.1个百分点,始终保持在20%的分界线上。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2%,比上月回升1个百分点,成为今年4月以来最高点。
从消费的规律来看,9~11月历来是消费增长较快的月份。
同时,9月我国出口规模意外创单月历史新高,略微缓解外贸迅速下滑的局势。
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 6.3%。
其中,出口xxxx3.5亿美元,同比增长9.9%,高于市场预期的5%,并创单月出口规模的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新订单基本维持“进一退一”的震荡下行态势,年内外贸增速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充满悬念。
9月份出口向好,主要包括基数、假日订单、政策提振等多重因素。
出口回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加码。
在外需持续疲软,进出口压力大增之时,xxxx通过了有关稳定外贸增长的八项政策,尤其涵盖了外贸企业最关心的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贸易融资等方面,将能有效改变企业有单不敢接的局面。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前3季度,中欧双边贸易总值4109.9亿美元,下降2.7%。
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554.2亿美元,增长9.1%。
前3季度,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2888.7亿美元,增长8.1%。
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487.6亿美元,下降1.8%。
同期,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661.7亿和654.2亿美元,分别增长14.2%和5%。
此外,海关总署的数据还显示,中国1-9月份进口铁矿石550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8.4%;中国1-9月份大豆进口量4430万吨,同比增17.7%;中国1-9月份铜及铜材进口量362万吨,同比增32.6%。
二、货币宽松态势显现短期降准概率降低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8%,创下去年7月份以来的新高。
与此同时,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3%,也创下年内的新高。
虽然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一定程度支撑了M1和M2增速回升,但不可否认的是,流动性状况确实有所好转。
近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降低。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72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
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232亿元,同比多增xxxx9亿元。
与此同时,贷款增速也有所反弹。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2个和0.5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加大微调力度的效果显现,14%多的M2增速和近16%贷款增速表明流动性在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M1与M2之间的剪刀差也正逐步缩小,并创下年内的较低
水平,这意味着存款进一步活期化,实体经济生产的活跃度有所好转。
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外汇占款扭转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的趋势,月度环比激增xxxx6.8亿美元,使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总额再度创下8个月新高。
另外一个值得xx的现象是,xxxx金管局为防止港元升值,三年来首度大手笔卖港元、买入美元,以维持港元汇价。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发达国家大举宽松给亚洲地区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欧元区、美国、日本、英国均出台了新一轮QE。
这些政策缓解了短期内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风险,有助于降低全球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避险情绪,从而驱动大量资本从美国国债市场流出,重新回流至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的风险市场。
四季度我国经济形势日趋企稳、9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高等原因吸引了海外资金的流入。
与此同时,9月份贸易顺差大幅反弹,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带动9月份外汇占款增长由负转正。
同时,外汇占款反弹也将使得央行逆回购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短期内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也在减小,甚至有可能到年后再降准。
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1.9%,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9月受中秋和国庆“双节”因素影响,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其中鸡蛋、肉禽、食用油涨幅较为明显。
下跌的品种中,蔬菜跌幅最为明显,9月鲜菜价格同比大幅回落12.7个百分点。
三季度物价触底基本确定,未来随着翘尾因素下降空间收窄以及新涨价因素的走高,四季度乃至明年物价或出现反弹。
具体来看,9月CPI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环比来看,9月CPI环比上涨0.3%。
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4%,创17个月新高。
由于通胀压力犹存,加上国家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预计未来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仍然有限。
降息或已经淡出政策视野,短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较小,货币政策趋谨慎稳健。
三、美国经济复苏继续“财政悬崖”面临考验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最新公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褐皮书)显示,8月份报告以来,美国大部分地区经济继续增长但步伐缓慢。
不过虽然美国官方宣称复苏缓慢,但是近期美国的复苏态势是有目共睹的。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美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2%,个人消费、政府开支和住房建筑投资成为当季经济提速的三大主要原因。
第三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超70%的个人消费开支增长2%,增幅超前一季度的1.5%;政府支出在两年多以来首次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联邦政府开支上升9.6%,其中国防开支大增13%,而此前为连续四个季度下降。
联系上月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1.4万,失业率为7.8%,跌至20xx年1月以来最低。
最新的就业数据对奥巴马而言堪称“及时雨”,因为在此前的辩论中他几乎“完败”于对手罗姆尼。
相反,这一消息对罗姆尼而言是一重大打击,因为这将使他失去一个白宫应该换人的最重要“依据”:他
将再也无法宣称奥巴马任内连续44个月失业率高于8%。
在今年11月6日大选之前,美国劳工部将公布最后一个月的就业数据报告。
如果失业率继续下降,很可能帮助奥巴马成功锁定胜局。
目前奥巴马在各项民调中,支持率仍以微弱优势领先罗姆尼。
不过无论大选结局如何,年底美国仍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财政悬崖”风险的存在。
若美国国会在今年底前,仍未能就明年美国政府削赤达共识,政府将按机制自动大幅加税、大减开支,坠入“财政悬崖”。
美国国会预算委员会测算,这涉及至少6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全年生产总值约4%。
以明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仅约0.2%计算,一旦坠入“财政悬崖”,美国将在20xx年上半年无可避免地陷入衰退。
就xxxx、共和两党的态度来看,两党主张南辕北辙,共和党将削赤重点放在减省开支上,同时避免加税,甚至设法减税;xxxx党则认为应加税,尤其向
富人多征税,再通过维持政府开支来支撑经济。
目前来看,两党分歧恐难短时间内拉近,要赶在年底前达成整体减赤方案机会不高。
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再施拖延令换取更多时间谈判。
四、欧债危机继续发酵希腊、西班牙仍是焦点
目前,欧债危机仍在继续发酵,在希腊与救助方就新紧缩措施达成协议后,西班牙何时申请援助仍是当前欧洲绕不开的话题。
希腊总理萨马拉斯10月30日宣布,希腊政府已经与国际救助方完成关于新紧缩和改革措施的谈判。
而后,希腊议会将于11月7日至11日对预算草案及紧缩措施进行表决,以便争取欧元区国家在11月12日的财长会议上作出向希腊发放xxxx亿欧元救助贷款的决定。
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诺向希腊提供总额为2400亿欧元的救助贷款,同时又把希腊实施一系列紧缩和改革措施作为发放贷款的条件。
今年以来,由于希腊两次举行大选等原因,本应于6月份发放的这笔xxxx 亿欧元的救助贷款一直未能发放。
过去两个月来,希腊政府一直在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谈判,力争就希腊应采取的新一轮紧缩和改革措施达成协议。
如果进展顺利,有关希腊的这部年度大戏将短暂收尾,而相反,目前西班牙对表现较为淡定,似乎短期内没有就申援做出妥协的迹象。
西班牙首相拉霍伊11月29日明确表态,西班牙目前不会向欧洲中央银行申请救助。
他说,现在还没有到非申请救助不可的地步。
就在西班牙首相表态的第二天,最新公布的西班牙第三季度GDP萎缩0.3%,但好于此前的预期。
西班牙首相出于上述表态的原因可能是对西班牙经济企稳仍抱有信心。
不过随后而来的欧元区失业率数据却令人大跌眼镜,9月份欧元区失业率攀升至11.6%,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再创有记录以来新高。
各成员国中,失业率最高的仍是西班牙,达25.8%。
由于全面救助附带紧缩和改革的条件,并要求将公共账目交由国际救助机构评估,西班牙政府一直不愿提出全面救助申请。
但目前来看,由于经济形势恶化,西班牙政府最终可能向欧盟提出全面救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