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1课时认识勾股定理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如图②,AD在△ABC外部.
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5,
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DB=16,
∴CB=BD-CD=16-5=11,


∴S△ABC= ·
BC·
AD= ×11×12=66.


综上所述,△ABC的面积为66或126.
利用勾股定理求作图中线段的长
9.[2023·天津]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
若AC=3,BC=4,则CD的长为( A )
(第2题)
A.2.4
B.2.5
C.4.8
D.5
【点拨】
∵∠ACB=90°,AC=3,BC=4,
∴AB2=AC2+BC2=32+42=52,∴AB=5.


∵CD⊥AB,∴S△ABC= AB·
CD= AC·
BC.


∴CD=
· ×
= =2.4.
∵BD=CD,
∴BD=AD.
∴∠B=∠BAD.
∵∠B+∠BAD+∠C+∠DAC=180°,
∴2∠BAD+2∠DAC=180°.
∴∠BAD+∠DAC=90°.
∴∠BAC=90°.
在Rt△ABC中,BC=BD+CD=2AD=10,AC=8,
∴AB= − = − =6.
故选D.


3.[2023·随州]如图,在Rt△ABC中,∠C=90°,AC=8,
BC=6,D为AC上一点,若BD是∠ABC的平分线,则AD

5
.
(第3题)
【点拨】
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
∵∠C=90°,∴CD⊥BC,
∵BD是∠ABC的平分线,
∴CD=DE.
在Rt△BCD和Rt△BED中,ቊ
∴Rt△BCD≌Rt△BED(HL).
利用勾股定理求图形面积
10. 如 图 , 在 △ ABC 中 , AB = 30 , BC = 28 , AC = 26 , 求
△ABC的面积.某学习小组经过合作交流给出了下面的解题
思路,请你按照他们的解题思路完成解答过程.
如图,作AD⊥ BC
根据勾股定理,利
利用勾股定理
于 点 D , 设 BD =

∴S阴影=S正方形ABCD-S△ABE=100- ×6×8=76.

6.[2023·日照 新考法·计算比较法]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a,
b,c满足c>a>b,分别以a,b,c为边作三个正方形,剪
下这三个正方形,把两个较小的正方形放置在最大正方形
内,如图,设三个正方形无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1,均重叠
部分的面积为S2,则( C )
n2,整理得a2+b2-c2=-2bn.
∵2bn>0,∴-2bn<0,∴a2+b2<c2.
(3)图②中,若AB的长为140 m,AC的长为130 m,BC的长为
150 m,请你求出△ABC的面积.
【解】(3)如图②,设CD=x,同(2)可得a2+b2=c2+2ax.
∵a=150 m,b=130 m,c=140 m,∴x=66 m,
由勾股定理得AD2=AC2-CD2=262-(28-x)2,
所以302-x2=262-(28-x)2,解得x=18.
所以AD2=302-x2=302-182=242.所以AD=24.


所以S△ABC= BC·AD= ×28×24=336.


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
11.[新考向传承数学文化]《西江月》中描述:平
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
齐,五尺人高曾记……翻译成现代文如下:
如图,秋千OA静止的时候,踏板离地高一尺
(AC=1尺),将它往前推进两步(EB=10尺),
此时踏板升高,离地五尺(BD=5尺),求秋千
绳索OB的长度.
Hale Waihona Puke 解】设OA=OB=x尺.∵EC=BD=5尺,AC=1尺,
∴EA=EC-AC=5-1=4(尺),

大于 AC的长为半径作弧(弧所在圆的半径都相等),两弧

相交于M,N两点,直线MN分别与边BC,AC相交于点
D,E,连接AD,若BD=DC,AE=4,
AD=5,则AB的长为( D )
A.9
B.8
C.7
D.6
【点拨】
由题意得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C=2AE=8,DA=DC.
∴∠DAC=∠C.
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 十 七 章
17.1
勾股定理
第1课时
认识勾股定理
勾 股 定 理
勾股定理的适用条件: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反映了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可求
第三边长.对于非直角三角形问题,可根据图形特征构造
直角三角形;运用时要分清直角边和斜边,在Rt△ABC
中,斜边不一定是c.
知识点1勾股定理
c.若∠C=90°,如图①,根据勾股定理,有a2+b2=c2;
若△ABC不是直角三角形,而是图②③所示的锐角三角形
和钝角三角形.
(1)请你类比勾股定理,猜想a2+b2与c2的关系:图②中,a2
+b2
“=”)

c2;图③中,a2+b2

c2.(填“>”“<”或
(2)说明你在(1)中猜想的结论的正确性.
∴OE=OA-AE=(x-4)尺.
在Rt△OEB中,OE=(x-4)尺,OB=x尺,EB=10尺.
根据勾股定理得x2=(x-4)2+102,整理得8x=116,解得x=
14.5.
答:秋千绳索OB的长度为14.5尺.
利用作差法探究图形中线段关系
12.[新考法 猜想验证法]在△ABC中,BC=a,AC=b,AB=
用 AD 作 为 “ 桥
求 出 AD 的
x,用含x的代数
梁”,建立方程模
长,再计算三
式表示CD.
型,求出x的值.
角形的面积.
【解】过点A作AD⊥BC,垂足为D.
设BD=x,则CD=28-x.
在Rt△ABD中,AB=30,BD=x,
由勾股定理得AD2=AB2-BD2=302-x2.
在Rt△ACD中,AC=26,CD=28-x,
∴S1=S2.
故选C.
7.[2023·扬州 新考向·文化传承]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证明勾股
定理时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后人称之为“赵爽弦
图”,它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
的,如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
若b-a=4,c=20,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96 .
【点拨】
=,
=,
∴BC=BE=6.
在Rt△ABC中,AB= + = + =10.
∴AE=AB-BE=10-6=4.
设CD=DE=x,则AD=AC-CD=8-x.
在Rt△ADE中,AE2+DE2=AD2,
∴42+x2=(8-x)2,解得x=3.
∴AD=8-x=5.
知识点2勾股定理与图形的面积
积为( D )
A.66
B.126
C.55或44
D.126或66
【点拨】
由题意知,分两种情况求解:
①如图①,AD在△ABC内部.
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5,
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DB=16,
∴CB=CD+DB=5+16=21,


∴S△ABC= ·
BC·
AD= ×21×12=126.
∴AD2=AC2-CD2=1302-662=1122,
∴AD=112 m,




∴△ABC的面积为 BC·AD= ×150×112=8 400(m2).
∵正方形A,C,D的面积依次为4,6,18,
∴S正方形B+4=18-6,即S正方形B=8.
5.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满足∠AEB=90°,AE=
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 )
A.48
B.60
(第5题)
C.76
D.80
【点拨】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10,
∴S正方形ABCD=102=100.
A.S1>S2
B.S1<S2
C.S1=S2
D.S1,S2的大小无法确定
【点拨】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c>a>b,
∴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c,
∴c2=a2+b2.
∴c2-a2-b2=0.
∴S1=c2-a2-b2+b(a+b-c)=ab+b2-bc.
∵S2=b(a+b-c)=ab+b2-bc,
1.在△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是
a,b,c,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
A.a2+b2=c2
B.a2+c2=b2
C.a2-b2=c2
D.a+b=c
【点拨】
∵∠C=90°,∠A,∠B,∠C的对边分别是
a,b,c,∴a2+b2=c2.故选A.
2.如图,在△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
由题意可得a2+b2=c2,
∴a2+b2=202,即(a-b)2+2ab=400.
∴2ab=400-(a-b)2=400-42=384,
∴ab=192.


∴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ab= ×192=96.


易错点三角形高的位置不明确,因考虑问题不全面而导致出
错(分类讨论思想)
8.△ABC中,AB=20,AC=13,高AD=12,则△ABC的面
【解】如图②,作BC边上的高AD,则∠ADC=∠ADB=
90°.设CD=m.
在Rt△ACD和Rt△ABD中,有b2-m2
=AD2=c2-(a-m)2,
整理得a2+b2-c2=2am.
∵2am>0,∴a2+b2>c2.
如图③,作AC边上的高BD,则∠D=90°.设CD=n.
在Rt△ABD和Rt△BDC中,有c2-(b+n)2=BD2=a2-
4.(母题:教材P24练习T2)如图,所有阴影部分四边形都是正
方形,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 A,C,D 的
面积依次为 4,6,18,则正方形B的面积为( A )
A.8
B.9
(第4题)
C.10
D.12
【点拨】
如图,
由题意得S正方形A+S正方形B=S正方形E,S正方形D-S正方形C
=S正方形E,∴S正方形A+S正方形B=S正方形D-S正方形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