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总报告之欧阳术创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中的应用》
课题研究报告
李花新
潍坊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5月18日
一、研究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大量涌入我们的生活时,教育的“微”时代也即将来临。
而开启教育“微”时代的,正是“微课程”。
“微课”最早起源于美国,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于率先提出。
他将一堂原本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内容,提炼出其中的核心内容,做成“微课”。
这种形式在美国教育领域引起轰动,直接促成了后来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快速变革,被誉为新时代的教育革命。
在此影响下,课堂学习与网络在线学习(或移动终端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已逐步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奎文区也从开始关注微课和“翻转课堂”,并对微课制作的技术和课堂应用进行跟踪和学习,同时开始对教师进行理念与技术培训。
目前部分教师已经能够比较娴熟地制作微课,并能辅助与课堂教学。
在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有几个困扰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信息技术是站在技术的最前端,变化最快
的一个学科,教材内容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实际发展水平,微课程的出现恰好能很好补充教材。
二是信息技术学科课时少,一周一节课,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是上了下节忘了上节,而微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忘了就看,想学就学的要求。
三是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受地域、家庭条件的影响较大,学生的水平差异较大,微课程可以让基础低的学生跟得上,基础高的学生能提高。
四是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是个大问题,奎文区学生多班额大,一节课下来,老师喊破了喉咙还是不能兼顾,微课能够减轻教师负担,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探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在我区也有个别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尝试使用微课教学,但从全区来看,微课应用还不普遍,微课资源不丰富。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研究,使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熟练掌握微课制作技术,能够根据教材筛选出主要知识点,利用多种方式制作微课。
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进而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率和质量。
(1)初步建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指导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微课开发的研训,熟练掌握制作方法,逐步形成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开发基本原则标准,使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微课,有技术科学,有标准可依;选择合适的资源应用平台,发布微课、交流应用效果和改进意见,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确保资源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2)建成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库。
通过共建共享,开发涵盖泰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重要知识点的微课,及相应的微课应用学习单,形成微课资源库。
(3)探索应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的教学手段是不同的,
比如知识型的内容和技能型的教学内容。
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微课,或者需不需要微课,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如何使用微课,使用几个微课,不同的年级微课的容量是不是要有不同。
要总结出符合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助学习应用的一般流程和具体做法。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微课:微课程是指围绕明确主题,集中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的小视频。
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
信息技术微课:是指以教师辅助教学或学生自学为目的的微视频,内容精炼,时间2分钟左右。
是指开发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小学阶段,将所有适合制作成微课的知识点微课化,建成学科微课资源库,通过微课平台共享,探索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方法或模式。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梳理微课理论及其制作应用技术,筛选出适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的微课种类,选择优秀、实用的微课制作工具,建立微课资源库。
通过课题试验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探索出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式,随着课题实验的进行,将制作的微课上传到奎文区教育云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针对微课程的理论依据,目前还没有很统一的理论引导。
微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情景认知理论,这些理论着重探讨了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非侧重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机械掌握。
(1)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过程》中学习准备部分的第一句话就
是,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因此学习准备是很重要的。
微课可以通过推送平台让有学习意向的孩子,提前学习。
(2)建构主义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者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情境、协作、会话、有意义建构是其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恰当地注意教学的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90%以上)都达到掌握水平,即掌握学习理论。
该学习理论的独到之处,是对学生认知、情感准备状态、教学质量这三个变量的分析。
以上两个理论是设计制作微课必须遵循的重要理论。
(3)发现学习的理论
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
发现学习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微课的开发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率。
(4)联通主义理论
联通主义思想认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
微课程基本采用网络课程的形式呈
现,其核心为集中阐述特定主题的微视频,并辅以相应的学习资源、课后练习以及在线交互等教学支持服务,可整合于正式的现实课堂学习,也可整合于非正式的学习环境,可在计算机或手持移动终端运行。
因此,联通主义理论对微课程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基于网络或移动终端的微课程学习,通过协作学习或社会化网络,能更好的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建构和创新。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研究现状
目前,微课已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重要的教育技术,全国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行业协会/学会都在积极推动微课的建设与应用,使得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国内,从最早出现的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与微课网,到最近基础教育和高校微课大赛的启动,也掀起了微课程实践层面的热潮。
如:昌乐一中的“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模式赢得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国各地教育同行的肯定,开发区钢城街办的钢城中学也进行了试点教学。
但总体来说利用微课辅助教学除了翻转课堂的模式,在应用上普遍较弱,没有比较成型的利于推广的微课教学模式。
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微课程与具体的科目相结合,进行实践
研究的层次比较浅,缺乏引领。
具体到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只有很少的教师在进行探索和研究,还有很多老师对微课这个概念还不太熟悉,处于起步阶段。
现有的微课大多是成人自学用小视频,与小学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非常少,而与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相吻合的几乎是空白。
2.本课题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研究的也是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必然继承着微课相同的概念和内涵,遵循着共同的设计、开发、制作和应用的一些通用原则。
但是微课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应该是有很大不同的,特别是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日常应用频繁、范围广泛。
本课题致力在以下三方面探索突破:(1)初步建立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的共建共享机制,以减轻教师微课开发的负担,提高微课资源的开发效率。
(2)开发微课资源,基本实现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小学阶段知识点的微课全覆盖。
(3)根据不同的学情,探索几套信息技术学科微课辅助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并在全区推广,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三、研究程序
(一)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通过研究,使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熟练掌握微课制作技术,能够根据教材筛选出主要知识点,利用多种方式制作微课。
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进而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率和质量。
(1)初步建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指导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微课开发的研训,熟练掌握制作方法,逐步形成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开发基本原则标准,使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微课,有技术科学,有标准可依;选择合适的资源应用平台,发布微课、交流应用效果和改进意见,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确保资源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2)建成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库。
开发涵盖泰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重要知识点的微课,及相应的微课应用学习单,形成微课资源库。
(3)探索应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的教学手段是不同的,比如知识型的内容和技能型的教学内容。
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微课,或者需不需要微课,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如何使用微课,使用几个微课,不同的年级微课的容量是不是要有不同。
要总结出符合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助学习应用的一般流
程和具体做法。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研究对象与范围
奎文区部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怎样应用微课辅助教学。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等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行动研究法:由信息技术教师协同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不断修改与调整,使微课程与课堂的结合逐步完善。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微课程有效结合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运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
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研究的过程
1.初步探索阶段(3月—7月):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及课题研究的需要,在全区学科教研会议上学习关于微课发展史、微课教学理论等知识,提出课题研究的方向。
自愿报名,择优筛选组成课题组。
讨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进行了课题的论证,然后集思广益,由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此阶段负责人再次讨论、修改,最后根据每一个人的不同特点和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进行具体分工,明确职责。
(1)组建课题组。
向全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及部分兄弟县初中区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介绍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案,并向他们发出邀请。
被邀请人员自愿报名,课题负责人综合考虑各种情况,确定课题研究人员。
根据实验教师所教学段、学校开课情况具体分工,明确职责。
最终确定的课题组成员及具体分工如下:
期研究情况,交流心得,根据专家意见修改研究方案,制定出了可行的、科学性的研究计划。
(2)开展实践探索。
召开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制作软件筛选研讨会,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确定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制作以录屏软件为主要的制作工具,经过比较和屏幕录制是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制作的有效方式。
有关屏幕录制的软件有许多,我们选择了较为专业且易于操作的Camtasia Studio软件。
它是TechSmith旗下一款专门录制屏幕动作的工具,能在任何颜色模式下轻松地记录屏幕动作,包括影像、音效、鼠标移动轨迹、解说声音等。
特别是该软件添加了PowerPoint插件,以方便通过Camtasia Studio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档。
教师可以根据前期完成的教学演示文稿,结合具体的技能操作演示,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好微课,并可以继续在该软件中进行适当的编辑,然后进行生成。
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制定了《微课程资源开发典型模式案例及参考标准》和《微课程设计与评价标准》,作为实验教师开发微课的技术指标和开发规范。
微课程资源开发典型模式案例及参考标准
制作微课的各项条件具备之后,要求教师从本学期授课内容中选取一节课的知识点试制。
召开微课展评研讨会,各实验教师将自己的微课进行展示,大家逐一对展示微课进行点评,提出优缺点,要求教师根据点评情况对所做微课进行修改完善。
再次召开微课展评研究会,对实验教师修改完善后的微课进行展评,然后进一步修改。
至此教师基本上掌握了微课制作的方法,制作的微课也基本上达到了课堂应用要求。
(3)活动的阶段性小结。
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通过学
习实验教师掌握了微课理论知识,学会了微课制作软件的使用。
通过组织微课开发应用研讨,实验教师能够独立地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实用的教学微课。
为下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深入研究阶段(7月——7月)
进一步修正课题的研究计划。
因实验教师有专业方面的优势,技术培训进展顺利,时间上比课题计划有所提前。
结合本年度的学科教研活动,进一步修订研究计划,拉长深入研究阶段的时间,使课题的实践研究更充分。
建立信息技术微课共建共享机制。
根据各实验教师本的授课情况,将泰山出版社教材所有章节微课的开发任务进行分工,由实验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将负责的章节内容开发成微课。
微课开发与教学进度同步,实验教师负责的微课务必要比教学进度早一个礼拜,不能耽误其它老师上课实践。
课题组成员分工
三四单元(上下)
三四单元(上下)
侯媛媛
诊断解决教师课题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初步总结微课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研讨的过程,就是不断面对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利用教研和磨课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循环进行,解决课题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初步总结制作信息技术微课的方法及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
在实践中各成员加强交流,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微课设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并抽象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学科微课制作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充分挖掘教材设计意图,联系上下课对本课知识点进行目标分解,过滤出重难点。
对重难点进行过程设计,拿出脚本。
根据脚本进行视频录制。
实施微课在小学常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提高应用实效性,深入课堂,开展听课、评课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实证研究活动。
在不断实践研究中,逐步探究形成了利用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展示范例,引出问题
1
2
3
4.汇报交流, 精讲点拨
5.自由创作,拓展提升
作品展示,评价交流 3.反思改进阶段(7
月——12前期的研究成果已经初步呈现,本研究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首先就是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验证阶段。
课题组成员将上一阶段总结出的微课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继续在课堂上进行实践验证,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深入分析总结提炼。
其次就是针对出现的问题再回馈到策略中,课题组再集思广益,或采取相应方法解决问题,并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修正和完善。
4课题结题阶段(12月——6月):
从12月,我们将结题总结提上议事日程。
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工作: 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
以微课的制作规范,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方法和模式为主要内容,通过研讨对具体内容和表述进行修改。
收集整理本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分类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总结、建立微课库。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召开课题研究总结会,做好结题工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专家引领一直伴随左右。
奎文区教研室于宏主任多次参加课题
研究活动和交流,为实验教师解疑释惑,尤其是每个研究阶段关键点,如制定研究计
划、撰写研究报告和成果提升等,从内容到结构,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四、研究结论与发现
(一)梳理了微课制作、教学的理论,初步确立了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制作和应用模式。
课题的初步探索阶段,主要是通过文献检索搜集和整理微课的各种资料,梳理出微课制作模式。
通过培训、研讨,实验老师掌握了微课的概念、制作、应用的有关理论,并确定了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制作的模式和制作软件。
1.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出微课的分类及其异同点
微课资源形式多样,制作方法多样,通过对搜集到的微课资源的研究,我们归纳了微课程资源开发典型模式案例及参考标准。
我们把目前应用的微课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可汗学院模式、李玉平模式和广东微课模式,这三者的异同点如下表:
三种微课模式的异同点
确定微课模式。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实施者,在微课开发与制作的环节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教材中不同的知识类型,是否适合录制微课,适合用怎样的软件开发。
(1)常用的微课类型
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角度对微课的选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认为应包括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实验类、练习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11项。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最常用的微课有以下2种类型:讲授练习类: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疑点的讲授为主。
操作演示类:针对具体的实例演示其操作步骤、强调细节。
这是信息技术课目前适用范围最广的类型。
泰山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七八年级上下册各章节内容如下表,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中常用的微课类型,可以看到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每一章节都能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
小学一二册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微课类型表
的几种微课模式都不太合适,经过研讨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确定微课制作采用录屏模式,通过录屏软件将老师的操作过程及讲解一步一步录制下来,在该软件中进行适当的编辑,然后生成微课。
2.选择制作软件。
对多款录屏软件进行了认真仔细地考察,通过实验教师试用讨论,最后确定简单、实用的Camtasia Studio和屏幕录像专家两款软件。
Camtasia Studio是一套专业的屏幕录象软件。
同时包含Camtasia 录像器、Camtasia Studio(编辑器)、Camtasia 菜单制作器、Camtasia 剧场、Camtasia 播放器和Screencast 的内置功能和录屏大师。
Camtasia 录像器:
(1)录制屏幕功能
Camtasia 录像器能在任何颜色模式下轻松地记录屏幕动作,包括光标的运动、菜单的选择、弹出窗口、层叠窗口、打字和其他在屏幕上看得见的所有内容。
除了录制屏幕,Camtasia Record还能够允许你在录制的时候在屏幕上画图和添加效果,以便标记出想要录制的重点内容。
(2)录制PPT功能
使用Camtasia Studio PPT插件可以快速的录制ppt视频并将视频转化为交互式录像放到网页上面,也可转化为绝大部分的视频格式,如avi、swf等。
无论是录制屏幕还是PPT,您都可以在录制的同时录制声音和网络摄像机的录像。
在最后制作视频时,您可以把摄像机录象以画中画格式嵌入到主视频中。
Camtasia Studio (编辑器):
可以创建Camtasia Studio工程,以便在以后多次重复修改。
(1)在时间线上,可以剪切一段选区、隐藏或显示部分视频、分割视频剪辑、扩展视频帧以便适应声音、改变剪辑或者帧的持续时间、调整剪辑速度以便作出快进或者慢放效果、保存当前帧为图像、添加标记以便生成视频目录;
(2)可以为视频添加效果,如创建标题剪辑、自动聚焦、手动添加缩放关键帧、编辑缩放关键帧、添加标注、添加转场效果、添加字幕、快速测验和调查、画中画、添加元数据。
可以进行声音编辑,录制语音旁白、进行声音增强、把声音文件另存为MP3或者W A V文件。
(3)可以制作视频为多种格式,如制作Flash(MPEG4,FLV或SWF)、制作Windows媒体播放器程序(WMV)、制作QuickTime Movie (MOV)、制作A VI、制作iPod,iPhone或者iTuner(M4V)、仅制作音频(MP3)、制作Real Media(RM)、制作Camtasia for RealPlayer (CAMV)、制作Animation file (GIF)等。
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设置。
屏幕录像专家是一款专业的屏幕录像制作工具。
使用它可以轻松地将屏幕上的软件操作过程、网络教学课件、网络电视、网络电影、聊天视频、游戏等录制成FLASH动画、WMV动画、A VI动画、FLV、MP4动画或者自播放的EXE动画,也支持摄像头录像。
本软件具有长时间录像并保证声音完全同步的能力,支持WIN7下声音内录。
本软件使用简单,功能强大,是制作各种屏幕录像、软件教学动画和制作教学课件的首选软件。
(二)实验教师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微课的制作技术和教学应用。
1.软件操作培训,试制微课,制定标准规范。
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就要专业优势,培训方式为自学。
提供每个实验教师《Camtasia Studio 6 视频教程全集》,视频教程采用微视频形式,每个视频重点介绍一个知识点,非常适合自学。
一个礼拜后要求每一位教师从当学期的课程中选择一节课,将其重点内容制成微课,集中展示研讨。
对教师制作的微课从选材、内容取舍、制作技术待方面逐一进行点评,制作教师根据点评意见对微课进行修改和完善。
然后再展示、点评、修改,通过这一流程,两个轮回以后实验教师对两款软件的操作技能基本掌握。
并确定了信息技术微课制作的基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