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路径——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智慧
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年龄结构不够合理,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偏高。

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相对不足。

第二,职称结构不够合理,新建本科院校招聘来的多为应届毕业的青年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偏低。

例如,桂林旅游学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约占40%,除了正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偏低,各本科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分布也不均匀。

第三,学位结构不够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虽然已经达到本科院校合格评估要求,但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偏低。

例如,桂林旅游学院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7.3%,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偏低。

第四,“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育结构不够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但培育政策吸引力不强,相关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实践培育、锻炼的渠道不够顺畅。

例如,桂林旅游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35.5%,但在“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和培育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新发展理念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绿色理念塑师德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时代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队伍的使命所在。

以“绿色”发展引领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新风尚,不仅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管理,而且要关注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多维度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营造静心教书、倾心育人、潜心治学的良好氛围。

第一,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进一步完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师德师风业务部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院系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

例如,桂林旅游学院在师德师风建设实践中出台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师德师风考核细则、教师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师德标兵评选办法、教师行为规范等系列文件制度,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组织机制,成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在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指导下成立各二级学院及机关各党总支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第二,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引导。

强化师德师风内涵教育,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个人成长发展全过程。

例如,桂林旅游学院将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纳入新教师入职培训、教师转型发展培训等常规培训课程体系,同时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专题培训等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三,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和宣传新时代师德典型。

例如,桂林旅游学院利用教师节等重要假日,对获得自治区级表彰的教师、校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教师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创新理念引人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着未来发展的格局。

新建本科院校应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创新引才方式并拓宽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应多渠道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重点引进本科专业、重点学科的紧缺高层次人才与高水平教师团队。

首先,设立目标引才。

明确人才引育目标责任,科学制订高层次人才引进任务。

例如,桂林旅游学院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师资队伍指标要求和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制定了《桂林旅游学院“十四五”期间高层次人才引育目标责任》,明确高校二级教学科研单位人才引进目标任务和责任考核办法,进一步压实二级教学科研单位人才引进和使用的主体责任。

其次,优化活动引才,积极组织和参与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

例如,桂林旅游学院利用“海外高层次人才恳谈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等,扩大招聘辐射面,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

同时,与科学人才网等网站合作,加强学院人才政策宣传推介,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动员全校教职工积极开展人才推荐活动,对引进人才有成效的学院和个人进行奖励,并取得良好效果。

最后,强化服务引才,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例如,桂林旅游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搭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在人才家属安置、办理编制、子女入学、住房、优化办公环境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提升人才服务效能。

(三)协调理念留人才
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兼顾,注重校内教师队伍发展的均衡性,实现整体优化、进步。

新建本科院校应做好统筹协调,合理配置校内外人才的福
利待遇。

首先,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稳定人才。

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学院制定了《桂林旅游学院高套政策措施。

选聘一批行业企业优秀技术人才到校内兼职任教,聘请校外优质人才作为客座教授参与
管理智慧
配置到位。

新发展理念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指导,更是高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灵魂。

将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有利于破解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难题,依靠绿色发展理念,可以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师德师风长效机制;依靠创新发展理念,可以不断创新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引进方式;依靠协调发展理念,可以使新建本科院校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多方面、多领域、多角度的培育合力;依靠开放发展理念,可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靠共享发展理念,可以进一步贯彻以教师为中心的培育理念,增强教师发展动力。

新建本科院校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这需要着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开展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学历学位提升、访学研修、挂职实践等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另外,应加强校院两级管理,让中年优秀教师带动青年教师发展,并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为新建本科院校迈向新台阶培育后备人才。

以绿色理念塑师德、创新理念引人才、协调理念留人才、开放理念促提升、共享理念增动力,引导、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这既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也是传统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的变革。

它既体现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律,也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梁德东.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J].人民论坛,2022(4).
[2]张彪,谭兴勇.合格评估视阈下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14).
[3]唐昕.新发展理念指导高校统战工作的可行性及实践路径[J].教育观察,2022(10).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合格评估视阈下新建本科院校‘四位一体’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2022JGB4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彪(1987—),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发展;周洁雅(1995—),通讯作者,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高校教师发展研究和行政管理。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教人才的摇篮,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不仅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而且要加强专业质量文化建设。

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在专业认证评估筹备工作中遵循专业认证理念,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构建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专业质量文化,进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应中.质量文化培育与生成:高职学校高水平建设的核心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0(3).
[2]罗国英.质量文化概述[J].中国质量,2015(10).
[3]齐艳杰.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现状与改进策略: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个案调研[J].中国高教研究,2016(3).
[4]刘莉莉,陆超.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历史必然与制度优化[J].教师教育研究,2019(5).
[5]郝保伟.学校质量文化论析[J].教学与管理,2005(2).
注:本文系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院级教科研立项项目“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的研究”(2019015KY03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蒋春姣(1972—),广西全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编蒋海兰)
(上接第2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