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委婉语的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具有颇多相似处。

但因其属于不同语系、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历史背景等因素,它们在委婉语方面的差别尤为明显。

本文对“生理现象”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及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促进人们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加深彼此间的文化了解。

关键词:生理现象委婉语表达形式文化内涵1. 引言使用委婉语是世界各个民族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

委婉语的基本特征就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不刺耳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

(邓炎昌,1989:220)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

这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在表达形式以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既有相同之处,也具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试从“生理现象”方面几种主要委婉语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了解。

2. 英汉“生理现象”委婉语对比世界上的不同民族都是人类的组成部分,都具有人类共同的生理现象和生理特征。

人们在很多情况下都很忌讳另人不快、感觉不雅的生理现象,从而经常采用间接、回避、模糊、甚至美化的委婉方式来迂回地表达令人不悦的生理现象(魏在江,2001:7)。

因此,英汉“生理现象”的委婉语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英汉则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在历史、文化、思维、心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英汉“生理现象”方面的委婉语的区别就更为明显。

本文对“生理现象”之排泄、疾病、死亡三个方面的委婉语进行了对比分析。

2.1 排泄世界各民族历来对人体所排出的各种气味和污物持厌恶避讳的态度。

这方面的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非常丰富。

如表示“上厕所”,英语有:go to the public comfort station, see the stars, see one’s aunt, pass water, answer nature’s call, do one’s business, get some fresh air 等等。

汉语有“净手,更衣,蹲点,去一号,轻松一下”等。

英汉“上厕所”的委婉语存在很多差异,综合起来说有:(1)从表现形式看,英语“上厕所”的表现形式异常丰富,如to rear, go to the gents’, go to the Green man, go to men’s room是男子用语;powder her nose, fix one’s face, go to visit ladies’ room, go to no-man’s-land 却纯属女性用语;go to W.C是大人们的话;go to the pot, make number one or number two, go to little boys’ or girls’ room则是典型的儿童用语。

汉语中虽然也有“尿水水儿、拉臭臭”之类的儿童用语,但男女上厕所的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却没有英语丰富,差别也没那么明显。

(2)从人名表达委婉语的角度看,英语中可以用人名表厕所,如Chic Sale (chic sale)1, the john, Jakes是男厕;jane, Miss White2, Mrs Jones, widow Jones 则是女厕。

而汉语并没有此类用法,而却有将厕所称为“五谷轮回之所”的说法。

(3)从数词表达委婉语的角度看,英语中用 100表示厕所,用go to the fourth, 表示“上厕所”;而汉语则说“去1号”或“去5号”。

“去1号”表示“上厕所”是头等大事;“上5号”据说是因为人蹲下的姿态像汉字的“五”。

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英语中的委婉语比汉语更注重表现形式和具体化。

这说明英语中敏感点的扩散面较大,英语对人体功能更为敏感,因此才有数百个表达厕所的委婉语。

(邵志洪,1997:313)这些都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厕所”方面委婉语的差异,从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2.2 疾病人们普遍存在着求吉避凶、求雅避俗的心理要求,在交际时尽量使用吉祥、
受听的词语以代替粗俗不雅的词语。

“疾病”就属于这种情况。

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人们一般不愿遭受疾病的折磨;从体谅他人的方面出发,对于患者,直言相向则会增加他们的伤感甚至自卑。

因此,人们在言及疾病时,总喜欢运用闪烁其词的委婉语。

汉语中有着大量有关疾病的委婉语,比如:欠安、不适、小恙、微恙、头疼脑热、不治之症、青春痘、谢顶、地包天(前牙暴突);英语也有关于疾病的很多委婉说法,如英文把cancer称为the big C 或long illness, disease为 discomfort, ailment为condition, leprosy为hansen’s disease, Constipation为 irregularity, mad为mental problem。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英汉表示“疾病”的委婉语存在着差异:(1)从表现形式看,英语可以通过自身的构词规律形成委婉语,如用缩略词V.D代替Venereal disease,T.B.代替TUBERCULOSIS,B.O.替换body odor,而汉语则不能。

(2)从文化因素看,英语中表示“精神病”的委婉语比汉语丰富,像Mental deficiency,not sixteen annos to the Rupee, Kangaroos in his top Paddock, innocent, summon squash等。

这与西方的意识形态、心理特点和文化有很大关系。

在西方,人们特别强调个人的隐私权和平等权,因此在和别人交际时,特别注意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以期得到别人的礼遇和尊重。

反映到对“精神病”的委婉表达上,他们就特别尊重或至少在表面上非常尊重精神病患者,而不会表现出歧视的态度。

(3)汉语中表现“疾病”的委婉语视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何注》有云:天子有疾称不豫,诸侯称负兹,大夫称犬马,士称负薪。

《白虎通》记载:天子病曰不豫,言不复豫政也。

诸侯曰负子,子,民也,言忧民不复子之也。

这是由于中国在漫漫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的过程中受儒家思想很深,人们在言谈举止中总遵崇着“上下有别、尊卑有序”思想的影响。

此外,大部分情况下,不同的人生病时会因为其不同的阶层、地位、身份等看不同级别的医生。

如果彼此逾越了一定的限度,则常会带来麻烦,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2002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剧中王爷的格格身患怪病,已经病入膏肓,可王爷却拒不允许医术高明的民间名医喜来乐为其女医治,在他看来,一个乡野郎中哪有资格给自己的千金格格看病!身为当时维新派领袖的他的阶级和地位观念尚且如此根深蒂固,别的士大夫的“上下有级,尊卑有序”的观念的顽固性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该剧情是虚构的,可却深刻而生动地反应了当时的现实状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便可发现汉语“疾病”的委婉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是一种地位文化、身份文化、阶层文化。

2.3 死亡不管哪个民族都把死亡看得非常神秘,也非常忌讳说“死”。

人们通常认为只要不说“死”字,似乎“死神”就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因此,人们往往用“死”的委婉语代替“死”字。

其实,从符号学角度讲,语言是一种符号集,是一定语言形式和一定语义的结合体,语言形式和实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并不具有超人的魔力。

然而,由于以前的人们不太了解语言的本质,加之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了解不足,“语言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

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某种它本身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力量;社会成员认为语言本身能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坚持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谁要得罪这个根源,谁就要得到惩罚;反之,讨好它则会得到庇护和保佑。

”(陈原,1983:337)这种“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对语言的迷信思想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很普遍。

“死亡”也许是人们最惧怕、最忌讳、最不愿谈论的话题,因此英汉语中有着大量有关“死”的委婉语。

英语有:be at rest ,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 answer the
final call, depart to God, be out of pain, breathe one’s last, pay one’s last debt, settle one’s account, be no more, throw up the cards, etc。

汉语中有“老了,没了,逝世,病故,作古,辞世,去世,不在了,与世长辞,上西天,升天,驾返瑶池,心脏停止跳动,去见马克思”等。

虽然英汉语都有很多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但是它们的表达形式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别。

主要表现在:(1)从表达形式看,汉语中“死亡”的委婉语因阶级、地位、等级、身份、对象、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

《礼记 . 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皇帝“死”的委婉语还有“驾崩、山陵崩、弃群臣、宫车晏驾、千秋万岁后”等。

皇太后、皇后死也称“晏驾”。

对美女的死称为“香消玉殒、玉碎珠沉”,妻子死为“断弦,失俪”。

战死为“牺牲、捐躯、阵亡”等;名人死为“逝世、谢世”;一般亲友为“安息、离世”;一般人死为“完了、断气了、翘辫子了、上八宝山了”等;坏人的死为“见阎王、完蛋了、玩完了、蹬腿了、呜呼哀哉”等。

但英语“死”的委婉语却没有这么繁多。

(2)由不同的宗教文化带来的表达差异。

英语中“死“的很多委婉语来自《圣经》或基督教,如be safe in the arms of Jesus, be asleep in the valley3,be in Abraham’s bosom, be promoted to glory (“荣升天国”,这是基督教救世军常用的委婉语),be taken to paradise, cross the River Styx4, go to meet one’s maker, etc。

汉语中则主要是来自与道教和佛教有关的用语,如道教有关“死“的委婉语有:羽化,仙逝,仙游,登仙,成仙,归西,归天,驾鹤西去,驾返瑶池等;佛教的有:坐化,入寂,圆寂,物化,升天,灭安,涅磐,转世,归真,迁化,归寂等。

(3)汉语存在着特有的“语音禁忌”。

我国民间迷信的人认为,73和84是两个“槛”,民间流传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所以许多老人都不愿意说上述年龄,常多说或少说一岁。

这些被视为与死相关的数字要回避。

许多与“死”谐音的字也属禁忌之列。

有很多地方送礼物不送钟,因为“送钟”与“送终”谐音。

胶东渔民吃鱼不能说“翻”,只能说“调个头”,“翻”即“翻船”,意味着死亡,所以要避讳。

这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的禁忌比起西方人简直是“大巫见小巫”,这与中国人的“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畏惧心理有着直接的联系。

此外,汉语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与死有关的现象——对处死犯人刑具的称呼。

比如,在宋朝时,著名清官包拯用三种铁铡处死罪犯:龙头铡是处死犯法的皇亲国戚用的;虎头铡则是处死贪赃枉法的官员们用的;狗头铡则是专门为犯事的平民百姓准备的。

人有贵贱之分,竟然连处死人的刑具也竟然划分得如此分明!由此可见,在封建王朝的中国,身份和地位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

总之,汉语中“死亡”的不同说法,尤其是古代诸多“死”的说法以及与“死”有关的现象都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身份文化、地位文化。

究其深层原因,我们便可发现,中国历史上一直很重视人们的社会等级身份和人格身份。

等级身份是指人在阶级社会中的地位身份;人格身份是指人的品格和职业身份,如把人分为圣人、伟人、贱人、罪人等。

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和利益,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权利和享受、资源和资产的占有与分配等均有差异。

因此,人们十分重视身份的价值观念;此外,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在推行等级森严的身份制度,这也使中国人形成了重身份的价值观。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关于“死”的委婉语有那么多种表达形式的原因。

而英语在这方面却远远不及汉语。

3. 结语从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委婉语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文化内涵,并进而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和文
化在这方面的差异。

语言委婉语这一普遍存在的事实说明了英汉两个民族都有趋善趋美的心理,但这一共同的心理却是由不同的伦理观念、文化、价值观等驱动。

从现象深入本质可以更加清楚语言之委婉语现象的实质,从而把握其发展方向。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了解委婉语所依托的深层文化差异,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得体地运用所学的语言。

参考文献:1.常敬宇. 汉语词汇与文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陈原. 社会语言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3.邓炎昌等.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4.葛校琴. 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郭锦桴.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5.韩珍重. 词海拾贝[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6.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7. 李国男. 英语中的委婉语[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3).8.刘纯豹. 英语委婉语词典[Z],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9.邵志洪. Euphemisms导致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2).10.束
定芳. 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3).11.彭增安. 语用修辞文化[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12.王李延. 委婉语[M], 北京:新华出版社,
(7).14.Hudson, 1998.13.魏在江. 英汉生理现象委婉语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Kenneth. The dictionary of Diseased English.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