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视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视角
钟书能;阮薇
【摘要】The frequent use of synonyms in C-E/E-C translation is intended to avert mechanical repetition,and what is favored are the super-ordinates or the sub-ordinates in the form of hyponym as synonyms in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Prototype Theory and the Metonymy Theory,the co-authors of this paper will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rules of hyponym-formation and the alternating mechanism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It is assumed that the present research will be of some help to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在翻译实践中,为了避免同一词汇的重复,译者往往会选择同义词来玉成其事。

其中,上下位词的替代是英汉互译中的最为实用的一种译巧。

以认知语言学中范畴理论和转喻理论等为理论框架,审视汉、英上下位词的构词方式,并分析英汉互译中上下位词的替代认知机制。

本研究对我国的汉/英翻译实践与外语教学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33)011
【总页数】5页(P114-118)
【关键词】范畴;转喻;上下位词;翻译;教学
【作者】钟书能;阮薇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上下位词替代的现象,无论是英汉翻译还是汉英翻译都无法避免。

不少学者认为用上位词来替代下位词是有效避免同词重复的重要技巧。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和发展,我们可以对这一现象做出新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是在我们对世界的感知、经验以及概念化的基础上研究人类语言的一门新学科[2]。

它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语言学发展,同时对翻译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范畴理论和转喻理论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本文试图结合这两个重要理论来探讨英汉上下位词构成方式的差异,研究上下位词的替代机制,并分析英汉互译中上下位词替代的处理方法。

一、范畴(category)
(一)从经典范畴理论到原型理论
经典范畴理论最初见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Suppose“man”has the meaning“two-footed animal”.By “having a meaning” I mean this:if “man” is“two footed” animal”,then if anything is a man,its “being-two-footed” will be what its “being-a-man” is.亚里士多德认为[人](man)有两个本质特征[两足](two footed)和[动物](animal),只要个体符合这两个特征属于[人]这个范畴,如果缺乏其中之一就被排除在外[3]。

因此,Taylor[4]归纳出经典范畴理论的如下特征:(1)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要条
件决定;(2)特征是二元;(3)范畴具有清晰边界;(4)范畴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总之,经典范畴理论是基于客观主义的“非此即彼”的范畴观。

Wittgenstein[5]指出范畴各个成员之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并发现了范畴成员
之间具有相似性,并称其为“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Berlin&Kay [6]考察了98种语言的颜色词汇,发现在人类的语言中存在基本颜色词11种,人们总是以焦点色(focal color)为参照来命名其他颜色。

Rosch[7]及其同事做
了大量心理学实验以求发现范畴的内部结构。

他用“原型(prototype)”代替Berlin&Kay的“焦点(focus)”,对 BIRD,FRUIT,VEHICLE 等范畴进行实验,发现它们表现出原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s),即范畴成员之间的不对称性,如在[鸟]这个范畴里,麻雀是原型成员(prototype member),而企鹅是边缘成员(marginal member)。

此外,他还将范畴系统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即范畴
的原型和基本层次。

(见例 1)
图1 “水果”基本层次范畴
例1:从横向看,[苹果]相对于[梨]、[葡萄]、[香蕉]等是[水果]这一范畴的原型;从纵向看,[苹果]相对于[水果]、[红苹果]、[青苹果]是基本层次范畴。

因此,[苹果]既是原型范畴,又是基本层次范畴。

(二)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 category)
Berlin等人利用“通俗分类法”对墨西哥南部讲玛雅语的Tzeltal人对植物的分类进行研究[8]。

例2:
初步分类:植物plant
生命形态:灌木bush花flower
属名:松树pine橡树oak榆树elm 枫树maple
种名:黄松ponderosa pine白松white pine短叶松Jack pine
研究发现,属名是最基本的层次,与前两个层次相比,其名称最丰富、形态最简单、区别最清楚、使用最广泛、记忆最容易。

基本层次范畴不仅可以应用于名词范畴的划分,在动词中也同样适用。

以烹饪
cooking为例(例3):
图2 Cooking基本层次范畴
(三)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y)和下位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y) 以基本层次范畴为中心,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向下发展为下位范畴。

上位范畴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且物体的完形形象和大部分属性都来自基本层次范畴,因此又被称为寄生范畴(parasitic category)。

下位范畴也是寄生范畴,它是在基
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致的切分[9]。

如例1中,[苹果]属于基本层次范畴,[水果]就是[苹果]的上位范畴。

实际上,水果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之所以人们讲到水果会想到苹果、梨、葡萄等其他水果,是因为水果的形象是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而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上位范畴是下位范畴的寄生范畴。

此外,[红苹果/青苹果]是[苹果]的下位范畴。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谓上位范畴和
下位范畴都是相对而言的,[苹果]虽然是基本层次范畴,但它相对于[水果]而言是下位范畴,相对于[红苹果/青苹果]来说则是上位范畴。

即使在已知的上位
范畴[水果]之上,我们也可以假设在其之上仍有上位范畴——[食物]。

二、转喻(metonymy)
(一)转喻和概念转喻
传统观点认为,转喻是一种修辞手段,其本质就是一种词语替代的过程。

但是,学者们对于转喻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

Ullmann(1962)认为转喻关系是词语义项之
间的邻近性。

Jacobson(1985)提出转喻是语言运作的重要原则,它属于关系轴,
涉及的是事物的邻近性(contiguity)。

后来(2002),他又运用了Saussure的双轴
理论将转喻定义为横轴 (syntagmatic axis)上的语言符号之间的邻近关系。

这些观点虽然揭示了转喻的基础——邻近性,但始终停留在语言层面上。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认识到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的思维方式。

Lakoff&Johson(1980;2003)曾指出:转喻的本质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手段,
转喻是概念、思维层面上的问题,对于人类推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认知语言学家将其称为“概念转喻”(conceptual metonymy)。

Langacker(1993;2000)认为转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参照点现象。

更准确地说,喻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喻底提供心理通道(mental access)。

K.vesces&Radden(1999)指出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转喻喻体为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3]145。

虽然他们的表述各有不同,但都阐释了转喻的本质:用突显的(salient)、易感知的喻体来激活认知喻底的心理通道。

(二)转喻的工作机制
转喻由三部分组成:本体、喻体和喻底,但是本体从不出现,喻体就是喻底。

本体和喻体以隐含的方式在起作用。

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喻体之所以可以替代本体,因为它代表了本体的某一特征,提及这一特征,读者就能推断出所指的实际上是本体[10]。

转喻的工作机制可以从以下例子中体现出来:
例 4:Art transcends and therefore only time can determine artistic value.Censors,critics,and reviewers belong to a dangerous species:they can easily kill new art that they consider an ugly duck,not knowing that in due time it might be a splendid swan.(艺术具有超越性,因此只有时间可以确定艺术的价值。

审稿员和评论家都是可怕之人:倘若他们认定一件新艺术品是丑小鸭,就会轻易地扼杀它,却不知道它可能会有一天变成美丽的天鹅)[11]
分析:ugly duck和splendid swan的形象来自深入人心的安徒生童话,用“丑小鸭”和“白天鹅”分别替代“欠佳的作品”和“佳作”,结合《丑小鸭》的故事情节,读者马上联想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寓意,也理解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例 5: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a feeling as it happens is the keyston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People with greater certainty about their emotions are better pilots of their lives.(情商的核心在于识别情绪变化的能力。

越能把
握自己情绪的人,就越善于驾驭自己的生活)
分析:实际上,原文的意思是People with greater certainty about their emotions are well control their lives.众所周知,pilot具备情绪稳定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素质,于是,原句运用了转喻机制,利用pilot这个喻体来表达本体well control的特征。

三、英汉上下位词构词法
我们把上文例2提到的Berlin的“通俗分类法”简化为三层,即“生命形态”、“属名”和“种名”。

相应地,运用此方法可以在构词中作出如下划分:
生命形态——上位范畴词:树tree花flower水
果 fruit鸟 bird鱼fish…
属名——基本层次范畴词:松树pine橡树oak
榆树elm 枫树maple玫瑰rose…
种名——下位范畴词:黄松Ponderosa pine白
松White pine短叶松Jack pine…
以甜食的翻译为例,我们把“甜食”定义为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有“蛋糕”、“面包”和“布丁”,最后把“面包”这一基本层次范畴再细分为“切片面包”、“圆面包”、“牛角面包”、“发式面包”、“汉堡包”,如例 6 所示[12]:
图3 “甜食”基本层次范畴
例6的汉语构词中,下位范畴词=修饰语+基本层次范畴词,如:牛角面包=牛角
+面包、圆面包=圆+面包、切片面包=切片+面包、法式面包=法式+面包、汉堡
包=汉堡+面包。

而在英语构词中,基本层次范畴词 bread 与其下位范畴词toast,bun,croissant,baguette,hamburger的构成均无直接联系。

可见,
英语上下位词之间的联系较少,在上下位词的构成中,倾向于使用独立的词,而汉语的上下位词之间的联系则比较密切,下位范畴词依赖于基本范畴词形成,这也同
时应证了下位范畴是基本层次范畴的寄生范畴这一说法。

我们再以“癖”的翻译为例,首先把“癖”定义为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有“怪癖”、“癖好”、“癖嗜”,基于“怪癖”这个基本层次范畴,可以分为“异装癖”、“偷窥癖”、“自恋癖”和“咬指甲癖”等,而基于“癖嗜”这一基本层次范畴,也可下分为“酒瘾”等。

如例 7 所示[13]:
图4 “癖”基本层次范畴
在关于“癖”的汉语构词中,基本层次范畴词=修饰语+上位范畴词;下位范畴词=修饰语+上位范畴词。

但在英语中的情况却大不相同,首先,“癖”这个词在英语中缺失与之相对应的上位范畴词;其次,大部分下位范畴词与基本层次范畴词都无直接联系;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下位范畴词“酒瘾alcohol addition”是由基本范畴词“癖嗜addition”演变而成。

由此可见,汉语的上下位词构词中,上位范畴词、基本层次范畴词、下位范畴词的联系非常紧密,下一等级的词往往是由上一等级甚至是再上一级的词构成,而在英语构词中,上下位词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英语更倾向于使用独立的词汇来定义不同的等级,但也有部分下位范畴词是由基本范畴词组成,如alcohol addition。

四、翻译中上下位词的替代
由于英语避免重复,我们经常碰到上下位词替代的现象,例如:Over time,I want to see a Europe in which America’s young students have replaced our young soldiers,a Europe in which American technology has replaced American tanks,a Europe in which new American lasers replace aging LANCE missiles.在这句话中,tanks,LANCE missiles是arms的下位词,用来替代美国落后的军事武器,用lasers则是technolo-gy的下位词,用来替代美国发达的工业技术。

下位词之所以能够替代下位词,实际上是转喻机制在起作用。

tanks,missiles代表了arms的部分特征,因此读者马上可以联想到作者所指的是
军事武器。

既然英语忌讳同词重复,那么英汉互译上下位词的替代就无法避免。

而且,英译汉和汉译英对上下位词的替代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英汉翻译
英语群量词的翻译往往使用上位词代替下位词。

英语的群量词是用以表示群体或集合概念的量词。

其中,与人有关的群量词包括:
group:泛指各种群体
army:指为某一目的自愿组成的团体
band:指为同一目的组成的乐队
bunch:一伙干坏事的人
gang:帮/伙犯罪团伙
batch:一批加入的成员
troop:指行军中的队伍
troupe:指演出班子,芭蕾舞团等
翻译与人有关的英语群量词时,“群”字的使用最频繁,其次是“队”、“伙”、“组”、“批”等等。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群group”看作一系列群量词(crowd,band,team,batch,etc.)的上位词,因此在翻译中采用了“上位翻译法”。

在翻译与动物有关的群量词,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例如:
brood:一窝孵出的幼小动物
litter:一窝胎生的幼小动物
swarm:大量的移动的鸟或昆虫,蜂群
bevy:唧唧喳喳聚集在一起的大群体
cluster:密密匝匝聚集在一堆的群
flock:同一种类的禽类或兽类
herd:放牧或群聚生存的动物群
pack:野兽的群体
shoal/school:尤指鱼群
field:遍地的分散的群
与动物有关的群量词翻译成汉语时,全部都可译成上位词“群”,如a swarm of bees一群蜜蜂;a bevy of birds一群小鸟;a field of cattle一群牛等等。

由于英汉上下位词构词法不同,英语的拟声词远比汉语丰富。

汉语表达动物的叫声时,往往比较笼统,以“动物名称+叫”(即“修饰语+中心词”)的形式出现,如:“猫叫”、“蚊子叫”、“知了叫”,尽管也有“鸟鸣”、“鸡啼”、“狗吠”、“鹤唳”等表达方式,但远不如英语拟声词系统发达,例如:
喜鹊叫:Magpies chatter.
鸡叫:Chickens cheep.
蚊子叫:Mosquitoes hum.
猫咪叫:Cats mew/meow.
猫头鹰叫:Owls hoot.
狗吠:Dogs bark.
昆虫叫:Insects chirp.
鸭子嘎嘎叫:Ducks quack.
猴子叫:Monkeys chatter.
青蛙呱呱叫:Frogs croak.
狮子叫:Lions roar.
狼叫:Wolves howl.
牛哞哞叫:Cows moo.
驴叫:Donkeys hee-haw.
蛇叫:Snakes hiss.
鹅叫:Geese cackle.
小鸟叽叽叫:Birds chirp.
熊叫:Bears growl.
大象叫:Elephants trumpet.
猿叫:Apes gibbe.
因此,我们在翻译英语拟声词的时候也常常使用上位词替代下位词,如The cock in the yard crowed his first round.译成“院子里的公鸡已经叫了头遍。

”此句
若将“crowed”直译为“咯咯地叫”,句子会很不通顺,因此采取“上位翻译法”把它翻译成“动物+叫”更佳。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翻译英语的动物拟声词,也适用于描述其它物体响声的拟声词,此时可以翻译成“物体+响”。

如 There is a large,low-ceiling room with clacking,rattling machines.可译成“天花板很低的大房间里,充斥着各种机器的响声。

”原句中,“clacking”和“rattling”均为形容机器运作的响声,但译文
并未完全忠实于原文,生硬地把这两个拟声词翻译为“咔嗒咔哒”和“嘎嘎响”,而是采取较为抽象的“… 的响声”,这样更加符合汉语的行文和表达习惯。

(二)汉英翻译
汉英翻译也会出现上下为次替代的现象,但与英汉翻译不同,倾向于采取“下位翻译法”,即用英语的下位词替代汉语的上位词。

例8:三四个筛酒的酒保,都手忙脚乱,搬东搬西。

译 1:But these serving men were so busy,their hand and feet were all in confusion,and they were moving things hither and thither,east and
west.(All Men are Brothers)
译 2:The four or five waiters were busy rushing from one to another
serving food and drink.(Outlawsof the Marsh)[14]
析:汉语中“东西”意为“things”,而不是方向上的“east”和“west”,因
此译 1 欠妥。

译 2 虽然没有忠实于原文把“东西”直接译成“things”,但使用
其下位词“food”和“drink”更能准确地表达这句话的意思,让读者能够马上联想到作者所描述的画面。

例9:他们讲唯心论,我们讲唯物论。

译文:They preach idealism whereas we advocate materialism.
分析:原文重复使用动词“讲”,旨在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

但是英语避讳重复,因此译者没有生搬硬套把两个“讲”直译为“say”,而是采用了两个具有不同感情色彩的下位词“preach”和“advocate”。

这种方法不但有效地避免重复,而且能够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感情色彩。

例1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们要坚持农林牧副渔相结合的方针。

译文: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We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farming,forestry,animal husbandry,side occupation and fishery.
分析:第一个“农业”指的是农业经济,具有广泛意义,包括了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因此译为“agriculture”;第二个“农(业)”具有专指意义,指的是相对于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等产业的农耕产业,所以要译成下位词“farming”,才能准确地表达原意。

范畴论,特别是基本层次范畴的引入为我们认识英汉上下位词的构成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英汉互译中的词汇转换不仅停留在同一层次上的词语转换,而且可以跨越范畴等级找出符合原文意义的词汇。

这种上下位词的替代实际上是转喻机制在起作用。

由于英汉上下位词构成方式的区别,英语的下位词系统比汉语丰富得多。

因此,英译汉时,倾向采取“上位翻译法”,即用较为抽象的上位词替代下位词。

相反,汉译英中,倾向采取“下位翻译法”,即用具体的下位词替代上位词。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以基本层次范畴为理论背景,选择恰当的上下位词,使译文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Ungerer F,Schmid H.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Taylor J.Linguistic Categorizatoin:Prototype in Linguistic Theory [M].Oxford:Clareden Press,1995.
[5] Wittgenstein L.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M].Trans.by Elizabeth Anscombe.Oxford:Black Publishing,2001.
[6] Berlin B,Kay P.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ity and Evolution [M].Berkeley:California Press,1969.
[7] Rosch E.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Semantic Categories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of Psychology,General,1975(104).
[8]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2(2):35-39.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0]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J].外国语,2004,5(3):26-34.
[11]蔡基刚.词语的选择与效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2]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王逢鑫.说一说如何翻译“癖”[J].英语世界,2011,12:113-115.
[14]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