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手记:走近留守儿童(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访手记:走近留守儿童
人们常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爱的呵护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担任班主任10年了,十年来有很多孩子在我的教育下长大。

我常想他们会不会因为有我这样一个班主任而幸福呢?有没有我的带领而健康成长呢?我的爱是否能打动每一个孩子,是否能给所有需要帮助的孩子温暖?我顾及全面了没有呢?
现在和我相伴的是与我相伴了四年的孩子,从一年级的天真可爱的到现在的聪明睿智,我觉得我像一个妈妈,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性格、习惯、家庭情况了如指掌等。

而最近越来越多的家长因为种种原因外出打工,使得越来越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想到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从此没有着落。

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了解他们的现状、尽可能去帮助他们。

从此,走进留守儿童的活动在我的周末、暑假期间进行着……
最令我震撼的是第一站,走进一个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家庭。

孩子名叫黄交帅,父母离异后分别外出打工,孩子独自住在租赁的一间简陋的房子内,生活没有保障,性格越来越沉默,学习成绩急速下降。

中午,我吃过午饭,按照孩子提供的地址开始了我的家访。

那是一套老式破旧的出租楼,孩子租住在五楼。

来到阳台上,只见阳台上垃圾遍地,我也只能弯着腰从各种晾晒着的衣服下钻过去,对照门牌号码摸索着找他的家。

可想而知常住这里的都是社会最底层、各个行业的外来人员。

我来到走廊尽头,对照纸条站定,找到了他的家,可是敲了许久的门也无人应答,通过手机再次和孩子沟通,门才慢慢打开。

原来孩子是担心有坏人来,多么可怜的孩子呀!进屋后我第一印象是房间很黑、很乱。

我环视低矮漆黑的出租房,屋内很凌乱,地上纸盒、纸箱、鞋子、桶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桌上杂七杂八地放着热水瓶、纸杯、水杯、碗筷、袜子、书本等。

旁边站着黄交帅同学早已经局促不安了,为了缓和气氛,我关切地问:“帅帅吃过午饭了没?”循着他的手望去,一个菜碗引起了我的注意——碗里只剩下一点油榨干辣椒。

“你就吃这个吗?”我疑惑地问。

“嗯,是。

”孩子立即去收拾碗筷。

只见他把碗端到厨房的柜子里。

“只有一点辣椒了还留着吗?”我问。

“是的,这是奶奶周末做的,很好吃。

她……她每周六晚上会回来给我做好菜。

”原来,孩子竟然是一个人生活,奶奶每周回来做一次菜,而这一次菜却要吃上一周。

才吃完了孩子便自己煮鸡蛋吃,有时一个星期都在吃鸡蛋。

看着面黄肌瘦的孩子,摸着他单薄的被褥,我眼泪婆娑,嗓子里像堵了鱼刺一样,内心一阵阵的痛。

可怜的孩子,谁来关心他的生活、他的冷暖、谁来辅导他的学习,谁来倾听他的心事……我顿时明白了孩子平素的沉默与无奈。

再看看桌子上摆着的书本,满是污迹而脏乱不堪,唯一一本没有封面的课外书丢在床头,是想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怎么学习,怎么大量开展阅读呢。

走出这个小房间时,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当别的孩子围在父母的身边,快乐的感受家庭的呵护时,这个孩子却过着孤独寂寞、朝不保夕的生活。

当别的孩子随同父母全国各地旅游时,他,可怜的孩子,每天面对黑暗的小屋,独孤的生活。

或许他最大的快乐便是趴在街道的一角和别的孩子拍小纸片。

父母的责任在哪?我作为班主任老师能做些什么?帮助?从何做起?我尽自己所能联系了孩子的爸爸、
妈妈、奶奶,希望他们重视孩子的成长,尽量生活中多照顾,给做点小菜、帮她辅导作业、课后跟他聊天……虽然,在我的努力下,黄交帅同学开朗了很多,但很多生活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困惑而担忧缠绕着我,作为班主任给缺失爱的孩子温暖与帮助是我的责任,班上还有不少这样的孩子。

他们都需要我们的了解、帮助、关爱、呵护。

后记:从这之后,我有意识的走进了其他留守儿童的家,他们居住的环境都很差,生活艰苦,学习上家长没有时间、没有能力辅导,心理上缺少人的关爱。

比如:张晓彤同学一直跟着年过半、目不识丁的外婆生活,外婆在街道以打扫卫生卫生,孩子自己做饭、自己洗衣,学习自己负责;陶湘粤同学跟在在长沙开的士的哥哥在一起,哥哥年轻爱玩,很少用心关心她,因此,她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通过了解、与有意识的关心,他们的学习状态明显有进步,经常能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

我希望,新的学期,通过我的努力,孩子们能觉得校园就是他们另一个温暖的家。

家访手记:走近留守儿童(2)
在某个寒冷的冬日午后,我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访。

这次家访的对象是几个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工作,照顾他们的责任只能由年迈的祖辈们承担。

带着好奇和关心的心情,我踏入了这个小山村。

当我走进小屋时,一股刺鼻的煤烟味扑面而来。

在昏暗的房间里,我看到了几个孩子正在一起玩耍,他们的眼睛里透露出的是一种特殊的坚定和深情。

他们是陈明、杨晨和小春,几个家族的后代。

陈明是个聪明活泼的男孩,虽然只有八岁,但他已经很独立了。

在我和他坐下来交谈的时候,他拿出一本书来,看来是在独自学习。

他告诉我,他每天放学后都要自己回家,吃完晚饭后还要继续完成家庭作业。

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则去了城市,所以他只能依靠自己。

杨晨是个文静害羞的小女孩,她才六岁,但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理能力。

她说她每天早晨都会照顾小春的起床、洗漱和吃饭。

小春是个三岁的男孩,他是杨晨的表弟。

因为双亲都在外地工作,他们只能和姑姑一起生活。

说起小春,杨晨满脸的笑容,充满了对弟弟的无限爱和关怀。

通过和这些留守儿童的交谈,我了解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并不容易。

他们每天一个人起床,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上学。

放学回家,一个人做作业,一个人睡觉。

他们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孤独感时常袭来。

在这个家庭里,我看到了祖辈们的艰辛。

杨晨的外公外婆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却还要照顾孙辈们的生活。

他们每天在田间劳作,准备一日的饭食。

而在家中,他们要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等等琐事。

他们并没有抱怨或者埋怨,只是默默地为孩子们付出。

在这次家访中,我还了解到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些严峻问题。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容易受到变态心理的影响,无法得到合适的情感支持和教育指导。

这也容易导致他们的行为问题,比如孤僻、自闭、逆反等。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

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好和父母的缺席,许多留守儿童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甚至有的无法完成初中学业。

这给他们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但是,我也看到了希望。

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了他们的基本权益。

比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加强乡村学校设施的建设,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组织志愿者或专业人士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等。

这些措施无疑给了留守儿童们一线希望。

此时,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能做些什么呢?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我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