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煮酒论英雄》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及其作者。

了解对话描写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2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朗读古代白话文。

3感受作者描写人物时饱含的鲜明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了解对话描写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描写人物时饱含的鲜明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三国演义》
二、整体感知
三、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写刘备行韬晦之计。

第二部分:煮酒论英雄曹操与刘备论英雄
三、文本细读
1刘备在后园种菜是“行韬晦之计”“韬晦”是什么意思?“以为”如何解释?(把…当作。

见注释。


2刘备为什么要行韬晦之计?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这一点?
(刘备当时没有实力,但他有称雄海内,恢复汉室的壮志,又不能流露于外而若来杀身之祸。


3刘备为什么不对关张明说?(怕关张有所流露,招致祸水,足见刘备的韬晦之深。


总结:这一段虽然没有开始论英雄,但不仅对曹刘的关系作了必要的交代,而且为刘备的思想性格奠定了基调。

4 第二段中两位不速之客的身份?
5俗话说“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两位的用意?(解释“引”:率领)
(与其说是请,还不如说是命令。

所以刘备吃惊不小。


6 刘备入府见操,曹操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吓得他“面如土色”为什么?(刘备以为自己的韬晦之计已被曹操识破,所以….)
7 曹操讲了“望梅止渴”的故事,用意何在?
总结:这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拉开了曹刘论战的序幕
8 曹操是如何评价龙?(齐读)
9 曹操说龙之后,问了什么?(借龙发问,着意设问,要刘备指言当世英雄。

)10刘备采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曹操的这一问呢?
(时而装呆卖傻,时而权作不知。


11曹操为什么邀请刘备来煮酒论英雄呢?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既要表达自己称雄天下的野心,又要对刘备的政治抱负来个试探。


四、深入探究
1曹操借龙发问,而刘备权作不知,那么当曹操见自己迂回战术不行时,就改变方法,来了个正面出击:“不识其面,亦闻其名”,这样一来,刘备在曹操的逼问之下,只好采用什么方法?(乱论英雄。


2刘备为什么要乱论英雄?为什么连用探询口气?
(意在表明自己没有慧眼,不识英雄。


3 曹操把刘备所列举的英雄,分别看作“冢中枯骨,色厉胆薄”等,并且一概用“非英雄”加以否定,从中体现了曹操什么性格特点?
(锋芒毕露,藐视一切,野心勃勃,骄横跋扈,既有英雄之概,又有奸雄之气。

)4 刘备在这一回合中又表现出什么性格特点?
(不露声色,谦恭有加,显得大智若愚,隐忍机警,虽以平庸之太,却内孕英雄之心。


5 如果我也用龙来比喻曹刘的话,他们各是什么
(曹操:腾身于宇宙之间的飞龙。

刘备:隐形于波涛之内的潜龙。


6. 用一个短语加以概括本回合的内容。

曹刘的这场对话,实际上是智慧的较量,是一场心理战。

总结
1. 表现人物独特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2. 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3. 自然环境的作用:烘托人物性格的情节气氛,成为情节转化的关键。

五、作业
读背曹操对“英雄”所下的定义——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谈谈你对理解。

板书:
曹操:腾行飞龙
英雄:胸怀大志,能屈能伸,腹有良谋,吞吐天地
刘备:隐形潜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