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幼儿园大班教案《手拉手》含反思(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班幼儿园大班教案《手拉手》含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的第四章《我们都是好朋友》,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手拉手》。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到手拉手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友好相处。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手拉手,感受友谊的美好。
难点: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手拉手图片、故事书、音乐播放设备、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手拉手的场景,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教师展示手拉手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引导他们了解手拉手的意义,教育他们要关爱同伴。
3.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手拉手游戏,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教师提出一个关于手拉手的问题,如:“如果你看到一个小伙伴摔倒了,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并给出正确答案。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关爱意识。
六、板书设计
1. 《手拉手》
2. 内容:
手拉手的意义
关爱他人的方法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幅手拉手的画,并写下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例子。
答案示例:画面中两个小朋友手拉手,背景是阳光明媚的公园。
文字描述:“今天我在公园看到一个小伙伴摔倒了,我赶快跑过去扶他起来,还帮他拍了拍身上的土。
我们要手拉手,一起快乐成长。
”
2. 作业要求:画幅清晰,描述真实,体现出关爱他人的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手拉手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关爱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共同培养幼儿的关爱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关爱家人,将手拉手的友谊传递给更多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即手拉手游戏的组织与实施。
2. 作业设计中的画幅与描述要求,以及如何引导幼儿真实地表达关爱他人的行为。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家长参与活动的方式和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一、实践环节的补充和说明
手拉手游戏是本节课的核心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理解并实践关爱他人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1. 游戏前的准备:教师应提前设计好游戏规则和流程,确保游戏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能情况,设置合适的游戏难度。
2. 游戏中的引导: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或合作意识较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融入集体。
二、作业设计的补充和说明
1. 画幅要求: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描绘出充满友爱的场景。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绘画技巧,指导他们如何构图、配色等。
2. 描述要求:教师应引导幼儿真实地表达自己关爱他人的行为,避免虚构。
在描述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
3. 评价与反馈:教师要对幼儿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作业质量,同时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幼儿继续表现出关爱他人的行为。
三、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补充和说明
1. 家长参与活动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群等形式,与家长分享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邀请家长参与活动。
例如,家长可以协助组织手拉手游戏,或者与幼儿共同完成作业。
3. 课后反思:教师要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故事时,教师要用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讲解知识点时,语速要适中,语调要有起伏,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
二、时间分配
1. 导入环节:5分钟,以生动的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环节:10分钟,讲解手拉手的意义,让幼儿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10分钟,组织手拉手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
4. 作业环节:5分钟,布置作业并解释要求,引导幼儿真实表达关爱行为。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思考。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注意提问的难度,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生动的故事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手拉手的意义。
2. 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幼儿关注关爱他人的行为。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手拉手的意义。
在反思中,要注意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本节课采用了故事导入、实践环节等教学方法。
在反思中,要考虑这些方法是否有效,幼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达到教学目标。
3.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调整教学氛围,使课堂氛围保持活跃。
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本节课的作业要求幼儿画一幅手拉手的画,并描述关爱他人的行为。
在反思中,要关注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引导幼儿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关爱行为。
5. 家园共育的落实:反思家长参与活动的程度,以及家园共育的成效,为今后教学提供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