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采访细节把握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3期(总第55期)
2009

第三

摘要: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来实
现,在这一过程中,提问技巧和风格的作用至为关键。

只有善于捕捉细节、掌握受众心理、形成交往气氛,采访才能顺利展开。

关键词:新闻采访
细节
提问
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周密的前期准备及精心的后期撰稿,但其核心部分———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是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实现的。

在这一过程中,提问技巧和风格的作用至为关键。

对新闻记者来说,一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新闻媒体面对的受众之一。

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所以,细节决定成败。

只有善于捕捉细节、掌握了受众心理、形成了交往气氛,被采访人可以敞开心扉与记者交谈了,采访才能顺利展开,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还原真实的新闻事件。

笔者认为,在采访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细节:
一、重视提问的“首次印象”
对记者来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近素不相识的采访对象,并能与其进行深入采访,这其中第一印象的运用格外重要。

在1998年全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凤凰卫视主持人
吴小莉被朱镕基总理点名提问,
而她能引起朱镕基的注意就是因为她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

由此可见,记者的服饰有时候也能起到让被采访者眼前一亮的“首次印象”,但这一点也需运用得当才能收效。

记者采访什么和穿什么服装应当是有讲究的,应区分不同的场合、时间、人物以及环境氛围来作适当选取。

而对大多数的记者来说,“首次印象”更多的则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素质来赢得被采访对象的好感和认同,这里面既有礼仪、举止和语言等外在素质的得当运用,更重要的则在于记者本身的学识、思想以及提问的技巧和深度等等。

要使采访对象乐于提供信息,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新闻,就必须在采访一开始就尽快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让对方把记者视为自己人,产生认同感。

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记者必须通过自身的仪态表情、
行为举止等方面和采访中恰当的问题选择、语气语态向对方传达友好亲切的第一印象。

比如,同农民接触,如果记者说话居高临下,对方必然毫无好感。

如果记者举止大方,
对农民亲切热情,对方自然愿意回答提问;同上层人物接触,如果记者举止粗俗,就难免被人小看。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提问,最为关键的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开场话题,因为一个好的开场话题,可以使主持人轻松顺利地展开访谈,而一个糟糕的开场话题则会让你“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笔者曾采访过一位专门研究湿地的工程院院士,第一个问题是:“你是怎么理解湿地是地球的肾的?”问题一下子把这位院士带进兴奋状态,接下来的采访自然就很顺利。

二、重视提问的对等性
人都有一种心理倾向,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喜欢那些信任自己、能把心里话向自己倾诉的人。

社会心理学把这种活动称为“对等吸引律”。

这是指人际交往中,因为双方评价对方态度对等、相
对新闻采访细节把握的认识
薛远萍
(福建省永春县广播电视台福建永春362600)
业务研究—新闻采

对记者来说,要在很短的时
间内接近素不相识的采访对象,并能与其进行深入采访,这其中第一印象的运用格外重要。

149
2009年第3期
(总第55期)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DONGNAN CHUANBO
互尊重和自我暴露对等从而产生互相吸引力。

根据这一规律,如果在采访中能主动向采访对象表示好感,就比较容易与对方作感情上的交流。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志曾说过,采访中的“平视”就是当你面对强者的时候,你要给他压下去,当你面对弱者的时候要给他扶一下。

对待平民百姓的采访,记者需要把握的是消除普通人的紧张心理和在镜头、话筒前的不自觉的掩饰心理,尽量使普通人回复自然和平静,以一种真实的面貌对待采访。

对普通人的采访,记者有时不能开门见山地说采访,而需要借助于聊天、喝茶甚至一起吃饭等方式迂回进行。

如笔者在拍摄一部记录片时,为了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同时也是制作节目的需要,在受访老人金婚纪念日这天,特意定购了一块大蛋糕赠送给受访者,当受访者全家团圆一块庆祝时,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笔者也很快地融入到这一家人中,采访自然水到渠成。

采访开始前往往要有点“跑题”的谈话。

可以从采访对象的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提出几个轻松的问题激发对方的回答兴趣,从而通过几分钟的题外闲聊,拉近双方的距离,这样,再进入正题就相当顺利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被采访对象是可以接近和交往的,情感上的冷漠、对立只是暂时的,是可以转化的,关键是记者能否主动地接近和接近是否得法。

其中,会称赞对方可以消除对方情感上的冷漠,他会认为你对他是友善的,从而积极接受你的采访,并说出你想要了解的情况。

如女人喜欢被夸奖漂亮、年轻,采访前,就要恰如其分地在这方面下功夫。

对其他人,一见面,可称赞对方“你气色真好”、“你的这条领带很漂亮”等等。

一夸对方,对方心里高兴,自然愿意接受你的采访了。

可以闲聊与其熟悉并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闲扯某一段相同的经历,或拉拉同乡、校友、亲友等各种关系,那么,双方之间沟通的桥梁便可以架设,采访就可以顺利进行。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可以仔细观察室内环境,借此找出谈话的由头,以此拉近距离。

如观察桌上墙上有无对方的家庭照片、书法作品及其它摆设等。

以刚才看到的某一实物为话题,与对方闲聊,如“这张照片的男孩儿是你儿子吧?现在几岁了?在哪儿上学?长得真机灵!”、“这幅书法很不错,是谁的作品?”等等。

这些话题,即使情绪再紧张的被采访对象,也会回答得比较轻松。

回答的过程就是情绪调节、气氛转和的过程,待对方心理活动平稳后,记者就可进入正式的采访提问。

记者只有尊重采访对象,与之平等交流,受访者才能对你产生好感并回报你以尊重。

三、重视提问的多向性
就人物采访而言,被采访者和采访者大多是陌生的一对,而被采访者又是千人千面,各不相同。

他们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是不容易被挖掘出来的。

如果采访单凭事先掌握的一些情况、单凭一连串的提问是很难让采访对象亮出自己的心底世界的。

记者必须寻找多个切入点,以工作、生活、家庭、孩子等多种话题来调动被采访者的兴致,有时不知是哪一句话撞击出被采访者心灵的火花,这时他会忘记面对的是记者、是陌生人,而把你当成朋友,一吐为快。

这时,必须不以采访者而以普通人的表情、语言、话题迅速切入,也就是即兴切入。

有一次,笔者听说一位到宁夏支教的教师回到福建永春,顿时兴奋不已,深信能“挖”出很多感人的故事、找到让读者感动的细节。

但那次采访的开头却出乎意料,采访对象很拘谨,问一句,答一句。

怎么办呢?后来,笔者观察到一个细节,他每答完一句话便望着课桌发呆。

“你为什么老是看课桌呢?”听了这一问话,他的眼里有些湿润。

提到了课堂和学生,他一改先前的沉闷,打开了话匣子。

谈到在宁夏支教通讯、交通、生活的艰难,谈到学生与他建立的深厚情谊,谈到自己甚至不愿离开那里的原因,此时,他的内心已经完全放松了,满怀深情地说出了自己支教一年的真实感受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四、重视提问的灵活性
有些采访往往是当记者拉开采访的架势时,却什么也采访不到,当你收拾“家什”要走的时候,被采访者却来了兴致,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抢着说。

这时记者不要怕麻烦,要抓住被采访者出现兴奋状态的有利时机,边和他们谈话,边把已收拾起来的“家什”准备好,让他们在无意之中接受了你的采访。

一次,笔者参与拍摄专题片《一家三代的婚事》,这一片子要反映的是一家三代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婚时发生的趣事。

当时要采访这家已经70多岁高龄的女主人时,她就说:“不行,我没读过书,又是农村妇女,一大把年纪了我可不会讲。

”当时,记者几乎放弃了采访她的念头,只是采访了他们家的其他5位当事人。

当记者收起摄像机准备走时,又跟女主人随口聊起来。

结果,她说了一句“嫁鸡随鸡飞,嫁狗随狗跑,嫁乞丐背着家子兜”,一下子就把她那个时代人们的婚姻观念表现出来,记者赶紧架起摄像机,开始了采访。

这回她说得很好,从表情、动作到语言形式都符合农村家庭主妇的身份,很真实。

被采访者之所以常常在记者要走时产生兴致,一是因为精神放松了,情绪稳定了,把记者当成普通人了,二是因为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这些都是符合情理和思维规律的。

无论根据受访者的哪一种心理所采取的相应的采访技巧、提问方式都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记者必须灵活运用。

有一句谚语说:“只要我们顺着河流走,就能发现大海。

”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研究受访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就能和他们交朋友,写出他们“喜欢听、喜欢看、能受益”的报道来。

1、赵淑萍:《怎样进行观察采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宋兆宽:《新闻采写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张仕勇:《从“连宋大陆行”报道看电视新闻细节的魅力》
4、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业务研究———新闻采编
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