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贯通”的发展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高职贯通”的发展模式
作者:赵泽洲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3期
赵泽洲
(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安徽滁州239400)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到2020 年,形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部2012 年工作要点》中强调:“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招生考试制度
改革,完善“知识+ 技能”的考核办法,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
”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中高职贯通”做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09-0164-02
收稿日期:2014-02-13
作者简介:赵泽洲(1968-),男,安徽明光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一、解决“招生难、升学难”
1. 对“中高职贯通”的问卷统计
以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及另一所规模相当的职校为样本,随机抽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部
分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关于“中高职贯通”的调查,数据如下:
教师部分:
注:A、中职毕业,参加普通高考,再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或其他教育;B、中职毕业,参加
对口高考,再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或其他教育;C、中职二年级结束,通过一定形式的测试直接注册进入高职接受三年的高职教育;D、中职二年级结束,通过一定形式的测试,合格后进入高职学习两年,再进行一年顶岗实习; E、中职二年级结束,通过一定形式的测试,进入半年的高
职预科教育,然后再进行测试,合格后进入高职院校接受1.5 年的高职教育。
通过调研发现:中职生升入高职,继续学习相关专业技能、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愿望仍然
强烈。
这种职业教育的新模式符合了大部分教师与学生的愿望。
2. 突破“招生难、升学难”的策略
招生难一直是约束中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因素,众所周知,由于普高热度不减,更多的
家长与学生还是把上普高作为最有前途的一个选择。
由于中职生毕业后跨入社会在就业市场上
缺乏相应的经验以及专业技能熟练程度不足,与不读中职的学生甚至一般务工人员没有太大差别,这点严重影响了学生到中职读书的兴趣。
另一方面,参加高考,中职生无法与普高生竞争,即使通过对口考试方式能到大学继续学习的人数也偏少,形成了中职生升学也难。
而中高职贯
通后,上中职就等于进了大学。
这会是吸引初中生选择职校的一个“亮点”。
在衔接时,要考
虑中职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放宽升学条件,提供到高校继续学习的机会,完成对中职生“深加工”的目标。
这对中职的招生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解决“用工荒就业难”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两种看似对立的现象,即“用工荒”与“就业难”。
就业难是难在无
一技可展,就业大多是就业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上,而企业面临用工荒是荒在无熟练
技工可用,用工结构矛盾突出。
针对这种境况,职教人需要来审视我们的职教体系,由于中职
生入学时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中职阶段教育时间较短,职校的双师型教师、实训设备弱等等原因,造成了在中职阶段很难培养出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来。
因此,中职教育逐步要从现在的偏技
能教育过渡到综合素质和技能兼重的格局,高职阶段才是学生技能学习的主要阶段,“中高职
贯通”模式便于达到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一边用工荒一边就业难
的局面。
三、“中高职贯通”中的问题
中高职贯通模式下如何衔接好是实现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衔接中需要充分考虑中职
生学习要求多样化的特点,正视中职生学习基础薄弱等问题。
1. 引领正确的中职生升学意愿
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环境好的情况下,由于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冲淡
升学的愿望,这种负方向的影响需要全社会给予重视。
对不同收入的家庭而言,一般家庭收入
较低的学生有较强升学的愿望,但又伴有早些打工挣钱养家的想法。
为此,要加大政府财政的
投入,在高职阶段实行助学政策,并继续减、免学费,让更多的职校生升入高职。
2. 处理好中职生升学的顾虑与预期
中职生普遍存在着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学习兴趣不浓,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情况。
因此,升入高职后文化课基础薄弱仍是一个主要障碍,对专业课的学习,会面临较深的专
业理论学习上的困难。
因此,要改变考核方式,设立高职本科,采用职业资格证书与再升学到
本科层次相结合。
在技能学习上向纵深发展,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证书,其含金量与社会的认
同度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只有教出学生拥有“立身之技”,养成“立世之德”才是打消中职生
顾虑的关键。
3. 高职院校及教师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的在读学生是以普高录取的学生为主,通过对口升学的中职生只占极
少的比例,高职教学与中职教学的体系不同,所以高职对中职教学的经验并不是很了解,高职
教师对中职生与普高生有不同的看法。
在学习能力上,更欣赏普高生;在管理角度上,认为职
校生不好管。
这可能成为一些高职院校不愿意更多接受对口生,也是高职教师不看好中职生的
原因。
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意志,要坚定不移推进,中高职协调本质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我国地方间经济发展差异巨大,不能“一刀切”,不少地区已作了有效的尝试与探索。
中高职
贯通的实行,给中、高职带来了新的机遇,这是一件让中职、高职院校、社会、企业、家长、
学生共赢的好事。
如何贯通好更是一个新的课题,还有很多事需要去做,诸如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等;还要充分注意“宽进严出”的本意被扭曲,切勿成了“任进任出”。
只有这样,“中高职贯通”协调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孙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