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大担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米的大担当
作者:陈彬马丹妮
来源:《党员生活·下》2020年第05期
2000余名员工,至今保持“零感染”;疫情期间不裁员,工资福利不打折;3月30日到岗复工,今年再招1000人……
“信心是当前最宝贵的资源。

”5月6日,在武汉光谷金融港,小米武汉总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国俊告诉记者:“我们做这些,只想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湖北经济是向好的,湖北发展后劲很足。


在疫情防控和疫后重振两大战场,曾屡创辉煌的“小米速度”,肩负起本土企业的责任,在党组织和党员带领下书写着“小米担当”。

抢先一步——封楼放假、筹集物资
“所有员工,即刻放假!”
1月20日上午,刘国俊紧急召集党委成员和行政部门负责人开会:将原定于1月23日的放假时间提前,立即封闭办公区域。

通知发出,员工撤离。

清场、消毒、关闭办公区、贴上封条……刘国俊稍稍松了一口气。

“有些员工当时不理解,觉得是不是小题大做了?”刘国俊说,回过头来看,公司党委作出这一决定,对于保护员工“零感染”,是及时而果断的。

2003年,在广州工作时经历“非典”的刘国俊,对这次疫情保持着高度警觉。

早在元旦前,公司党委发出通知,要求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定期进行公共区域消毒,并且统一购买了口罩、板蓝根等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1月23日,武汉封城。

刘国俊感觉事态异常严峻,赶紧上报董事长雷军及集团其他高管,商议迅速启动筹集抗疫物资。

小米调动所有旗下及上下游电商平台,整合力量集中筹集物资。

然而,好不容易筹到的物资,由于外地车不愿进武汉而无法运达。

党委一班人多方协调,终于联系上仙桃市一处仓库作为物资集散中转站。

从全国乃至全球筹措的物资,从四面八方汇入仙桃后,公司再安排武汉本地车辆运回。

1月24日,首批物资即将运抵武汉。

“集团有批物资马上到了,谁能去对接转运?”刘国俊在党委群发出消息,在汉党员们纷纷请缨。

党委组织委员解丹、纪检委员沈思广、中国区党支部书记何月亮等党员,多次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到机场、仓库转运一线进行物资对接。

疫情期间,小米全球累计捐款捐物超过8000万元,小米武汉先后组织了20多批对接捐赠。

物资接收、清点、登记、检查,大多由党员带领员工们共同完成。

员工唐学华多次参与物资对接转运,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树立信心——一手防控、一手复工
“我们采取‘AB制’错时上班,最大限度实现复工和安全。

”刘国俊介绍说,复岗前公司组织员工进行核酸检测,检测通过和“绿码认证”方可返岗。

5月6日,记者看到,在小米武汉总部,办公区域已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刘国俊说,推进复工复岗,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公司原本初七上班,因为疫情一再延迟。

刘国俊分别联系党委成员,要求发动党员把工作做主动、做细致,稳定军心。

“隔离在家,员工思想压力大,帮他们建立信心是重中之重。

”2月10日,公司决定启动远程复工。

公司党委定时召开电话会议通报情况,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安排做好居家隔离员工心理疏导工作。

公司组织在汉党员为员工寄送100余台办公电脑,随电脑寄出的还有口罩、板蓝根等防疫物资。

组织网上电子竞技、K歌比赛、趣事分享会,让员工在线上相聚交流,缓解压力。

至3月初,除少数因无法寄送电脑、网络条件较差的员工无法复工外,公司远程复工率达到94%。

随着形势好转,3月中旬,公司向主管部门递交了复工申请。

与此同时,为员工树立信心,减少他们对返汉返岗的顾虑,成为公司党委面临的难题。

3月20日,公司向全员发出一封公开信,详细介绍了武汉当时的防疫情况,以及公司为复工进行的防疫措施,号召员工开始做好返岗复工准备。

“返回办公区,党员作表率。

”3月24日,公司召开党委扩大会,就推动复工、保障措施进行了安排。

随后,会议全员参与对办公大楼进行消毒。

有了党员带头,员工的顾虑渐渐解除。

从3月30日正式返岗,到4月底,返岗率已达到84%。

支部委员项小娜为全体员工编发防疫日报,每日推送。

从疫情数据、交通出行政策和物资供应信息等,提供一系列与员工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参考。

“1个多月来,最明显的感受是信心在增强。

”刘国俊说,特别是外地回来的员工能够感受到,防控措施是有效的,并且公司在发展、效率在提升。

克服了种种不利挑战,形势渐渐向上向好——小米武汉蓄足了冲刺马力。

助力复苏——释放优势、彰显担当
2017年11月18日,小米正式入驻武汉光谷,由此开启了令人瞩目的“小米速度”——员工人数从不到20人,裂变式发展到2000多人;办公区域从最初的700平方米,扩大到2.3万平方米;业务板块从1到10,产值从0到110亿……
在武汉,小米已形成产业矩阵,其中大多数和新基建相关,与重点产業布局深度融合。

在技术人才储备,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布局推进上,小米都建立了较好的科技创新生态。

对于小米武汉而言,能力越大,意味着责任越大。

发挥技术优势,带动产业复苏,小米武汉彰显担当,化危为机。

1月28日起,小米武汉人工智能部党员周代国、刘恒等加班调试,向华中数控提供戴口罩人脸识别AI核心算法,用于其红外及光学成像发热人体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已用于发热症状的疑似排查。

发挥电商平台优势,小米积极助力湖北产品销售。

4月8日,小米集团旗下电商——小米有品特别上线众筹潜江龙虾活动,并推出了“助力湖北美食专场”,大力推广武汉热干面、洪湖莲藕、恩施春茶等特色农副产品和食品。

小米、金山武汉总部推出“抗疫医护子女就业优选计划”,提供优质岗位1000个,优先录取抗疫医护人员子女。

目前,已有8人被录用。

与此同时,小米武汉正帮助上下游企业、生态链企业以及相关兄弟企业在疫情之后站稳脚跟。

美菜网、猿辅导等企业准备在武汉扩大招聘规模。

2020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逆势发展,总收入达到497亿元,增幅13.6%。

在湖北,小米正加快将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复苏紧密融合。

“眼下,我们正积极和周边市、县对接,争取把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和当地发展结合在一起。

”刘国俊说,目前小米已同仙桃、赤壁、嘉鱼等市县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深度合作。

“下半场,我们要把失去的补回来,把损失降到最低。

”对于前景,刘国俊信心满满。

他表示,小米武汉还将继续扩大规模。

同时,随着金山办公、金山云上市,小米还将加大投入,做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重点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