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2000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大前提: 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 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 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第3课 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 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 德的主要生平事迹, 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 认识 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前384 前367 前347 前343 前336 前335 前323 前322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亚里士多德与柏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拉图有什么区别? 拉图有什么区别?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理念论的根本 错误在于它把理念看作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 在的实体,即把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割裂开来。 在的实体,即把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割裂开来。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从根本上揭露了唯心主义的 认识论根源及其实质, 认识论根源及其实质,这在哲学发展史上有重 大意义。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大意义。 不彻底, 不彻底,因为他在对待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上有时正确,有时糊涂, 上有时正确,有时糊涂,他并没有把他的唯物 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4.伦理思想: 4.伦理思想: 伦理思想
“中道理论” 中道理论” 中道理论
想一想: 想一想: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提出了“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提出了“中庸 之道”的思想。这难道是巧合吗? 之道”的思想。这难道是巧合吗?两 者的中道学说有何联系与共同点, 者的中道学说有何联系与共同点,又 有何区别呢? 有何区别呢?
极富者品性 --“逞强放肆、至犯重罪” --“逞强放肆、至犯重罪” 极贫者品性 --“懒散无赖、易犯小罪” --“懒散无赖、易犯小罪” 中产阶级品性 --懂得节制 很少野心, 懂得节制, --懂得节制,很少野心,具有大 家公认的中庸美德
实际可行的最好政体
——中产阶级执政的共和政体 中产阶级执政的共和政体
(2002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2002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 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大前提正确 B.大前提 小前提正确, 大前提、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 小前提、 大前提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 小前提错误, 大前提、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亚里士多德的学 亚历山大大帝, 青年军事奇才,从波斯帝国, 生,青年军事奇才,从波斯帝国, 一直打到叙利亚、腓尼基、埃及, 一直打到叙利亚、腓尼基、埃及, 直到印度 传播希腊文化,缔造了历史上的 传播希腊文化, 希腊化时期 重视学术事业,地理学家绘图, 重视学术事业,地理学家绘图, 博物学家收集标本, 博物学家收集标本,工程师帮助 攻城 有意识的搞欧亚文化融合,建都 有意识的搞欧亚文化融合, 巴比伦, 巴比伦,与波斯人通婚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一分为三 亚历山大死后, Alexander the Great
(2001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2001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 大前提: 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的矛盾 小前提:17年来 年来, 小前提:17年来,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全面复辟 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草, 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这个推论( 这个推论( ) 大小前提正确, 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大前提正确,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 小前提正确, 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 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
2010年9月22日6时20分
三、亚里士多德主要思想及其评价
1.哲学思想: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1.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大前提,小前提 结论) 2.逻辑学: 三段论(大前提 小前提,结论 2.逻辑学: 三段论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逻辑学 3.政治思想: 3.政治思想:法治优于人治 政治思想 4.伦理思想: 4.伦理思想: 中道理论 伦理思想 5.教育思想: 三育 5.教育思想: “三育”﹑和谐发展教育观 教育思想 三育”
相同: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 反对两极 相同 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两者均强调 不同: 不同 1.亚的 中庸之道” 伦理观的一个方面, 亚的“ 1.亚的“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 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孔子的“中庸之道” 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孔子的“中庸之道” 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哲学思考. 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2.亚认为 中道” 核心是一种美德 亚认为“ 美德, 2.亚认为“中道” 核心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 的控制和支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应该舍弃 的控制和支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应该舍弃 其两端而取其中。 中道” 相对的,受时间﹑ 其两端而取其中。 “中道”是相对的,受时间﹑ 地点﹑条件的制约,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 地点﹑条件的制约,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中道” 核心是仁 孔子认为“中道” 核心是仁,更多是从圣人的 角度强调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 角度强调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的是一 --“过犹不及” 有初步的辩证法思 个“度”--“过犹不及”,有初步的辩证法思 孔子没有否定两端是不好的. 想.孔子没有否定两端是不好的.
亚里斯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 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哲学到他手 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哲学认识论 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就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他在《 理念论开始 就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他在《形而上 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 自然界是客观的、 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 真实的存在, 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 对客观世界的感觉, 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 就没有知识。 就没有知识。他把柏拉图的理 念比作一种拟人的神灵, 念比作一种拟人的神灵,正如 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样, 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样,理念则 不过是永恒化了的自然物体。 不过是永恒化了的自然物体。
亚里士多德把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 亚里士多德把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和 从普遍到个别”两种过程,前者是归纳法 归纳法, “从普遍到个别”两种过程,前者是归纳法, 后者是演绎法。 后者是演绎法。 演绎法 他对归纳法的作用是肯定的, 他对归纳法的作用是肯定的,但他着重研究 和总结了演绎推理的一般原则——三段论法。 三段论法。 和总结了演绎推理的一般原则 三段论法 他把推理步骤表示为包含字母符号在内的一些 三段论图式,下面就是一种基本的图式: 三段论图式,下面就是一种基本的图式: 如果所有的B是A(大前提) 如果所有的B 大前提) 并且所有的C 小前提)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则所有的C 结论) 则所有的C是A(结论) 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 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 论三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A 三个概念。 论三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A、B、C 三个概念。
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
公元前335年 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 335 重返雅典 是二十年。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 是二十年。在此期间, 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 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他还得到了亚历 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 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 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 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 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 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第一流的图 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 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 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 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 因而得名为“逍遥派” 据说, 因而得名为“逍遥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 供 的研究费用, 的研究费用,还为他提供了大 量的人力。 量的人力。他命令他的部下为 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 他资料。 他资料。
3.政治思想: 3.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革命和内讧的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结论: 结论: 最好的城邦治理方式
——法治优于人治 法治优于人治
政体分类有两个标准: 政体分类有两个标准:
1.政体的宗旨 1.政体的宗旨 2.政体的形态 执政的人数) 政体的形态( 2.政体的形态(执政的人数)
亚里士多德的的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最为著名、 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最为著名、影响最大 的是他的逻辑学。直到现在, 的是他的逻辑学。直到现在,人们公认他是逻 辑学这门专门研究人的思维形式和规律的学科 的创始人。 的创始人。德国思想家康德把亚里士多德的逻 辑学定名为“形式逻辑” 辑学定名为“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 著作后来由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 著作后来由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取名叫作 工具论》 工具论》主要论述了演绎法, 《工具论》。《工具论》主要论述了演绎法, 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 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 有深远的影响。 有深远的影响。
什么叫逻辑? 什么叫逻辑? logic,英语的音译。十八世纪西方现代逻辑学 十八世纪西方现代逻辑学 传人中国,初称论理学、理则学, 传人中国,初称论理学、理则学,今学科名称是 形式逻辑,以区别于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以区别于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 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 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 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 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 逻辑学是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规律的理论 逻辑学分 逻辑学分古典逻辑和现代逻辑 逻辑类型: 逻辑类型: 演绎逻辑,归纳逻辑,形式逻辑, 演绎逻辑,归纳逻辑,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规律 逻辑规律: 形式逻辑规律: 同一律、 不 矛盾律 矛盾律、 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
吕克昂学园
学院之魂” 二﹑“学院之魂” 学院之魂
1.探索真知的精神 1.探索真知的精神 2.严谨的科学态度 2.严谨的科学态度 3.高尚的人格 3.高尚的人格
“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 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 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 ——柏拉图 柏拉图 “吾爱吾师, 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吾尤爱真理。”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一人 正宗政体 君主 少数人 贵族制 多数人 共想: 想一想: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政治 与柏拉图的正义观比较 与柏拉图的正义观比较 思想有何区别? 思想有何区别?
柏:等级和谐观,基于社会成员的等
级划分。 亚:提出了自由民内部平等的杰出思 想。但他又承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等 级差别——把公民分为极富、极贫和中 产阶级。这是这位逻辑学大师正义论存 在着的逻辑矛盾。
出 生
出 生
求 学 雅 典
(柏 拉 死 ) 图
离 开 雅 典
大 王 子 老 师
成 为 亚 历 山 希 腊
马 其 顿 征 服
创 立 学 园
重 返 雅 典
雅 典
再 次 离 开
逝 世
“
“
“
亚里士多德( 384---前322)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著名 --科学家和哲学家。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 科学家和哲学家。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 其父为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御医。17岁开始 其父为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御医。17岁开始 进入雅典的柏拉图学园, 进入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追随柏拉图学习和研 究达20年之久。他好学多问,才华横溢, 20年之久 究达20年之久。他好学多问,才华横溢,成绩突 柏拉图夸他是“学院之魂” 出,柏拉图夸他是“学院之魂”。 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 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 公元前343年应腓力二世之邀, 343年应腓力二世之邀 公元前343年应腓力二世之邀, 任皇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任皇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公元前335 335年离开马其顿回到 公元前335年离开马其顿回到 雅典,创建了吕克昂学园。 雅典,创建了吕克昂学园。 亚里士多德被恩格斯称为最 博学的人。 博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