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 易错题与高考综合问题解读 考点光的反射和折射 探究开放题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躲市安闲阳光实验学校光的反射和折射探究开放题解答
综合问题1
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 如图13—19,一平面镜放在圆筒内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有一点光源S,平面镜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开始以ω的角速度绕圆筒轴线匀速转动,在其转过45o角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与反射光斑运动的角速度相同,都是2ω
B.点光源的像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反射光斑运动的角速度,反射光斑的角速度为2ω
C.点光源的像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反射光斑的角速度,反射光斑运动的角速度为2 ω
D.点光源在镜中的像与反射光斑的角速度均为ω
[解题思路]分别作出平面镜位于图示位置和转过45o时光源S的像.
[解答]A因点光源的像始终在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上,所以像与反射光斑的角速度相同,又因为点光源的像到轴线的距离不变,所以像做圆周运动,在平面镜转过45o过程中,像转过90o,所以像的角速度为2ω,故选项A正确.
2. (新课标渗透题)如图13—20,P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那么在 MN 与P之间放上不透明挡板Q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P将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B.P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但像的亮度减弱
C.P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但像的亮度增强
D.P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亮度不变
[解题思路]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是实际光线,人看到像是因为有实际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与像的亮度无关.[解答]D
规律总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要注意成像与看像的区别.(2)利用对称法先作出成像图,然后寻找图中的线角关系,结合已知条件求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综合问题2
折射规律和全反射综合应用
1. 一块透明的光学材料,AB为其一个端面,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3—21所示,设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即BA方向)均匀减小,有一光线PO从真空中以某一入射角射向0点,并进入该材料内部,则该光线在光学材料内部可能的传播路径是 ( )
[解题思路]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即 BA方向)均匀减小,可
以处理成由若干层折射率相同的介质组成的,越往上层折射率越小.[解答]D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越来越远离法线,入射角越来越大,当入射角超过临界角,光线 R.Ak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越来越靠近法线,该光线在光学材料内部可能的传播路径是图D,故选项D正确.
2. 太阳光照射在平坦的大沙漠上,我们在沙漠中向前看去,发现前方某处射来亮光,好像太阳光从远处水面反射来的一样,我们认为前方有水,但走到该处仍是干燥的沙漠,这现象在夏天城市中太阳光照射沥青路面时也能观察到,对这种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
A越靠近地面空气的折射率越大
B.这是光的干涉形成的
C.越靠近地面空气的折射率越小
D.这是光的衍射形成的
[解题思路]这种现象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
[解答]C越靠近沙漠表面,空气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其折射率也越小.从远处入射来的光线在靠近沙漠表面时发生全反射,使人们看到沙漠很亮,就像水面一样.
3. (新课标渗透题)如图13—22所示,自行车的尾灯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行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关于尾灯的原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B.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C.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D.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解题思路]考虑怎样才能反射更多的光,使尾灯看起来更亮.
[解答] c利用全反射棱镜使入射光线偏折180。
,光线应该从斜边入射,在两个直角边上连续发生两次全反射.
规律总结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清楚光的传播路径,并做好光路图,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规律进行合理分析.
综合问题3
光学知识和其他知识点综合应用
1. 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竖直固定轴转动,在圆盘上沿半径开有一条宽度为2 mm 的均匀狭缝.将激光器与传感器上下对准,使二者间连线与转轴平行,分别置于圆盘的上下两侧,且可以同步地沿圆盘半径方向匀速移动,激光器连续向下发射激光束.在圆盘转动过程中,当狭缝经过激光器与传感器之间时,传感器接收到一个激光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后画出相应图线.图(a)为该
装置示意图,图(b)为所接收的光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接收到的激光信号强度,图中△t1=1.0×lO-3s,△t 2=0.8×10-3s.(1)利用图(b)中的数据求1 s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2)说明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移动的方向;(3)求图(b)中第三个激光信号的宽度△t3.
[解题思路]由图(b)可知圆盘匀速转动,因狭缝宽度一定,△t1>△t2,可分析出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移动的方向.因△t很小,在激光穿过狭缝期间,激光器和传感器位置不变,根据相邻两次接收激光时,激光器和传感器与转轴距离差一定即可求出△t3.
[解答](1)由图象读得,转盘的转动周期T=0.8 s ①
角速度
②
(2)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由中心向边缘移动(理由为:由于脉冲宽度在逐渐变窄,表明光信号能通过狭缝的时间逐渐减少,即圆盘上对应探测器所在位置的线速度逐渐增加,因此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由中心向边缘移动).
(3)设狭缝宽度为d,探测器接收到第i个脉冲时距转轴的距离为r I,第i 个脉冲的宽度为出△t I,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的运动速度为V.
③
④
⑤
⑥
由④、⑤、⑥式解得
规律总结
此类问题要正确分析物理情景,寻找光学与其他知识的结合点,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和题中信息,结合物理情景进行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