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学生运动装的形制变迁及审美转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文化
丝绸JOURNALOFSILK
民国女学生运动装的形制变迁及审美转向
FormchangeandaestheticturnofthesportswearforfemalestudentsintheRepublicofChina
赵㊀莉ꎬ刘㊀卫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ꎬ北京100020)
摘要:女学生运动装自晚清时期出现ꎬ在民国时期得到发展完善ꎬ是近代运动女装的典型代表ꎬ并对中国现代运动装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ꎮ为了进一步明晰民国时期女学生运动装的形制变化及其反映的审美观念ꎬ文章根据传世图像㊁历史资料等文献ꎬ梳理女学生运动装的发展脉络ꎮ研究认为ꎬ民国女学生运动装可分为兴起㊁改良㊁定型三个发展阶段ꎬ款式从中式操服到中西结合的倒大袖上衣搭配灯笼裤ꎬ而后逐渐西化ꎬ审美观念呈现传统之美到尚武之美㊁健康美的变化趋势ꎮ
关键词:民国时期ꎻ运动服装ꎻ服饰变迁ꎻ西风东渐ꎻ审美ꎻ女学生中图分类号:TS941.12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7003(2023)08015907
引用页码:081305
DOI:10.3969/j.issn.1001 ̄7003.2023.08.019
收稿日期:20221013ꎻ修回日期:2023063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2019YFB1405704)作者简介:赵莉(1991
)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创
新ꎮ通信作者:刘卫ꎬ教授ꎬ1105725606@qq.comꎮ
㊀㊀晚清至民国时期ꎬ女子体育教育在 西学东渐 的历史背景下蓬勃发展ꎮ作为女性群体的先锋阶层 女学生ꎬ最早接触西式体育ꎬ是各类女子运动项目㊁运动赛事的主要参与者ꎬ女学生的运动装是民国女性运动服装的典型代表ꎮ
综观目前已有研究成果ꎬ发现有关民国运动装的研究较少ꎬ主要有针对泳装㊁ 操衣 的具体运动类目服装分析ꎬ以及以«良友»画报为研究材料的运动女装分析[1]ꎮ本文聚焦女学生群体ꎬ通过搜集整理女学生运动场景的老照片㊁漫画㊁体育电影等影像资料ꎬ并结合历史文献总结归纳女学生运动装的发展阶段㊁款式特点ꎬ管窥近代女性运动装的变迁ꎬ探究服装背后所反映的审美观念的变化ꎮ
1㊀近代女学生运动装发展背景
至晚清时期ꎬ以自强㊁求富为口号的洋务派及主张变法维
新㊁救亡图存的改良派积极向西方求医问药ꎮ西方先进的技术㊁观念冲击着封建思想伦理对民众的控制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ꎬ服装等级制度就此结束ꎬ西学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ꎮ
在西式教育观念影响下ꎬ各地大型城市迎来了女学堂的办学热潮ꎮ1844年ꎬ第一所教会学校在宁波开设ꎬ至1908年ꎬ
全国女学堂数量已达到512所ꎬ在册学生20557名[2]ꎮ一些较为著名的女学堂如吴怀疚创办的 务本 女塾ꎬ蔡元培创办的 爱国 女校等十分重视学生体育教育ꎬ开展以体操为代表的体育课程或课余活动ꎮ为方便学生运动ꎬ学校在学生入学时统一定制运动服装ꎬ女子运动装 操服 自此兴起ꎮ随着学校教育体制改革ꎬ顺应学生兴趣㊁心理㊁爱好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传入国内ꎮ 壬戌学制 正式废除原有机械呆板的兵式体操ꎬ体育课程改以田径㊁球类等竞技项目为主ꎬ运动服装品类逐步细分㊁款式日趋多样ꎮ
思想观念上ꎬ维新派提出的 强国保种 思想将 兴女学㊁废缠足 与救国并为一谈ꎬ女学推进了女性的思想解放ꎬ 不缠足 作为许多新式女学堂的入学条件之一ꎬ也为学生参与体育
活动创造了必要的身体条件ꎮ新文化运动后ꎬ旧的伦理道德㊁文学艺术日渐式微ꎬ在民主㊁科学两大旗帜的引领下ꎬ不仅传统士大夫完成了向新型知识分子的转变[3]ꎬ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追寻个性解放㊁平等自由的精神ꎬ在全社会形成了激荡思潮ꎮ
同时ꎬ媒体行业方兴未艾扩展了新思想㊁新形象的影响范围ꎮ各类期刊画报㊁体育电影直观展现了女性运动员矫健的身影ꎬ向大众传播了一种 时髦 的生活方式和身体观念ꎬ为体育运动打上健康㊁时髦㊁先进的标签ꎬ将运动服装从校园操场
带向大众生活ꎮ
2㊀民国时期女学生运动装分类
通过对晚清民国时期报纸㊁期刊杂志进行检索ꎬ搜集到女
Vol.60㊀No.8
FormchangeandaestheticturnofthesportswearforfemalestudentsintheRepublicofChina
学生体操课㊁课余活动㊁校际比赛㊁运动会㊁其他集会等运动场景的旧照片214张ꎮ按照时间㊁服装类型㊁运动场景梳理比较ꎬ并结合同时期相关的文字记载ꎬ本文进行总结分析ꎮ民国时期女学生运动装从款式类型上可分为上衣下裤㊁上衣下裙及上下连属的裙装三类ꎮ其中上衣下裤应用范围最广㊁时间最久ꎬ且发展具有连续性ꎬ与常服关系最为密切ꎬ是女学生运动服装的典型代表ꎮ上衣下裙及上下连属的裙装一般直接引入西方样式ꎬ多为运动会中体育表演服装ꎬ出现频次较少ꎮ
按照服装的应用场景不同又可分为操服㊁表演服㊁竞赛服三种类型ꎮ操服(或操衣)早期为军队训练的制服ꎬ而后迅速被新式学堂采纳ꎬ成为体育运动服装[4]ꎬ主要在体操课程㊁集
会活动中穿着ꎬ并兼具制服属性㊁校服功能ꎮ表演服主要用于运动会前的体操表演㊁机巧表演㊁舞蹈表演等体育表演类活动ꎮ随着国内女子竞技体育发展ꎬ民国中晚期又出现了用于学生训练㊁比赛的西式竞赛服ꎬ其适用范围较小ꎬ由校队成员㊁参赛选手穿着ꎮ
表1㊀民国女学生运动装分类
Tab.1㊀ClassificationofsportswearforfemalestudentsintheRepublicanperiod
操服
竹荫女学女学生
体操场景
上衣下裤中国女子体操学校
学生合影
上衣下裤光华附中女学生操服
上衣下裤
竞赛服
上海市运动会中爱国
女学排球队队员
上衣下裤1930
年第四届全运会中
上海队合影
上衣下裤上海运动会中务本女校
田径运动员
上衣下裤
表演服
中国女子体操学校
第一次运动会中
女学生表演
上衣下裙上海女子运动会中神州
女学学生体操表演
上下连属裙装上海两江女子体育专科
学校健美表演
上下连属裙装3㊀民国时期女学生运动装发展阶段及款式
特点
通过梳理已有图像资料ꎬ结合彼时社会背景ꎬ本文从时间
维度总结女学生运动装的发展历程ꎬ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ꎮ
一是从晚清到20世纪10年代的兴起阶段ꎬ短衣窄裤的中式
操服 应用于女学堂ꎻ二是20世纪20年代的改良阶段ꎬ女学
生运动装经历了西式服装本土化ꎬ中式服装西洋化的变革过
程ꎻ三是20世纪30㊁40年代定型阶段ꎬ女学生运动装全盘西
化ꎬ并一直沿用至建国后ꎮ
3.1㊀兴起阶段:短衣窄裤的中式操服
据«广益丛报»中文章«条陈女学服制»对女学着装现象
的记载ꎬ可知早期女学生操服并无统一规制ꎬ学校根据需求自
第60卷㊀第8期
民国女学生运动装的形制变迁及审美转向
行定购ꎮ1898年«女学报»第六期ꎬ刊出的体操动作图显示ꎬ操服上装为短而紧身的大襟带镶边的袄ꎬ袄外以带束腰ꎬ下穿紧身裤ꎬ裤脚放在靴子内[5]ꎮ至民国初期ꎬ在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学校仪式规程令中ꎬ对女学生服装颜色㊁款式等进行了规定ꎬ以女性常服为制服ꎬ 女学生自中等学校以上着裙 ꎮ但实际应用中ꎬ学校由于开设体育课程ꎬ一般以长裤为操服ꎮ
上袄下裤是民国初期女学生操服的典型样式(图1)ꎬ上袄衣长至臀下ꎬ偏襟ꎬ使用传统一字盘扣固定ꎬ衣两侧开衩至腰际ꎬ以便下肢活动ꎬ衣领为 元宝领 ꎬ领上檐高可掩面ꎬ袖口紧窄露出手腕ꎮ原本内穿的中式裤作为外裤ꎬ窄小的裤口使裤子整体呈锥形

图1㊀20世纪10年代女学生运动装典型样式
Fig.1㊀Typicalstyleofsportswearforschoolgirlsinthe1910s
对比晚清民初不同年份女学生操服样式不难发现ꎬ服装渐短渐窄是其最突出的变化特点ꎮ上衣长度从膝下削减至臀下ꎬ侧边开衩提高ꎬ裤长缩短露出袜子ꎬ胸围㊁袖口㊁裤脚变窄ꎬ服装更加贴合身体ꎮ细节上ꎬ领子高度随常服流行变高ꎮ领口㊁袖口㊁下摆㊁裤脚均去掉了繁琐的边饰ꎮ颜色质料与女学生制服相同ꎬ以黑㊁白㊁蓝色土布为主ꎬ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学校制服规程令规定 寒季用黑色或蓝色ꎬ暑季用白色或蓝色 ꎮ各校校规中还会对学生着装有更详细的要求ꎬ如周南女子师范学校不仅明确规定了学生服装用黑㊁蓝㊁白三色ꎬ还限制内穿的单衣不得有其他杂色ꎬ袜只可用黑㊁白二色[6]ꎮ
民国初期ꎬ除中式服装外ꎬ一些开埠较早地区的学校已开
始引进西式裙装做表演用ꎮ据1917年«申报»中文章 务本女校运动会记事 记载ꎬ务本女子中学和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校运动会中ꎬ女学生穿 白色操衣垂髻黑裙黑袜 进行体操表演ꎬ可见中西式运动装并存的现象自此时已见端倪ꎮ
3.2㊀改良阶段:上紧下松的改良式运动装
经历了新文化运动㊁五四运动一系列的思想洗礼ꎬ女子穿
衣问题又迎来一次大转折ꎬ即女学生运动装进入改良发展时期ꎮ这里的改良既包括西方款式被引入后的本土化ꎬ又有中式服装吸纳西式元素进行的自我丰富ꎮ
女学生的新式裤装属于前者ꎬ以宽大的灯笼裤代替原有的窄腿中式裤是这一阶段运动装最明显的标志ꎮ裤长一般至膝
下ꎬ在腰部大量打褶ꎬ裤腿肥硕ꎬ脚口用宽紧带束扎ꎮ垂直站立时形如蓬松长裙ꎬ活动时给腿部充分空间ꎮ又因裤脚口收紧ꎬ运动时亦不会露出腿部肌肤ꎬ所以迅速在各女校的体育课堂中推广普及ꎬ成为20世纪20年代女学生运动裤装的主要款式ꎮ这种裤装样式英文名为 bloomers ꎬ由著名的女权活动家阿米莉亚 布鲁默最早推行ꎬ至19世纪末期ꎬ成为欧美女性自行车㊁板球㊁体操等运动的专用服装ꎬ也是学校学生典型的运动装束ꎮ灯笼裤传入中国后 因地制宜 ꎬ在服装细节上不断改良ꎮ由于当时社会局势紧张ꎬ各界人士爱国热情高涨ꎬ当时教育部曾多次发文提倡学生服装以本国土布为宜ꎮ所以面料上ꎬ摒弃了原用的羊毛斜纹布㊁卡其布㊁哔叽等昂贵进口材质ꎬ改用本国黑布为之ꎮ款式上ꎬ不同学校裤长㊁裤肥略有差异ꎬ受西方新式体育服装影响ꎬ整体呈渐短趋势ꎬ至1928年ꎬ北平女子二级中学女学生参加京师联合运动会所穿运动裤(图2(a))已短至膝上

图2㊀20世纪20年代女学生运动装样式Fig.2㊀Styleofsportswearforschoolgirlsinthe1920s
运动上装前期以 文明新装 的倒大袖上衣为主ꎮ缩短的袖子㊁衣身㊁成喇叭状的袖口减少了对女性身体的束缚[7]ꎬ从服装功能上考虑ꎬ新式上衣便于体育活动ꎬ而这种对常服的直接引用又可以减少学生购置服装的成本ꎬ缩短课间换装时间ꎬ因此被广泛穿着成为女学生的典型运动着装ꎮ 倒大袖 上衣外搭方领马甲㊁腰部束扎的款式在«国闻周报»中一则标题为 运动装 的漫画配文中被报道为 女界运动衣ꎬ可供普通女校做学生制服之用 ꎬ可见这种搭配方式已具有代表性ꎮ
在此基础上ꎬ运动着装又延展出多种形式(图3)ꎮ一是传统改良ꎬ如精武门女学生的运动衣ꎬ在 倒大袖 的基础上ꎬ去掉衣领ꎬ衣身㊁袖口加入缘饰ꎬ造型风格更为传统ꎮ女学生这种运动着装方式与文明新装同期流行ꎬ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ꎬ逐渐被更加舒适的西式运动上衣所取代ꎮ二是西式风格
Vol.60㊀No.8
FormchangeandaestheticturnofthesportswearforfemalestudentsintheRepublicofChina
改良ꎬ这类服装借鉴西式运动衣的部分元素ꎬ或保留倒大袖的袖型㊁或沿袭偏襟㊁盘扣的特征ꎬ去除女性化的收腰设计ꎬ底摆收紧ꎬ在袖口㊁胸前偶有艺术字作为装饰以表明所属院校ꎮ改良式运动装是近代女性运动装现代化的过渡ꎬ呈现中西融合的独特风貌

图3㊀20世纪20年代女学生运动装典型样式及改良路线Fig.3㊀Typicalstylesofschoolgirls sportswearinthe
1920sandaroadmapforimprovement
3.3㊀定型阶段:款式多样的西式运动装
20世纪30㊁40年代ꎬ社会风潮逐步西化ꎬ各类洋物件出现
于人们的日常生活ꎬ女学生运动服装进入全面西化阶段ꎮ最为常见的属翻领短袖运动衣搭配西式短裤(图4(a)(b))及套头式长袖运动衣搭配西式长裤(图4(c)(d))ꎮ如1931年上海万国运动会中国女选手着装ꎬ上衣领面窄小外翻ꎬ领口正前开至胸上ꎬ开口处配有三枚纽扣ꎬ装袖ꎬ
袖长至大臂中间位
图4㊀20世纪30㊁40年代女学生运动装典型样式
Fig.4㊀Typicalstylesofschoolgirls sportswearinthe1930sand1940s
置ꎬ下摆以螺纹收口ꎬ衣身前片印有 中国 字样以区别国籍又具有装饰性ꎬ是20世纪30㊁40年代运动衣的典型样式ꎮ艺术字也是这一阶段运动衣的主要装饰方式ꎬ文字以横向㊁斜向㊁曲线形排布ꎬ或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变形字样ꎮ济南青年商行在«青年文化(济南)»杂志刊登的一则关于运动上衣的广告中ꎬ就以设计独特的艺术字为特色宣传自身产品ꎮ
多所女校以此类款式作为女学生操服ꎮ如广州省立第五中学曾在«五中周刊»中发布公告要求 女生穿白色反领运动衣异色运动裤 上体育课ꎬ以昭划一而壮观瞻ꎮ1934年光华附中女学生操服的公示中规定 兹拟定操衣裤式样ꎬ由西衣铺代制ꎬ上装白府绸衫ꎬ下穿布裤ꎮ以后女生上操ꎬ概衣操服云 ꎬ这里的府绸是一种本国产的棉布ꎬ可见此时操服虽采用西方款式ꎬ但依然以本国土布为质料ꎮ为了应对季节及训练时的温度变化ꎬ在翻领运动衣外学生常配圆领套头式运动衣ꎬ形似现代卫衣款式ꎬ由毛线㊁棉线等材质制成ꎬ装饰方式与翻领运动衣相同ꎮ
裤装相对单一ꎬ采用西式版型ꎬ直筒式裤腿ꎬ长至大腿或
脚面ꎬ侧边偶有条带装饰ꎮ原有的灯笼裤在1930年举办的全国运动会上还有多校学生穿着ꎬ之后逐渐被更为轻巧的西式裤取代ꎬ少见于报刊上ꎮ
相比于操服ꎬ竞赛服上装款式变化更为多样ꎬ主要集中在领㊁袖㊁装饰上ꎬ如表2所示ꎮ领型包括V字领㊁平翻领㊁立翻领㊁水手领㊁彼得潘领ꎬ袖子有五分袖㊁短袖㊁无袖㊁泡泡袖等ꎬ面料出现了格纹㊁条纹图样ꎬ中国体专六星队运动服更用星星图案装饰上衣下摆ꎮ随着运动会女子参与程度的加深ꎬ出于入场㊁
表2㊀20世纪30㊁40年代女学生运动上装款式细节Tab.2㊀Styledetailsoftopsofschoolgirls sportswear
inthe1930sand1940s
第60卷㊀第8期民国女学生运动装的形制变迁及审美转向
候场等场景需要ꎬ女子运动外套增加了偏襟马甲㊁西装马甲㊁连帽外套㊁前开式外套㊁西装外套等多种样式ꎮ竞赛服颜色已经不拘于白㊁黑㊁蓝基础色ꎬ还出现了红色㊁黄色等饱和度偏高的颜色ꎮ女学生西式运动装丰富多样的款式变化ꎬ既反映了女性体育运动的发展ꎬ又是女性摆脱旧有礼教束缚ꎬ获得服装自主选择权的体现ꎮ这一阶段服装款式与现代运动装已无太大差异ꎬ至此女性运动服装完成了现代化转型ꎮ
4㊀民国时期女学生运动装审美转向4.1㊀中式操服的 传统之美
民初封建制度土崩瓦解ꎬ但民众心中封建伦理的约束依然普遍存在ꎬ闺阁女子以培养齐家治内的能力为受教育的主要目的ꎬ社会要求女子注重内在涵养ꎬ忽略外在肤浅装饰ꎬ朴素的衣着更利于塑造贤淑的妇女形象ꎮ所以ꎬ由西式体操催生的女学生操服ꎬ在民国初期依然呈现出浓郁的传统审美趣味ꎮ款式采用晚清时期汉族女子上袄下裤的服装形制ꎬ在此基础上去除繁复的纹样及装饰ꎬ形成简洁㊁朴素的服饰风格ꎮ在新的体育观念的冲击下ꎬ女性身体观念发生变化ꎬ人们对服装与身体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思考ꎮ1914年 女子体操所以美容 的文章中指出 人之美有本体之美与装饰之美ꎬ装饰之效用有二ꎬ一为增加本体之美ꎬ一为掩盖本体之不完全之美ꎬ然本体不美虽衣服华美装饰新绝ꎬ不过炫人耳目ꎬ必不耐人细视也ꎮ 这里的 本体美 既指身体的美ꎬ也隐喻人格的高尚ꎬ对既往服装装饰的摒弃ꎬ是对身体的关注ꎬ也是对朴素内修的女性品格的赞颂ꎮ既肯定了服装的装饰美是为本体美服务ꎬ同时也明确了此时服装的功能是遮蔽身体的不足ꎬ反映出的着装原则依然保持着中式的保守与含蓄ꎮ
这一时期的女子操服ꎬ是传统服装形制与西方服饰理念的初次融合ꎬ是守旧者对于礼教的坚守和激进的西学派知识精英之间的拉扯ꎮ作为女学生服装改革的一次初探ꎬ体现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改革思想ꎬ但在古礼教化的框架束缚下ꎬ传统的服饰审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ꎮ
4.2㊀改良式运动装的 尚武之美
尚武 即崇尚武事ꎬ所谓 尚武精神 是指特定历史时期㊁特定制度环境下民族或团体对外战斗诉求的集体涌现[8]ꎮ五四运动期间ꎬ在尚武精神的影响下ꎬ女学生作为一股新的阶级力量直接参与到革命斗争中ꎮ女性的身份定位从强国保种的国民之母转变为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志士ꎮ 体育救国 理念的指导下ꎬ运动服装承载了学生的爱国精神ꎬ塑造了一个充满力量的女子革命形象ꎮ
对比不同时期两张关于学生灯笼裤的漫画(图5)ꎬ20世纪20年代时女学生整体搭配得宜㊁面容姣好ꎬ手持网球拍(当时网球自西方传入是一项优雅的贵族运动ꎬ只有家庭殷实且追求时髦的上流人士参与)ꎬ加之眼镜㊁发饰塑造了女学生积极正向的形象ꎻ而20世纪30年代的漫画中人物面部表情傲慢ꎬ双手环抱胸前ꎬ裤子裤腿以两个灯笼闪闪发光加以强调ꎬ前面拟人孩童被吓得哭喊逃窜ꎬ赫然一副街边流氓的形象ꎬ充满讽刺意味ꎮ图画配文中ꎬ前者 具壮美之精神 ꎬ后者 灯笼裤的威风 ꎬ明确地表现出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同一服装形态的不同情感偏好ꎮ可以认为20世纪20年代时女学生运动装扮之 壮美 更符合社会主流推崇的审美观念

图5㊀运动装漫画
Fig.5㊀Cartoonsaboutsportswear
回顾同时期女性其他服饰装扮特点ꎬ尚武之美审美观念还反映在女学生剪短发㊁先进女性喜着男装㊁女童子军的军装制服等方面ꎮ这一系列的服饰现象表达了女性对于男性力量
的渴望ꎬ更是个人爱国革命精神的外在体现ꎮ
4.3㊀西式运动装的 健康之美
民国时期的 健康美 观念本质上是对女性健康㊁卫生㊁两性关系等问题的关注ꎬ外在表现于身体的丰腴健硕ꎮ 健康美 是与 病态美 对立而来的ꎬ与 尚武之美 相同ꎬ都反对文弱㊁窈窕的女性形象ꎬ但对比上一时期的尚武之美ꎬ此时的 健康美 更加突出女性身体特点ꎬ强化两性关系的平等ꎬ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ꎮ更为女性化的 健康美 身体观念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服饰的审美要求ꎬ如女性旗袍加入西式收省方式ꎬ突出女性腰线ꎮ相比于常服ꎬ运动服装对身体观念变化的表达更为直接ꎬ即通过款式的变化改变服装与人体之间遮蔽与裸露的关
Vol.60㊀No.8
FormchangeandaestheticturnofthesportswearforfemalestudentsintheRepublicofChina
系ꎮ这种关系变化在整个民国运动装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有体现ꎮ
民国初期 渐渐短 的衣身下摆和 渐渐窄 的裤腿使女子身形初显ꎮ20世纪20年代ꎬ 倒大袖 上衣露出女子的纤纤手腕ꎬ衣领也时有时无ꎬ灯笼裤裤长及膝ꎬ长筒袜遮蔽小腿ꎬ但腿形清晰可见ꎮ至民国中后期ꎬ运动装的裸露现象更加明显ꎬ新的西式运动装领子从原来的立领㊁圆领变为前开翻领㊁V领等领型ꎬ更多地暴露颈部及颈下空间ꎬ袖子渐短后期出现无袖款式ꎬ短裤去掉裤脚收口且裤腿长度越来越短ꎬ下边搭配的长筒袜也时常被卷到脚踝或是索性不穿ꎬ腿部肌肤显露无余ꎮ由于穿着场景的特殊性ꎬ社会大众对于女子运动服装的裸露程度给予很大包容ꎬ女运动员的比赛照片更是成为喜闻乐见的运动版面头条ꎮ
女学生运动装从半遮半就到自然的躯体展示ꎬ体现了彼时社会提倡 健康美 的审美转向ꎮ服饰的审美观念引发了女性运动服装的款式变化ꎬ而变化后的西式运动装又塑造了女子 健康美 的体态ꎮ在新的身体观念和服饰审美趋势共同作用下ꎬ民国女学生个性解放㊁乐观活泼的运动形象成为新女性的典型ꎮ
5㊀结㊀语
民国是中国传统服饰转向现代服装的过渡时期ꎮ这一时
期女学生运动装的变化过程可划分为兴起㊁改良㊁定型三个阶段ꎬ体现出不同的形制和审美特征ꎮ20世纪10年代兴起阶段ꎬ受传统礼制约束ꎬ女学生运动装保留汉族女子常服的袄裤基形ꎬ整体趋向紧窄ꎬ审美观念传统㊁质朴ꎻ20世纪20年代改良阶段ꎬ女学生运动服装中西式结合ꎬ 倒大袖 上衣与灯笼裤组合ꎬ呈现上窄下松的廓形样式ꎬ体现壮美的尚武之风ꎻ至20世纪30㊁40年代ꎬ女学生运动服装款式随季节㊁应用场景变化ꎬ款式全面西化ꎬ突出女性身体特点ꎬ塑造女性 健康美 的审美观念ꎮ
总体来看ꎬ女学生运动装经历了从中式到西式㊁从单一到多样㊁从遮蔽到裸露㊁从 礼教优先 到 功能优先 的变化过程ꎮ其间体育运动服装逐渐从日常服装中分化出来ꎬ成为独立的服装类型ꎬ并形成了现代运动装的基本雏形ꎮ女学生运动服装审美的变化体现了女性社会身份的转变ꎮ运动服装从传统之美转变为尚武之美㊁健康美ꎬ是从早期贤妻良母到爱国志士再到摩登新女性形象的转型ꎬ是社会对女性从传统家庭身份到拥有社会身份的认可

«丝绸»官网下载

中国知网下载
参考文献:
[1]梁文倩ꎬ李强ꎬ杨小明.基于«良友»画报的民国时期运动女装之
研究[J].丝绸ꎬ2019ꎬ56(5):99 ̄107.
LIANGWenqianꎬLIQiangꎬYANGXiaoming.Studyonwomen ssportswearintheRepublicofChinabasedonTheYoungCompanion[J].JournalofSilkꎬ2019ꎬ56(5):99 ̄107.
[2]廖秀真.清末女学在学制上的演进及女子小学教育的发展
(1897 1911年)[M]//蒋美华.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ꎬ2008:61.
LIAOXiuzhen.Theevolutionoftheschoolsystemforwomen sschoolsinthelateQingDynastyandthedevelopmentofwomen sprimaryeducation(1897-1911)[M]//JIANGMeihua.TheChangingRoleofChineseWomeninthe20thCentury.Tianjin:TianjinPeoplePressꎬ2008:61.
[3]周予同.复旦百年经典文库:中国经学史论著选编[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ꎬ2015.
ZHOUYutong.FudanCentennialClassicLibrary:SelectedEssaysontheHistoryofChineseScripture[M].Shanghai:Fudan
UniversityPressꎬ2015.
[4]黎藜.操衣:晚清中国的衣冠期待:以晚清画报中的学生操衣形
象为中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ꎬ2019ꎬ41(1):24 ̄29.
LILi.Gymsuit:ExpectationsofclothesinChinainthelateQingDynasty:FocusingontheimageofstudentswearinggymsuitsinthelateQingDynastypictorial[J].ModernCommunication(Journalof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ꎬ2019ꎬ41(1):24 ̄29.[5]郑永福ꎬ吕美颐.近代中国妇女生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
社ꎬ1993.
ZHENGYongfuꎬLÜMeiyi.ModernChineseWomen sLife[M].Zhengzhou:HenanPeople sPressꎬ1993.
[6]周剑凡.周南女子师范学校经营状况[J].中华教育界ꎬ1913
(9):43 ̄48.
ZHOUJianfan.TheoperationstatusofZhounanGirls NormalSchool[J].ChineseEducationSectorꎬ1913(9):43 ̄48.
[7]刘瑜.民国 文明新装 及其与改良旗袍的流行更替研究[J].装
饰ꎬ2020(1):80 ̄83.
LIUYu.StudyonthenewenlightenmentclothesandthecomparisonofpopularitywithQipaoduringtheRepublicofChina[J].ZHUANGSHIꎬ2020(1):80 ̄83.
[8]周加兵ꎬ张克峰.对尚武精神词义的历史观察[J].广州体育学院
学报ꎬ2021ꎬ41(2):85 ̄88.
ZHOUJiabingꎬZHANGKefeng.Historicalobservationonthespiritofwarrior[J].JournalofGuangzhouSportUniversityꎬ2021ꎬ41
(2):85 ̄88.
第60卷㊀第8期
民国女学生运动装的形制变迁及审美转向
FormchangeandaestheticturnofthesportswearforfemalestudentsintheRepublicofChina
ZHAOLiLIUWei
SchoolofFashion BeijingInstituteofFashionTechnology Beijing100020China
Abstract DuringtheRepublicanera modernwomen ssportsinChinaexperiencedsignificantgrowth.Femalestudents aspioneersandrepresentativesofwomenduringthisperiod wereamongthefirstandmostwidelyexposedto
Western ̄stylesports.Theirsportswearwasbothemblematicandrepresentative makingthestudyoffemalestudents
sportswearhighlyvaluablefromanacademicperspective.
Drawingonhistoricaldocumentsandimagesandemployingacombinationoftextualandvisualanalysis thisarticledelvesintotheevolutionandaestheticconnotationsoffemalestudents sportswearthroughouttheRepublicanera.The
studyidentifiesthethreedevelopmentalstagesofinception adaptationandstandardization.Duringtheinceptionstagein
the1910s femalestudents athleticattirewasconstrainedbytraditionalcustoms.Sportswearwasbasedonconventional
women sgarments featuringshortenedandtightenedsilhouettes constrictedcuffsandhems andexposedwristsand
ankles.Atthistime Chinese ̄stylepants initiallywornasundergarments weretransformedintoouterwear.Duringthe
adaptationstageinthe1920s manygirls schoolsintroducedWestern ̄stylesportswear suchaslanterntrouserswithwide
legsandtightenedcuffs pairedwithtopsfeaturing invertedlargesleeves .Theoverallsilhouetteofthegarmentswas
narrowatthetopandlooseatthebottom.ThisperiodwitnessedablendofChineseandWesternstyles characterizedby
mutualadaptationandenhancement markingacrucialtransitionalphaseinthedevelopmentofsportswear.Bythe
standardizationstageofthe1930sand1940s sportswearhadbecomefullyWesternized withclothingstylesvarying
significantlyaccordingtotheseasons.Femalestudentsworewhitelapelhalf ̄sleevetopswithknee ̄lengthshorts revealing
theirthighsinthesummer.Incontrast duringwinter theydonnedround ̄neckpulloversovertheirhalf ̄sleevesandpaired
themwithWestern ̄styletrousers.ThedevelopmentofsportswearduringtheRepublicaneratransformedChinesetoWestern
styles fromuniformtodiversedesigns frommodesttomorerevealingattire andfromprioritizing ritual tofocusingon
function .Thesechangesinclothingstylesreflectashiftinpublicaestheticconcepts transitioningfromtraditionalbeauty
toanappreciationofathleticismandwell ̄being.
ThispapersystematicallyexaminesthedressstylesoffemalestudentsinsportssettingsduringtheRepublicofChinaand andproposesforthefirsttimethattheevolutionoftheirsportswearprogressedthroughthreehistoricalstages.It
summarizestheformcharacteristicsand usingclothingasanentrypoint outlinestheaestheticconnotationsofeachstage.
Thisstudycontributestothehistoriographyoffemalestudents sportswearduringtheRepublicanera enhancingthe
discourseonfashionacademia.
Keywords theRepublicofChina sportswear revolutionofcostume WesterntrendintotheEast aesthetic femalestude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