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油品安定性的测定
油品检测的标准测试方法
序号标准号1 GB 6488-862 GB/T 17144-19973 GB/T 6540-865 6GB/T 7325-87GB/T 8926-88标准名称化工产品折光率测定法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用过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份承受国际标准ASTM D1500-19824GB/T 7304-2023ASTM D664-81ASTM D972-56ASTM D893-85 7GB/T11137-89ASTM D445-868 9GB/T12579-2023GB/T12581-90ASTM D892-74ASTM D943-81油品检测的标准测试方法标准名称RHY5301 汽车动力转向液复合剂RHY5211 汽车自动传动液复合剂RHY5011 液压油复合剂RHY3311 二冲程汽油机油复合剂RHY3131 柴油机油复合剂RHY3221 通用内燃机油复合剂标准号QSY RH3009-2023 QSY RH3010-2023 QSY RH3011-2023 QSY RH3012-2023 QSY RH3013-2023 QSY RH3014-2023RHY6331KTG 抗磨燃气轮机油复合剂QSY RH3015-2023RHY6343KTL 汽轮机油复合剂RHY6341KTP 汽轮机油复合剂RHY3061 汽油机油复合剂长寿命液压油DTD 电厂专用柴油机油四冲程摩托车油清洁液压油KTL 长寿命汽轮机油KTP 优质抗氧防锈汽轮机油KTG 抗磨燃气轮机油QSY RH3016-2023 QSY RH3017-2023 QSY RH3018-2023 QSY RH2090-2023 QSY RH2023-2023 QSY RH2023-2023 QRH RH2083-2023 QSY RH2087-2023 QSY RH2088-2023 QSY RH2089-202310GB/T2433-2023ISO3987-1980测定法11GB/T258-77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12GB/T259-88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TOCT6307-75 13GB/T260-77〔88〕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14GB/T261-83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ISO2719-1973 15GB/T262-88石油产品苯胺点测定法16GB/T264-83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17GB/T265-88 18GB/T3535-83 19GB/T387-90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石油倾点测定法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TOCT1437-75法〕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和碱值测定法试验法润滑油中21种元素含量测定法(MOA36QJ/DSH 274-88(1998) 37QJ/DSH 275-199838QJ/DSH 276-199839QJ/DSH 277-88(1998)有机化合物熔点测定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润滑油氧化起始温度测定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内燃机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内燃机油中铬含量测定法(石墨炉原20GB/T4945-2023ASTM D974-1964〔颜色指示剂法〕21GB/T508-85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22GB/T5096-85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ASTM D130-1983 23GB/T509-88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TOCT1567-5624GB/T510-8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25GB/T511-88TOCT6370-59〔重量法〕26GB/T6536-1997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27GB/T7305-87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ASTM D1401-67 28GB/T8021-87石油产品皂化值测定法29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GB/T11143-89 ASTM D665-8330QJ/DSH 290-1998 31型油料分析光谱仪法)QJ/DSH 241-88(1998) 分子量测定法(饱和蒸汽压法) 32QJ/DSH 242-88(1998) 润滑油的构造组成计算法33 34原油中沥青质胶质及蜡含量测定法QJ/DSH 243-88(1998)(氧化铝吸附法)使用过润滑油不溶物含量测定法(薄QJ/DSH 246-88(1998)膜过滤法)35QJ/DSH 251-88(1998)变压器油中T501添加剂含量测定法子吸取光谱法)40QJ/DSH 281-88(1998)油品比色测定法(72 型分光光度计法)石油及石油产品中氮含量测定法〔舟41SH/T0704-2023进样化学发光法〕42重整原料油族组成测定法(气相色谱QJ/DSH 288-199843QJ/DSH 289-1998法)催化裂化汽油族组成测定法(气相色谱法)44QJ/DSH291-1998石蜡碳数分布和异构烷烃含量测定法45 SH/T0059-199646 SH/T 0070-91(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 DIN51581-83用过的内燃机油中氧化值和硝化值的MOBIL47 SH/T 0163-9248 SH/T 0165-9249 SH/T 0246-9250 SH/T 0253-9251 SH/T 0270-9252 SH/T 0297-9253 SH/T 0604-202354 SH/T 0607-9455 SH/T 0653-199856 SH/T 0656-199857 SH/T 0657-199858 SH/T 0688-202359 SH/T 0695-202360 SH/T0061-9161 SH/T0077-9162 SH/T0079-9163 SH/T0102-9264 SH/T0161-9265 SH/T0162-9266 SH/T0170-9267 SH/T0193-9268 SH/T0206-92测定法(红外光谱法)石油产品总酸值测定法(半微量颜色指示剂法)高沸点范围石油产品高真空蒸馏测定法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含量测定法添加剂中钙含量测定法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 形振动管法)橡胶填充油,工艺油及石油衍生油族组成测定法(白土-硅胶吸附色谱法)石油蜡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测定法(气相色谱法)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碳,氢,氮,测定法(元素法)液态石油烃中痕量氮测定法(氧化燃烧和化学发光法)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碱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发动机油挥发度测定法(气相色谱法)润滑油中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取光谱法〕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取光谱法〕石油产品试验用试剂溶液配制方法润滑油和液体料中铜含量测定法〔原子吸取光谱法〕石油产品中氯含量测定法〔烧瓶燃烧法〕石油产品中碱性氮测定法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旋转氧弹法〕变压器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METHOD1067-84ASTMD 3339-80ASTM D3120-82ASTM D2023DIN51404 T2 (85)IP 244/71(79)TOCT8852-74ASTM D2272-8569 SH/T0226-92 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中锌含量测IP117/5370 SH/T0251-93 72 SH/T0303-92 73 SH/T0394-96 74 GB/T3536-83定法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磷含量测定法〔比色法〕添加剂中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ZDDP 抗氧抗腐剂PH 值测定法 附录A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开口杯 ASTMD2896-8871 SH/T0296-92 90 GB/T6538-2023 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油动力粘度测定法〔雷范费尔特法〕 船用油水分别性测定法ASTM D5293-199891 GB/T4509-1998 ASTM D5-73(1978) 92 SH/T0618-95 CECL-36-T-8493SH/T0619-95法〕75 SH/T0722-02 润滑油高温泡沫特性测定法 原油和残渣燃料油中镍、钒、铁含量 76 SH/T0715-02 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放射光谱法〕燃料油中铝和硅含量测定法〔电感耦 77 SH/T0706-02 合等离子体放射光谱及原子吸取光谱法〕使用过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 根底油中某些元素78GB/T 17476-1998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放射光谱ASTMD5185-95法〕79 SH/T0565-93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油泥趋势测定法 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式80 SH/T0719-2023ASTM D 6186-98扫描量热法〕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81 SH/T0124-2023IP280法82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ASTM D 36-76 ASTMD2398-76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柴油83 SH/T0103-92ASTM D3945-86喷嘴法〕84 SH/T0505-92 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 波剪切法〕85 SH/T0299-92 内燃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86 GB/T2539-81 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测定法87 GB/T2540-81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 88 GB/T4929-85 润滑脂滴点测定法ISO/DP2176-1979 89 GB/T9171-88 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ASTM D3829-7994SH/T0649-1997船用润滑油腐蚀试验法95SH/T0588-94石蜡体积收缩率测定法ASTM D1168-84〔89〕96GB/T1723-93涂料粘度测定法97RH02ZB.0001-2023柴油机油腐蚀性能评定法ASTM D5293-1998发动机油高温沉积物评定法〔热氧化98RH02ZB.0003-2023 ASTM D6335-98模拟TEOST 法〕99RH02ZB.0002-2023润滑油凝胶指数测定法〔温度扫描法〕ASTM D5133-99100RH02ZB.0006-2023船用气缸油集中性试验方法101Q/SH018.0171-93船用气缸油凝胶试验法102Q/SH018.0167-93船用气缸油酸中和速度测定法103Q/SH018.0168-93船用气缸油烘箱存试验法104RH02ZB.0007-2023舰船柴油机油抗水洗性测定法TOCT12337-84105SH/T0293-92真空油脂饱和蒸气压测定法106GB/T5654-85介质损耗因数和电阻率测定法107SH/T0123-9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108GB8022-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ASTMD2711109SH/T0037-90齿轮油贮存溶解特性测定法110SH/T0030-90车辆齿轮油成沟点测定法111GB111145-89车用流体润滑剂低温粘度测定法ASTMD2983112SH/T0081-91(2023)防锈油脂盐雾试验法113GB/T2361-92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114SH/T0025-1999防锈油盐水浸渍试验法115SH/T0192-92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法ISO6617116SH0564-93热处理油光亮性测定法JISK2242117SH/T0220-92热处理油冷却性能测定法JISK2525118SH/T0219-92热处理油热氧化安定性能测定法119SH/T0301-93润滑油水解安定性测定法ASTMD2619-88120SH/T0210-92液压油过滤性试验法121SH/T0305-93石油产品密封指数适应性指数测定法IP278/72(88)122SH/T0209-92液压油热稳定性测定法123SH/T0308-9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ASTMD3427-75轻质航空润滑油的腐蚀和氧化安定性124 GJB563-88测定法125JB/T7266-94容积真空泵性能测量方法126 SH/T0516-92 127 SH/T0200-92 128 SH/T0265-92 129 SH/T0306-92 130 SH/T0307-92QD 级汽油机油性能评定法〔程序Ⅱ、Ⅲ、Ⅴ〕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轴瓦腐蚀评定法〔L-38 法〕润滑剂承载力量测定法〔CL —100齿轮机法〕石油基液压油磨损特性测定法〔叶片131 SH/T0532-92132 SH/T0075-91133 SH/T0186-92134 GB/T12583-98 135 SH/T0261-94136 Q/SY RH4006-2023137 SH/T0189-92138 GB/T3142-82139 Q/SY RH4007-2023泵法〕润滑油抗擦伤力量测定法〔梯姆肯法〕CC 级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1135C2 法〕一般内燃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1135A 法〕润滑剂极压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CD 级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1135D2 法〕中、高碱值船用中速机油台架试验方法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润滑剂承载力量测定法〔四球机法〕高压抗磨液压油高压泵台架试验方法测试的方法方法名称方法号适用范围方法概要用蒸馏水或乙醇水溶液抽提试样中地水溶公布日期实施日期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性酸或碱,然后,分别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GB/T 259-88法产品、添加剂、用甲基橙或酚酞指示润滑脂、石蜡、剂检查抽出液颜色变1988-03地蜡及含蜡组分地水溶性酸或水溶性碱。
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试
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试1、基本概念润滑油在受热和金属的催化作用下抵抗氧化变质的能力,称为润滑油的抗氧化安定性。
它是反映润滑油在实际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氧化变质和老化倾向的重要指标。
2、测试方法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试方法的一般原理如下:在一定量的测试油样中,放入金属片作为催化剂,在定的温度下输入一定量的氧气,经规定的试验时间后,测定油样氧化后的酸值、黏度、沉淀物和金属片的质量变化以及酸值达到规定值所需的试验时间。
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除了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化学组成外,还与测试的温度、氧压、金属催化片、金属接触面积、氧化时间等条件有关。
因此必须根据所测试润滑油品的实际使用环境来选择合理的试验条件,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是GB/T 12581《加抑制剂矿物油氧化特性测定法》。
该方法概要如下:检测试样在水和铁-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95℃条件下与氧反应,定期测定试验的酸值,酸值达到2.0mgKOH/g 或试验时间达到10000h,试验结束,使酸值达2.0mgKOH/g的试验时间称为试样的“氧化寿命”。
由于GB/T 12581 试验时间较长,在实际检测中也多采用SH/T 0193《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旋转氧弹法》来评价不同批次相同组成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连续性或润滑油的剩余氧化试验寿命。
3、检测目的1)监测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的变化,防止因润滑油的氧化变质生成更多有机酸,使设备润滑部件发生腐蚀。
2)防止因润滑油氧化严重所产生的更多油泥、胶质和沥青质,增大润滑油的黏度,妨碍设备的润滑和散热。
也防止因过多的油泥堵塞油路而影响润滑油的流动,增加设备的磨损。
3)润滑油的氧化变质还会使油品的添加剂发生裂解失效,使油品的有关理化性能发生劣化,如油品的泡沫性、乳化性、抗磨性能等都会明显下降。
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测试很费时、费力,所以在工矿企业的油液监测工作中往往是通过检测油品黏度、酸值和不溶物等指标来间接反映在用润滑品的氧化劣化程度。
汽油的氧化安定性测定
汽油的氧化安定性测定作者:郭洪强来源:《商情》2020年第21期【摘要】汽油能够在室温和液相中抵抗大气(或氧气)的作用,同时保持其性能不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能力被称为氧化稳定性。
在汽油的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汽油颜色变深,导致沉积物较重。
汽油的诱导期越短,安定性越差,胶凝速度越快,储存的时间也越短。
提高汽油的安定性,除改变汽油的组成外,还可以在汽油中加入酚或胺型抗氧化剂和金属钝化剂等。
国家标准规定汽油的诱导期不小于486分钟。
【关键词】汽油氧化安定性诱导期法1、实验部分2.1 实验原理本方法适用于适用于车用乙醇汽油调和组分油、车用汽油、车用乙醇汽油等产品,也适用加速氧化条件下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
试样在氧弹中氧化。
在150℃~250℃条件下,氧弹先充氧气至690kpa~750kpa,然后在980℃~1020℃条件下加热,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连续记录压力,直至达到转折点为止。
达到转折点所需要的时间是在试验温度下的测量的诱导期,根据记录算出100℃时的诱导期。
转折点为压力一时间曲线上的一点,在这点之前的15分钟,压力降达到14kpa,在这点之后的15分钟压力降不小于14kpa,这一点即为转折点。
诱导期为从氧弹被置于1000℃到转折点之间所经过的时间,以分钟表示。
实验计算公式如下:当试验温度高于10000时,试样100090时的诱导期t(min)按式(1)计算:t=t1[1+0.101(ta-100)] (1)当试验温度低于1009CH},试样100090时的诱导期t(min)按式(2)计算:t=t2/[1+0.101(100-tb)] (2)t——试样1000℃时的诱导期,单位为分(min);t1、t2——试验温度下的实测诱导期,单位为分(min);ta——当试验温度高于1000℃时,用ta表示试验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b——当试验温度低于1000℃时,用tb表示试验温度,单位为摄氏度(℃);2.2 实验步骤(1)保证氧弹和汽油样品的温度在150℃~250℃之间,把玻璃样品瓶放入氧弹中,将汽油试样倒人清洁干燥的100mL量筒中,再用洗耳球和50mL定量移液管加入50mL汽油试样,误差不超正负1mL。
评定油品抗氧化安定性方法的比较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 ------------------------------------------------- 11.1 原油的化学组成---------------------------------------- 11.1.1 原油的元素组成 ---------------------------------------------------- 11.1.2 原油的馏分组成 ---------------------------------------------------- 11.1.3 原油的烃类组成 ---------------------------------------------------- 21.1.4 原油的非烃组成 ---------------------------------------------------- 21.2 油品的化学性能---------------------------------------- 31.2.1 水溶性酸或碱 ------------------------------------------------------- 31.2.2 酸值------------------------------------------------------------------ 31.2.3 含水量 --------------------------------------------------------------- 31.2.4 氧化安定性---------------------------------------------------------- 41.3 油品的氧化------------------------------------------- 41.3.1 油品氧化的含义 ---------------------------------------------------- 41.3.2 氧化后油质的变化-------------------------------------------------- 41.3.3 油品烃类氧化的特点 ----------------------------------------------- 51.3.4 油品烃类氧化的链锁反应学说 ------------------------------------ 51.3.5 油品烃类氧化的难易程度------------------------------------------ 51.3.6 油品烃类的氧化方向及其产物 ------------------------------------ 51.3.7 油品氧化产物的危害性 -------------------------------------------- 61.3.8 抗氧化添加剂 ------------------------------------------------------- 6 第二章变压器油的标准------------------------------------------- 72.1 新变压器油的标准-------------------------------------- 72.1.1 我国变压器油的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 72.1.2 国外变压器油的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 82.2 运行变压器油的质量标准 -------------------------------- 9第三章实验方法------------------------------------------------ 113.1 评定烃基绝缘液体氧化安定性的试验方法------------------- 113.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3.1.2 试剂----------------------------------------------------------------- 123.1.3 试剂的配制--------------------------------------------------------- 123.1.4 实验容器的清洗 --------------------------------------------------- 133.1.5 试验持续时间 ------------------------------------------------------ 133.1.6 试验步骤------------------------------------------------------------ 133.1.7 挥发性酸(VA)的测定------------------------------------------- 133.2 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法------------------------------- 143.2.1 方法概要------------------------------------------------------------ 143.2.2 仪器----------------------------------------------------------------- 143.2.3 试剂与材料--------------------------------------------------------- 143.2.4 准备工作------------------------------------------------------------ 143.2.5 实验步骤------------------------------------------------------------ 143.2.6 计算----------------------------------------------------------------- 153.2.7 精密度 -------------------------------------------------------------- 15 第四章实验结果与讨论------------------------------------------ 164.1 几种抗氧化安定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164.2 氧化条件的确定--------------------------------------- 164.2.1 考察氧化孔氧化温度的变化-------------------------------------- 164.2.2 考察温度场的分布------------------------------------------------- 164.2.3 考察空气流速的分布 ---------------------------------------------- 174.2.4 实验条件的确定 --------------------------------------------------- 174.3 1#油样的氧化实验------------------------------------ 174.3.1 1#油样用IEC-813方法氧化------------------------------------- 174.3.2 1#油样用DL429.6方法氧化------------------------------------ 184.3.3 1#油样用IEC-813和DL429.6两种方法氧化结果的比较 ---- 194.4 2#油样的氧化实验------------------------------------- 204.4.1 2#油样用IEC-813方法氧化------------------------------------- 204.4.2 2#油样用DL429.6方法氧化------------------------------------ 204.4.3 2#油样用IEC-813和DL429.6两种方法氧化结果的比较 ---- 214.5 3#油样的氧化实验------------------------------------- 224.5.1 3#油样用IEC-813方法氧化------------------------------------- 224.5.2 3#油样用DL429.6方法氧化------------------------------------ 224.5.3 3#油样用IEC-813和DL429.6两种方法氧化结果的比较 ---- 234.6 4#油样的氧化实验------------------------------------ 244.6.1 4#油样用IEC-813方法氧化------------------------------------- 244.6.2 4#油样用DL429.6方法氧化------------------------------------ 254.6.3 4#油样用IEC-813和DL429.6两种方法氧化结果的比较 ---- 25 第五章结论---------------------------------------------------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 29附录:外文翻译-------------------------------------------------- 30评定油品抗氧化安定性方法的比较摘要氧化安定性是油品一项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评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的方法较多,一般是测定其酸值、黏度、色度等理化性能来确定油品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但传统的分析方法过程耗时长、对化验人员操作技能要求高。
柴油性能评价指标
柴油的燃烧性、蒸发性、流动性、安定性、腐蚀性与洁净度1 柴油的燃烧性柴油的燃烧性好是指喷入燃烧室内与高温空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之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火自燃,并正常地完全燃烧。
1.1 柴油机内燃料的燃烧过程柴油在发动机内的燃烧过程,从喷油开始到全部燃烧为止,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其气缸中压力与活塞所处位置(用曲轴的转角来表示)的关系如图1所示。
(1)滞燃期(发火延迟期)滞燃期是指从喷油开始(图1中A点)到混合气开始着火(图1中B点)之间的一段时间。
这个时期极短,只有1~3ms。
在这一时期的前段,柴油喷入气缸后进行雾化、受热、蒸发、扩散以及与空气混合而形成可燃混合气等一系列燃烧前的物理准备过程,所以,这段时间又称为物理延迟。
在这一时期的后段,燃料受热后开始进行燃烧前的氧化链反应,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达到一定浓度便自燃着火,这就是化学延迟。
这两种延迟互相影响,在时间上是部分重叠的。
滞燃期虽然很短促,但它对发动机的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为在这一时期结束时,气缸内已积累了一定量的柴油,而且经过了不同程度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准备,一旦发火后,燃烧极为迅速。
由此可见,滞燃期越长,发火前喷入的柴油越多,自行发火后,大量柴油在气缸内同时燃烧,会导致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都急剧升高,造成发动机工作粗暴,甚至出现敲缸现象。
因此,缩短滞燃期有利于改善柴油机的燃烧性能,这就要求燃料具有较低的自燃点,发动机应具有较高的压缩比以及较高的进气温度等等。
(2)急燃期这是指发动机中柴油开始燃烧(图1中的B点)直至气缸中压力不再急剧升高为止(图1中的C点)的时间。
在急燃期内,燃料着火燃烧,其燃烧速度极快,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很多,气缸内温度和压力上升很快,压力升高速率的大小对柴油机的工作影响很大。
急燃期中,压力上升的速率取决于滞燃期的长短,滞燃期越短,发动机的工作越柔和,如滞燃期过长,着火前喷人的柴油积累过多,一旦燃烧起来则温度、压力就会上升过快。
车用汽油(GB-T17930)1
腐蚀性的测定
• 水溶性酸或碱(GB/T 259) • 石油产品的水溶性酸、碱,是指油品在加工、储存、运输 工程中从外界进入的可溶于水的无机酸或碱。 • 方法概要 • 用蒸馏水或乙醇水溶液抽提试样中的水溶性酸或碱,然后, 分别用甲基橙或酚酞指示剂检查抽出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或用酸度计测定提取物的PH值,以判断有无水溶性酸或 碱的存在。 • 危害:1.油品中的水溶性酸、碱能腐蚀机器设备,算能腐 蚀大多数金属,碱能腐蚀铝、锌等金属;2.催化油品氧化, 使油品安定性下降。出厂油品不含水溶性酸、碱。 • 报告:无
蒸发性能的测定
• 各点温度所说明的问题 • t0、t10: • 汽油在发动机中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倾 向,以及挥发损失大小。若过高,含轻组 分少,冬季使用会影响汽车启动性,甚至 无法启动。若过低,含轻组分多,夏季使 用时就会在输油管中形成气阻而中断供油, 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并在储运保管中挥 发损失大。
油品分析
• 1.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密度、平均分子量、苯胺点、粘 度、闪点燃点与自燃点、残炭 • 2.蒸发性能的测定:馏程、饱和蒸汽压、汽油的液汽比 • 3.燃烧性能的测定:辛烷值、十六烷值、热值、烟点 • 4.安定性的测定:实际胶质、诱导期、碘值与溴价、储存 安定性、热氧化安定性 • 5.低温性能的测定:浊点、结晶点、冰点、凝点、倾点、 冷滤点 • 6.腐蚀性的测定:铜片腐蚀、银片腐蚀、博士实验、硫醇 硫、酸度和酸值、水溶性酸碱 • 7.油品中杂质的测定:色度、水分、机械杂质、灰分
组成分析
• 苯含量(SH/T 713) • 色谱法样品中加人丁酮(MEK)作为内标物,然后导人一个 有串联双柱的气相色谱仪中。样品首先通过一个装填有非 极性固定相如甲基硅酮的色谱柱,组分依沸点顺序分离。 辛烷流出后,反吹非极性柱,将沸点大于辛烷的组分反吹 出去。辛烷及轻组分随后通过一个装填有强极性固定相如 1,2,3一三(2-氰基乙氧基)丙烷(TCEP)或改性聚乙二醇 (FFAP)的色谱柱,来分离芳烃和非芳烃化合物。流出的 组分用热导检测器(或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并用记录 仪记录。测量峰面积,并参照内标物计算各组分的浓度。 • 意义 • 苯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对人的造血机能有很 大的影响且不可逆。
汽油的安定性
汽油的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称为汽油的氧化安定性,简称安定性。
汽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颜色变深,生成粘稠状沉淀物的现象,这是汽油安定性不好的表现。
(汽油辛烷值分析仪)安定性不好的汽油,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质,使汽油的颜色变深,甚至会产生沉淀。
例如,在油箱、滤网、汽化器中形成粘稠的胶状物,严重时会影响供油;沉积在火花塞上的胶质在高温下会形成积炭而引起短路;沉积在进、排气阀门上会结焦,导致阀门关闭不严;沉积在气缸盖和活塞上将形成积炭,造成气缸散热不良、温度升高,以致增大爆震燃烧的倾向。
汽油中的不安定组分是汽油变质的根本原因。
汽油中的不安定组分主要有:(汽油辛烷值分析仪)烯烃,特别是共轭二烯烃和带芳环的烯烃以及元素硫、硫化氢、硫醇系化合物和苯硫酚、吡咯及其同系化合物等非烃类化合物。
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汽油组分差异较大,其安定性也不同。
直馏汽油、加氢精制汽油、重整汽油几乎不含烯烃,非烃类化合物也很少,故安定性较好。
而催化裂化汽油、热裂化汽油和焦化汽油中含有较多烯烃和少量二烯烃,也含有较多非烃类化合物,故安定性较差。
烯烃和芳烃烯烃和芳烃是汽油中辛烷值的主要贡献者,但是由于烯烃的化学活性高,会通过蒸发排放造成光化学污染;同时,烯烃易在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形成沉积物。
芳烃也可增加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的形成,并促使CO、HC排放增加,尤其是增加苯的排放。
因此,在汽油标准中对芳烃和烯烃都有严格限值。
(汽油辛烷值分析仪)除不饱和烃外,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特别是硫酚和硫醇,也能促进胶质的生成,含氮化合物的存在也会导致胶质的生成,使汽油在与空气接触中颜色变红变深,甚至产生胶状沉淀物。
直馏汽油馏分不含不饱和烃,所以它的安定性很好;而二次加工生成的汽油馏分(如裂化汽油等)由于含有大量不饱和烃以及其他非烃化合物,其安定性就较差。
外界条件对汽油安定性的影响汽油的变质除与其本身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外,还和许多外界条件有关,例如温度、金属表面的作用、与空气接触面积的大小等。
油品检测的标准测试方法
SH/T0706-02
燃料油中铝和硅含量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原子吸收光谱法)
78
GB/T 17476-1998
使用过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ASTMD5185-95
79
SH/T0565-93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油泥趋势测定法
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法
ISO6617
116
SH0564-93
热处理油光亮性测定法
JISK2242
117
SH/T0220-92
热处理油冷却性能测定法
JISK2525
118
SH/T0219-92
热处理油热氧化安定性能测定法
119
SH/T0301-93
润滑油水解安定性测定法
ASTMD2619-88
120
SH/T0210-92
80
SH/T0719-2002
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式扫描量热法)
ASTM D 6186-98
81
SH/T0124-2000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IP280
82
GB/T4507-1999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
ASTM D 36-76 ASTM D2398-76
83
SH/T0103-92
DIN51404 T2 (85)
64
SH/T0161-92
石油产品中氯含量测定法(烧瓶燃烧法)
IP 244/71(79)
65
SH/T0162-92
石油产品中碱性氮测定法
66
SH/T0170-92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
抗氧剂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抗氧剂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
1.1 将电源开关打开,使仪器处于准备状态。
1.2 检查仪器各部件是否连接正常,有无漏气、漏油等现象。
1.3 将试验浴温度设置为所需温度,通常为100℃±0.5℃或110℃±0.5℃。
1.4 将氧气流量调节至所需流量,通常为17mL/min±0.1mL/min。
2. 样品处理:
2.1 将所需质量的试样放置在试验浴内。
2.2 通入氧气,使试样在试验浴内进行氧化反应。
2.3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试样的沉淀物质量和酸值,以评估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3. 实验结束后:
3.1 将氧气流量关闭,并将仪器恢复到初始状态。
3.2 将试验浴内的试样取出,进行后续分析。
3.3 对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如避免明火、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等。
同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保养。
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诱导期法)
(诱导期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王泽勋
2012年8月
管理出效益,严格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更大效益 2010.12.6
GB/T 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
一、概述:
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采用GB/T8018汽油氧化 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它等效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
标准ASTM D525-1980《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
管理出效益,严格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更大效益 2010.12.6
GB/T 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
并计算平均温度,连续记录氧弹内的压力,如果用
一个指示压力表,则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压力,直
至到达转折点,记录从氧弹放入水浴直至到达的转 折点(压力时间曲线上的一点,是在15分钟以内, 压力降低达到13.8kPa,而且再续15分钟,压力降 不小于13.8 kPa的开始下降的那一点)的分钟数做 为试验温度下的诱导期,然后根据记录的平均温度 计算出试样在100℃时的诱导期。
GB/T 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
2、方法概述 在氧弹和待测试验的汽油温度达到
15~25℃时,把加入(50±1)mL试样的玻璃样
品瓶放入弹内,盖上样品瓶,关紧氧弹,并按规定 进行通氧赶走原有的空气,再通入氧气至689~ 703 kPa,在无泄漏的情况下,把装有试样氧弹放 入剧烈的沸腾的水浴中,并记录浸入水浴的时间作 为试验的开始时间。维持水浴温度为98~102℃之 间,按时观察温度,读至0.1℃,
法)》制订的,适用于测定在加速氧化条件下汽油的氧 化安定性。不适用于生成胶质过程是聚合和缩合占优势 的汽油。
管理出效益,严格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更大效益 2010.12.6
安定性的测定
安定性的测定规程(代用法)
1.每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100㎜*100㎜的玻璃板,凡与水泥
净浆接触的玻璃板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2.将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
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震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做成直径70-80㎜中心厚约10㎜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2H.
3.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
过试件,不需要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MI N ±5MIN内升至沸腾.
4.脱去玻璃板取下试饼,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
沸煮箱水中的蓖板上,然后在30±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5MIN.
5.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使钢直尺和试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不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第十三章油品安定性的测定
通常讨论的油品安定性指的就是其化 学安定性或热氧化安定性。
4
第一节 汽油的安定性
一、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意义 安定性好:储存、使用,不会发生明显的
质量变化。 安定性差:发生氧化反应,易生成酸性物
质、粘稠的胶状物质及不溶沉渣,颜色变 深,导致辛烷值下降且腐蚀金属设备。
12
上述整个氧化反应循环过程中,自由基的 生成时诱发油品中不饱和烃和非烃类物质 不安定的“罪魁祸首”。
自由基与烯烃的加成反应,使不饱和烃也 转化为活性组分,这类活性组分易于被氧 气进一步氧化,生成更不安定的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反过来使硫醇转化成极不稳定的 含硫酸性物质和更多的自由基。
13
只要油品中存在不饱和烃类和非烃类物 质(尤其是含硫化合物),这种通过自 由基引发所诱导的氧化反应就会不断地 持续下去,并最终导致酸性产物 (RSCH2CHO• HR)转化成粘稠胶状沉 渣。
• 其他油品的不安定倾向,基本上也是 遵循上述自由基氧化反应机理。
16
三、实际胶质的测定方法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主要标准试验方法 有GB/T 509-1988《发动机燃料实际 胶质测定法》、GB/ T8019-1987《车 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 (喷射蒸发法)》,仲裁试验必须用 GB/T 8019-1987标准试验方法的测定 结果为准。
5
汽油中生成的胶质较多,会使发动机 工作时,油路阻塞,供油不畅,混合 气变稀,气门被黏着而关闭不严;还 会使积炭增加,导致散热不良而引起 爆震和早燃等;沉积于火花塞上的积 炭,还可能造成点火不良,甚至不能 产生电火花。以上均会引起发动机工 作不正常,增大油耗。
6
第八章 油品安定性发的测定
第八章油品安定性的测定定义:油品的安定性油品在运输、储存或使用过程中保持其质量不变的性能,称为油品的安定性。
油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添加剂被水溶解或析出沉淀而引起的质量变化,这些属于物理变化的范畴。
此外,油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还常有颜色变深、胶质增加、酸度增大、生成沉渣的现象,这是由于油品在常温下氧化变质的结果,是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安定性的范畴,又称抗氧化安定性。
而油品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
产生氧化变质的倾向,是属于热氧化安定性的范畴,又称热安定性,一般讨论油品安定性指的是其化学安定性或热氧化安定性。
油品本身含有某些活泼组分,主要是不饱和的烃类和非烃类,是油品不饱和的内在因素,这些活泼组分在日光照射、氧化、金属催化作用和受热情况下,会产生氧化、缩合反应,聚合生成酸性物质、胶质、沉渣等。
使油品质量恶化,为了保证油品的安定性,常需对油品进行精制以除去其中的不安定组分,或加入添加剂,以改善其安定性。
为了衡量油品安定性的优劣,建立了一系列评定油品安定性的质量指标。
由于各种油品的使用场合不同及其化学组分的差异,其评定方法也有所差异,彼此之间既有共性也有特性。
概括起来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测量油品中某些活性化合物的含量,;例如:烯烃、有机氧、氮、硫化物等,以预测油品变质倾向。
另一方面亦可给予油品一个加速氧化变质的条件,根据其变质后颜色,酸度(酸值)的增加,生成胶质和沉渣的数量等,作为衡量油品不安定程度的指标,现按不同油品分述。
第一节汽油的安定性一、质量要求汽油本身含有的非烃类和不饱和烃(烯烃特别是共轭二烯烃)是油品不安定的内在因素,这些活泼组分在运输、贮存及使用过程中,受外界因素(金属催化及光照、受热、空气、水等)的影响,易发生氧化、缩合、聚合等反应,生成酸性物质、胶状物质和不溶沉渣,使油品颜色变深,使用性能变差。
实验表明,贮存温度每增加100C,汽油生胶速率2.4-2.8倍,相同条件下,在铜的催化作用下,可使汽油胶质生成量增大6倍,此外,昼夜温差大,会增大“小呼吸”量(由于温度及罐外大气压力变化而引起的呼气和吸气过程),使储油罐中消耗的氧气得不到不断补充,也会加速燃料氧化。
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试方法
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试方法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1.1试验样品收集了市场上抗氧防锈和抗氧防锈极压两种类型的6个ISo VG32汽轮机油样品。
样品情况见表1。
1.2试验方法仪器本试验中高温氧化稳定性采用的实验方法为Dry-TOST方法,该方法是日本三菱重工设计的用于测试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和油泥析出倾向,其试验条件见表2。
在进行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考察时,可以固定氧化时间采样对油品的酸值、氧弹等性能进行测试,也可以每隔-段时间进行采样分析,考察油品氧化趋势。
旋转氧弹法SH/T0193:将试样、水和铜催化剂线圈放入一个带盖的玻璃盛样器内,置于装有压力表的氧弹中。
氧弹充入620kPa压力的氧气,放入150℃的恒温油浴中,使其以100r/min的速度与水平面成30℃角轴向旋转,测验达到规定的压力降所需的时间(min)。
FTIR傅里叶红外:分析抗氧剂的情况以及氧化产物情况。
酚型抗氧剂含量采用方法为红外光谱法分析润滑油中T501含量ASTM D2668。
胺型抗氧剂以红外1650~1550cm―'出的峰高变化来分析油中胺型抗氧剂的的变化趋势。
在1800 ~1550cm-'区域出现氧化以后物质的情况。
不含锌的汽轮机油中酚型、胺型抗氧剂含量的线性扫描伏安测定法(RULER 试验)ASTM D6971:采用FLUETIC的RULER测试仪,测定酚型、胺型抗氧剂的消耗情况。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GB/T7304:试样溶解在含有少量水的甲苯异丙醇混合溶剂中,以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为滴定剂进行电位滴定,测定氧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
2试验结果和讨论(1)样品A的试验结果和讨论样品A试验了500h,对试验油样的测试结果见表3。
样品A具有较高的S含量和Р含量,一般汽轮机油中含有的Р元素可能来自极压抗磨剂,但A样品是抗氧防锈产品,没有极压性能,因此,推测其中含有硫磷型Ⅱ类抗氧剂。
由此判断样品A是由Ⅰ类抗氧剂酚型抗氧剂﹑硫磷型Ⅱ类抗氧剂和APIⅡ基础油的组合。
汽油的安定性
溶剂洗胶质含量是表示发动机燃料抗氧化安定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以评 定燃料使用时在发动机中(进气管和进气阀上)生成胶质的倾向。
480min。
感谢聆听
汽油的安定性
汽油的安定性
一. 汽油的安定质量指标
石油产品在运输、贮存以及使用过程中,保 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称为油品的安定 性。
诱导期长,溶剂洗胶质含量小,长期贮存不 显著生成胶状物质和酸性物质,不发生酸度增大, 颜色变化及辛烷值降低的质量变化。
安定性差的汽油,在运输、贮存及使用过程中会 发生氧化反应,易于生成酸性物质、黏稠的胶状物质及 不溶沉渣,使油品颜色变深,导致辛烷值下降且腐蚀金 属设备,引起发动机工作不正常,增大油耗。
(1) 油品安定性的好差,首先取决于油品本身的化学组 成,特别是不饱和烃类和非烃类物质含量的多少;
(2)其次是油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条件,如光照、受热、 空气氧化以及金属催化等。
二. 汽油安定性指标
车用汽油的安定性用溶剂ຫໍສະໝຸດ 溶质胶质和诱导期两个重要的指标来评价
• 汽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形成黏稠、不易挥发的 褐色胶状物质称为胶质。 • 根据溶解度的不同,胶质可分为不溶性胶质、可 溶性胶质、黏附胶质,合称为总胶质。 • 溶剂洗胶质主要指第二类胶质,此外还包括测试 过程中产生的胶质。 • 溶剂洗胶质含量是指在试验条件下测得车用汽油 蒸发残留物中不溶于正庚烷的部分,以 mg/100mL表示。
汽油的安定性
汽油的安走性金属表面的作用汽油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不同的金属表面接触。
实验证明,汽油在金属表面的作用下,不仅颜色易变深,而且胶质的增长也加快。
在各种金属中,铜的影响最大,它可该汽油试样的诱导期降低75%,其他的金属如铁、锌、铝和锡等也都能使汽油的安定性降低。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有:实际胶质和诱导期。
实际胶质,按照GB/T8019测定。
指在15(TC温度下,用热空气吹过汽油表面使它蒸发至干,所留下的棕色或黄色的残余物。
实际胶质是以lOOmL试油中所得残余物的质量(mg)来表示的。
它一般是用来表明汽油在进气管道及进气阀上可能生成沉积物的倾向。
我国车用汽油的实际胶质要求不大于5 mg/100mL o诱导期,按照GB/ T8018测定把一定量油样放入标准的钢筒中,充入氧气至0、7MPa 压力,然后放入1009水中。
氧化初期,由于反应速度很慢,耗氧较少,氧压基本不变。
经过一定时间后,氧化反应加速,耗氧量显著增大,氧压也就明显下降。
从油样放入10CTC的水中开始到氧压明显下降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诱导期,以分钟表示。
(汽油辛烷值分析仪)实际胶质实际胶质是用于评定汽油安定性,判断汽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判断汽油能否使用和能否继续储存的重要指标。
当加入的汽油实际胶质过高时,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胶质、积炭。
在油箱、滤网、化油器中形成粘稠的胶状物,严重时会堵塞喷油嘴,中断供油。
沉积在火花塞上的胶质沉渣,在高温下形成积炭引起短路。
在进气、排气门上结焦,会导致气门关闭不严,甚至卡住气门使之完全失灵。
沉积在汽缸盖、汽缸壁和活塞上的积炭,会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产生表面燃烧或爆震现象,降低发动机功率,增加耗油量。
严重时冷热车均出现发动机异响,怠速抖动,动力严重不足,甚至发动机无法启动。
今年5 月发生在海南的问题汽油损坏丰田、别克等品牌汽车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证,经检验发现导致车辆损坏的主要原因正是汽油的实际胶质严重超标。
油品检测实施方案
油品检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油品作为能源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保障油品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需要对油品进行定期的检测。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油品检测的实施方案,以确保油品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二、检测对象。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各类油品的检测,包括但不限于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三、检测内容。
1. 外观检测,包括颜色、透明度等外观特征的检测,以判断油品是否受到外部污染或变质。
2. 物理性质检测,包括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等物理性质的检测,以评估油品的基本性能。
3. 化学成分检测,包括硫含量、芳烃含量、酚类含量等化学成分的检测,以确定油品的组成及质量。
4. 杂质检测,包括水分、机械杂质、微生物等杂质的检测,以评估油品的纯净度。
5. 添加剂检测,包括抗氧化剂、抗磨剂等添加剂的检测,以确定油品的添加剂含量及质量。
四、检测方法。
1. 外观检测,通过目测或使用外观检测仪器,对油品的颜色、透明度等外观特征进行检测。
2. 物理性质检测,采用密度计、粘度计、闪点仪等专业仪器,对油品的物理性质进行定量检测。
3. 化学成分检测,采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专业仪器,对油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检测。
4. 杂质检测,通过离心沉降法、滤膜法等方法,对油品中的杂质进行分离和检测。
5. 添加剂检测,采用紫外光度计、荧光光度计等仪器,对油品中的添加剂进行定量检测。
五、检测流程。
1. 样品采集,从生产现场或销售点采集油品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 样品标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标识,包括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等信息。
3. 样品保存,将采集的样品进行密封保存,避免受到外部污染或变质。
4. 检测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检测仪器和试剂,确保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5. 检测操作,按照检测方法的要求,对样品进行逐项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6. 结果评定,根据国家标准或相关规定,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判断油品是否符合要求。
润滑油氧化安定性及测试方法PPT学习教案
属于中性氧化产物的有醇类、酮类,脂类、 胶质及沥青质等。这些产物和它们之间的缩合物, 能生成深色沉淀。这些胶质和沉渣能堵塞润滑系 统的过滤器网及导油管,会引起气缸内活塞环粘 接,以至造成不良后果。往往有些油当氧化很深 时,酸值反而降低,这是由于生成不溶于油的高 分子酸沉淀物。
润滑油抗氧化安定性差,则氧化后生成的氧 化产物多,使用时造成的危害也大。如生成的有 机酸类(特别是当有水分存在时)能腐蚀金属, 缩短金属设备的使用期限,酸与金属作用生成的 皂化产物,更能加速油的氧化。
第3页/共7页
此外,对于绝缘油来讲,酸性产物能使浸入 油中的纤维质绝缘材料变坏、污染油质、降低油 的绝缘强度。能溶于油的中性胶质和沥青质,可 加深油的颜色,增大粘度,影响正常的润滑和散 热作用。
不溶于油的氧化产物,在汽轮机油系统中, 特别是在冷油器温度较低的地方,析出较多的沉 淀,使传热效率降低。如沉淀物过多时,会堵塞 油路,威胁安全运转。在变压器中沉淀物沉积在 变压器线圈表面,堵塞线圈冷却通路,易造成过 热,甚至烧坏设备。如果沉淀物在变压器的散热 管中析出,还会影响油的对流散热作用。内燃机 润滑油不仅使用的温度高,而且是循环使用,不 断与含氧的气体接触,所以很容易因氧化而变质。
第5页/共7页
我国对内燃机油的氧化测定方法有SH/T029992和SH/T0192-92标准进行;汽轮机油SH/T 0193-92旋转氧弹法来测定其抗氧化性能;变压 器油的氧化特性按SH/T 0206-92即国际电工委员 会标准IEC74标准方法进行;中高档润滑油氧化 安定性测定主要有GB/T 12581加抑制剂矿物油氧 化特性测定法、GB/T 12709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 法(康氏残炭法)、SH/T 0123极压润滑油氧化安定 性测定法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学习指南
本章主要介绍汽油、柴油、喷气燃料和润 滑油等油品的安定性评定方法,主要有实 际胶质、诱导期、安定性及碘值和溴值等 指标。
导致油品不安定倾向的内因是不饱和烃类 和非烃类组分,当然油品质量下降也与受 热、空气氧化和金属催化等外因密切相关。
学习时应注重理解有关内容的基础知识与 术语;掌握评价指标的实际意义;掌握分 析发放原理、试验 步骤的概要;了解影响 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5
汽油中生成的胶质较多,会使发动机 工作时,油路阻塞,供油不畅,混合 气变稀,气门被黏着而关闭不严;还 会使积炭增加,导致散热不良而引起 爆震和早燃等;沉积于火花塞上的积 炭,还可能造成点火不良,甚至不能 产生电火花。以上均会引起发动机工 作不正常,增大油耗。
6
二、影响汽油安定性的因素
安定性的好差取决于: ①油品化学组成:不饱和烃和非烃类含量 ②油品运输、储存、使用条件:如光照、受
高温和金属催化条件,不安定组分就能分 解出自由基,加速氧化变质进程。
8
油品安定性变差的明显特征:颜色变深、 酸度(值)上升、胶质增加。
油品中有含硫化合物存在,对安定性的影 响尤为显著,特别是有戊二烯、吡咯等同 时存在,极易形成沉淀。
9
以共存的硫醇、烯烃为例,说明在环境 因素影响下,氧化变质的一般机理。
2
油品安定性:石油产品在运输、储存 以及使用过程中,保持其质量不变的 性质。
油品在运输、储存以及使用过程中, 常有颜色变深、胶质增加、酸度增大、 生成沉渣的现象,这是由于油品在常 温条件下氧化变质的缘故,属化学性 质变化,称之为化学安定性(抗氧化 安定性)。
3
油品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产生的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变质倾向,属于热氧化安定性范畴, 又称热安定性。
实际胶质是用于评定汽油或喷气燃料 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判断燃 料贮存安定性的重要指标。
20
实际胶质含量较小时,能以真溶液的形式 存在于汽油中,其着色能力很强。随着油 品氧化变质的加剧,胶质含量不断增加, 油品颜色进一步变深,甚至生成黑褐色胶 状沉淀,阻碍发动机燃烧系统正常工作。
通常,发动机燃料中实际胶质的含量越大, 在发动机运行中形成的沉积物的数量也越 多。当实际胶质超过一定限量时,会引起 供油系统、活塞及燃烧室中炭沉积的增加, 故实际胶质可作为发动机燃料在使用时生 成胶质倾向的衡量指标。
热、空气氧化以及金属催化等。 在上述情况下,会发生氧化、聚合、缩合 等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粘稠胶质等,严 重时可从产品析出,形成固态沉淀,导致 油品质量下降或恶化。
7
油品形成胶状沉淀的原因:
低温时,自由基氧化反应 高温时,不安定组分裂解和自由基引发氧
化、聚合、缩合等反应 在储存或使用中,只要具备光照、氧化、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当与金属接触并有 氧气存在下,硫醇发生如下反应
4RSH 2Cu O2 RSSR 2CuSR 2H2O 生成的二硫化物,可进一步被氧化分解、 形成活泼的自由基 RSSR 2RS •
10
自由基 RS • 极不稳定,在油品氧
化变质过程中起着引发剂作用,能够 使烯烃转化为活性自由基。
• 其他油品的不安定倾向,基本上也是 遵循上述自由基氧化反应机理。
16
三、实际胶质的测定方法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主要标准试验方法 有GB/T 509-1988《发动机燃料实际 胶质测定法》、GB/ T8019-1987《车 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 (喷射蒸发法)》,仲裁试验必须用 GB/T 8019-1987标准试验方法的测定 结果为准。
•
RCH CH2 RS • RSCH2 C HR
11
该活性自由基进一步被氧化,可形成含硫过氧 化物
•
•
RSCH2 C HR O2 RSCH2CHOO R
过氧化物进一步与硫醇发生反应,生成含硫酸 性物质和新的自由基。
•
•
RSH RSCH2CHOO R RSCH2CHOO HR RS •
17
1、实际胶质
胶质:汽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粘 稠、不易挥发的褐色胶状物质。
它与原油中的胶质在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 上都不相同。
他们主要是油品中的烯烃,特别是二烯烃、 烯基苯、硫酚、吡咯等不安定组分。
18
根据溶解度的不同,胶质分三类:
第一种是不可溶胶质或称沉渣,它在汽油 中形成沉淀,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第二种是可溶性胶质,溶解于汽油中,通 过蒸发的方法使其作为不挥发物质残留下 来,测定实际胶质就用此法。
第三种是粘附胶质,是指不溶于汽油中并 粘附在容器壁上的那部分胶质,它与不可 溶胶质共存,但不溶于有机溶剂中。
以上三种胶质合称为总胶质。
19
实际胶质:指在试验条件下测得的航 空汽油、喷气燃料的蒸发残留物或车 用汽油蒸发残留物中不溶于正庚烷的 部分,以mg/100ml表示。
12
上述整个氧化反应循环过程中,自由基的 生成时诱发油品中不饱和烃和非烃类物质 不安定的“罪魁祸首”。
自由基与烯烃的加成反应,使不饱和烃也 转化为活性组分,这类活性组分易于被氧 气进一步氧化,生成更不安定的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反过来使硫醇转化成极不稳定的 含硫酸性物质和更多的自由基。
13
只要油品中存在不饱和烃类和非烃类物 质(尤其是含硫化合物),这种通过自 由基引发所诱导的氧化反应就会不断地 持续下去,并最终导致酸性产物 (RSCH2CHO• HR)转化成粘稠胶状沉 渣。
热安定性表示油品的耐高温能力,也 就是油对热分解的抵抗能力,即热分 解温度。
通常讨论的油品安定性指的就是其化 学安定性或热氧化安定性。
4
第一节 汽油的安定性
一、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意义 安定性好:储存、使用,不会发生明显的
质量变化。 安定性差:发生氧化反应,易生成酸性物
质、粘稠的胶状物质及不溶沉渣,颜色变 深,导致辛烷值下降且腐蚀金属设备。
14
油品氧化初始阶段自由基的产生,不仅 仅是硫醇类物质在光照、氧化、高温或 金属催化条件下才能发生,硫醚等其他 不安定组分在同样的条件下也能生成自 由基。
Ar S CH3 光 或热 Ar S • • CH3
15
• 经自由基诱发促使油品中不饱和烃类 和非烃类化合物最终形成胶质和沉淀 的全部反应过程,还要经过许多复杂 的反应历程,如聚合、缩合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