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声细凝听
聆听学生心声
![聆听学生心声](https://img.taocdn.com/s3/m/add8feea9b89680203d8254b.png)
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正如大家所知,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塑造学生灵魂,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引领者。
班主任是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学生的成长需要班主任耐心的引导,那么怎样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想最大的秘诀就是沟通与聆听。
社会不断进步,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压力也随之增长,孩子们也不例外。
但是,很多学生的家长为了生计而忙于奔波,基本没有什么时间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
他们只是一味的认为创造富裕的物质生活就可以了,实则并不尽然。
孩子也是社会中的人,现在很多孩子从小玩伴就不多,加之许多父母又不在身边,所以存在着许多潜在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就需要班主任及时疏导和解决,班主任要学会倾听。
那么应该怎样聆听呢?首先,班主任应该具有耐心和爱心。
拥有耐心使教师不会因一时难以听到学生真实的想法而沮丧放弃,持之以恒的忠诚必将换来学生真心的回报;拥有爱心使教师不会拒绝学生的求助、呼喊和抱怨。
倾听的实质是放下教师的架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学生,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
对教师与学生这两个特殊的群体而言,心与心的对话必然由真诚的倾听开始。
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其次,班主任要尊重学生。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就曾经说过:“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
”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要有一种平等的反应,要鼓励学生多讲话,多表露,要全神贯注地聆听学生的讲话,如有不明白或矛盾的地方,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话题,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先说出他的想法和感受,在无言中传达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让学生感觉到你愿意听他讲话。
同时,对学生透露的有关生活隐私或秘密予以尊重。
最后,班主任要放下架子,多做换位思考。
教师想要成为学生心声的聆听者就必须抛弃这些固有的错误认知,放下所谓的架子,走进学生当中,认真听取学生的心声。
我相信只要我们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我们就会进一步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
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f8d1a1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9.png)
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或许是喜怒哀乐的根源,亦或是他们思考和表达的桥梁。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通过真切的关爱和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1. 真切的关爱与尊重尊重学生是倾听和关注的基础。
我们要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观点和感受给予充分的尊重,不做刻板的评判和贬低。
只有当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尊重,他们才会敞开心扉,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
2. 积极倾听与真实分享倾听是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关键。
我们应该用心聆听他们的发言,不急于打断或者给予评价,而是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去接纳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创造一个开放和安全的环境,让学生们敢于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体验。
3. 建立信任与情感联系信任是沟通和关注的基石。
我们需要以我们的行动获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积极与学生互动,关心他们的学业和生活,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通过细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并及时提供适当的帮助。
4. 开展情感教育与心理辅导学生的内心世界常常受到情绪波动和压力的影响。
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支持,帮助他们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困难和挫折。
通过情感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和抗压能力。
5. 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
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机会。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其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6. 鼓励多角度思考和表达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多样的,我们需要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他们的多元思维。
当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我们要积极地给予回应并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思考和表达。
这样,学生可以发展出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怎么写教案和反思
![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怎么写教案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0c8da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5.png)
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怎么写教案和反思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更是一门需要细心倾听的技能。
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教案,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
本文将围绕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并指导如何根据孩子的需求编写教案及进行反思,以期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的重要性1. 孩子是教学的受众我们要明确一点,教学的受众是孩子而不是老师。
了解孩子的需求、兴趣和特点,成为了一个好的老师必备的素质。
聆听孩子的心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2. 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更为密切的联系和良好的沟通。
孩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意见、想法和建议,都是对教学质量的一种反馈。
聆听孩子的心声,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建立起一种基于互相理解和尊重的教学氛围。
二、如何根据孩子的需求编写教案1. 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需求在编写教案之前,我们需要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
这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或个别交流等方式来实施。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反馈,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案,使教学更贴近孩子的实际需求。
2.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编写教案时,应当结合孩子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采用多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这包括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和聆听孩子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学习。
三、如何进行教学反思1. 聆听孩子的学习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聆听孩子的学习反馈。
这可以通过小测验、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收集。
在收集到反馈后,我们需要综合分析,了解孩子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方式的感受,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聆听学生的心声》课件
![《聆听学生的心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15c2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4.png)
06
结语
总结与反思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深入挖掘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案例、数 据和理论支持,我们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切实 可行的建议和策略。
本次ppt课件的主题为《聆听学生的心声》,旨在关 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促进师 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学生的心声是什么?
学习压力试 成绩不理想,无法达到家长和老师的 期望。
焦虑情绪
面对学习压力,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情 绪,表现为紧张、不安、失眠等症状 。
对教师和课程的期望
对教师的期望
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关心、理解他们,教学方式生动有趣,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 兴趣。
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 策略和方法。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利用在线平台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与学 生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
利用社交媒体
通过社交媒体与学生保持 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 学习情况。
利用数据分析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了解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 更好地指导他们。
04
如何回应学生的心声?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如何更好地平衡教育教学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关系 ,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仍是我们需 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对未来的展望
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学生的 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 立更加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 精神。
某大学通过线上平台、问卷调查、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多渠道收集学生对教学质量、课程 设置、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
实施学生满意度调查
教学反思倾听学生心声
![教学反思倾听学生心声](https://img.taocdn.com/s3/m/65d792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9.png)
教学反思倾听学生心声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教学的重要性和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必要性。
每一堂课结束后,我都会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以期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不断提升自己,以便更好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教学中,我秉持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并努力营造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
我注重教学实践中的体验感,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
课堂上,我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个引导者和倾听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倾听学生的声音。
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耐心地回应他们的问题。
我扮演着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的角色,用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我理解到,只有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除了课堂上,我也注重与学生的个别交流。
我定期选取一些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与喜好,并根据他们的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我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此外,我会定期组织学生活动,如课外讨论组、小组合作等,以便更好地倾听学生的心声。
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放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分享他们对课程的体验和建议。
我相信,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沟通、相互理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在倾听学生心声的过程中,我不仅汲取着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意见,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我会耐心地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我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
教学反思是我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让我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并倾听学生的心声。
通过不断反思和倾听,我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相信,只有积极倾听学生心声,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加人性化和有效。
聆听学生的心声
![聆听学生的心声](https://img.taocdn.com/s3/m/75abd0f4a417866fb94a8e0d.png)
聆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心坎
不知道是哪个马大哈,把我拉到了九(3)班的学生群里,可能是有的同学原来已经把我加为好友了,他们顺便把我给拉进来了。
在这里我听到了课堂之外的学生心声,听到了学生内心的呼唤,了解了学生需要。
成长是身心裂变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充满着困惑和疑虑。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慢慢学会了故作深沉,学会了将心事偷偷写进日记,学会了一个人默默承受。
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有包容的心态,要学会在真诚的倾听中赢得学生的信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抚慰成长中敏感的心灵。
教师要善于把握合适的时机与学生进行倾心交谈,同时放弃成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喝刻板眼光,对学生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
当然倾听不是最终目的,倾听是为了给提供帮助。
在倾听中,教师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是:1.对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具信赖感;
2.能够由衷地接受学生所表现的情感;
3.帮助学生从感受中转移,使全部情感化解、散发并发泄;
4.肯付一定的时间;
5.引导学生理智地对待自我感情地漩涡;
6.对学生透露的有关生活隐私或秘密予以尊重。
这时,教师不再是讲台上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且成了学生最亲密的朋友,这就是倾听的神奇的力量。
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需要爱心和耐心。
拥有爱心使教师不会拒绝学生的求助、呼喊和抱怨;拥有耐心使教师不会因一时难以听到学生真实的想法而沮丧放弃,持之以恒的忠诚必将换来学生真心的回报。
倾听的实质使放下教师的架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学生,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
对教师与学生这两个特殊的群体而言,心与心的对话必然由真诚的倾听开始。
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倾听学生心声的发言稿范文
![倾听学生心声的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31224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a.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倾听学生心声”的话题。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的希望。
倾听学生心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面,我就此话题发表几点看法。
首先,倾听学生心声,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体现。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学会倾听,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成长。
倾听,不仅是一种交流方式,更是一种关爱。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其次,倾听学生心声,有助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不当、课程设置不合理等。
通过倾听学生心声,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及时发现和改进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倾听学生心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注,从而增强自信心。
同时,倾听也是一种沟通,通过倾听,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沟通能力。
那么,如何倾听学生心声呢?首先,我们要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交流。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信任。
其次,我们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
在倾听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学生的情绪,关注他们的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再次,我们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
在倾听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说出心里话,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最后,我们要将倾听到的学生心声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时,我们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努力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倾听学生心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助力,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用爱让学生“心灵开花”(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实验小学:贾艳华)
![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用爱让学生“心灵开花”(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实验小学:贾艳华)](https://img.taocdn.com/s3/m/ddaf27c8ad51f01dc281f1de.png)
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用爱让学生“心灵开花”湖北秭归实验小学:贾艳华爱是阳光,可以使坚冰融化;爱是春雨,可以使枯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要付出更多的爱,用爱来感化学生,多鼓励,少挑剔,做到爱心、真心、诚信、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去爱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在爱的氛围中取得成绩。
我班一位调皮可爱的后进学生李想,他长着圆圆的红扑扑的脸蛋,白白的皮肤,上课时扑闪的眼睛总是望着老师,但手里摸着笔,要么歪着头在座位里面找来找去,我给他提问,他总是结结巴巴,嘴里还不住地哼着“嗯、嗯,老师,我就是一时想不起答案了!”他的话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我用严肃的眼神望着大家,同学们不笑了他也脸红了。
下课以后你检查他的作业,他总是马马虎虎地写几个字,不是掉点就是少横,我问他为何这样?他眨巴着眼睛对我说:“贾老师,我想把字写好,可是笔就是不听我的使唤,有时写好了字看一看才知道字原来写错了。
”我摸摸他的头说;“只要你努力了就好!”日积月累,他和我的感情加深,有一次中午,我见李想跑到教室满头大汗,他手里拿着语文书和语文练习册,一进教室门就对我说:“贾老师,我今天中午回家把语文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练习册带回家做完了,我也把这课书的第八自然段和第十自然段背诵了。
老师,我还想多背诵几段!”我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能合理安排时间了,你能把作业做好还能把书背得这么快,真棒!怎么还想多背诵几段呢?”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虽然学习基础不好,但是老师没有放弃我,您给我选背几段是为了激发我的背书兴趣!我想把学习成绩提高,所以我狠下决心改掉马虎和偷懒的习惯!我愿意回家还要把其他段落背诵。
”我听了他的朴实的语言,内心不是滋味,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平常我们耐心地对待孩子这时有回报了,孩子并非草木,他们有感应,这样的回报让我感动,我觉得他懂事多了,此时此刻我觉得心里比吃了蜜糖还甜,比优秀学生得了奖还高兴!教师节来到了,孩子们用鲜花回报老师,李想也送来了一束鲜花,他激动地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您辛苦了!我送一束鲜花给您!”我说;“只要你好好学习老师心里觉得比你送一千朵一万朵花还高兴!”他不好意思地飞快地跑到我的办公室,把鲜花放在桌子上!我觉得那朵花更娇艳!李想变了他主动要求承担倒垃圾的任务,我借机也让他当上了清洁小组长,给了他的自信,他高兴地乐开了花,我觉得他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爱是暖流,会唤起学生和你交流的欲望,会让孩子的“心灵开花”。
教师的聆听 倾听学生的每一丝心声
![教师的聆听 倾听学生的每一丝心声](https://img.taocdn.com/s3/m/bccad1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6.png)
教师的聆听倾听学生的每一丝心声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和理解学生的需求、情感和心声。
作为教师,倾听学生的每一丝心声,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也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本文将以教师倾听学生心声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为主线,探讨这一话题。
一、倾听的重要性1.1 增进师生沟通倾听是有效的沟通工具,它使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起更为亲近的关系。
当教师真正倾听学生的心声时,学生会感到被尊重,愿意与教师进行真诚而深入的交流。
这种沟通方式能够促进双方的情感沟通、思想交流,有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2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惑。
而当他们遭遇问题时,经常会选择把这些问题藏在心底。
教师的倾听将为学生提供宣泄情感的渠道,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矛盾和问题。
通过倾听,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1.3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和被理解,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当学生感到被倾听和尊重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出问题和分享经验。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助于课堂氛围的积极建设。
二、倾听学生心声的实践方法2.1 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创造良好的倾听环境。
首先,要确保课堂秩序和氛围的和谐,为学生提供安全、放松的学习氛围。
其次,教师要营造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信心和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立问答环节、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心声。
2.2 细心观察与关注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细心观察与关注。
通过关注学生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学习状态等,教师可以推断出学生的内心感受和需求。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与家长的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3 主动沟通与回应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及时回应。
教师,要静下心来聆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要静下心来聆听学生的心声](https://img.taocdn.com/s3/m/159de26ce009581b6ad9eb64.png)
教师,要静下心来聆听孩子的心声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思想道德教育,不能用严厉的态度和过多的说教来对待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比起大道理,学生更加需要有人聆听他们的心声。
而老师,比起说教,更应该静下心来,仔细、耐心地聆听学生苦闷和烦恼,并适时、适量地给予疏导。
而教师想要静下心来聆听孩子的心声,则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心:创设舒适的情境,缓冲紧张的气氛学生在面对班主任老师的时候,心理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紧张,尤其是存在着情感压抑的学生。
这时,班主任老师应当先缓和一下自己或生气或着急的情绪,静下来,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倾诉环境,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愿意去倾诉、述说。
在这样的前提下,老师的聆听才会有效果。
二、耐心:有耐心的去聆听,才是最好的聆听其实,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比起道理,学生更需要的是自我情绪的表达和抒发,因此,比起说教,老师更需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心声,达到了解学生的目的。
耐心聆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心无旁骛地专心聆听初当班主任时,曾经边判作业边处理着学生间发生的矛盾,当时是想“立体使用时间”,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
事后很快就发现这样做会出现两个恶劣后果:一是不尊重学生,学生注意力转移,不再专心反省自我,使问题的解决时间延长;二是教师一心二用,没有抓住事情的关键,做出错误判断。
于是在心中不断提醒自己:此类情况绝不能发生。
再听学生诉说时,我会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专心地听,心无旁骛地听。
通过眼神、手势、姿势以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表达着班主任对他的尊重,鼓励他们自由地说出他们的观念和想法。
同时更用心聆听他那“静默的信息”,眼泪汪汪的悲哀委屈,双目圆瞪的愤怒以及抑扬的语气等等,作为进入其内心世界的途径。
2.衷心接纳地聆听大家都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象只有一只,然而那些盲人从不同的角度接触这只象,因而他们所认识的象有着显著的不同。
通常,我们看事物的观点,都受我们的经验、背景、需要的影响。
《聆听学生的心声》课件
![《聆听学生的心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1b6b4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7.png)
通过使用调查工具、组织 讨论和定期评估等方法, 教育者可以有效地收集和 分析学生的反馈。
教育者应该积极地响应学 生的反馈,采取行动,并 向学生展示他们对学生声 音的重视和尊重。
VII. 情感共情的重要性
情感共情在教育中的作用
通过情感共情,教育者可以更好 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需求, 创造温暖和支持ive的学习环境。
培养共情技巧
通过教育者的示范、情感教育活 动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更 具共情能力的人。
情感共情在倾听学生中的 作用
情感共情可以加深教育者对学生 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教育者的信 任,从而更有效地倾听学生的声 音。
VIII. 结论
主要观点回顾
本课件介绍了倾听学生的重要性、学生声音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倾听学生的技巧和策略。
1
克服挑战的技巧
2
通过定期设立倾听机会、学会设定合理 的期望,并为倾听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
等来克服挑战。
倾听学生的障碍
包括教育者的时间和资源限制、学生的 沟通障碍以及师生之间的权力差距。
V. 倾听学生的策略
有效倾听的工具
如学生调查问卷、个人反思和 学生小组讨论等,可以帮助教 育者更非语言信号、提问 和澄清等,可以帮助教育者更 全面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馈。
培养倾听文化
通过鼓励合作和互动、尊重学 生的声音和经验等,可以为学 生营造一个倾听学生的文化。
VI. 利用学生反馈
1 学生反馈的类型
2 收集和分析学生反馈 3 回应学生反馈
包括口头反馈、书面反馈 和学生评估等,可以提供 多维度的学生意见和建议。
《聆听学生的心声》PPT 课件
学生的声音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资源。本课件探讨了听取学生的声音的重要 性、学生声音与学业成功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倾听学生的文化和技巧。通 过本课件,我们将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倾听学生的心声。
爱的教育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
![爱的教育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https://img.taocdn.com/s3/m/a7b041f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4.png)
爱的教育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他们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然而,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爱的教育中茁壮成长。
爱的教育注重聆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爱的教育首先要从家庭中开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家长要及时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要只是简单地指责或批评。
爱的教育需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不仅要教会孩子知识,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爱的教育需要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和支持,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也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和竞争的激烈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爱的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总的来说,爱的教育是一种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教育方式,它注重聆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点。
只有把爱融入到教育中,才能真正培养出健康、快乐、有担当的下一代。
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成为学生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
![成为学生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https://img.taocdn.com/s3/m/53044e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b.png)
成为学生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引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学生在学校里度过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需要一个可以倾诉和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人。
本文将探讨如何成为学生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指导。
1. 倾听的重要性学生大多数时候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他们可能面对学业上的困难、人际关系问题或者家庭的压力等等。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主动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通过倾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2. 倾听的技巧2.1 倾听的姿态在倾听学生的心声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倾听姿态。
首先,我们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理解。
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肯定性的回应来传达我们的关注。
其次,我们要避免打断学生的发言,尽可能让他们全面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最后,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带有偏见或者判断,全面接纳学生的意见和感受。
2.2 善用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沟通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非语言方式来倾听学生的心声。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以及肢体语言来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
有时候,学生可能并不愿意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他们的非语言信号可能会暗示出一些情绪上的困扰或者烦恼。
通过善于观察非语言信号,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声。
3. 提供支持和帮助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更重要的是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以下是一些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方法和指导。
3.1 建立信任关系要想有效地提供支持和帮助,首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任关系。
我们需要让学生感到我们是可信赖的,并且我们对他们的问题和困扰感兴趣并且愿意帮助他们。
建立信任关系需要时间和耐心,但是一旦建立起来,学生便会更愿意向我们倾诉和寻求帮助。
3.2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在学生向我们倾诉他们的心声时,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我们可以肯定他们的勇气和诚实,并且表达出我们对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倾听学生心声
![倾听学生心声](https://img.taocdn.com/s3/m/463447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1.png)
倾听学生心声在教育领域中,倾听学生的心声至关重要。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教学。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倾听学生心声是如此重要,并提供一些倾听学生心声的方法和策略。
一、倾听学生心声的重要性1. 促进学生的参与感与归属感:通过倾听学生心声,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到被重视和尊重,增强他们对学校和教育的归属感。
这种参与感和归属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性和责任感。
2. 发现学生的需求与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于学习的需求和问题最为清楚。
倾听学生心声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和挑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倾听学生心声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信任。
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校中的存在感和被关注程度,更愿意与教师交流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倾听学生心声的方法和策略1. 创建开放的沟通渠道:教师可以设立信箱、建立微信群或使用在线调查工具等方式,让学生随时可以向自己反馈问题和建议。
同时,教师应积极回应学生的反馈,确保学生感受到被真正倾听的价值。
2. 定期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匿名的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教育质量和教学方法的评价,以及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教师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3. 创设小组讨论与反馈机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开展讨论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问题。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反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教学反思和改进的信息。
4. 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发言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同时,教师也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评价,营造出互相尊重和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
三、倾听学生心声的实践案例1. 学生评课系统:某中学在课堂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分和评价。
倾听学生心声师风关注学生情感需求
![倾听学生心声师风关注学生情感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9ba564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0.png)
倾听学生心声师风关注学生情感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
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已成为一个新的教育课题。
本文将从师风和学生情感需求两个方面来探讨倾听学生心声的重要性。
一、关于师风在教育工作中,师风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好的师风能够让学生认可和尊重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是培养良好师风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倾听学生的心声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育是一个双向的沟通过程,但很多时候,老师更多地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和要求,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当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主动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时,学生会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加畅通。
其次,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困扰和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如果老师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积极表达情感、调适情绪,帮助他们解决情感问题,将有助于学生的情商提高。
最后,倾听学生的心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和品格的培养。
当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需求,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面对挑战和问题,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关于学生情感需求学生情感需求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情感支持和关注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情感需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渴望被关注和理解。
所以,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理解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
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关心他们的情感状态,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可能会产生自卑和消沉的情绪。
倾听关怀 小学老师如何细心聆听学生的话语与心声
![倾听关怀 小学老师如何细心聆听学生的话语与心声](https://img.taocdn.com/s3/m/18ec213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8.png)
倾听关怀小学老师如何细心聆听学生的话语与心声小学老师扮演着培养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重要角色。
除了传授知识外,他们还应该倾听学生的话语和心声,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小学老师如何细心聆听学生的需求,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为了让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话语和心声,老师应该创造一个开放、安全的沟通环境。
这意味着老师应该尊重学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不批评或嘲笑他们。
此外,老师还应该保持积极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显示自己的兴趣和关注。
二、倾听学生的话语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当学生与老师交流时,老师应该全神贯注地倾听他们的话语。
这意味着要停止自己的活动,并与学生进行眼神接触,以显示自己的专注和尊重。
另外,老师应该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
三、问开放性问题问开放性问题是了解学生内心需求的有效方法。
开放性问题是那些不能简单用“是”或“不是”回答的问题。
例如,而不是问“你喜欢这个活动吗?”老师可以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活动?”这样的问题将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提供更多信息。
四、注重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学生与老师建立联系和理解的关键。
通过情感表达,学生可以传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其他各种感受。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描述他们的情感,并提供相关的反馈和支持。
这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的感受、与他们分享类似的经验或鼓励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实现。
五、定期进行个别交流除了课堂上的互动,老师还应定期与每个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这可以在课后或课间时间进行。
通过个别交流,老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关切,并提供个别的支持和建议。
此外,个别交流还能够建立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
六、记录和回顾为了更好地记住学生的话语和心声,老师可以将其记录下来并进行回顾。
这有助于老师更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此外,记录和回顾还能够帮助老师发现学生的成长和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
综上所述,小学老师应该细心聆听学生的话语和心声,并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班主任老师如何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班主任老师如何去倾听学生的心声](https://img.taocdn.com/s3/m/dac9ae3e2f60ddccda38a0b3.png)
班主任老师如何去倾听学生的心声有不少缺少经验的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没有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没有掌握倾听的技巧,往往沟而不通,听而不清,事倍功半。
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不但要在思想上给予足够重视,更要掌握必要的倾听技巧。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信任是双方坦诚交流的基础,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是获得学生信任的必要条件。
信任是双方交流的前提,真诚的谈话可以唤起学生交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打消学生的畏缩情绪,鼓励学生向我们倾诉,使谈话达到最佳效果。
2、构造适当的倾听要素。
倾听要求选择合适的环境、恰当的时机和正确的对象。
在不同的环境下,班主任要学会倾听不同环境下的声音,因为有时候对同一件事同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表达。
小学生心智还不够坚定和成熟,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班主任要尽量引导学生还原事实的真相,帮助和引导学生。
此外,倾听时机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不同的对象班主任要注意选择不同的时机。
3、认真对待倾听过程。
在谈话过程中,我们可以边听边做笔记,既让学生知道我们在认真地聆听他的谈话,鼓励他继续深入,又避免我们遗漏要点,准确掌握学生信息,实现未来工作的有的放矢。
在交谈结束前和学生进行确认,核实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尤其是就下一步的安排和决定给予学生必要的信息反馈。
这样的交流,不但让学生因受尊重而满意,班主任也获得了学生的信任。
4、积极配合与回应学生。
倾听不是被动地听,它包含了大量的艺术和技巧,一个好的倾听者在倾听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各种表情和动作,表示自己理解、认同等态度,给予学生准确的反馈信息,以便于学生及时进行调整。
在倾听中,我们应用细微的动作表示对学生的讲话很感兴趣,微笑和赞许的点头都会鼓励他们继续深入。
我们可以用重复他的信息表示对他讲话内容的理解和肯定,同时也要善于适时地提出问题,既让学生知道我们在认真地听他的讲话,又能及时引导学生说清问题。
关于学生心声细聆听读书心得7篇
![关于学生心声细聆听读书心得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80a02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a.png)
关于学生心声细聆听读书心得7篇学生心声细聆听读书心得(篇1)月朗星稀的夜晚,轻风抚摸着大地,一切都安适地睡着,一切都归于平静。
月亮洒下她柔和的光芒,轻轻地铺在我的窗台。
我望着星儿,同她一起闪烁着疲惫的双眼。
漫长的一天过去了,我决定在这最后时刻去寻找一天中最后的快乐。
我随手拿来一本唐诗三百首,翻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正当我还沉醉于这美妙的意境之时,走出了一位身着长袖青衣,手持醇酒的老者,难道是诗仙太白?“正是!”他回答道。
只见他飘然而来,颇带几分仙者风范。
我定了定神问道:“为何诗人的月亮都是‘明’的,如今的月亮在这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难有‘一席之地’?她的光芒似乎被尘埃与喧闹所搅和,难见明月啊!”太白微微笑道:“真高兴,在世俗的洪流中有人渴望明月。
其实明月不早已在你心中扎根了吗?”随着几声潇洒的笑,他痛快地饮尽杯中酒,轻轻地随风飘远。
我愣住了,若有所悟。
又一本书在我眼前展开。
在书中我与保尔?柯察金一同探讨理想的价值,我们共信:只要有了远大的理想,人生便不会是虚无和碌碌无为,灿烂与辉煌的光环将在生命中闪耀,闪耀……直到永远。
不觉间,时间也随着月亮的脚步慢慢爬行了好久,好久。
昏暗的灯光下,我的心却十分明亮。
读书就好像一次次与无数颗心的碰撞,擦出知识与思想的火花;读书时就好像有一泓又一泓清泉荡涤在我的心头,洗去尘埃;读书又好像是与无数个“精灵”在共舞,我们共同舞出一片绚烂的天空。
读书真快乐!为了这种快乐的延续,哪怕“三更灯火”,也无怨无悔。
我们常常会在无数本书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然而,你寻找过这其中的快乐吗?当某句古诗直抒你胸臆时,你感到快乐吗?当某段文字与你追求的信念相同时,你感到快乐吗?当某篇*在你眼前描绘出一个梦想殿堂时,你感到快乐吗?至少,我敢自豪地说:“我感到过!”因为快乐之花早已在这过程中悄悄地绽放了。
如果读书是一条快乐的河,那么我愿做一叶舟,飘向未知的远方……学生心声细聆听读书心得(篇2)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每每想起余秋雨的《道士塔》,心中不免有些寂寞,又有些憎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由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吴增强主编的书,书名为《学生心声细聆听--班主任与每一个学生》。
这本书是写给中小学班主任的,它不是一本理论教科书,而是以案例为主体的班主任培训教材。
在这本书里,选取了8类真实案例:优秀生辅导、留守儿童辅导、厌学学生辅导、异性交往困惑生辅导、情绪失调生辅导、行为偏差生辅导、灾后生辅导。
在每一个案例之后,书中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班主任和研究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发展的专家和学者从实践和理论的不同视角,对案例中教师对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解读,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启发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就像是为我们广大小班主任教师提供了一顿饕餮之宴,让我们品尝了丰富多彩的口味。
在阅读过程中,我就想,其实这些案例也发生在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身边,我们也会经常为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而挠头,所以说这是一本值得班主任教师认真阅读的书。
作为班主任每一天都要和学生谈话,就像本书8个案例中的每一位教师一样,不过,我们可以看到这8位班主任教师对问题的处理各有成功之处,也有败笔之处,这多多少少折射出一位班主任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素养与智慧。
如何与学生谈话、聆听学生的心声,有教育理念的问题,也有技术问题。
与学生谈话是一个非常复杂、灵活多变的过程,谈话是一个“活”的过程。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情景是千差万别的,因为你不知道学生说出的下一句话是什么,甚至你也不知道你自己说出的下一句话是什么,很多话语是脱口而出的,很可能说出之后,你会后悔不已。
对于学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现成的“药方”,在谈话的过程中需要班主任因势利导,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作为现代学校中的班主任教师,应该都接受过教育心理学的专业训练,但很多班主任对学习过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不能很好地内化,所以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理论与实践是两张皮,互相挨不上,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学习过的理论不能很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很多班主任遇到学生的问题时表现出来是一种自然本能的冲动反应,这种自然本能的冲动反应有可能是不科学的反映,甚至无意之间伤害了学生。
比如异性交往困惑生辅导案例中的那位班主任问学生“他对你也有这种意思吗?”这显然是缺少思考与智慧的“笨问题”。
与学生谈话还是一个诊断问题的过程。
比如一个优秀的学生跟你说他“想转学”,一个留守学生说“我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我要靠自己生活”,一个厌学的学生说“我忘记带语文卷回来”,一个学生说他上课时“忍不住要去想”另一位异性同学,一位网络成瘾的学生说以后“可以以电脑网络为生”,一位情绪失调的学生说“我是一只可怜的鼻涕虫”,并总是用摇头代替对问题的回答,一位行为偏差生说“老师,在您眼里我终究是个坏孩子,您就把我当道错题‘叉叉’了吧!”等等,作为班主任如何理解这些话语的含义,并听出弦外之音,顺藤摸瓜,探明学生心理活动的“蛛丝马迹”,如何了解学生的真实问题所在,了解眼前正发生的事和更多的细节,如何应对,如何迅速对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并能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客观准确诊断,而不是主观武断下错结论,是对班主任教育心理学专业素养的一个检验,就像一位患者跟医生说“我头疼”“我肚子疼”,医生所作出的反应是一种专业判断。
诊断是很重要的,诊断对了,治疗才是有效的。
与学生谈话还是一个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很多问题的处理正是在谈话过程中进行的,谈话本身就是一个治疗的过程,谈话是解决冲突、矛盾、处理抱怨的最好方法。
在谈话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但要分析诊断学生的问题,还要和学生一起梳理他的思考系统和表达系统,找到问题的症结,给学生开出治病的“药方”,告诉学生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甚至要接纳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
这需要班主任教师具有深厚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底蕴。
异性交往困惑生辅导中班主任给学生提出的“三点建议”、情绪失调生辅导中班主任采取的“设局”方法,显然是不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则的。
所以班主任能不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正确过滤信息,感受学生讲话时的内心体验并做出正确适时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行为都是教育的力量,教育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与学生谈话还是一个平等的信息交流沟通的过程。
我们往往发现由于教师的职业角色习惯,教师平常与学生谈话时,容易以居高临下的教导式口吻讲话,带着教师的权威感和优越的批评感来聆听学生的话,甚至以一种“强者”“施舍”的态势面对处于“弱者”的学生。
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要有一种平等的反应,要鼓励学生多讲话,多表露,要全神贯注地聆听学生的讲话,如有不明白或矛盾的地方,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话题,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先说出他的想法和感受,在无言中传达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让学生感觉到你愿意听他讲话。
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看法和处境,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对班主任教师的好感。
比如,班主任可以进行积极的询问:比如,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能说明你做这事的原因吗?询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机会作解释和申辩,不要造成“一言堂”的局面。
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比如,你有什么改进的构想?你能不能写一个改进的计划?你说说老师该怎样帮你?
总之,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作为一位专业型的班主任确实需要从心理学的视角细心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可能就是由于一些特别微小的事情造成的,学生身上无小事,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往往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最终导致悲剧性事件的发生,就像优秀生辅导案例中的小涛同学会因为美术老师少看了几眼他的画而闹着要转学,行为偏差生辅导中的小伟同学因为班主任老师的误解而离开了学校。
小事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转化为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大事。
其实如何与学生谈话还是一个技术问题,所以班主任要学习一些谈话的技术与聆听的技术,不断提高谈话与倾听能力,才有可能细心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
如果班主任老师能运用一些心理学意义的聆听技术,倾听学生说话,以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去对待学生,通过细心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势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